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 2023, Vol. 56 ›› Issue (13): 2547-2562.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3.13.009
• SOIL & FERTILIZER·WATER-SAVING IRRIGATION·AGROECOLOGY & ENVIRONMENT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TIAN Yun1(), YIN Minhao1, ZHANG Huijie2(
)
[1] |
潘家华. 中国碳中和的时间进程与战略路径. 财经智库, 2021, 6(4): 42-66, 141.
|
|
|
[2] |
doi: 10.1016/S0167-8809(01)00233-X |
[3] |
pmid: 17706849 |
[4] |
董红敏, 李玉娥, 陶秀萍, 彭小培, 李娜, 朱志平.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10): 269-273.
|
|
|
[5] |
李俊杰. 民族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9): 42-47.
|
|
|
[6] |
田云, 张俊飚, 李波. 基于投入角度的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6): 752-755.
|
|
|
[7] |
刘月仙, 刘娟, 吴文良. 北京地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7): 891-897.
|
doi: 10.3724/SP.J.1011.2013.00891 |
|
[8] |
邵桂兰, 孔海峥, 于谨凯, 李晨. 基于LMDI法的我国海洋渔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2015(6): 119-128.
|
|
|
[9] |
闵继胜, 胡浩. 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7): 21-27.
|
|
|
[10] |
金书秦, 林煜, 牛坤玉. 以低碳带动农业绿色转型:中国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其减排路径. 改革, 2021(5): 29-37.
|
|
|
[11] |
田云, 尹忞昊. 中国农业碳排放再测算:基本现状、动态演进及空间溢出效应. 中国农村经济, 2022(3): 104-127.
|
|
|
[12] |
张广胜, 王珊珊.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其决定机制.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7): 18-26, 110.
|
|
|
[13] |
李波, 杜建国, 刘雪琪.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及经济关联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3): 4309-4319. doi: 10.3864/j.issn. 0578-1752.2019.23.011.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23.011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23.011 |
|
[14] |
伍国勇, 刘金丹, 杨丽莎. 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动态演进及碳补偿潜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31(10): 69-78.
|
|
|
[15] |
田成诗, 陈雨. 中国省际农业碳排放测算及低碳化水平评价: 基于衍生指标与TOPSIS法的运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95-410.
|
doi: 10.31497/zrzyxb.20210210 |
|
[16]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24.009 |
2020.24.009.
|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24.009 |
|
[17] |
吴贤荣, 张俊飚, 田云, 薛龙飞. 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的中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7): 1172-1182.
doi: 10.11849/zrzyxb.2015.07.010 |
doi: 10.11849/zrzyxb.2015.07.010 |
|
[18] |
颜廷武, 田云, 张俊飚, 汪洋. 中国农业碳排放拐点变动及时空分异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11): 1-8.
|
|
|
[19] |
吴金凤, 王秀红. 不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碳排放对比分析: 以盐池县和平度市为例. 资源科学, 2017, 39(10): 1909-1917.
doi: 10.18402/resci.2017.10.10 |
doi: 10.18402/resci.2017.10.10 |
|
[20] |
董明涛. 我国农业碳排放与产业结构的关联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10): 7-12.
|
|
|
[21] |
doi: 10.1007/s11356-020-10848-3 |
[22] |
李国志, 李宗植. 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基于LMDI模型. 农业技术经济, 2010(10): 66-72.
|
|
|
[23] |
韩岳峰, 张龙. 中国农业碳排放变化因素分解研究: 基于能源消耗与贸易角度的LMDI分解法. 当代经济研究, 2013(4): 47-52.
|
|
|
[24] |
胡剑波, 王青松. 基于泰尔指数的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 2019(7): 108-117.
|
|
|
[25] |
魏玮, 文长存, 崔琦, 解伟.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影响: 基于GTAP-E模型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 2018(2): 30-40.
|
|
|
[26] |
田云, 尹忞昊. 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能源碳减排吗? 基于回弹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的检验. 改革, 2021(12): 45-58.
|
|
|
[27] |
doi: 10.1016/j.enpol.2012.05.045 |
[28] |
万文玉, 赵雪雁, 王伟军, 薛冰.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 生态学报, 2017, 37(19): 6390-6401.
|
|
|
[29] |
刘莉娜, 曲建升, 曾静静, 李燕, 邱巨龙, 王莉. 灰色关联分析在中国农村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3): 498-505.
|
|
|
[30] |
张恒硕, 李绍萍, 彭民.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区域非均衡性及驱动因素动态识别. 中国农村经济, 2022(1): 112-134.
|
|
|
[31] |
曹翔, 高瑀, 刘子琪. 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2021(10): 64-83.
|
|
|
[32] |
蒋金荷. 中国城镇住宅碳排放强度分析和用能政策反思.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6): 90-104.
|
|
|
[33] |
田云, 陈池波. 中国碳减排成效评估、后进地区识别与路径优化. 经济管理, 2019, 41(6): 22-37.
|
|
|
[34] |
袁华锡, 刘耀彬, 封亦代. 金融集聚如何影响绿色发展效率?: 基于时空双固定的SPDM与PT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管理科学, 2019, 27(11): 61-75.
|
|
|
[35] |
doi: 10.1016/S0921-8009(03)00188-5 |
[36] |
杨骞, 刘华军.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 基于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5): 36-49, 148.
|
|
|
[37] |
|
[38] |
田云, 林子娟. 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2, 32(4): 13-22.
|
|
|
[39] |
doi: 10.1016/j.enpol.2010.11.034 |
[40] |
doi: 10.1016/j.eneco.2018.07.020 |
[41] |
聂丽, 石凯. 农村金融集聚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与路径选择. 财贸研究, 2021, 32(5): 37-48.
|
|
|
[4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