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莫文静,朱嘉伟,何新华,余海霞,江海玲,覃柳菲,张艺粒,李雨泽,罗聪. 芒果MiZAT10A和MiZAT10B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1): 193-202. |
[2] |
王俊娟,陆许可,王延琴,王帅,阴祖军,付小琼,王德龙,陈修贵,郭丽雪,陈超,赵兰杰,韩迎春,孙亮庆,韩明格,张悦新,范亚朋,叶武威. 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的特性及其耐冷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8): 1503-1517. |
[3] |
张家桦,杨恒山,张玉芹,李从锋,张瑞富,邰继承,周阳晨. 不同滴灌模式对东北春播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及淀粉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32-1345. |
[4] |
赵慧婷,彭竹,姜玉锁,赵淑果,黄丽,杜亚丽,郭丽娜. 中华蜜蜂气味结合蛋白AcerOBP7的表达及结合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3): 613-624. |
[5] |
沈倩,张思平,刘瑞华,刘绍东,陈静,葛常伟,马慧娟,赵新华,杨国正,宋美珍,庞朝友. 棉花出苗期耐冷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耐冷指标筛选[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2): 4342-4355. |
[6] |
张杰,王川,董晓霞,祝文琪,岳慧丽,刘升平,周清波. 基于裂变模式的农业农村信息快速调查及分析平台开发与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1): 4158-4174. |
[7] |
朱长伟,孟威威,石柯,牛润芝,姜桂英,申凤敏,刘芳,刘世亮. 不同轮耕模式下小麦各生育时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1): 4237-4251. |
[8] |
张云秀,蒋旭,尉春雪,蒋学乾,卢栋宇,龙瑞才,杨青川,王珍,康俊梅. 紫花苜蓿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MsHMG-Y调控花期的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6): 3082-3092. |
[9] |
汤明尧,沈重阳,陈署晃,唐光木,李青军,闫翠侠,耿庆龙,傅国海. 新疆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效率[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4): 2762-2774. |
[10] |
王宁,冯克云,南宏宇,张铜会. 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1): 2187-2201. |
[11] |
郑华斌,李波,王慰亲,雷恩,唐启源. 不同栽培模式对“早籼晚粳”双季稻光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7): 1565-1578. |
[12] |
侯彤瑜,郝婷丽,王海江,张泽,吕新. 棉花生长发育模型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6): 1112-1126. |
[13] |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王文斌,白伟,冯良山,杨宁,向午燕,张哲,冯晨. 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5): 909-920. |
[14] |
娄善伟,董合忠,田晓莉,田立文.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4): 720-732. |
[15] |
张兰,王良治,黄艳玲,廖秀冬,张丽阳,吕林,罗绪刚. 饲粮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仔鸡生长和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22): 4906-4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