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Vol. 40 ›› Issue (5): 916-924 .

• 植物保护 • 上一篇    下一篇

优化水稻群体种植模式与稻瘟病控制研究

房 辉,周江鸿,王云月,周惠萍,何霞红,孙 雁,杨黎华,朱有勇   

  1.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收稿日期:2004-12-08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7-05-10 发布日期:2007-05-10
  • 通讯作者: 朱有勇

  

  1.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Received:2004-12-08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7-05-10 Published:2007-05-10

摘要: 【目的】探索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最佳种植模式,探讨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对稻瘟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两个水稻品种——汕优63与黄壳糯,采用混合间栽法,研究不同种群结构的混合间栽种植模式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结果】不同种群结构对黄壳糯稻瘟病的控制效果不同,相对防治效果随杂交稻群体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种群结构为1﹕15.01时对叶瘟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100%,种群结构为1﹕12.40时对穗颈瘟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100%。混合间栽的不同群体结构的复合产量都比净栽有所增加,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结论】黄壳糯与汕优63的群体比例为1﹕12.40~18.88是最优化的群体结构,不但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好,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混合间栽种植模式。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多样性, 种群结构, 种植模式, 稻瘟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