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Vol. 43 ›› Issue (9): 1852-1859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0.09.011
王亚静,毕于运,高春雨
WANG Ya-jing, BI Yu-yun, GAO Chun-yu
摘要:
【目的】正确评价中国现存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以及各种利用途径的适宜性,充分认识中国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方法】主要结合相关研究所测定的秸秆田间残留量等数据信息,以黄淮海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收获留茬高度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对中国各类秸秆资源的可收集利用系数进行估算,进而计算出2005年中国各类秸秆资源的可收集利用量。还采用各类秸秆适宜性分级的方法,对秸秆资源用于燃料、饲料、肥料、工业原料以及食用菌基料等用途的适宜性和其各自的可收集利用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2005年中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8 595×104 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81;残留田间和收集过程中浪费的秸秆占19%。其中,粮食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为49 231×104 t,占71.77%;经济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为16 261×104 t,占23.71%;其它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为3 103×104t,占4.52%。2005年中国可以燃用的秸秆约为6.35×108 t,占全国秸秆可收集利用量的92.63%。2005年在中国可收集利用秸秆总量中,适宜加工饲喂的秸秆为58 764×104 t,占85.67%;不适宜加工饲喂的秸秆为9 831×104 t,占14.33%;秸秆残留还田量与适宜直接还田的可收集利用秸秆量合计约61 600×104 t,占同年中国秸秆总产量的近3/4;适宜于食用菌栽培的秸秆与适宜于工业加工的秸秆总资源量均约为58 700×104 t,分别占同年中国可收集利用秸秆总量的85.00%以上。【结论】根据测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秸秆可收集利用量非常丰富,适宜于多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