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一博, 陈淑婷, 徐正进, 孙健, 徐铨. DEP1、Gn1a和qSW5组合应用调控水稻穗部性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7): 1218-1227. |
[2] |
李儒香, 周恺, 王大川, 李巧龙, 向奥妮, 李璐, 李苗苗, 向思茜, 凌英华, 何光华, 赵芳明. 水稻CSSL-Z481代换片段携带的穗部性状QTL分析及次级代换系培育[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7): 1228-1247. |
[3] |
赵梓钧, 吴如会, 王硕, 张君, 游静, 段倩楠, 唐俊, 张新芳, 韦秘, 刘金艳, 李云峰, 何光华, 张婷. 水稻PDL2的突变导致小穗外稃退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7): 1248-1259. |
[4] |
朱洪慧, 李映姿, 高远卓, 林泓, 王成洋, 晏紫仪, 彭瀚平, 李田野, 熊茂, 李云峰. 水稻短宽粒基因SWG1的图位克隆[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7): 1260-1274. |
[5] |
张绩, 周上铃, 何发, 刘莉莎, 张玉娟, 何晋宇, 杜晓秋. 水稻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颖花开放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7): 1275-1282. |
[6] |
李浩, 陈金, 王洪亮, 柳开楼, 韩天富, 都江雪, 申哲, 刘立生, 黄晶, 张会民. 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碳氮特征对长期施肥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7): 1333-1343. |
[7] |
贺江, 丁颖, 娄向弟, 姬东玲, 张向向, 王永慧, 张伟杨, 王志琴, 王伟露, 杨建昌. 水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6): 1045-1060. |
[8] |
谢军, 尹学伟, 魏灵, 王子芳, 李清虎, 张晓春, 鲁远源, 王秋月, 高明. 垄作直播控制灌溉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4): 697-710. |
[9] |
刘刚, 夏快飞, 吴艳, 张明永, 张再君, 杨金松, 邱东峰. 水稻耐热新种质R203的创制与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3): 405-415. |
[10] |
肖德顺, 徐春梅, 王丹英, 章秀福, 陈松, 褚光, 刘元辉. 水培条件下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幼苗磷吸收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 236-248. |
[11] |
张晓丽, 陶伟, 高国庆, 陈雷, 郭辉, 张华, 唐茂艳, 梁天锋. 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 249-263. |
[12] |
桑世飞, 曹梦雨, 王亚男, 王君怡, 孙晓涵, 张文玲, 姬生栋. 水稻氮高效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8): 1479-1491. |
[13] |
韩晓彤,杨保军,李苏炫,廖福兵,刘淑华,唐健,姚青. 基于图像的水稻纹枯病智能测报方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8): 1557-1567. |
[14] |
赵凌, 张勇, 魏晓东, 梁文化, 赵春芳, 周丽慧, 姚姝, 王才林, 张亚东. 利用高密度Bin图谱定位水稻抽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QTL[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5): 825-836. |
[15] |
蒋晶晶,周天阳,韦陈华,邬佳宁,张耗,刘立军,王志琴,顾骏飞,杨建昌. 不同栽培措施对超级稻强、弱势粒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5): 874-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