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处理对沃柑留树保鲜期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寻找柑橘留树保鲜常使用2, 4-D保鲜剂的替代物提供理论依据,为延长晚熟柑橘的市场供应期,助力柑橘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广西武鸣沃柑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转色期进行喷施清水(CK)、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YXZ)和2, 4-D三个处理,共喷施3次,每次喷施的间隔为15 d,最后一次喷施后间隔20 d进行第一次取样,从12月中旬到翌年3月下旬,每15 d取样一次,共分为8个时期。测定落果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出汁率、乙醇和丙酮酸等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代谢组学和RNA-seq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YXZ处理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与2, 4-D一致。与CK相比,YXZ处理组落果率降低0.81—9.76个百分点,出汁率升高0.65%—3.56%,能够有效维持果实内部品质。留树保鲜期间YXZ处理组果实主要异味物质乙醇含量显著降低,丙酮酸含量及乙醇代谢相关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lase,PDC)的活性也显著降低,初生代谢物中脯氨酸、GABA等胁迫响应物质含量下降。基于留树保鲜果实各个时期转录组的WGCNA共表达网络分析,共获得9个共表达模块,其中关键模块MEgreen与乙醇和落果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KEGG富集分析发现此模块相关基因主要在糖酵解、激素合成、苯丙烷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相关的通路中富集,如参与乙醇合成的ADH和PDC及参与茉莉酸信号途径中的转录抑制因子茉莉酸ZIM结构域蛋白JAZ。转录组及qRT-PCR证实YXZ和2,4-D处理可以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结论】YXZ处理能抑制ADH和PDC及JAZ的表达,降低ADH和PDC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落果率以及乙醇和甲醇的含量,延缓出汁率降低,维持沃柑果实品质的同时降低胁迫响应物质脯氨酸等初生代谢物的含量,表明YXZ可作为沃柑留树保鲜处理时2, 4-D的替代物,延长留树保鲜期30 d左右,可将广西武鸣地区的沃柑果实最晚采收期延迟到3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