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科学 ›› 2025, Vol. 58 ›› Issue (22): 4603-4616.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5.22.004
刘欢1(
), 王高峰2, 黄玉芳1, 赵亚南1, 杨雪1(
), 叶优良1(
)
收稿日期:2025-05-13
接受日期:2025-08-25
出版日期:2025-11-16
发布日期:2025-11-21
通信作者:
联系方式:
刘欢,E-mail:13849947624@163.com。
基金资助:
LIU Huan1(
), WANG GaoFeng2, HUANG YuFang1, ZHAO YaNan1, YANG Xue1(
), YE YouLiang1(
)
Received:2025-05-13
Accepted:2025-08-25
Published:2025-11-16
Online:2025-11-21
摘要:
【目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规模化种植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探明河南省不同种植规模下小麦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以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现状,揭示不同种植规模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以期为小麦的可持续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在河南省开展对小麦生产现状的调研,结合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分析农田不同种植规模下的农田管理、小麦产量、肥料效率、经济效益的变化及协同作用。【结果】不同种植规模农户间小麦生产现状存在较大差异。小麦种植规模多为6.67—20.00 hm2,种植小麦品系多为郑麦系列,播种量以225 kg·hm-2最多。种植规模为6.67—20.00 hm2的基肥施氮量和基肥施磷量均低于其他种植规模,种植规模≤33.33 hm2的追肥施磷量、施钾量均低于其他种植规模。小麦灌水多为3次,种植规模在20.00—33.33 hm2的灌水次数最多。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施以杀虫剂和杀菌剂为主,种植规模为6.67—20.00 hm2时杀虫剂和杀菌剂施用次数最多。种植规模为6.67—20.00 hm2和20.00—33.33 hm2的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其他种植规模,其中产量较其他种植规模分别显著提高了3.57%—20.80%和6.03%—23.67%,肥料偏生产力较其他种植规模分别显著提高了15.87%—43.02%和10.26%—36.10%。产投比以≤6.67 hm2显著大于其他规模,种植规模在≤33.33 hm2时净收益较高。【结论】河南省不同种植规模下小麦的种植、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小麦产量、肥料偏生产力、净收益和产投比,最适种植规模为6.67—33.33 hm2。大部分小麦种植大户经营效率有较大的提升和优化空间,未来可采取更高效管理措施提高规模化种植的经营效率。
刘欢, 王高峰, 黄玉芳, 赵亚南, 杨雪, 叶优良. 河南省小麦规模化种植的生产现状及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22): 4603-4616.
LIU Huan, WANG GaoFeng, HUANG YuFang, ZHAO YaNan, YANG Xue, YE YouLiang.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Statu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Large- Scale Wheat Cultivation in Henan Province[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5, 58(22): 4603-4616.
| [1] |
公茂刚, 王如梦, 王学真.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6(4): 5-18.
|
|
|
|
| [2] |
刘保花, 陈新平, 崔振岭, 孟庆锋, 赵明. 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研究进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5): 525-534.
|
|
|
|
| [3] |
兰倩倩, 祝阳明. 测土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农业装备技术, 2025, 51(1): 24-26, 30.
|
|
|
|
| [4] |
石雄高, 裴雪霞, 党建友, 张定一. 小麦微喷(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栽培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22(1): 1-10.
|
|
|
|
| [5] |
|
| [6] |
连雪君, 毛雁冰. 土地细碎化必然导致土地生产效率降低? : 对土地细碎化与土地生产效率研究的批判性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 109-115.
|
|
|
|
| [7] |
史常亮, 张益, 郭焱, 朱俊峰. 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687-2700.
|
|
|
|
| [8] |
|
| [9] |
尹晓宇. 河南省种植大户化肥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
|
|
|
| [10] |
李文明, 罗丹, 陈洁, 谢颜.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规模效益、产出水平与生产成本: 基于155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中国农村经济, 2015(3): 4-17, 43.
|
|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丁吉萍, 黄季焜, 盛誉. 从单产和利润再看农户适度规模经营: 来自东北、华北农户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 20(1): 19-28.
|
|
|
|
| [16] |
唐轲, 王建英, 陈志钢. 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和生产成本的影响: 基于跨时期和地区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 2017, 33(5): 79-91.
|
|
|
|
| [17] |
|
| [18] |
|
| [19] |
|
| [20] |
王建英, 陈志钢, 黄祖辉,
|
|
|
|
| [21] |
杨宗耀, 仇焕广, 纪月清. 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户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关系再审视: 来自固定粮农和地块的证据. 农业经济问题, 2020, 41(4): 37-48.
|
|
|
|
| [22] |
钟甫宁, 王兴稳. 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能减轻土地细碎化程度吗? : 来自江苏兴化和黑龙江宾县的初步证据.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1): 23-32, 110.
|
|
|
|
| [23] |
许庆, 尹荣梁, 章辉. 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2011, 46(3): 59-71, 94.
|
|
|
|
| [24] |
|
| [25] |
祝伟, 祁丽霞, 王瑞梅, 张希玲. 基于玉米种植的农地规模对化肥减量增效的影响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10): 84-94.
|
|
|
|
| [26] |
郑天祎, 张越杰, 宋诗学. 吉林省玉米种植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及规模研究. 玉米科学, 2022, 30(6): 185-190.
|
|
|
|
| [27] |
袁思言,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 王岩.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水稻种植为例. 农业科学研究, 2018, 39(3): 25-32.
|
|
|
|
| [28] |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4.
|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he Statistic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24. (in Chinese)
|
|
| [29] |
温国昌, 李保军, 史明山, 杨璞, 范子洋, 张娜娜. 不同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 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52(2):136-138.
|
|
|
|
| [30] |
聂胜委, 张浩光, 张巧萍, 许纪东, 张玉亭. 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减施量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6): 16-22.
|
|
|
|
| [31] |
周亚琼. 灌溉和氮肥施用梯度对华北平原小麦生长的影响[D]. 开封: 河南大学, 2017.
|
|
|
|
| [32] |
|
| [33] |
何海兵, 杨茹, 薛明明, 武立权. 水稻规模化种植模式下产量及经济效益评估. 作物杂志, 2016(5): 152-155.
|
|
|
|
| [34] |
张慎举, 张静, 郭振升, 田伟, 皇甫自起, 赵洪献. 豫东平原‘郑麦1860’不同播期播量试验的超高产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7): 14-20.
|
|
|
|
| [35] |
陈素英, 张喜英, 毛任钊, 王彦梅, 孙宏勇.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4): 681-685.
|
|
|
|
| [36] |
周继泽, 欧行奇, 王永霞, 常萍. 河南省五大主导小麦品种适宜播量研究. 农学学报, 2019, 9(2): 1-6.
|
|
|
|
| [37] |
吴良泉. 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4.
|
|
|
|
| [38] |
王宜伦, 白由路, 王磊, 刘举, 韩燕来, 谭金芳.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小麦-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22): 4483-4492.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5.22.009.
|
|
|
|
| [39] |
车升国.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
|
|
|
| [40] |
靳欣婷, 孟志兴, 孟会生. 山西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400户家庭农场为例.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9): 164-169.
|
|
|
|
| [41] |
张悦, 刘文勇. 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与风险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5): 16-21, 110.
|
|
|
|
| [42] |
孔令成, 郑少锋. 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及适度规模: 基于松江模式的DEA模型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 107-118.
|
|
|
|
| [43] |
朱启臻, 胡鹏辉, 许汉泽. 论家庭农场: 优势、条件与规模.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7): 11-17, 110.
|
|
|
|
| [44] |
郭熙保. “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社会科学研究, 2013(3): 14-19.
|
|
|
|
| [45] |
|
| [46] |
|
| [47] |
李谷成, 冯中朝, 范丽霞. 小农户真的更加具有效率吗? 来自湖北省的经验证据. 经济学(季刊), 2010, 10(1): 95-124.
|
|
|
|
| [48] |
张忠明, 钱文荣.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效率关系实证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8): 52-58.
|
|
|
|
| [49] |
郑志浩, 高杨, 霍学喜. 农户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关系的再探究: 来自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规模农户的证据. 管理世界, 2024, 40(1): 89-108.
|
|
|
|
| [50] |
陈杰, 苏群. 土地生产率视角下的中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基于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6): 121-130, 155-156.
|
|
|
|
| [51] |
马斯霜, 白海波, 惠建, 王敬东, 李树华.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4): 1-5.
|
|
|
|
| [52] |
朱永昶. 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
|
|
|
| [53] |
徐志刚, 谭鑫, 郑旭媛, 陆五一. 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与约束条件. 中国农村经济, 2017(9): 26-43.
|
|
|
| [1] | 李云丽, 刁邓超, 刘雅睿, 孙玉晨, 孟祥宇, 邬陈芳, 汪妤, 吴建辉, 李春莲, 曾庆东, 韩德俊, 郑炜君. 小麦苗期耐热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9): 1663-1683. |
| [2] | 蒲丽霞, 张佳芮, 叶建萍, 黄秀兰, 樊高琼, 杨洪坤. 二氢赤霉素与秸秆覆盖对旱地小麦分蘖成穗与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9): 1735-1748. |
| [3] | 郭晨荔, 刘扬, 陈燕, 胡伟, 王友华, 周治国, 赵文青. 减氮条件下适当磷肥后移对滴灌棉花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9): 1749-1766. |
| [4] | 刘劲松, 伍龙梅, 包晓哲, 刘志霞, 张彬, 杨陶陶. 短期减施氮肥对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8): 1508-1520. |
| [5] | 韦文华, 李盼, 邵冠贵, 樊志龙, 胡发龙, 范虹, 何蔚, 柴强, 殷文, 赵连豪. 西北灌区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对减量灌水与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8): 1521-1534. |
| [6] | 薛钰琦, 赵继玉, 孙旺胜, 任佰朝,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不同氮素形态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8): 1535-1549. |
| [7] | 李绍兴, 宋稳锋, 魏泽煜, 周玉玲, 宋李霞, 任可, 马群, 王龙昌. 秸秆与紫云英覆盖对土壤肥力及甘薯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8): 1591-1603. |
| [8] | 吴郁, 曲翔汝, 杨丹, 伍芩, 陈国跃, 江千涛, 魏育明, 许强. 广泛非靶向代谢组学解析小麦抗条锈病反应中叶绿体代谢产物[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7): 1333-1343. |
| [9] | 尹波, 于爱忠, 王鹏飞, 杨学慧, 王玉珑, 尚永盼, 张冬玲, 刘亚龙, 李悦, 王凤. 绿肥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干旱灌区麦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7): 1366-1380. |
| [10] | 陈桂平, 李盼, 邵冠贵, 吴霞玉, 殷文, 赵连豪, 樊志龙, 胡发龙. 减量灌水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青贮玉米吐丝期后叶片持绿特性的调控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7): 1381-1396. |
| [11] | 潘丽媛, 王永军, 李海军, 侯富, 李菁, 李丽丽, 孙苏阳. 基于转录组和WGCNA筛选小麦籽粒蛋白质累积相关调控基因[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6): 1065-1082. |
| [12] | 唐宇, 雷毕欣, 王传伟, 严轩韬, 王浩, 郑杰, 张文静, 马尚宇, 黄正来, 樊永惠. 彩色小麦花青素积累对花后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6): 1083-1101. |
| [13] | 张洪程, 邢志鹏, 张瑞宏, 单翔, 奚小波, 程爽, 翁文安, 胡群, 崔培媛, 魏海燕. 小麦整合化无人化丰产栽培的特征与技术途径[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5): 864-876. |
| [14] | 张玲, 曹磊, 蔡诚, 颜欣怡, 项博才, 艾佳, 詹新杨, 宋有洪, 朱玉磊. 自然老化条件下冬小麦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5): 877-889. |
| [15] | 佘文婷, 孙蕊卿, 党海燕, 李文虎, 张丰, 田怡, 徐隽峰, 丁玉兰, 王朝辉. 我国主要麦区农户小麦籽粒硫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5): 956-97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