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德顺, 徐春梅, 王丹英, 章秀福, 陈松, 褚光, 刘元辉. 水培条件下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幼苗磷吸收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 236-248. |
[2] |
张晓丽, 陶伟, 高国庆, 陈雷, 郭辉, 张华, 唐茂艳, 梁天锋. 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 249-263. |
[3] |
王彩香,袁文敏,刘娟娟,谢晓宇,马麒,巨吉生,陈炟,王宁,冯克云,宿俊吉. 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育种演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1): 1-16. |
[4] |
桑世飞,曹梦雨,王亚男,王君怡,孙晓涵,张文玲,姬生栋. 水稻氮高效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8): 1479-1491. |
[5] |
韩晓彤,杨保军,李苏炫,廖福兵,刘淑华,唐健,姚青. 基于图像的水稻纹枯病智能测报方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8): 1557-1567. |
[6] |
刘硕,张慧,高志源,许吉利,田汇. 437个小麦品种钾收获指数的变异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284-1300. |
[7] |
王凯,张海亮,董祎鑫,陈少侃,郭刚,刘林,王雅春. 基于牧场管理数据的奶牛健康性状定义及遗传参数估计[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6): 1227-1240. |
[8] |
赵凌, 张勇, 魏晓东, 梁文化, 赵春芳, 周丽慧, 姚姝, 王才林, 张亚东. 利用高密度Bin图谱定位水稻抽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QTL[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5): 825-836. |
[9] |
马鸿翔, 王永刚, 高玉姣, 何漪, 姜朋, 吴磊, 张旭.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5): 837-855. |
[10] |
冯宣军, 潘立腾, 熊浩, 汪青军, 李静威, 张雪梅, 胡尔良, 林海建, 郑洪建, 卢艳丽. 南方地区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重要目标性状和育种潜力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5): 856-873. |
[11] |
蒋晶晶,周天阳,韦陈华,邬佳宁,张耗,刘立军,王志琴,顾骏飞,杨建昌. 不同栽培措施对超级稻强、弱势粒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5): 874-889. |
[12] |
张亚玲, 高清, 赵羽涵, 刘瑞, 付忠举, 李雪, 孙宇佳, 靳学慧.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稻瘟病抗性评价及抗瘟基因结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4): 625-640. |
[13] |
陈婷婷, 符卫蒙, 余景, 奉保华, 李光彦, 符冠富, 陶龙兴. 彩色稻叶片光合特征及其与抗氧化酶活性、花青素含量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3): 467-478. |
[14] |
赫磊,路凯,赵春芳,姚姝,周丽慧,赵凌,陈涛,朱镇,赵庆勇,梁文化,王才林,朱丽,张亚东. 水稻穗顶端退化突变体paa21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4): 4781-4792. |
[15] |
杜文婷,雷肖肖,卢慧宇,王云凤,徐佳星,罗彩霞,张树兰. 氮肥减量施用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4): 4863-4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