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盛,李阳阳,唐章林,李加纳,曲存民,刘列钊. 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1): 17-30. |
[2] |
谭先明,张佳伟,王仲林,谌俊旭,杨峰,杨文钰. 基于PLS的不同水氮条件下带状套作玉米产量预测[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6): 1127-1138. |
[3] |
巢成生,王玉乾,沈欣杰,代晶,顾炽明,李银水,谢立华,胡小加,秦璐,廖星. 甘蓝型油菜苗期氮高效吸收转运特征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6): 1172-1188. |
[4] |
谢伶俐,韦丁一,章子爽,徐劲松,张学昆,许本波. 甘蓝型油菜发育进程中赤霉素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4): 4793-4807. |
[5] |
王朝,方东路,张攀容,姜雯,裴斐,胡秋辉,马宁. 基于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揭示纳米包装双孢蘑菇采后冷藏生理代谢规律[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3): 4728-4742. |
[6] |
张鑫尧,张敏,朱远芃,惠晓丽,柴如山,郜红建,罗来超. 巢湖流域磷肥减量施用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9): 3791-3806. |
[7] |
张晓萍,撒世娟,伍涵宇,乔丽媛,郑蕊,姚新灵. 马铃薯叶片气孔的开张与关闭同步伴随果胶的降解与合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7): 3278-3288. |
[8] |
汝晨,胡笑涛,吕梦薇,陈滇豫,王文娥,宋天媛. 花后高温干旱胁迫下氮素对冬小麦氮积累与代谢酶、蛋白质含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7): 3303-3320. |
[9] |
赵晓慧,张艳艳,戎亚思,段剑钊,贺利,刘万代,郭天财,冯伟. 不同水氮条件下冬小麦穗器官临界氮稀释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7): 3321-3333. |
[10] |
郝玉彬,李海笑,张赛,刘宁,刘英姿,曹志艳,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StSCD家族鉴定及其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6): 3134-3143. |
[11] |
周桂盈,杨晓敏,滕子文,孙丽娟,郑长英. 螺虫乙酯抑制西花蓟马卵孵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5): 2938-2948. |
[12] |
王荣华,孟丽峰,冯毛,房宇,魏俏红,马贝贝,钟未来,李建科. 蜂王浆高产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哺育蜂唾液腺蛋白质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3): 2667-2684. |
[13] |
金梦娇,刘博,王抗抗,张广忠,钱万强,万方浩. 薇甘菊光能利用及叶绿素合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2): 2347-2359. |
[14] |
黄明,吴金芝,李友军,付国占,赵凯男,张振旺,杨中帅,侯园泉. 耕作方式和氮肥用量对旱地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24): 5206-5219. |
[15] |
王新媛,赵思达,郑险峰,王朝辉,何刚. 秸秆还田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23): 5043-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