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5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2-04-01
      
    目录
    中英文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0. 
    摘要 ( )   PDF (3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种质库种质安全保存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尹广鹍,辛霞,张金梅,陈晓玲,刘运霞,何娟娟,黄雪琦,卢新雄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263-1270.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1
    摘要 ( )   HTML ( )   PDF (89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保存是作物种质资源高水平保护的核心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低温种质库是作物种质资源最主要的保存方式。延长种质保存寿命、维持种质遗传完整性和防止种质生活力意外丧失一直是种质安全保存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文中对近百年来种质库保存种质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系统整理,指出:(1)种子低含水量和低贮藏温度是延长种子保存寿命的关键因素,由此形成的双低理论是种质库保存种质的理论基础;(2)库存种子生活力下降存在衰老拐点特性,拐点出现时是维持种质遗传完整性的低限,拐点理论是种质安全保存的理论基础;(3)已保存的种质在物理空间或保存方式上再备份保存一份,形成资源复份保存机制,复份保存机制是防止意外事故而导致资源无法挽回损失的保障措施。本文重点阐述了双低理论、拐点理论和资源复份保存机制的内涵、意义及其实践指导作用,以期进一步推动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理论的发展。

    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及食味感官评分值的特征
    朱大伟,章林平,陈铭学,方长云,于永红,郑小龙,邵雅芳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271-1283.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27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和食味感官评分值的差异性,阐明中国北方优质粳稻、南方优质粳稻和优质籼稻品种品质特征,挖掘与食味感官评分值(食味值)相关的理化指标,为中国稻米品质评价和优质稻品种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中来自30个省(市)的122份优质稻米样品为试验材料,按种植区域分为北方粳稻(38份)、南方粳稻(15份)和籼稻(69份)3个品种类型。通过测定稻米外观品质、米粉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和食味感官评分值等指标,阐明稻米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同时,按食味值大小分别将三大类稻米分成高(≥90)、中(80—90)和低(<80)3种食味类型,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别不同食味类型稻米品质的差异性。【结果】北方粳稻可分为高和中2种食味类型。与中食味类型相比(P<0.05),高食味类型稻米的长宽比较小(低0.2),蛋白质含量较低(低0.32 g/100 g),峰值黏度较高(高145 cP),消减值较低(低134 cP),米饭硬度较低(低16 g),黏度较高(高70 g),弹性较大(高0.04%)。南方粳稻可分为高、中和低3种食味类型。与低食味类型相比(P<0.05),高食味类型稻米的垩白度稍高(高0.65%),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低(分别约低4.0和0.92 g/100 g),峰值黏度较高(高314 cP),崩解值较高(高259 cP),最终黏度低(低260 cP),消减值较低(低574 cP),米饭黏度较高(高261 g)。籼稻可分为高、中和低3种食味类型。与低食味类型相比(P<0.05),高食味类型籼稻粒形细长,外观更优,蛋白质含量较低(低0.45 g/100 g),崩解值较高(高115 cP),消减值较低(低157 cP),米饭硬度较低(低46 g),黏度较高(高107 g)。【结论】中国优质稻品种中,北方粳稻高食味类型品种外观晶莹剔透(垩白度小于1%),蛋白质含量低(6 g/100 g左右),米饭软硬适中,弹性高(0.6%左右);南方粳稻高食味类型品种外观较好,直链淀粉含量低(13 g/100 g左右),消减值小(-250 cP左右),米饭黏度高(-1 200 g左右);籼稻高食味类型品种米粒细长(长宽比4.0左右),外观晶莹剔透,米饭硬度/黏度比值小(0.25左右)。

    437个小麦品种钾收获指数的变异特征
    刘硕,张慧,高志源,许吉利,田汇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284-1300.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3
    摘要 ( )   HTML ( )   PDF (143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437个小麦品种钾收获指数(potassium harvest index,KHI)的变化范围,分析KHI与产量、籽粒钾含量、籽粒、秸秆、颖壳钾吸收量和钾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不同株高、育成年代、麦芒对KHI的影响,为钾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特性的4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南洛阳和陕西杨凌进行2年(2018—2020)的田间试验,采用增广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14个区组,每个区组设置31个试验品种,5个对照品种,每个小麦品种种植6行、行长3 m。成熟期取样,每个小区中部选取一行不缺苗的小麦进行收割,脱粒烘干后计算小麦籽粒产量。每个小区中随机选择5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盲抽6个分蘖,贴地剪断,茎穗分别装入网袋,用于测定不同器官钾含量。采用H2SO4-H2O2消煮,火焰光度计法测定籽粒、秸秆和颖壳钾含量,并计算KHI、籽粒、秸秆、颖壳、地上部吸钾量、籽粒钾利用效率(grain K utilization efficiency,GKUE)和地上部钾利用效率(shoot K utilization efficiency,SKUE)等指标。【结果】4个环境中(19洛阳、20洛阳、19杨凌和20杨凌),不同小麦品种间KHI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437个小麦品种的KHI变化范围为0.04—0.40,杨凌平均KHI高于洛阳。扬麦18、烟农5158、川麦104、华麦5号、郑麦1860、Dromedaris和太空6号等7个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KHI和产量。KHI与小麦产量在3个环境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KHI与小麦籽粒钾含量和小麦籽粒吸钾量在3个环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KHI与秸秆、颖壳及地上部吸钾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小麦产量、籽粒钾含量、籽粒钾吸收量随着KHI的提高而升高,秸秆、颖壳和地上部吸钾量随着KHI的提高而降低。KHI与GKUE和SKUE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20世纪70年代以前和70—90年代育成的小麦品种的KHI显著低于90年代以后培育的品种(P<0.05),1990—2010年与2010年以后育成的小麦品种的KHI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株高下降,KHI升高。有无麦芒对KHI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不同小麦品种的KHI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KHI可以作为小麦钾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创新育种方式,提高钾从营养器官到籽粒的转移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小麦KHI。育种过程中将小麦株高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小麦的KHI。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小麦低温冻害评价及水分效应差异研究
    王洋洋,刘万代,贺利,任德超,段剑钊,胡新,郭天财,王永华,冯伟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01-1318.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4
    摘要 ( )   HTML ( )   PDF (173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低温胁迫引起的小麦冻害程度,筛选冻害鉴定指标并建立冻害定量评估模型,为小麦生产科学防控低温冻害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兰考198和半冬性品种郑麦366、丰德存麦21为试验材料,在模拟冻害发生前一周进行灌水(W)和不灌水(D)处理,于雌雄蕊分化期将盆栽小麦移到低温模拟室进行处理,设置的温度为-2℃(T1)、-4℃(T2)、-6℃(T3)、-8℃(T4)和-10℃(T5)以及对照(CK为当天大田温度),低温胁迫后的第2天测定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将标准化后的各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水分、温度下的各单项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大多存在着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9个生理生化指标转化为6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度分别为55.972%、11.93%、7.168%、5.075%、4.236%和3.079%,代表了全部原始数据的87.459%的信息量,并根据隶属函数算法求出各处理的冻害程度综合评价值(F值)。以F值作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7个关键指标,分别为叶绿素a、叶片含水量、脯氨酸、Fv/Fm、可溶性蛋白、MDA和SOD,并确立了定量估算F值的数学模型。同时,将F预测值与产量损失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线性方程决定系数R2= 0.898,表明该F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价冻害程度。进一步对F预测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不同冻害处理划分为5类:未受冻(D-CK、W-CK)、轻度受冻(D-T1、W-T1)、中度受冻(D-T2、W-T2、W-T3)、重度受冻(D-T3、W-T4)以及特重受冻(D-T4、W-T5、D-T5),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0、0—10%、10%—30%、30%—50%及50%以上,相同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弱春性品种的冻害程度重于半冬性品种,相同的品种和温度条件下不灌水处理的冻害程度重于灌水处理。具体考察所筛选的生理评价指标,随着低温胁迫的加重,叶绿素a、叶片含水量、Fv/Fm表现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SOD活性表现先升后降的特征,MDA则为相反趋势。【结论】生产中在晚霜冻易发地区应选用半冬性品种,且依据天气预报寒流来临前加强灌水管理,并可在冻害发生时通过冻害评价指标及定量模型及时准确评估冻害发生程度,这有利于晚霜冻害的科学防控,为灾后产量恢复及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干旱灌区小麦间作玉米麦后复种绿肥的可持续性分析
    苟志文,殷文,柴强,樊志龙,胡发龙,赵财,于爱忠,范虹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19-1331.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5
    摘要 ( )   HTML ( )   PDF (58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针对干旱灌区传统生产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和产投比低等问题,研究小麦间作玉米集成麦后复种绿肥的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表现,结合试区常规种植模式,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对于干旱灌区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2018—2020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春小麦间作玉米小麦收后复种绿肥(W-G//M)、春小麦间作玉米(W//M)、春小麦复种绿肥(W-G)、单作玉米(M)、单作春小麦(W))对生产系统叶日积、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综合以上相关指标,对各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随着试验年度的延长,春小麦收后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主栽作物全生育期的总叶日积。W-G//M较W//M的叶日积提高了7.7%—7.8%。间作较单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模式均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但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的投入。2018和2019年,W-G//M处理和W//M处理的混合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而2020年,W-G//M处理较W//M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了8.7%。W-G//M处理较M、W-G和W处理的纯收益分别提高16.7%—26.5%、78.5%—132.2%和35.9%—78.8%。2018年,W-G//M较W//M处理的纯收益降低了7.2%,但是2019和2020年,二者的纯收益无显著差异,且产投比也具有相似的趋势。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W-G//M处理较W//M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7.2%—14.1%;W-G处理较W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23.5%—52.1%。W-G处理较W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显著降低,降低了48.6%—54.3%(灌溉水利用效率)和30.9%—39.8%(单方灌溉水经济效益),而W-G//M处理和W//M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无显著差异。综合3年试验结果,W-G//M处理较其余4个处理的可持续性显著提高。【结论】在干旱绿洲灌区,间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且灌溉水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也随之提高,进而使得该模式的可持续性提高,因此,春小麦间作玉米结合小麦收后复种绿肥技术可作为提高资源利用以及农民收益的可持续种植模式。

    不同滴灌模式对东北春播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及淀粉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张家桦,杨恒山,张玉芹,李从锋,张瑞富,邰继承,周阳晨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32-1345.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6
    摘要 ( )   HTML ( )   PDF (61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明不同滴灌模式对春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春玉米产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农华101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主处理为滴灌模式,设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2种,副处理为灌水量,设传统灌水量40%(W1:1 440 m3·hm-2)、传统灌水量50%(W2:1 800 m3·hm-2)和传统灌水量60%(W3:2 160 m3·hm-2)3 个水平,于苗期—拔节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吐丝期—乳熟期、乳熟期—收获按照1﹕2﹕2﹕3﹕2比例滴灌。吐丝后20 d开始,每7 d取玉米籽粒1次,采用酸水解-DNS法测定玉米籽粒中总淀粉含量,采用淀粉合成酶试剂盒测定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研究玉米籽粒产量、淀粉积累量特征及AGPase、GBSS、SSS酶活性变化。【结果】2019—2020年春玉米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两种模式间差异不显著, W1处理浅埋滴灌千粒重和产量低于膜下滴灌,W2处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W3处理显著高于膜下滴灌,其中产量分别高5.7%和8.4%,千粒重分别高11.9%、12.1%。方差分析表明,灌水量、滴灌模式和灌水量与滴灌模式互作对千粒重影响差异达显著、极显著水平,年份、灌水量及灌水量与滴灌模式互作对籽粒产量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W1处理浅埋滴灌籽粒淀粉含量和积累量低于膜下滴灌,W2处理从吐丝后20 d起浅埋滴灌低于膜下滴灌,吐丝后55 d二者差异不显著,W3处理吐丝41 d前低于膜下滴灌,随生育进程差异减小,吐丝后55 d显著高于膜下滴灌。3个灌水量下浅埋滴灌的籽粒淀粉活跃积累期较膜下滴灌时间长,且籽粒淀粉积累达到最大速率的时间较膜下滴灌时间延后。活跃积累期对淀粉最终积累量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达到最大速率的时间,生育后期淀粉积累速率与籽粒淀粉总积累量极显著相关、与产量显著相关。浅埋滴灌下吐丝后20—27 d AGPase、GBSS和SSS 3种酶活性3个灌水量下均低于膜下滴灌,随生育进程推移差异减小,从吐丝后48 d起W3处理高于膜下滴灌,吐丝后55 d W1和W2处理亦高于膜下滴灌。除W1处理下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与AGPase焦磷酸化酶无显著性相关外,其他处理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与AGPase、GBSS、SSS酶活性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在传统灌水量60%时,浅埋滴灌下春玉米籽粒灌浆后期淀粉合成相关酶(AGPase、GBSS、SSS酶)活性强、淀粉活跃积累期延长,淀粉积累能力增强,千粒重增加,籽粒产量最高。浅埋滴灌优化灌溉可通过提高籽粒灌浆后期淀粉合成酶活性,增强淀粉积累能力,进而增加粒重、提高产量,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植物保护
    广东省侵染美香占2号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无毒基因变异分析
    汪文娟,苏菁,陈深,杨健源,陈凯玲,冯爱卿,汪聪颖,封金奇,陈炳,朱小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46-1358.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7
    摘要 ( )   HTML ( )   PDF (304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侵染广东稻区优质品种美香占2号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致病性及无毒基因变异特征,为美香占2号在不同稻区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9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利用8个稻瘟病菌已克隆无毒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对2013—2018年不同年份、不同稻区采集的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选取不同带型和不同年份代表性菌株的相应无毒基因全长或CDS区域的PCR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相应无毒基因的参考序列进行碱基序列的比较分析;并利用相应的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无毒基因不同变异类型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稻瘟病菌两种交配型MAT1-1和MAT1-2型分子标记,检测侵染美香占2号的稻瘟病菌可能存在的交配型。【结果】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8年采集自美香占2号品种的52个稻瘟病菌菌株对其中的4个单基因系IRBL9-W(Pi9)、IRBLzt-T(Piz-t)、NIL-e1(Pi50)和IRBLkh-K3(Pikh)均表现无毒;然而,侵染单基因系IRBLz-Fu(Piz)、IRBLkp-K60(Pikp)和IRBLi-F5(Pii)的有毒菌株频率维持在57%以上,且侵染单基因系IRBLz-Fu(Piz)的有毒菌株频率在不同年份间呈现显著性差异,表明美香占2号种植区田间稻瘟病菌群体中存在较高频率的avrPizavrPikpavrPii毒性菌株。根据8个已克隆无毒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在52个供试菌株中均可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z-tAvrPi9AvrPik-CDE,但扩增不到Avr1-CO39AvrPiaAvrPii,仅有4个菌株可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ta,有3个菌株可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k-ABF。所测序7个菌株的AvrPi9编码区序列和AvrPiz-t包含启动子及编码区的序列与其各自无毒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所测序7个菌株的AvrPik-CDE包含启动子及编码区的序列中,有4个菌株的序列与AvrPik无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有3个菌株在编码区存在CTTT连续4个碱基的插入。在来自广东不同稻区美香占2号的分离菌株群体中,共发现了4种不同的AvrPib 无毒基因扩增模式(扩增预期大小的条带、有转座子Pot3插入的条带、有转座子Mg-SINE插入的条带和无扩增条带),共呈现5种不同的单倍型(AvrPib-AP1-1、AvrPib-AP1-2、avrPib-AP2、avrPib-AP3和avrPib-AP2+avrPib-AP3),AvrPib-AP1-1和AvrPib-AP1-2是无毒型,而avrPib-AP2和avrPib-AP3则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分别存在Pot3或Mg-SINE的插入而呈现毒性型,在1个菌株中检测到avrPib-AP2+avrPib-AP3双单倍型。交配型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52个稻瘟病菌菌株均为MAT1-2交配型,其中有2个菌株GD18-009和GD18-185采集于广东韶关稻区,同时可检测到MAT1-1交配型,具有双交配型。【结论】在广东美香占2号品种上分离的稻瘟病菌普遍含有无毒基因AvrPiz-tAvrPi9AvrPi50AvrPikh,AvrPib的变异类型丰富多样,该研究结果可为优质品种美香占2号的科学布局及其种植区域其他不同抗病基因型品种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山东省多主棒孢对三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监测及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
    李桂香,李秀环,郝新昌,李智文,刘峰,刘西莉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59-1370.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8
    摘要 ( )   HTML ( )   PDF (205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世界公认的黄瓜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随着防治药剂的连续使用,其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旨在明确山东省多主棒孢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情况,为黄瓜靶斑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高效混配药剂为多主棒孢的抗药性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纯化获得140株多主棒孢,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多主棒孢对3种常用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并利用Modeller v9.19程序同源建模及AutoDock4.2.6分子对接软件包分析多主棒孢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结合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和离体叶片防治效果试验筛选氟吡菌酰胺和咪鲜胺的复配最佳配比。【结果】经过异常值分析并剔除,敏感菌株频率分布均呈单峰,分别确定苯醚甲环唑对多主棒孢121株敏感菌株的EC50范围为0.29—6.80 μg·mL-1,平均EC50值为2.44 μg·mL-1;咪鲜胺对129株敏感菌株的EC50范围为0.01—0.57 μg·mL-1,平均EC50值为0.16 μg·mL-1;而氟吡菌酰胺对136株多主棒孢的EC50范围为0.56—47.54 μg·mL-1,平均EC50值为6.94 μg·mL-1。经测序分析发现31.62%多主棒孢菌株SdhC亚基发生S73P点突变。分子对接结果表明,SdhC亚基上发生S73P突变后,氨基酸的刚性增强,并且空间位阻变大,使氟吡菌酰胺与Ser73之间的氢键作用消失,从而亲和力降低,导致抗药性的发生。交互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与咪鲜胺不存在交互抗性,两者以7﹕3混用增效系数1.84,表现为增效作用,且相同剂量处理下,混剂的防治效果高于两个单剂处理的防治效果。【结论】山东省不同地区多主棒孢群体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氟吡菌酰胺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SdhC上点突变S73P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导致病原菌琥珀酸脱氢酶与氟吡菌酰胺的结合能力下降。氟吡菌酰胺与咪鲜胺以7﹕3混用能够提高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效果,建议生产上可将氟吡菌酰胺与咪鲜胺交替或混合使用,用于治理目前多主棒孢对氟吡菌酰胺等SDHI类杀菌剂的抗性问题。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器官及群落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
    王淼,张宇,李瑞强,辛晓平,朱晓昱,曹娟,周忠义,闫瑞瑞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71-1384.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09
    摘要 ( )   HTML ( )   PDF (690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以地上植物茎、叶以及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器官以及群落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深入解析放牧干扰下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促进草地放牧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长期控制放牧试验平台,在6种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G0.00、较轻度放牧G0.23、轻度放牧G0.34、中度放牧G0.46、重度放牧G0.69、极重度放牧G0.92)下采集植物群落、植物不同器官的样品,采用元素分析法测定碳、氮、磷含量,并分析其碳、氮、磷含量及计量比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茎、叶和群落的碳含量呈现显著的线性下降,重度-极重度放牧显著低于不放牧(P<0.05);群落氮、磷含量呈现显著的线性增加,重度-极重度放牧显著高于不放牧(P<0.05);碳含量茎叶比以中度放牧G0.46处理最低、氮含量茎叶比以重度放牧G0.69处理最高、磷含量茎叶比以较轻度放牧G0.34处理最高。植物不同器官碳含量及氮磷比的变异系数较小,氮、磷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 不同器官的碳含量及氮磷比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4.01%—5.74%和2.84%—8.54%,植物氮、磷含量变异系数范围为11.47%—14.96%和11.13%—22.88%,碳氮比和碳磷比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0.64%—16.00%和8.88%—13.57%,其中,植物叶片氮磷比的变异系数最小,植物茎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轻度放牧G0.34和极重度放牧G0.92时叶片的氮磷比介于14—16,受到氮、磷元素的共同限制,其余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均低于14,表现为受到氮的限制。放牧强度与植物茎、叶、群落的碳、碳氮比以及茎和群落的氮磷比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与植物茎、叶、群落的氮含量,叶和群落的磷含量以及茎的氮磷比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温度与植物茎中磷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土壤水分与植物叶、群落的碳含量,茎、叶、群落的碳氮比,茎和群落的碳磷比呈显著正相关;与茎、叶、群落的氮含量和叶、群落的磷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放牧使得植物碳、氮、磷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及群落碳氮磷总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度放牧不仅降低了植物茎、叶、群落的碳含量、碳氮比和碳磷比,还降低了群落碳氮磷总含量,增加了植物茎、叶、群落的氮、磷含量,以及植物茎、叶、群落的氮磷比,适度放牧降低了茎叶碳氮比,增加了茎叶碳磷比和氮磷比,适度放牧有利于促进草地生态功能可持续稳定发展。

    基于文本量化的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演进特征分析
    华春林,张玖弘,金书秦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85-1398.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10
    摘要 ( )   HTML ( )   PDF (54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基于1978—2018年国家部门颁布的365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演进特征,并对政策文件的行政规制型、经济激励型和技术支持型措施进行重点剖析。【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量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文本内容。【结果】在1992年之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实施数量明显偏少,1993—2010年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初步形成阶段,2011—2018年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深化发展阶段,政策实施数量快速增长,其中2017年实施的政策数量达到40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发布形式包含权威性较高的“法律”“规定”等类型的政策文件,也包含指导性较强的“细则”“解释”“目录”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发布主体包含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31个主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发布主体独立颁布的政策为305项,各主体协同配合并联合发布的政策为60项。考虑政策措施的单独使用和配合使用情况:行政规制型措施的单独使用在365项政策中占比达23.56%,技术支持型措施和经济激励型措施的单独使用较少,在365项政策中分别占比8.22%和6.03%。在1978—2018年365项政策中,行政规制型与技术支持型措施配合使用的比例为13.70%,行政规制型与经济激励型措施配合使用的比例为6.85%,经济激励型与技术支持型措施配合使用的比例为3.56%,三类措施同时配合使用的政策数量占比最高,为38.08%。在2011年的政策文件中,三类措施配合使用的政策数量占比就达70.83%,而在1978年和2000年这一指标仅为0和33.33%。2000年后,行政规制型措施的平均效力在平稳波动中增长,效力值维持在2.5—3.5之间。经济激励型措施的平均效力值持续波动,上升趋势不明显,在近几年效力值有所下降,2011年的效力值为3.2,2018年的效力值为1.8。技术支持型措施的效力值在该阶段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2012年的效力值为3.2,2018年的效力值已上升到3.8。【结论】1978—2018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数量呈现出阶段性波动上升的趋势;政策发布形式、发布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中行政规制型措施使用较多,经济激励型措施使用较少,近年来多类型措施配合使用的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整体效力值呈现出阶段性上升的趋势,政策平均效力值在现阶段平稳波动;政策文件中的行政规制型、经济激励型和技术支持型三类措施的平均效力值均在前期呈现出大幅度波动,现阶段除了经济激励型措施外,行政规制型和技术支持型措施的效力值都有明显上升趋势。

    园艺
    外源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生菜氮代谢的影响
    余琦隆,韩莹琰,郝敬虹,秦晓晓,刘超杰,范双喜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399-1410.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11
    摘要 ( )   HTML ( )   PDF (55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在高温季节种植的生菜产量和营养品质不佳,而与生菜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是氮。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在生菜抗高温胁迫中的氮代谢调控机理,为降低高温对生菜产生的危害提供保护措施。【方法】试验材料为散叶生菜‘北散生3号',试验处理设置常温对照(昼/夜温度:22℃/17℃,CK)、高温胁迫处理(昼/夜温度:35℃/30℃,H)、高温喷施Spd处理(HS)。观察3个不同处理生菜的生长形态变化,研究生菜根系离子流速、含氮化合物(总氮、氨态氮、硝态氮)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此外,分析CK、H和HS处理对生菜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生菜生长在H处理受到抑制;与H处理相比,HS处理的生菜总鲜重、总干重、叶长、叶宽、根长、根系体积和根系表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24.00%、24.62%、14.97%、11.83%、23.24%、29.47%和36.98%。CK、H和HS处理的生菜总氮含量变化与生菜的生长趋势一致。CK、H和HS处理的生菜根系NO3-净吸收量远小于NH4+,即生菜根系主要以吸收NH4+为主;H处理使根系NO3-外排而HS处理促进根系NO3-内流。HS处理有效抑制高温导致的叶片和根系氨态氮含量的积累。同时,与H处理相比,HS处理增加了叶片和根系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及上调LsNRLsGSLsGOGAT1LsGDH的相对表达水平。与CK相比,H处理的总游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减少(P<0.05);HS处理缓解了高温导致的TAA含量减少。处理CK、H和HS之间的鲜味氨基酸(UAA)、甜味氨基酸(SAA)和苦味氨基酸(BAA)的变化趋势与TAA一致,与其呈相反趋势的是芳香族氨基酸(AAA)。处理CK、H和HS之间的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谷氨酸(Glu)、甘氨酸(Gly)、缬氨酸(Val)、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精氨酸(Arg)和脯氨酸(Pro)这9种氨基酸与TAA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检测的游离氨基酸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Arg。【结论】高温喷施Spd处理抑制了高温导致的生菜生物量积累的降低。与高温处理相比,高温喷施Spd处理缓解了高温胁迫导致的氮代谢紊乱,增加了叶片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中的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含量,有效地改善了生菜的耐高温能力,提升了高温胁迫下生菜的营养品质。

    不同温度下褪黑素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
    吕馨宁,王玥,贾润普,王胜男,姚玉新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411-1422.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12
    摘要 ( )   HTML ( )   PDF (117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冷藏是提高葡萄耐储性、延长货架期的有效方法,但低温会降低糖酸和香气含量等果实品质。本研究旨在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褪黑素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储藏期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储藏品质的代谢基础。【方法】设置室温和1℃两个储藏温度,葡萄采后利用5和50 μmol∙L-1褪黑素浸果,于不同储藏期取样测定果实品质指标。利用HPLC-MS测定褪黑素含量,利用GC-MS测定香气组分及含量,利用毛细管电泳测定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利用质构仪测定果实质地,利用广靶代谢组学分析褪黑素处理导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外源褪黑素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褪黑素含量;50 µmol∙L -1处理效果显著高于5 µmol∙L -1,并且低温能大幅提高褪黑素处理效果,低温、50 mol∙L-1褪黑素处理的果实中褪黑素含量为室温同浓度处理的2.6倍。低温下,果实失水率降低;在室温和低温储藏下,褪黑素对果实失水率、果皮硬度和果肉硬度未产生显著影响。室温条件下,5 µmol∙L -1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而50 µmol∙L -1褪黑素产生了相反的结果。与室温储藏相比,低温储藏显著降低了果实糖含量;低温条件下,与对照相比,5 µmol∙L -1和50 µmol∙L -1褪黑素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储藏40 d时增幅在19.2%以上。与室温相比,低温提高了可滴定酸尤其是苹果酸含量。低温条件下,两种浓度褪黑素处理较对照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尤其是苹果酸含量,苹果酸含量降幅超过53.5%,对酒石酸含量影响较小。与室温储藏相比,低温储藏大幅度降低了未经褪黑素处理的果实香气含量。但是,褪黑素处理能有效增加低温条件下果实香气总量及香气组分含量,且以5 µmol∙L -1褪黑素处理效果较好,在处理后30和40 d,较低温对照香气总量增幅分别达2.12和1.6倍;同时显著增加了反式-2-己烯醛、里那醇、2,4-二叔丁基苯酚等特征香气含量。低温下对照和5 µmol∙L -1褪黑素处理的果实代谢组学分析表明,232种代谢物含量存在差异,涉及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氨基酸生化合成、氨酰基-tRNA生化合成、精氨酸生化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及苯丙胺代谢。【结论】与室温储藏相比,低温冷藏降低了部分糖和绝大多数香气物质的含量。褪黑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冷藏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有机酸水平,大幅提高香气水平,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其中5 µmol∙L -1褪黑素处理效果更明显。褪黑素主要通过影响氨基酸代谢提高香气含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马铃薯贮藏品质及芽眼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彭雪,高月霞,张琳煊,高志强,任亚梅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423-1432.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13
    摘要 ( )   HTML ( )   PDF (368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不同剂量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马铃薯发芽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探究其抑制马铃薯发芽的机理。【方法】以‘紫花白'马铃薯为试材,以未经高能电子束辐照马铃薯为对照,分别采用0.3、0.4和0.5 kGy高能电子束对块茎进行辐照处理,然后用0.03 mm牛皮纸袋包装后敞口贮藏于(8±1)℃、相对湿度70%—75%的冷库中,贮藏过程中每周观察记录各组块茎的发芽情况,每25 d取样测定块茎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硬度及淀粉、Vc、还原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借助体视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块茎芽体形态和芽眼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马铃薯经不同剂量高能电子束辐照后,在(8±1)℃贮藏至200 d均未发芽,休眠期显著延长;高能电子束辐照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块茎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Vc和淀粉的下降速率,促进了块茎中还原糖的积累,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块茎贮藏至200 d时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和色泽;抑制了块茎呼吸强度,有利于减缓其衰老进程;但辐照加速了块茎重量和硬度的下降,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电镜结果显示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块茎芽眼处细胞超微结构形成了损伤,细胞壁畸变、扭曲,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核外形无规则变化,核内容物降解;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内质网完全降解;淀粉粒数量明显减少,颗粒减小,但维持了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辐照使块茎幼芽直接死亡,芽体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干枯。【结论】高能电子束辐照可完全使块茎在(8±1)℃冷藏7个月不发芽,对块茎营养品质无不利影响,有利于保持其良好感官和营养品质;推测高能电子束辐照抑芽与块茎呼吸强度受到抑制相关,减弱了其生理活性;同时,辐照对芽眼细胞结构形成了损伤,并直接使其幼芽死亡干枯。

    蛋白质磷酸化对肌动球蛋白解离及其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张业军,张德权,侯成立,摆玉蔷,任驰,王旭,李欣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433-1444.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14
    摘要 ( )   HTML ( )   PDF (196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磷酸化对其乙酰化水平、肌动球蛋白解离及ATP酶活性的影响,为通过调控磷酸化水平改善肉品嫩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羊背最长肌为材料制备肌肉匀浆液,采用碱性磷酸酶抑制剂(抑制去磷酸化)和蛋白激酶抑制剂(抑制磷酸化)调控其磷酸化水平,在4℃分别孵育0、0.5、4、12、24、48和72 h,利用SDS-PAGE电泳和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ATP酶活性测定试剂盒分析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乙酰化水平、肌动球蛋白解离程度和ATP酶活性随孵育时间的变化;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磷酸化对肌动球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碱性磷酸酶抑制剂处理组中肌球蛋白重链磷酸化水平在孵育4、12和7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蛋白激酶抑制处理组(P<0.05),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在孵育4、12、24、48和7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蛋白激酶抑制处理组(P<0.05),表明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发生去磷酸化反应被碱性磷酸酶抑制剂所抑制。碱性磷酸酶抑制剂处理组中肌动蛋白乙酰化水平在孵育4、12、24、48和72 h时显著低于蛋白激酶抑制组(P<0.05),肌球蛋白重链乙酰化水平呈无规律变化,表明肌动蛋白磷酸化抑制其乙酰化,肌球蛋白重链磷酸化对其乙酰化影响无明显规律。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肌球蛋白重链第2、3、54位丝氨酸等位点和肌动蛋白第54位丝氨酸、第55位酪氨酸等位点磷酸化增加了肌动球蛋白结构的总能量、势能和动能,降低了键能,导致肌动球蛋白结构变得不稳定。在0—72 h孵育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抑制剂处理组的肌动球蛋白解离程度始终高于蛋白激酶抑制处理组,ATP酶活性低于蛋白激酶抑制处理组(P<0.05),表明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磷酸化促进肌动球蛋白解离。【结论】肌球蛋白重链磷酸化直接促进肌动球蛋白解离,肌动蛋白磷酸化通过抑制其自身乙酰化促进肌动球蛋白解离。

    畜牧·兽医·资源昆虫
    LCN5蛋白在雄性绵羊生殖器官及精子中的表达定位
    董复成,马淑丽,时娟娟,张俊梅,崔岩,任有蛇,张春香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445-1457.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15
    摘要 ( )   HTML ( )   PDF (598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绵羊附睾视黄酸结合蛋白——载脂蛋白5(lipocalin5,LCN5)在睾丸、附睾不同区段及输精管组织表达特点及其精子中的定位,为LCN5在雄性生殖器官中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体重相近((65.23±1.95)kg)、体况良好、健康无病的9月龄公绵羊6只,其中3只使用假阴道法采集精液,3只做无菌去势。快速采集左侧睾丸(testis,T)、附睾输出小管(efferent ducts,ED)、附睾头(caput,E1-E2)、附睾体(corpus,E3-E5)、附睾尾(cauda,E6-E7)及输精管(vas deferens,VS)组织样分别置于液氮和4%多聚甲醛中。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精液中精子、从右侧睾丸、附睾不同区段及输精管中分离出精子的运动学参数;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睾丸、附睾不同区段及输精管中LCN5蛋白表达;采用精子免疫荧光观察睾丸、附睾不同区段及输精管中精子LCN5定位及分布。【结果】(1)精子运动学参数结果表明:附睾尾部和射出精子A级、C级精子数、VAP、VSL、VCL、ALH、BCF、WOB、LIN和STR均显著高于其他区段(P<0.05)。输精管精子中A级精子百分比、VAP、VSL、WOB、LIN均显著高于输出小管,附睾头和附睾体段(P<0.05)。然而,睾丸精子完全无运动能力。(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N5在附睾头E1区段表达量最高,在附睾头E2区段、附睾尾E6区段表达量高于附睾体、睾丸和输出小管(P<0.05),定量分析结果显示LCN5蛋白表达量从高到低为:E1>E2>E6>E3≈E5≈E4≈E7>VS>ED>T。(3)睾丸、附睾不同区段及输精管LCN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LCN5蛋白定位于睾丸长形精子细胞中,在ED主细胞和基底细胞中有微量表达,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主细胞、基底细胞及纤毛中大量表达并出现强阳性信号,管腔有颗粒状LCN5信号分散在精子聚集区内;输精管平滑肌细胞中也出现了较弱LCN5阳性信号。(4)睾丸、附睾不同区段及输精管中精子LCN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CN5在睾丸和输出小管精子顶体帽和中段中有微弱信号,在附睾头E1区段中精子顶体前端及尾部中段出现了强阳性信号。精子鞭毛上原生质滴中也有LCN5表达;精子运行到E6区段时,部分精子头部全部被包裹、原生质滴脱落完成成熟,但有些精子尾部仍有原生质滴,直到附睾尾E7区段原生质滴完全脱落。精子表面LCN5在附睾尾和体区段的表达模式与附睾头区段类似。【结论】LCN5蛋白在绵羊雄性生殖器官组织中区域性表达,高度表达在附睾头中,聚集在附睾尾E6区;LCN5蛋白在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及输精管的精子表面、鞭毛原生质滴中呈动态分布,这也表明其在精子成熟过程中的潜在功能。总之,LCN5可能在精子发生、成熟、贮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为后续LCN5的功能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细胞和病毒活疫苗中支原体污染的PCR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耿仁浩,刘博,王芳,罗玉峰,曲鸿飞,范学政,秦玉明,丁家波,许冠龙,沈青春,秦爱建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458-1468.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16
    摘要 ( )   HTML ( )   PDF (279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在生物学研究及生物制品生产中易发生支原体污染,针对我国当前支原体检验方法在时效性和敏感性上的不足,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支原体检验PCR方法。【方法】从SILVA数据库下载包含全部细菌、古菌和真菌的核糖体rRNA小亚基(16S/18S, SSU)参考序列的库文件SILVA_123_SSURef,从中提取全部支原体序列,经去重复后得到181条(种)支原体(包括139个已分类的单一种类和42个未分类的支原体)的16S rRNA序列,经比对后选取高变区V6到V9为检测目标区段,设计筛选出表现最佳的检测引物,建立检测支原体的通用PCR方法。选取12种常见的支原体或2种甾原体作为待检样品对该PCR方法进行检测范围验证;取6种不同动物来源的常用传代细胞和3种常见细菌进行特异性验证;选取了5种最常见的支原体和1种甾原体进行敏感性试验;并将其与经典培养法一同对17批(种)动物病毒活疫苗(分别用于6种动物)和24份8种细胞培养物样本进行对比检测以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建立了一种通用的支原体PCR检测方法,检测引物由2条上游引物(5′-GCAAARCTATRGARAYATAGYVGAG-3′和5′-GCAAAGGCTTAGAAATAAGTTCGGAG-3′)和1条下游引物(5′- CCARCTCYCATRGTKTGACGG-3′)组成,引物配比为3﹕1﹕4,最佳退火温度为56℃。采用该PCR方法对14个较常见的支原体种类进行检测,结果均能扩增出396—413 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表明该方法的检测范围符合检测要求;对6种动物传代细胞和3种常见细菌进行检测,结果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表明其特异性良好;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该PCR方法的检测下限可达20—200 CCU的活菌,对应的核酸为1.5—15.0 pg;对共计17批病毒活疫苗和24份细胞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培养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支原体PCR检测方法与培养法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敏感性更高。【结论】建立的支原体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简单快速,为细胞及病毒活疫苗中可能的支原体污染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前噬菌体的分布特征及诱导分离
    刘教,刘畅,陈进,王勉之,熊文广,曾振灵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7):  1469-1478.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7.017
    摘要 ( )   HTML ( )   PDF (437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调查前噬菌体在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的分布特征、诱导分离以及前噬菌体中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流行状况,为研究前噬菌体介导耐药基因在细菌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挑选前期保存的2018—2019年广东省分离的131株禽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进行核酸提取及全基因组测序,将二代测序的结果组装拼接成全基因组序列,上传至噬菌体PHASTER网络数据库与数据库中已有的噬菌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利用CGE数据库比对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从而获得在前噬菌体上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温和性噬菌体由丝裂霉素C诱导并使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结果】131株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显示,氨苄西林、四环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其次是头孢类抗生素以及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和黏菌素均在50%左右,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达到了0.2%,所有菌株都呈现出多重耐药的现象,均为多重耐药大肠杆菌。13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共检出736个前噬菌体片段,其中包含329个完整型前噬菌体,其与40个已知数据库噬菌体物种以不同百分比匹配上;可疑型噬菌体有66个,其与20个已知数据库噬菌体物种以不同百分比匹配上;不完整型噬菌体有341个,其与52个已知数据库噬菌体物种以不同百分比匹配上,完整型前噬菌体的基因序列显示出与已知的噬菌体物种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平均为58.53%;131株大肠杆菌中平均前噬菌体数量为5.6个,平均总含量为152.4 kb。前噬菌体基因组占其宿主基因组的比例分布在0.58%—5.87%,以3.0%为主。前噬菌体基因组长度范围在2.8—107.9 kb,其中13.0 kb的前噬菌体出现的频次最高,占所有前噬菌体的9.1%。CGE比对结果表明,13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共在18株前噬菌体序列检测到耐药基因mdf(A)、lnu(G)和mcr-1,其中mdf(A)、lnu(G)和mcr-1检出数分别为16、1和1。7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前噬菌体中携带有6种不同的毒力基因,其中存在部分菌株携带2种或者3种毒力基因,有62株前噬菌体携带端粒酶RNA基因terC,16株前噬菌体携带血清存活率增加基因iss,外膜蛋白酶ompT、黏附素基因ihacvaC和ABC转运蛋白基因mchF分别在2、2、1和1株前噬菌体中检出。mdf(A)和terC分别是前噬菌体中最常见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温和性噬菌体诱导试验结果显示,前噬菌体的诱导成功率为84.0%,但出现噬菌斑的概率仍比较低。【结论】前噬菌体在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分布广泛且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温和性噬菌体诱导成功率高,具有携带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水平传播的风险,需要加强和持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