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明麦后复种绿肥协同不同水平氮肥对春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对构建青海省基于绿肥的化肥减施与优质生产模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23—2024年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试验地进行裂区试验,主区为麦后复种绿肥(W-G)和麦后休闲(W)2种种植模式;副区为不施氮(N0)、氮肥减施30%(N1,157.5 kg N·hm-2)、当地习惯施氮(N2,225 kg N·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小麦产量及籽粒品质(籽粒蛋白、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等)。【结果】2023和2024年,W-GN1处理籽粒产量较WN1分别增加5.5%和13.4%,较WN2处理增加了2.0%和5.3%;W-GN1处理生物产量较WN1分别增加5.1%和10.6%,较WN2处理增加1.5%和4.6%。W-G较W处理能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复种绿肥补偿效应在不施氮水平下呈负值,在施氮水平下为2.0%—14.0%,复种绿肥结合氮肥减施30%对增加作物产量的贡献最佳。同时,W-GN1处理可通过增加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改善籽粒品质,其籽粒蛋白含量较WN1分别增加10.62%和9.48%;籽粒沉降值分别增加25.05%和18.13%;籽粒形成时间分别增加34.70%和8.66%;籽粒稳定时间分别增加41.30%和13.68%。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麦后复种绿肥对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提升更为显著。【结论】麦后复种绿肥协同氮肥减施30%(N1,157.5 kg N·hm-2)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改善了籽粒品质,可作为青海省减施化肥条件下小麦提质稳产的适宜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