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7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4-12-01
      
    目录
    2024年第57卷第23期中英文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0. 
    摘要 ( )   PDF (3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题:作物抗病虫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作物抗病虫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何旎清, 林少俊, 程朝平, 杨德卫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589-4592.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1
    摘要 ( )   HTML ( )   PDF (28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胱硫醚-β-合成酶OsCBSX4调控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机理
    刁志娟, 陈立喆, 王勋, 鲁玲, 刘燕, 张静, 夏娜, 唐定中, 李生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593-4606.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2
    摘要 ( )   HTML ( )   PDF (509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OsBSK1-2在水稻稻瘟病抗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期通过对OsBSK1-2进行互作蛋白筛选,获得候选蛋白胱硫醚-β-合成酶OsCBSX4。验证OsBSK1-2与OsCBSX4之间的相互作用,解析OsCBSX4在水稻抵抗稻瘟病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免疫共沉淀、双分子荧光互补和荧光素酶互补试验验证OsBSK1-2与OsCBSX4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转化,分析OsCBSX4的表达特征及蛋白定位;利用CRISPR/Cas9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构建OsCBSX4敲除和过量表达植株,并通过接种稻瘟菌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同时,通过ROS爆发测定和DAB染色分析,明确oscbsx4突变体中稻瘟菌和chitin诱导的免疫反应变化;此外,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和荧光素酶互补试验验证OsCBSX4与OsRbohB之间的相互作用,用离体接菌法分析OsCBSX4的代谢产物对水稻抵抗稻瘟菌的影响,揭示OsCBSX4的免疫功能和作用机制。【结果】 免疫共沉淀、荧光素酶互补及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均表明OsBSK1-2与OsCBSX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敲除OsCBSX4降低了水稻对稻瘟菌的抗性,喷雾接种稻瘟菌后,与野生型相比,oscbsx4突变体病斑数量更多;打孔接种稻瘟菌后,oscbsx4突变体较野生型病斑面积更大,稻瘟菌生长量更多。同时,OsCBSX4的功能缺失也降低了稻瘟菌侵染所诱导的病程相关基因OsRP5OsPR10的表达和H2O2的积累,以及chitin诱导的ROS爆发。而过量表达OsCBSX4则提高了水稻的稻瘟病抗性,打孔接菌后,与野生型相比,过量表达OsCBSX4植株病斑面积更小,稻瘟菌生长更少。同时,OsCBSX4能够与介导水稻ROS产生的关键蛋白OsRbohB互作。此外,用OsCBSX4的代谢产物L-胱硫醚处理水稻,并不影响水稻的稻瘟病抗性。【结论】 OsCBSX4为OsBSK1-2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组分,正调控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及免疫反应,OsCBSX4可能是通过与OsRbohB互作而影响ROS的产生,进而调控水稻免疫。

    水解酶基因BGIOSGA023826在稻瘟菌侵染过程中的抗病表型效应
    赵婕, 赵龙缘, 潘凝辉, 管丽蓉, 杜云龙, 李成云, 王云月, 谢勇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607-4618.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3
    摘要 ( )   HTML ( )   PDF (249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月亮谷(Acuce)是云南重要的地方水稻种质资源,也是目前元阳哈尼梯田的主栽品种,种植历史已逾百年,却未曾有过稻瘟病大流行的发生。探索其对稻瘟病的抗性机制,明确参与抗性反应过程功能基因的种类、数量、表达特征及其表型效应,有助于保护和利用水稻地方品种。【方法】 以前期月亮谷-稻瘟菌互作转录组中筛选到与抗病表型高度相关的候选基因BGIOSGA023826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进行农杆菌遗传转化,获得过表达植株,并进行过表达植株阳性鉴定和抗病表型分析,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过表达植株PR基因表达分析,以及通过酶联免疫测定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候选基因BGIOSGA023826为一个水解酶基因,编码354个氨基酸,是不稳定疏水蛋白且不存在跨膜域,不属于膜蛋白,为非分泌性蛋白;与日本晴相比,BGIOSGA023826过表达植株对稻瘟病的抗性显著增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接种后,与日本晴相比,PR基因PR1bOsNPR1OsAOS2和转录因子基因WRKY4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R1b及茉莉酸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OsAOS2在12 hpi表达量持续上调;转录因子基因WRKY45表达量在24 hpi显著上调,至36 hpi时达到峰值,比日本晴上调近2倍;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JA含量在12 hpi升高至263.88 pmol·L-1,到36 hpi时达到高峰304 pmol·L-1;水杨酸(SA)含量在24 hpi升高至186.5 pmol·L-1,36 hpi时达到峰值198.88pmol·L-1;活性氧(ROS)含量也持续上升,且当ROS在36 hpi达到峰值时,丙二醛(MDA)含量也从40.43 nmol·g-1增至53.94 nmol·g-1;而过表达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各接种时段活性差异不大,但在日本晴中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明确了水解酶基因BGIOSGA023826与PR基因及内源激素含量在稻瘟菌侵染初期的时空表达关系,证明其参与了月亮谷对稻瘟菌侵染的抗病过程。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QBPH1QBPH4的精细定位与聚合效应分析
    熊尚烨, 张翔, 梁宝慧, 叶仰东, 李浴阳, 朱晓, 朱志鸿, 官华忠, 张帅, 吴建国, 胡杰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619-4631.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4
    摘要 ( )   HTML ( )   PDF (353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遗传群体发掘新的水稻抗褐飞虱QTL,并评估其聚合效应,为抗虫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材料和基因资源。【方法】 利用日本晴(感虫型)和佳辐占(抗虫型)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结合苗期抗性评价和极端混池测序法(BSA-seq)定位抗褐飞虱QTL。进一步通过QTL精细定位、候选基因鉴定、聚合效应分析及混池转录组测序(BSR-seq),揭示QTL介导的抗性生理和分子机制。aaaa【结果】 BSA-seq分析,在水稻第1(30—32 Mb区段)和第4(5—7 Mb区段)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主效抗性QTL,分别命名为QBPH1QBPH4。通过区间连锁的分子标记,验证了这些QTL的真实性。QBPH4与已克隆的BPH3BPH15位于同一位置,而QBPH1为一个新发现的QTL。通过加密标记和重组单株分析,将QBPH1的位置精确到30.61—30.65 Mb。在此区域内,Os01g53294Os01g53330分别编码呼吸爆发氧化酶蛋白B和花青素5,3-O-葡萄糖基转移酶,被认为是QBPH1的可靠候选基因。此外,通过对比QBPH1QBPH4单基因及其聚合家系在苗期的抗性、褐飞虱蜜露面积和重量、虫增重、致死率、偏好性等指标,发现双基因聚合家系的抗性未显著增强。QBPH1QBPH4均介导了抗生性和趋避性的生理机制,但其效应存在差异。BSR-seq分析揭示了QBPH1的不同等位基因型在转录调控、蛋白质氨基酸磷酸化和氧化还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此外,与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合成和信号传导路径相关的基因在抗虫材料中得到显著上调,并通过RT-qPCR试验得到了验证。【结论】 成功在水稻第1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新的抗褐飞虱QTL——QBPH1。该QTL介导了水稻对褐飞虱的抗生性和趋避性,但与另一QTL的聚合效应并不显著。QBPH1可能通过参与JA通路来介导对褐飞虱的防御机制。在此基础上,Os01g53294Os01g53330被确定为QBPH1的可靠候选基因。

    大豆抗花叶病毒病基因GmRHF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冯雯蜜, 周芳雪, 于哲, 牟可欣, 井妍, 李海燕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632-4643.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5
    摘要 ( )   HTML ( )   PDF (4075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严重制约着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序列变异分析、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等技术验证了大豆RING-H2型锌指蛋白基因GmRHF1的抗病功能,利用酵母双杂交试验和荧光素酶互补试验筛选并验证其互作蛋白,为深入探究GmRHF1的抗SMV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从大豆品种徐豆14(高抗SMV)和石山黑豆(高感SMV)中分别克隆GmRHF1,并在代表性抗、感种质资源中分析序列变异的一致性,挖掘基因抗病优异变异。其次,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差异及SMV处理下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同时,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瞬时沉默技术验证GmRHF1的抗SMV功能。通过酵母cDNA文库筛选、酵母对点验证和荧光素酶互补试验筛选并验证GmRHF1的互作蛋白。最后,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瞬时沉默技术验证GmClpP6的抗SMV功能,明确GmRHF1与GmClpP6互作对大豆抗SMV的生物学意义。【结果】 GmRHF1具有E3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RING-H2型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RING-H2 finger家族成员。序列变异分析发现GmRHF1具有一个自然存在的非同义突变,可能与SMV抗感性相关。荧光定量PCR显示,病毒诱导后,GmRHF1在抗病材料中的表达量水平显著高于感病大豆。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试验显示,有效沉默GmRHF1大豆的叶片降低了大豆对SMV的抗病性,说明GmRHF1具有抗SMV功能。通过酵母cDNA文库,筛选到30个GmRHF1的潜在互作蛋白,利用酵母对点验证和荧光素酶互补试验,证实GmRHF1与GmClpP6间的互作关系。同时,病毒诱导的基因瞬时沉默试验表明,在有效沉默GmClpP6的植株叶片中,大豆对SMV的抗病性减弱。【结论】 大豆GmRHF1在编码区序列中存在的非同义突变可能与SMV抗感性相关;GmRHF1可与GmClpP6发生相互作用。GmRHF1在SMV抗性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干旱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对冬小麦小花发育及碳营养代谢的调控
    张荣, 刘淋茹, 付凯霞, 武紫君, 宋一凡, 王璐媛, 侯阁阁, 贺利, 冯伟, 段剑钊, 王永华, 郭天财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644-4657.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6
    摘要 ( )   HTML ( )   PDF (151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及碳营养代谢的调控效应。【方法】 于2021—2023年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和大穗型品种周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胁迫(D)和正常水分(W)2种水分条件,在小麦小花退化高峰前(拔节后20 d左右)进行叶面喷施100 μmol·L-1褪黑素(MT)和清水对照(CK)处理,重点研究干旱胁迫下外源MT对冬小麦小花发育数量及形态特征、顶展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蔗糖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 干旱胁迫导致小麦小花退化和败育增加,而喷施外源MT可有效减少两品种小花退化和败育,增加可孕小花数,但不能完全抵消干旱胁迫带来的负效应;外源MT对两品种正常水分处理也表现出正向调控效应。喷施外源MT可有效提高两品种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处理下顶展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及穗部蔗糖含量,且干旱处理的增幅高于正常水分处理;喷施外源MT降低了干旱胁迫下两品种茎和叶器官的蔗糖含量,但正常水分处理下则相反。喷施外源MT显著提高了两品种在D和W两水分条件下的穗粒数,相比于不喷施MT处理,豫麦49-198喷施处理的穗粒数增幅分别为19.12%(D)和6.65%(W);周麦22喷施处理的增幅分别为21.57%(D)和8.73%(W);喷施MT对两品种同一水分处理下各自的穗数和千粒重表现出一定调控效应,但未达显著水平。两品种相比,外源MT对大穗型品种周麦22的调控效应整体上高于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结论】 于小花退化高峰前喷施外源MT可有效提高小麦顶展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碳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光合产物合成、茎和叶营养器官蔗糖向穗器官分配转运,为小花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保障以增加可孕小花数,进而提高穗粒数,且对大穗型品种周麦22的调控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为通过施用外源褪黑素实现干旱胁迫下促粒稳产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高密度下扩行缩株对夏玉米干物质与养分积累、转运的调控效应
    石德杨, 李艳红, 王飞飞, 夏德君, 矫岩林, 孙妮娜, 赵健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658-4672.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7
    摘要 ( )   HTML ( )   PDF (68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扩行缩株(扩行距、缩株距)对夏玉米产量、干物质及养分积累转运的调控效应,明确最佳株行距配置模式,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2020年连续2个玉米生长季,在8.2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设置等行距60 cm(B1)、65 cm(B2)、70 cm(B3)、75 cm(B4)及80 cm(B5)5个行距配置和登海518(DH518)、登海605(DH605)2个夏玉米品种两因素裂区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扩行缩株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养分吸收与转运的影响,并分析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 夏玉米产量随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在B4达到极值。2年试验中,DH518、DH605产量在B4处理产量较B1处理平均增加9.59%、13.18%;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扩行缩株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以影响夏玉米产量,DH518及DH605穗粒数在B4处理较B1处理2年平均增加8.30%及11.1%。扩行缩株显著影响夏玉米吐丝期(R1)后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随行距的增大呈先增后降趋势,且在B4处理取得最大值,用Logistic回归方程拟合生长曲线发现,DH518、DH605在B4处理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较B1处理分别增加13.6%、16.3%,平均增长速率分别增加15.9%、17.5%;适当增加种植行距可以提高夏玉米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吐丝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量。两品种氮、磷、钾积累量随行距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DH518在R1及收获期(R6)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较B1处理分别提高5.2%—25.2%、9.8%—43.5%、3.5%—26.1%及6.3%—29.0%、9.6%-49.9%、8.5%—31.0%;DH605分别提高6.0%—17.4%、5.7%—28.9%、5.2%—19.1%及7.6%—28.4%、8.7%—46.5%、6.6%—25.7%。增加行距显著提高两品种氮、磷、钾素转运量,且在B4处理达到极值,DH518及DH605在B4处理N、P、K转运量较B1处理分别增加19.9%、39.3%、23.3%及14.6%、30.8%、24.9%。对玉米R1、R6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磷、钾积累量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R1及R6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磷、钾积累量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扩行缩株提高了DH518及DH605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平均增长速率,促进了吐丝前干物质及养分转运和吐丝后积累养分对籽粒贡献率的协同提高,进而提高玉米产量与肥料利用。综合考虑产量,干物质与养分积累与转运等因素,在黄淮海夏玉米区8.25万株/hm2种植条件下,75 cm等行距种植有利于获得高产。

    迟播对油菜产量、品质、光合源演替及载荷特征的影响
    李飞, 熊财, 谷佳佳, 曹欣, 王珊珊, 胡伟, 周治国, 陈兵林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673-4685.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8
    摘要 ( )   HTML ( )   PDF (633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揭示迟播对油菜光合源(叶、角果壳)演替、源载荷及产量品质的调控机制。【方法】 于2022—2023年在江苏盐城大丰和南京试点各设裂区试验,主因素设6个播期:10月17日(SD1)、10月23日(SD2)、10月29日(SD3)、11月4日(SD4)、11月10日(SD5)和11月16日(SD6),副因素设常规种甘蓝型油菜南农油4号(抗寒性强)和浙油51(抗寒性中等)2个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叶面积指数(LAI)、角果壳面积指数(PAI)动态变化特征和演替特征,以及源载荷和油菜籽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 (1)播期越迟,油菜冬前苗龄越小,越冬存活率越低,长江下游油菜最迟安全播期为10月底,冬前苗龄5叶以上。播期推迟至11月,油菜叶龄下降至1.2—3.6叶,平均越冬存活率低于30%。南农油4号11月播种越冬率平均为30.9%,较浙油51高14.5%。(2)最迟安全播期内,随着播期推迟,油菜产量显著下降,单株角果数、千粒重的下降是造成产量下降的最直接因素;对油菜籽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SD2、SD3较SD1,产量分别下降9.6%、29.0%,单株角果数分别下降6.1%、23.9%,千粒重分别下降4.4%、6.5%。南农油4号籽粒脂肪、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2.9%和25.0%,浙油51分别为47.9%和22.7%。(3)油菜最大LAI、PAI随播期推迟显著下降,LAI达峰值前的缓慢增长速率、达峰值后的快速下降速率皆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PAI快速增长速率随播期呈减缓趋势;播期越迟,LAI、PAI演替点越早(即有效积温少)和越低(即演替点LAI和PAI都比较低)。南农油4号LAI、PAI动态变化特征值、演替特征值普遍优于浙油51。(4)随播期推迟,叶面积下降幅度快于籽粒产量和角果壳面积下降幅度,造成叶源载荷逐渐增加,壳源载荷逐渐下降。叶源不足和籽粒库不足,是迟播减产的主要原因。南农油4号叶和壳载荷均高于浙油51。【结论】 长江下游油菜最迟安全播期内,宜选用叶和角果壳光合源演替点适宜、源载荷较高的耐寒性强、高产高油品种,以减少迟播导致的产量损失。

    植物保护
    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致病性及流行风险
    张爱红, 杨菲, 赵元业, 赵怡涵, 邸垫平, 苗洪芹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686-4697.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20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barley yellow striate mosaic virus,BYSMV)在我国北方麦区分布广泛,研究明确BYSMV对主要作物的致病性以及田间自然寄主,评估病害在禾本科作物种植区的流行风险,为该病害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携带BYSMV的灰飞虱将病毒人工接种于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燕麦、大麦等151个品种,以未接种材料为对照,观察并分析病毒在不同寄主上的潜育期及症状进展过程;接种30 d后,提取材料总RNA,利用一步法RT-PCR技术检测病毒侵染情况,结合生物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明确BYSMV对主要作物的致病性;在河北省粮食作物种植区采集580份疑似病毒病症状的植物样品,提取样品总RNA,利用一步法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BYSMV感染率,评估病害的流行风险。【结果】 小麦、谷子、大麦、燕麦接种病毒9—10 d后叶片出现褪绿条纹,植株发育迟缓,严重矮化。所有供试品种均能发病,供试小麦品种发病率为60.00%—100%,谷子品种发病率为18.18%—100%,燕麦品种发病率为55.56%—100%,4个大麦品种发病率均为100%。BYSMV侵染甜(糯)玉米、高粱的潜育期为15—17 d,叶片有黄色条纹症状,植株轻微矮化;BYSMV可侵染3个甜(糯)玉米品种并表现症状,甜(糯)玉米发病率为14.29%—21.43%;BYSMV可侵染8份高粱材料,其中6个品种可表现症状,2份材料被侵染后无明显症状,发病率为4.00%—33.33%。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小麦、谷子、甜玉米样品中BYSMV检出率分别为78.03%、100%、9.52%,禾本科杂草中狗尾草、小画眉、牛筋草田间检出率分别为75.68%、65.38%、8.33%。灰飞虱接种证实,BYSMV还可侵染虎尾草、雀麦、稗草、二穗短柄草、野燕麦5种植物,发病率分别为100%、82.61%、20.00%、60.71%、10.00%,其中牛筋草、稗草、野燕麦等杂草寄主被BYSMV侵染后无明显症状。【结论】 BYSMV对小麦、谷子、大麦、燕麦等禾本科作物致病性较强,目前主栽品种均不抗病,需要重点监测BYSMV的流行动态,防止造成重大灾害;BYSMV对甜(糯)玉米、高粱致病性较弱,而且不同品种抗性存在差异,在病害流行时可以选种抗病品种进行防治;虎尾草、狗尾草、小画眉、牛筋草等杂草易感染BYSMV,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初侵染源。

    基于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精准快速鉴定大豆转基因种子转化体纯度
    李允静, 任雪贞, 肖芳, 晋芳, 高鸿飞, 景琦, 武玉花, 孙全, 李俊, 王培, 翟杉杉, 金石桥, 吴刚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698-4711.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0
    摘要 ( )   HTML ( )   PDF (192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耐除草剂大豆SHZD3201、DBN9004、中黄6106(ZH10-6)相继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针对这3个转化体建立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应用于大豆转基因转化体种子纯度的精准、快速鉴定,为大豆转基因品种种子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搜集耐除草剂大豆SHZD3201、DBN9004和中黄6106 3个转化体以及4个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的实时荧光PCR方法,通过比较ΔCt值,遴选出二重实时荧光PCR的最佳大豆内标准基因检测方法;设置转化体和Lectin不同引物/探针浓度,优化二重实时荧光PCR的反应体系;根据不同类型的特异性测试样品测试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的特异性;设置2 000、200、20、10、5和1拷贝的梯度样品,测试方法的检出限。利用一步提取液快速研磨单粒种子,以稀释后的粗提液直接作为模板进行二重实时荧光PCR扩增,进而开展耐除草剂大豆SHZD3201、DBN9004和中黄6106单粒种子纯度的检测。【结果】 经测试计算最小ΔCt值,在SHZD3201、DBN9004和中黄6106转化体二重实时荧光PCR中,遴选出最佳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检测方法。经优化,SHZD3201/Lectin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中,SHZD3201转化体的引物/探针浓度为0.3 μmol·L-1/0.15 μmol·L-1Lectin的引物/探针浓度为0.3 μmol·L-1/0.15 μmol·L-1;DBN9004/Lectin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中,DBN9004转化体的引物/探针浓度为0.4 μmol·L-1/0.2 μmol·L-1Lectin的引物/探针浓度为0.4 μmol·L-1/0.2 μmol·L-1;中黄6106/Lectin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中,中黄6106转化体的引物/探针浓度为0.4 μmol·L-1/0.2 μmol·L-1Lectin的引物/探针浓度为0.5 μmol·L-1/0.25 μmol·L-1。3种方法特异性良好,检出限均达10个拷贝。利用100粒模拟单粒种子样本,快速研磨,模板稀释5倍后,采用二重实时荧光PCR快速扩增,成功地检测了SHZD3201、DBN9004和中黄6106种子转化体纯度。【结论】 成功建立了耐除草剂大豆SHZD3201/Lectin、DBN9004/Lectin和中黄6106/Lectin的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结合一步提取液的DNA快速提取方法,实现了大豆转基因种子转化体纯度精准快速检测。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麦茬土壤残留氮对夏大豆根瘤、根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晶, 王天舒, 王丽, 周新雨, 李庭宇, 孟熠黎, 黄新阳, 尧水红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712-4724.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1
    摘要 ( )   HTML ( )   PDF (1191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大豆轮作制度麦茬土壤残留氮对后茬大豆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明晰大豆季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与根瘤、根系发育的相互关系,揭示麦茬残留氮和大豆季土壤氮动态变化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途径。【方法】 根据黄淮海一年两熟区麦茬土壤残留氮水平,设置土壤硝态氮含量为5.25 mg·kg-1(N5)、10.00 mg·kg-1(N10)、20.00 mg·kg-1(N20)、40.00 mg·kg-1(N40)和60.00 mg·kg-1(N60)共5个残留氮水平,于2021—2022年连续两年开展田间微区模拟试验。于大豆播前、六叶期、盛花期和鼓粒初期测定根层(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六叶期和鼓粒初期分析大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根瘤干重以及根系构型指标,收获季全小区测产计算大豆产量。【结果】 残留氮增加大豆季土壤硝态氮含量,且随降雨迅速下移,2021和2022年处理间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差异分别延续至鼓粒初期和六叶期。2021年大豆六叶期各处理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为23.44—24.42、24.98—28.07、16.99—28.21、23.81—45.34、33.37—53.78 mg·kg-1;2022年分别为7.63—7.84、8.02—8.86、8.32—8.71、9.43—10.01、15.40—17.92 mg·kg-1。在大豆生育期内,六叶期的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大豆产量显著相关,土壤硝态氮含量17.83—40.33 mg·kg-1时大豆产量随其升高而增加;7.63—17.83或40.33—53.78 mg·kg-1时产量随其升高而降低;7.63或40.33 mg·kg-1时产量最高。六叶期,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提高地上部生物量、根系面积和根系宽度,但降低地下部生物量、根瘤干重、侧根数和根尖数。鼓粒初期,地上部生物量、根表面积、根系宽度和根尖数仍受六叶期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随其升高而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受六叶期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影响的根瘤和根系指标中,根瘤干重、根表面积、根系宽度和根尖数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麦茬土壤残留氮在时间和空间上持续影响后茬大豆季土壤氮水平,并通过影响大豆关键生育时期(六叶期)的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调节大豆根瘤和根系发育,进而影响其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建议根据残留氮水平适量、适期施氮,控制麦茬大豆苗期根层硝态氮含量7.63或40.33 mg·kg-1,以提升氮肥利用效率、获得较高产量。

    农村人口结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邓远建, 刘鹏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725-4745.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2
    摘要 ( )   HTML ( )   PDF (70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测度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水平,分析农村人口结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与路径,为推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 使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L指数,通过MaxDEA软件对2000—202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 (1)2000—2021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的时序性和空间差异特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2005、2013年为分界点呈现出先缓慢下降再平稳上升再迅速上升的趋势,其中最低值为2005年的0.5016,最高值为2020年的0.8872;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处于中等水平或中高水平,其中低水平的有1个省,中等水平的省份有15个,占48.39%,中高水平的省份有12个,占38.71%,高水平的省份有3个。(2)农村人口结构各指标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3)农村人口结构中少儿抚养比、男女性别比、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农业绿色技术效率。(4)农村人口结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指标的影响系数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影响的指标中,农村少儿抚养比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农村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为显著,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显著。【结论】 中国各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农业人口结构抑制农业绿色发展且区域各异。因此,需要构建可持续的农村劳动力要素投入体系,挖掘培育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补齐区域对外开放水平短板,健全生态导向的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河南省畜禽粪便同效当量替代化肥供需平衡分析
    高慧珊, 李根明, 张进财, 姬广兴, 李青松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746-4760.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3
    摘要 ( )   HTML ( )   PDF (577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区域畜禽粪便养分资源替代化肥的合理适宜用量和比例,以期为降低畜禽养殖污染风险、高效合理利用畜禽有机肥、促进农业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畜禽粪便氮同效当量替代化肥氮的思路,对河南省2020年畜禽养殖粪便养分总量和作物化肥施用折纯量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各地市畜禽粪便能够替代化肥的程度和差异。【结果】 (1)2020年河南省畜禽粪便产生量为1.21×108 t,其畜禽粪便N、P2O5养分量分别为53.16×104 和24.57×104 t,分别占河南省作物N和P2O5需肥量的29.2%和28.7%。(2)实际氮肥(以N计)施用量粮食作物(109.03×104 t)>蔬菜(34.14×104 t)>油料作物(15.04×104 t)>果树(14.77×104 t)>茶树(2.72×104 t)>棉花(0.19×104 t),其中粮食作物和蔬菜施用量较大,二者氮肥施用量占河南省氮肥施用总量的81.4%。周口、南阳、信阳、新乡、驻马店、商丘、安阳、开封等8个地市实际氮肥施用量均在105 t以上,累计占河南省氮肥施用总量的74.2%,是畜禽粪便替代化肥量较大的地市。(3)河南省畜禽粪便N养分的供给小于需求的仅有信阳1个地市,开封、洛阳、鹤壁、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驻马店和济源等10个地市供给大于需求,其余地市供需平衡;畜禽粪便P2O5养分供给小于需求的仅有郑州1个地市,鹤壁、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和驻马店6个地市供给大于需求,其余地市供需平衡。【结论】 河南省畜禽粪便数量大,替代化肥总体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可全部还田。但区域空间上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不同作物需肥量差异较大,应根据作物种植规模和结构合理布局养殖业,做到畜禽粪便替代化肥的供需平衡,以实现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园艺
    基于重测序数据与表型性状的宽皮柑橘遗传多样性分析与优异种质筛选
    李沛, 何治霖, 谈月霞, 赵婉彤, 冯锦英, 陈贵虎, 严池, 王子豪, 黄平, 江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761-4773.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4
    摘要 ( )   HTML ( )   PDF (4339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重测序数据和表型鉴定信息解析宽皮柑橘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情况,挖掘优异种质资源,促进品种改良朝优质多样化方向发展。【方法】 2021、2022年连续2年对473份宽皮柑橘种质果实与花的25个表型进行鉴定,采其嫩叶进行DNA提取并建库测序。利用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表型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宽皮柑橘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异宽皮柑橘种质。基于重测序数据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解析优异种质所在类群特点。【结果】 473份宽皮柑橘种质表型存在广泛的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9.36%—76.98%,平均值为34.95%,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1—2.08,平均值为1.93。4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35—0.98,明显低于数量性状。其中,囊衣及汁胞壁重的变异系数最大,果皮颜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对17个果实表型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出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70%。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宽皮柑橘种质综合得分范围为-1.23—1.59,得分最高的品种为LP31(‘西之香’ב金葵’),其次是LP45(‘西之香’ב金葵’)、LP18(‘红美人’ב美国糖桔’)、LP3(‘塔罗科血橙’ב金葵’)。表型聚类分析与系统进化树分析均将参试宽皮柑橘种质资源分为7个亚群,且两者划分的亚群特点相似,均表明起源地、品种类型和杂交组合的不同可以在分群中体现。综合得分较高的种质大多集中于系统进化树的第Ⅳ类群,表明利用表型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优异种质在遗传上也具有相似性。【结论】 参试宽皮柑橘种质表型存在广泛的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聚类与基因型系统进化树分群结果相似,且基于表型综合评价后筛选出的优异种质在基因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

    不同生境白牡丹茶叶香气特征分析及产地判别
    罗钦, 毛方华, 陈谢勇, 陈静, 黄彪, 叶乃兴, 郑德勇, 韦航, 姚清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774-4793.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5
    摘要 ( )   HTML ( )   PDF (2648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香气特征探究小区域白牡丹茶叶产地判别技术,为茶叶原产地溯源及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产自政和县、松溪县和福安市的白牡丹茶叶香气组成及含量,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筛选特征性化合物,构建白牡丹茶叶产地判别模型。【结果】 白牡丹茶叶香气物质包括醛类(24个)、酮类(23个)、醇类(22个)、酯类(14个)、酸类(8个)和其他类(烷、烯、喃、醚、酐、酚、胺、萘等)。白牡丹茶叶香气平均含量为(3 487.93±1 014.04)μg·kg-1,其中政和县样品中香气含量极显著高于松溪县和福安市样品(P<0.01),松溪县和福安市样品的平均总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产地白牡丹茶叶含量均以醇类最高,酸类最低,而且3个产地白牡丹茶叶中醇类和酸类的总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政和县样品中酮类、醛类和酯类的总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福安市和松溪县样品(P<0.01),但福安市和松溪县样品中酮类、醛类和酯类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己醇、1-辛烯-3-醇和苯甲醇等58个香气物质含量在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LS-DA和OPLS-DA模型均未出现过拟合,模型验证效果较好,2个模型的预测指数分别为0.732和0.728,判别准确率分别为 98.89%和96.67%、VIP值≥1的特征性香气物质分别有38个和46个。逐步判别分析模型稳定且可信,其筛选出的特征香气物质有20个,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00%。联合 OPLS-DA、PLS-DA 和 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政和县样品中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乙基吡咯 2-甲醛、香叶醛、8-十一烯醛、苯甲醇、2,6-二甲基环己醇、甲基庚烯酮、反式-3-壬烯-2-酮、环癸酮、壬酸乙酯、乙酸苄酯;松溪县样品中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β-紫罗酮;福安市样品中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庚醛、正己醇、橙花醇、3-壬烯-5-酮、壬酸乙酯、乙酸香叶酯。【结论】 建立了基于香气特征的小区域白牡丹茶叶产地判别技术,其中以逐步判别分析技术最佳。

    食品科学与工程
    双孢蘑菇采后病害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王文军, 江海燕, 田昊, 孟阔, 苟雯青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794-4805.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6
    摘要 ( )   HTML ( )   PDF (2106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产量最多的食用菌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鲜嫩可口等优良食用品质。在我国部分地区,双孢蘑菇产业作为脱贫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双孢蘑菇以鲜食为主,外观品质与新鲜程度是决定其商品价值的主要因素。然而,双孢蘑菇采后生理活动旺盛,表面缺乏明显的保护结构,极易因为碰撞、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自身酶促反应,发生褐变现象;也易遭受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木霉属(Trichoderma)、轮枝菌属(Verticillium)等病原菌的侵染,出现褐变和病变腐烂现象,很大程度降低了其外观品质、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由于双孢蘑菇的病原菌数量和种类繁多,目前关于双孢蘑菇采后病害的研究多集中于病害症状,对各种病原菌的致病机制研究甚少。对于双孢蘑菇等食用菌的病害防控以农业栽培阶段防治为主,但在采后同样不可避免发生各种病害,目前常以物理、化学等措施综合治理,比如低温低压、辐射、气调包装等物理手段,苯甲酸、抗坏血酸、1-Methylcyclopropene等化学手段。绿色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例如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的拮抗菌,但许多拮抗菌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对于投入实际使用还有一段距离。近年来,随着双孢蘑菇种植规模和产业的扩大,生产中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病原菌复杂繁多,难以采取对症的措施来及时控制病原传播;缺乏安全高效的防治产品和系统防治措施。为深入研究双孢蘑菇采后病害、褐变机理及防控措施,本文对双孢蘑菇主要的侵染性和生理性病害进行介绍,系统总结双孢蘑菇褐变机制中的黑色素代谢途径,并对目前主要的病害控制研究进展进行概括,为双孢蘑菇的采后保鲜手段提供理论基础,也为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助力。

    畜牧·兽医
    油酸诱导鸡胚原代肝细胞脂沉积模型的构建
    王超慧, 张利敏, 孙喜, 李思静, 杨小军, 刘艳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806-4814.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7
    摘要 ( )   HTML ( )   PDF (1562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 脂肪肝综合征(fatty liver syndrome,FLS)是蛋鸡产蛋期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包括“简单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多阶段发病过程,给我国家禽产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脂肪肝模型构建是探究FLS发病机理,筛选营养调控措施及后续疾病预防评价的关键。然而,关于家禽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研究较少。【目的】 以鸡胚原代肝细胞(chicken embryo liver,CEL)为研究对象,通过油酸诱导建立原代肝细胞脂沉积模型,并探究FLS不同阶段所需的诱导时间,为家禽FLS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18胚龄的CEL,待细胞生长至铺满皿底80%左右,更换含400 μmol·L-1油酸的培养基进行处理,培养24、48和72 h后,对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并测定脂质含量,同时分析与脂代谢、炎症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油酸处理24 h后细胞开始出现大量红色脂滴,且随诱导时间的增加红色逐渐加深(P<0.05),表明细胞内脂滴增多,同时TC、TG水平显著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油酸诱导24 h后,ACCFASELOVL6SREBP等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油酸处理24 h后细胞发生脂沉积。ELISA结果显示,IL-6、IL-1β和TNF-α含量在油酸诱导24 h时无显著变化(P>0.05),随诱导时间增加,IL-6水平在48 h时有升高趋势(P=0.052),而在油酸处理72 h后,IL-6和IL-1β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油酸处理48 h后细胞开始发生炎症反应并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加。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8 h油酸处理组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LISA结果一致。同时促纤维化标志物COL1A1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72 h油酸处理组的IL-6、COL1A1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鸡胚原代肝细胞培养基中添加400 μmol·L-1油酸诱导24 h可建立肝细胞早期脂沉积模型,且48 h时炎症发生,72 h 发生纤维化。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琅琊鸡的排毒动态及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会永, 武琥琮, 朱国强, 李国辉, 俞燕, 殷建玫, 薛倩, 周成浩, 蒋一秀, 苏一军, 黄华云, 韩威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3):  4815-4824.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23.018
    摘要 ( )   HTML ( )   PDF (824KB) (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 我国地方鸡资源丰富,J亚型禽白血病(J subtype avian leukemia,AL-J)在地方鸡种中的传播制约着地方鸡的保种、开发利用等工作的进行。【目的】 通过分析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J subtype avian leukemia virus, ALV-J)阳性琅琊鸡公鸡排毒动态、ALV-J阳性琅琊鸡母鸡在开产前至自繁时的排毒动态及ALV-J对繁殖性能(受精率、孵化率、产蛋数及高峰产蛋后产蛋下降速率)的影响,为我国地方鸡品种的AL-J净化提供参考依据,助力我国地方鸡品种的保护、开发利用。【方法】 对ALV-J阴、阳性琅琊鸡母鸡群体自145日龄开始,每30 d进行血液病毒分离、泄殖腔拭子P27抗原检测;ALV-J阳性公鸡群体自330日龄开始,每隔4 d进行精液病毒分离、泄殖腔拭子P27抗原检测;进行ALV-J阴、阳性公鸡精液品质、DNA损伤程度和ALV-J阴、阳性母鸡蛋品质测定,并进行ALV-J阴、阳性公母鸡配种输精试验(G1组:阳性公鸡×阳性母鸡;G2组:阳性公鸡×阴性母鸡;G3组:阴性公鸡×阳性母鸡;G4组:阴性公鸡×阴性母鸡),统计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对ALV-J阴、阳母鸡群体从开产至43周龄的周均产蛋数及高峰产蛋后产蛋下降速率进行分析。【结果】 ALV-J阳性公鸡排毒动态研究表明,精液和泄殖腔拭子每次检测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部分阳性鸡仅精液或泄殖腔拭子检测为阳性,在20只阳性公鸡中有5只公鸡的精液在连续检测中呈现阴性。ALV-J阳性母鸡排毒动态结果显示,血液病毒分离检出率,205日龄最低(78.16%),325日龄最高(90.79%),265、295和325日龄呈逐步增高趋势,且295和325日龄相近。ALV-J阴、阳性鸡群血液病毒分离和泄殖腔拭子的检测结果比较说明,泄殖腔拭子检测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和漏检率。ALV-J阴、阳性公鸡常规精液品质和DNA损伤程度检测(DFI)无显著差异(P>0.05)。ALV-J阴、阳性母鸡的蛋品质测定结果显示,蛋重、哈氏单位、蛋黄重、蛋白高度等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蛋壳强度、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壳厚度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配种输精试验结果显示,ALV-J阳性公鸡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与阴性鸡群无明显差异,ALV-J阳性母鸡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明显低于阴性鸡群,与ALV-J阳性公、母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无显著差异。ALV-J阴、阳性群体产蛋性能分析表明,ALV-J阳性群体开产至43周龄的周均产蛋数显著低于ALV-J阴性群体(P<0.01),ALV-J阴性群体的产蛋高峰后产蛋下降速率(0.016)低于ALV-J阳性群体(0.033)。【结论】 ALV-J阳性公鸡中鸡精液多次检测为阴性个体,在ALV-J阳性率较高的地方鸡种中可作为种公鸡使用。通过ALV-J琅琊鸡排毒动态研究结果结合自繁时间,300日龄前后为进行ALV-J血液病毒分离检测的最佳时间段。泄殖腔拭子ALV检测存在极高的假阳性和漏检率,不建议采用。ALV-J感染母鸡产蛋数显著降低,产蛋高峰后产蛋下降速率加快,并显著降低鸡蛋的蛋重、蛋黄重、蛋白高度等指标,导致受精率、孵化率降低。研究结果为琅琊种鸡的ALV-J净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