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A型流感病毒通过适应性突变跨越种间屏障,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持续威胁。基于细胞传代培养鉴定流感病毒发生的适应性突变,并对突变氨基酸的功能进行分析,为流感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一株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EA H1N1 SIV)(A/swine/Zhejiang/199/2013,简称ZJ199)在MDCK细胞中传代培养,测序发现病毒在第3代发生适应性突变,并将其命名为ZJ199-P3。之后比较ZJ199与ZJ199-P3病毒在体内外的复制能力和对小鼠的感染性。建立ZJ199的反向遗传系统,并以rZJ199为骨架拯救分别含有单点突变的重组病毒, 测定亲本病毒和单点突变重组病毒在体外的复制能力,确定影响病毒复制的关键氨基酸位点;通过测定病毒聚合酶活性、神经氨酸酶活性以及ISRE和NF-κB报告基因活性,确定病毒适应性突变对病毒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结果】分析比较ZJ199与ZJ199-P3病毒的氨基酸序列,结果发现ZJ199-P3病毒在NP、NA和NS2蛋白分别含有A234T、S21G和M100I突变。测定ZJ199-P3病毒在体内外的复制能力,结果与ZJ199病毒相比,ZJ199-P3病毒在体内外的复制能力均下降。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分别拯救了病毒rZJ99及单点突变病毒rZJ199-NA-S21G、rZJ199-NP-A234T和rZJ199-NS2-M100I;体外复制能力测定结果显示与rZJ199病毒相比,NP蛋白A234T突变导致rZJ199-NP-A234T病毒复制能力下降,而NA蛋白S21G和NS2蛋白M100I突变对病毒的复制能力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NP蛋白A234T突变导致病毒聚合酶活性下降;NA蛋白S21G突变导致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下降;NS2蛋白M100I突变减弱了对ISRE和NF-κB报告基因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在细胞上的传代培养,鉴定了EA H1N1 SIV的3个适应性突变氨基酸,发现NP蛋白A234T突变通过降低病毒聚合酶活性,使得病毒的体外复制能力下降;NA蛋白S21G突变和NS2蛋白M100I突变均影响病毒的生物学活性。以上突变氨基酸的发现,提示我们需进一步加强流感病毒的监测,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