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利用遗传群体发掘新的水稻抗褐飞虱QTL,并评估其聚合效应,为抗虫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材料和基因资源。【方法】 利用日本晴(感虫型)和佳辐占(抗虫型)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结合苗期抗性评价和极端混池测序法(BSA-seq)定位抗褐飞虱QTL。进一步通过QTL精细定位、候选基因鉴定、聚合效应分析及混池转录组测序(BSR-seq),揭示QTL介导的抗性生理和分子机制。aaaa【结果】 BSA-seq分析,在水稻第1(30—32 Mb区段)和第4(5—7 Mb区段)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主效抗性QTL,分别命名为QBPH1和QBPH4。通过区间连锁的分子标记,验证了这些QTL的真实性。QBPH4与已克隆的BPH3和BPH15位于同一位置,而QBPH1为一个新发现的QTL。通过加密标记和重组单株分析,将QBPH1的位置精确到30.61—30.65 Mb。在此区域内,Os01g53294和Os01g53330分别编码呼吸爆发氧化酶蛋白B和花青素5,3-O-葡萄糖基转移酶,被认为是QBPH1的可靠候选基因。此外,通过对比QBPH1和QBPH4单基因及其聚合家系在苗期的抗性、褐飞虱蜜露面积和重量、虫增重、致死率、偏好性等指标,发现双基因聚合家系的抗性未显著增强。QBPH1和QBPH4均介导了抗生性和趋避性的生理机制,但其效应存在差异。BSR-seq分析揭示了QBPH1的不同等位基因型在转录调控、蛋白质氨基酸磷酸化和氧化还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此外,与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合成和信号传导路径相关的基因在抗虫材料中得到显著上调,并通过RT-qPCR试验得到了验证。【结论】 成功在水稻第1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新的抗褐飞虱QTL——QBPH1。该QTL介导了水稻对褐飞虱的抗生性和趋避性,但与另一QTL的聚合效应并不显著。QBPH1可能通过参与JA通路来介导对褐飞虱的防御机制。在此基础上,Os01g53294和Os01g53330被确定为QBPH1的可靠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