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出版伦理声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3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4-12-20
植物保护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凌忠专,雷财林,王久林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49-1859 .
摘要
(
)
PDF
(26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水稻种子休眠性QTL定位及其对干热处理的响应
唐九友,万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791-1796 .
摘要
(
)
PDF
(28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Kinmaze(粳稻)/DV85(籼稻)杂交组合衍生的重组自交F11家系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进行了种子休眠性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以抽穗后35 d的种子发芽率作为种子休眠性的表型值,分析亲本和81个家系的休眠性表现,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1.13a软件共检测到4个种子休眠性QTL,分别位于第2、5、11染色体上,其中第2染色体存在2个QTL,各QTL的贡献率变幅8.37%~17.40%。进一步研究了这些休眠性基因位点对干热破除休眠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来自DV85增强休眠性的QTL位点qDOR-2-1和qDOR-5,以及来自Kinmaze增强休眠性的QTL位点qDOR-11,易被干热处理破除休眠,这3个QTL效应较强,可在种子休眠性状的遗传改良中加以利用;而位于第2染色体上标记XNpb227-XNpb132之间的QTL位点qDOR-2-2却不易被干热处理破除休眠,该位点增强休眠性的基因来自DV85。
我国春小麦品种籽粒硬度等位变异的STS检测
郭世华,何中虎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797-1803 .
摘要
(
)
PDF
(25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十年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变化趋势的分析
滕文涛,曹靖生,李建生,陈彦惠,刘向辉,孟绍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04-1811 .
摘要
(
)
PDF
(2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耕作栽培.生理生态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保护效应的可逆动态变化
张谦,焦德茂,张云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12-1818 .
摘要
(
)
PDF
(4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源激素对水稻不同外植体培养力的影响
王秀红,吴先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19-1823 .
摘要
(
)
PDF
(23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FACE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黄建晔,王余龙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24-1830 .
摘要
(
)
PDF
(3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氮肥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氮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朱新开,郭文善,周正权,封超年,彭永欣,凌启鸿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31-1837 .
摘要
(
)
PDF
(26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基、追氮肥用量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氮素吸收与运转、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和积累量都上升,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提高,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植株花前氮积累量与基施氮肥量、花后氮积累量与追施氮肥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籽粒氮产量与花前氮积累量、花后氮积累量和花后营养器官氮输出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花前氮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花后氮积累量及花后营养器官氮输出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氮肥利用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基、追氮肥平衡施用,氮素
糯小麦配粉对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宋建民,刘爱峰,吴相云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38-1842 .
摘要
(
)
PDF
(2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产棉花打顶调控的群体适宜性研究
马富裕,李少昆,程海涛,郑重,杨建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43-1848 .
摘要
(
)
PDF
(27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保护
根癌病生防菌E26产生一种宽抑菌谱的细菌素
李金云,王慧敏,王建辉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60-1865 .
摘要
(
)
PDF
(28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数值反应和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胡瓜钝绥螨的控制能力
张艳璇,林坚贞,季洁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66-1891 .
摘要
(
)
PDF
(1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
关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有机肥问题
奚振邦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74-1878 .
摘要
(
)
PDF
(2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凯氏全氮与固定态铵之间的关系
张崇玉,李生秀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79-1885 .
摘要
(
)
PDF
(24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
玉米-潮土系统中不同氮肥品种的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丁洪,王跃思,李卫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86-1891 .
摘要
(
)
PDF
(32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华北平原玉米-潮土系统中,采用原状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研究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和硝酸钙4种氮肥品种的反硝化损失和 N2O 排放量。结果表明,氮肥品种的反硝化损失量为 0.38~1.20 kgN·ha-1,品种间无显著差异;N2O 排放量为 0.05~0.95 kgN·ha-1,品种间差异显著。硝酸铵排放量最高,硝酸钙最低。尿素分 2 次施用比 1 次施用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反硝化损失量和N2O 排放量,分别增加 4.05 和 1.84 kgN·ha-1。施用氮肥极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达9.7%~19.8%
园艺
桃果实非酸/酸性状分子标记的筛选
吴俊,张开春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92-1898 .
摘要
(
)
PDF
(22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切花月季品种花器官乙烯生成量和ACC含量时空变化
沈红香,刘晓辉,高俊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99-1903 .
摘要
(
)
PDF
(7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淀粉-糖代谢酶活性变化对块茎还原糖积累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成善汉,苏振洪,谢从华,柳俊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04-1910 .
摘要
(
)
PDF
(9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畜牧.兽医.资源昆虫
墨西哥玉米结构日粮对五龙鹅消化代谢的影响
王宝维,刘光磊,贾晓晖,张名爱,吴晓平,张艇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11-1916 .
摘要
(
)
PDF
(7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锰对肉鸡胴体性能、肉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吕林,罗绪刚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17-1924 .
摘要
(
)
PDF
(9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模拟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PCR分子诊断技术研究(11)
刘吉平,曹阳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25-1931 .
摘要
(
)
PDF
(31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水稻穗颈维管束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陶澜,程艳军,何光华,杨正林,张毅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32-1937 .
摘要
(
)
PDF
(6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稻醇溶蛋白启动子与ipt融合基因(P-ipt)的专一性表达对烟草种子的影响
申佩弘,乔越美,武波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38-1941 .
摘要
(
)
PDF
(7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矮秆易位系山农31504-1矮秆基因的鉴定及其染色体定位
于东海,王洪刚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42-1942 .
摘要
(
)
PDF
(8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源高赖氨酸蛋白质基因对转基因玉米种子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张革平,敖光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46-1950 .
摘要
(
)
PDF
(12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0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基因Lr35分子鉴定
魏新燕,刘大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51-1954 .
摘要
(
)
PDF
(2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玉米自交系耐低磷材料苗期筛选研究
张丽梅,贺立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55-1959 .
摘要
(
)
PDF
(5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垦对温带草地生态系统CO2、CH4、N2O通量的影响
李明峰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60-1965 .
摘要
(
)
PDF
(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原产野生种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细胞遗传学分析
马鸿翔,陈佩度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66-1970 .
摘要
(
)
PDF
(5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臭氧浓度和熏气时间对菠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白月明,王春乙,温民,郭建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71-1975 .
摘要
(
)
PDF
(7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菠菜为试验材料,在开顶式气室中研究了不同O3浓度和熏气时间对植株伤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在2.23×10-9mol稬-1 O3浓度以下无明显伤害症状,在8.93×10-9和4.46×10-9 mol稬-1OO3处理下出现失水、萎蔫和干枯等急性伤害症状,伤害程度与O3浓度和熏气时间有关;O3浓度增加导致菠菜株型缩小、衰老提前、气孔阻力增大、净光合速率降低、经济产量和总生物量下降,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与炭过滤处理(≤4.46×10-10 mol稬-1)对比发现,目前大气本底O3浓度
高温、强光胁迫对苹果树冠不同方位果实生理状态的影响
张建光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81- .
摘要
(
)
PDF
(12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红肉脐橙果肉中主要色素含量的变化及外源ABA和GA3对其含量的影响
王贵元,夏仁学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86-1989 .
摘要
(
)
PDF
(5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气调包装对延缓净菜茭白木质化的研究
郜海燕,杨剑婷,陈杭君,陈文炫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90-1994 .
摘要
(
)
PDF
(6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温杀菌后的五香羊肉在贮藏中的微生物变化
马丽珍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95-1999 .
摘要
(
)
PDF
(7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干白面条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雷激,何中虎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00-2005 .
摘要
(
)
PDF
(7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RAPD和ISSR标记检测黄麻属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祁建民,周东新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06-2011 .
摘要
(
)
PDF
(1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镉水平对小白菜活性氧代谢及依赖于抗坏血酸的H2O2清除系统的影响
孙光闻,朱祝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12-2014 .
摘要
(
)
PDF
(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甜柿上西早生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马俊莲,刘晓娜,张子德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16-2018 .
摘要
(
)
PDF
(4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柿休眠芽茎尖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张永卓,罗正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19-2022 .
摘要
(
)
PDF
(8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柿和君迁子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艾鹏飞,罗正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23-2027 .
摘要
(
)
PDF
(23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的关系研究
王惠聪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28-2032 .
摘要
(
)
PDF
(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烤烟品种间香气成分差异及其性状遗传分析
常爱霞,贾兴华,冯全福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33-2038 .
摘要
(
)
PDF
(1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冷藏桃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段玉权, 冯双庆, 马秋娟, 赵玉梅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39-2042 .
摘要
(
)
PDF
(2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地研究了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桃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能够维持冷藏桃果贮藏后期果肉细胞的完整性,保护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的区域化分布,延缓桃果褐变。
转Bt基因水稻稻米的诱变活性研究
王忠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43-2046 .
摘要
(
)
PDF
(4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临界CO2二次梯度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研究
张文成,潘见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2047-2050 .
摘要
(
)
PDF
(6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矮樱桃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调节
黄卫东,吴兰坤,战吉成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981-1985 .
摘要
(
)
PDF
(26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两系杂交稻不育系组培快繁的研究
刘国民,周庭波,李娟玲,罗越华,文益彬,潘学峰,李任珠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783-1790.
摘要
(
)
PDF
(26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水稻两系不育系15 个基因型的组培快繁研究结果。由去稃的糙米粒经无菌发芽获得无菌秧苗。
无菌苗茬转接到附加10.0 mg·L-1 KT、0.25mg·L-1 NAA 及8.0%蔗糖的N6 培养基上可获得理想的增殖效果。繁殖系
数与基因型密切相关,最高者(TB7-3S)可达30 以上。转接操作中对无菌秧苗的不同切割方法显著影响到繁殖
系数,但对无菌秧苗的株高影响不大。增殖培养的最适蔗糖浓度范围为8.0%~12.0%;在0~12.0%浓度范围内,
繁殖系数随蔗糖浓度的增大呈现较有规则的递增趋势;当蔗糖浓度≥16.0%时,繁殖系数急剧下降。KT 浓度为0~
7.5mg·L-1 时,随KT 浓度增高繁殖系数呈较有规则的递增趋势;KT 浓度为7.5~20.0mg·L-1 时,繁殖系数维持在较
高水平上波动。不同有机附加物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大,20%椰子水、20%西瓜汁和20%苹果汁能显著促进
无菌秧苗的分蘖形成(单株分蘖数分别增加63.3%、55.4%和25.29%),1000mg·L-1 水解酪蛋白和20%丝瓜汁对无
菌秧苗的分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单株分蘖数分别减少10.48%和3.54%)。20%香蕉泥和20%雪梨汁强烈抑制无菌
秧苗的生长发育,前者使转接材料全部死亡,后者导致约40%的材料死亡。组培秧苗移植大田后表现为每株最终
有效分蘖数较实生秧苗增多、稻穗长度较短、抽穗较早。未观察到育性或其他质量性状的明显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