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松泉,刘军,唐翠芳,程红焱,王伟青,张琪,张文虎,高家东. 种子耐脱水性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6): 1047-1063. |
[2] |
王秀秀,邢爱双,杨茹,何守朴,贾银华,潘兆娥,王立如,杜雄明,宋宪亮. 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6): 1082-1094. |
[3] |
万映伶,朱梦婷,刘爱青,金亦佳,刘燕. 中国观赏芍药表型多样性解析与资源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8): 3629-3639. |
[4] |
陈学森,王楠,张宗营,毛志泉,尹成苗. 关于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若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7): 3395-3410. |
[5] |
杨程,龚桂芝,彭祝春,常珍珍,易璇,洪棋斌. 基于cpInDel标记和cpSSR标记的柑橘属及近缘属植物亲缘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6): 3210-3223. |
[6] |
沈志军, 田雨, 蔡志翔, 徐子媛, 严娟, 孙朦, 马瑞娟, 俞明亮. 基于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桃褐腐病抗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5): 3018-3028. |
[7] |
徐晓,任根增,赵欣蕊,常金华,崔江慧. 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穗部表型性状精准鉴定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1): 2092-2108. |
[8] |
李嘉伟,苏江硕,张飞,房伟民,管志勇,陈素梅,陈发棣. 基于表型性状构建传统菊花核心种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6): 3514-3526. |
[9] |
杨涛,黄雅婕,李生梅,任丹,崔进鑫,庞博,于爽,高文伟. 海岛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2): 2499-2509. |
[10] |
沈升法,项超,吴列洪,李兵,罗志高. 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味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 34-45. |
[11] |
李颖,张树航,郭燕,张馨方,王广鹏. 211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表型多样性和聚类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2): 4667-4682. |
[12] |
胡文静,张春梅,吴迪,陆成彬,董亚超,程晓明,张勇,高德荣. 长江中下游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的筛选与部分农艺性状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1): 4313-4321. |
[13] |
曲玉杰, 孙君灵, 耿晓丽, 王骁, ZareenSarfraz, 贾银华, 潘兆娥, 何守朴, 龚文芳, 王立如, 庞保印, 杜雄明. 陆地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9): 1488-1501. |
[14] |
赵勇,赵培方,胡鑫,赵俊,昝逢刚,姚丽,赵丽萍,杨昆,覃伟,夏红明,刘家勇. 基于农艺性状分级对317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4): 602-615. |
[15] |
王小波,关攀锋,辛明明,汪永法,陈希勇,赵爱菊,刘曼双,李红霞,张明义,逯腊虎,魏亦勤,刘旺清,张金波,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彭惠茹,孙其信. 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3): 4191-4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