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盛,李阳阳,唐章林,李加纳,曲存民,刘列钊. 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1): 17-30. |
[2] |
巢成生,王玉乾,沈欣杰,代晶,顾炽明,李银水,谢立华,胡小加,秦璐,廖星. 甘蓝型油菜苗期氮高效吸收转运特征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6): 1172-1188. |
[3] |
谢伶俐,韦丁一,章子爽,徐劲松,张学昆,许本波. 甘蓝型油菜发育进程中赤霉素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4): 4793-4807. |
[4] |
任志杰,李倩,孙钰佳,孔冬冬,刘良玉,侯聪聪,李乐攻. 水稻CSC11介导干热风/干旱诱导的钙信号调控雄蕊发育[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0): 2039-2052. |
[5] |
王刘艳,王瑞莉,叶桑,郜欢欢,雷维,陈柳依,吴家怡,孟丽姣,袁芳,唐章林,李加纳,周清元,崔翠. 苯磺隆胁迫下甘蓝型油菜萌发期关联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8): 1510-1523. |
[6] |
陈雪,王瑞,井付钰,张胜森,贾乐东,段谋正,吴宇. 基于二代测序的甘蓝型油菜白花基因候选区间定位及连锁标记验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6): 1108-1117. |
[7] |
万华方,魏帅,冯宇霞,钱伟. 以六倍体(AnAnCnCnCoCo)为桥梁创制抗旱新型甘蓝型油菜(AnArCnCo)[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6): 3225-3234. |
[8] |
万华方,丁一娟,陈致富,梅家琴,钱伟. 利用野生甘蓝改良油菜Ogu CMS恢复材料的菌核病抗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0): 1950-1958. |
[9] |
薛亚东,杨露,杨慧丽,李冰,林亚楠,张怀胜,郭战勇,汤继华. 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8): 1308-1323. |
[10] |
杨光圣,辛强,董发明,洪登峰. 一种简化的油菜杂交F1种子的生产方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8): 1334-1340. |
[11] |
王学德.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8): 1341-1354. |
[12] |
叶桑,崔翠,郜欢欢,雷维,王刘艳,王瑞莉,陈柳依,曲存民,唐章林,李加纳,周清元. 基于SNP遗传图谱对甘蓝型油菜部分脂肪酸 组成性状的QTL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1): 3733-3747. |
[13] |
蒲媛媛,赵玉红,武军艳,刘丽君,白静,马骊,牛早霞,金姣姣,方彦,李学才,孙万仓. 北方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抗寒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9): 3291-3308. |
[14] |
宋稀, 蒲定福, 田露申, 余青青, 杨玉恒, 代兵兵, 赵昌斌, 黄成云, 邓武明. 甘蓝型油菜半矮秆突变体dw-1的遗传分析与激素响应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0): 1667-1677. |
[15] |
任义英,崔翠,王倩,唐章林,徐新福,林呐,殷家明,李加纳,周清元. 油菜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6): 1020-1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