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萍, 王开良, 姚小华, 任华东. 基于转录组SNP构建油茶主要品种资源的分子身份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 217-235. |
[2] |
杨改青, 王林枫, 李文清, 朱河水, 付彤, 廉红霞, 张立阳, 滕战伟, 张黎杰, 任宏, 徐新颖, 刘新鹤, 魏钰轩, 高腾云. 基于昼夜节律的牛奶品质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 379-390. |
[3] |
冯向前,殷敏,王孟佳,马横宇,褚光,刘元辉,徐春梅,章秀福,张运波,王丹英,陈松. 南方稻区“早籼晚粳”栽培模式晚季灌浆期气象因子对晚粳稻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1): 46-63. |
[4] |
范延艮,王域,刘富浩,赵秀秀,向勤锃,张丽霞. 茶树CsHIPP26.1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验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8): 1630-1641. |
[5] |
彭佳堃, 戴伟东, 颜涌泉, 张悦, 陈丹, 董明花, 吕美玲, 林智. 基于代谢组学的‘永春佛手’乌龙茶化学成分解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4): 769-784. |
[6] |
相玉婷, 王晓龙, 胡新中, 任长忠, 郭来春, 李璐. 燕麦品种间脂肪酶活性差异及低脂肪酶优质品种的预测[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1): 4104-4117. |
[7] |
黄翀,侯相君. 基于Bi-LSTM模型的时间序列遥感作物分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1): 4144-4157. |
[8] |
储宝华,曹富国,卞宁宁,钱谦,李中兴,李雪薇,刘泽远,马锋旺,管清美. 84个苹果栽培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评价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8): 3613-3628. |
[9] |
郭灿,岳晓凤,白艺珍,张良晓,张奇,李培武. 花生黄曲霉毒素平衡取样-随机森林风险预警模型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7): 3426-3436. |
[10] |
申哲,张认连,龙怀玉,徐爱国.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宁夏南部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5): 2961-2972. |
[11] |
孟雨,温鹏飞,丁志强,田文仲,张学品,贺利,段剑钊,刘万代,冯伟.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3): 2538-2551. |
[12] |
肖珊珊, 张翼飞, 杨克军, 明立伟, 杜嘉瑞, 徐荣琼, 孙逸珊, 李伟庆, 李桂彬, 李泽松, 李佳宇. 不同熟期品种间作对春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2): 2294-2310. |
[13] |
李红燕,薛军,王永宏,王克如,赵如浪,明博,张镇涛,张文杰,李少昆. 宁夏玉米机械粒收适宜时期研究与预测模型构建[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2): 2324-2337. |
[14] |
樊晓静, 于文涛, 蔡春平, 林浥, 王泽涵, 房婉萍, 张见明, 叶乃兴. 利用SNP标记构建茶树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8): 1751-1760. |
[15] |
唐建昭,王靖,肖登攀,潘学标. 马铃薯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5): 921-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