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25, Vol. 58 ›› Issue (10): 1896-1907.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5.10.003
陈彩锦1,2,3(), 马琳3, 包明芳1,2, 张国辉2, 蒋庆雪3, 杨天辉4, 王川4, 王晓春4, 高婷4, 王学敏3(
), 刘文辉1(
)
收稿日期:
2024-11-13
接受日期:
2024-12-23
出版日期:
2025-05-16
发布日期:
2025-05-21
通信作者:
联系方式:
陈彩锦,E-mail:ccj401224@126.com。
基金资助:
CHEN CaiJin1,2,3(), MA Lin3, BAO MingFang1,2, ZHANG GuoHui2, JIANG QingXue3, YANG TianHui4, WANG Chuan4, WANG XiaoChun4, GAO Ting4, WANG XueMin3(
), LIU WenHui1(
)
Received:
2024-11-13
Accepted:
2024-12-23
Published:
2025-05-16
Online:
2025-05-21
摘要:
【目的】鉴定评价苜蓿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出不同抗旱性苜蓿种质材料,为进一步开展苜蓿抗旱资源的创制和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收集的111份苜蓿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以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设置干旱胁迫(13% PEG-6000溶液)和对照(蒸馏水)2个处理,以萌发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发指数、根长、芽长、鲜重和干重9个指标为测定指标,利用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和抗旱性度量值(D值)对萌发期苜蓿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单项抗旱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萌发的主要抗旱鉴定指标。【结果】通过研究苜蓿种质资源9个指标的单项抗旱系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发现活力指数、鲜重和萌发指数可作为萌发期抗旱性筛选的重要指标。各指标的单项抗旱系数中发芽指数与萌发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相关性最高,分别是0.9838、0.9495和0.9338。主成分分析将9个指标转换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是87.287%。采用CDC值和D值2种方法对萌发期的苜蓿进行抗旱性鉴定,发现2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D值评价方法利用权重系数来反映每个抗旱指标对品种整体抗旱性的影响程度,因而评价结果更具全面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利用D值对111份苜蓿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的聚类划分,供试材料划分为5类,第Ⅰ类具有强抗旱性,包含1份材料;第Ⅱ类具有较强抗旱性,包含5份材料;第Ⅲ类具有中等抗旱性,包含55份材料;第Ⅳ类具有弱抗旱性,包含37份材料;第Ⅴ类具有干旱敏感性,包含13份材料。【结论】D值评价方法是评价苜蓿萌发期抗旱性最可靠的方法;筛选出AG37强抗旱性种质1份,AG19、AG5、AG13等较强抗旱性种质5份;确定出活力指数和萌发指数2个指标是评价苜蓿萌发期抗旱性的理想指标。
陈彩锦, 马琳, 包明芳, 张国辉, 蒋庆雪, 杨天辉, 王川, 王晓春, 高婷, 王学敏, 刘文辉. 111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0): 1896-1907.
CHEN CaiJin, MA Lin, BAO MingFang, ZHANG GuoHui, JIANG QingXue, YANG TianHui, WANG Chuan, WANG XiaoChun, GAO Ting, WANG XueMin, LIU WenHui.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for 111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lfalfa During Germination Stage[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5, 58(10): 1896-1907.
表1
指标DC值的描述性统计"
指标 Index | 范围 Range | 均值 Mean | 均方 Mean square | 变异系数 CV (%) |
---|---|---|---|---|
相对发芽势RGE | 0.00-2.20 | 0.72 | 0.2914 | 40.22 |
相对发芽率RGR | 0.42-2.50 | 0.93 | 0.2621 | 28.24 |
相对发芽指数RGI | 0.25-2.38 | 0.67 | 0.2580 | 38.38 |
相对活力指数RVI | 0.13-1.57 | 0.43 | 0.1778 | 41.08 |
相对萌发指数RPI | 0.13-2.40 | 0.65 | 0.2667 | 41.19 |
相对根长RRL | 0.72-2.01 | 1.14 | 0.2510 | 22.09 |
相对芽长RBL | 0.48-0.90 | 0.73 | 0.0751 | 10.28 |
相对鲜重RFW | 0.45-1.43 | 0.64 | 0.1120 | 17.44 |
相对干重RDW | 0.71-2.65 | 1.13 | 0.2533 | 22.51 |
表3
9个指标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及贡献值"
指标 Index | 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 | ||
---|---|---|---|
第1主成分PC1 | 第2主成分PC2 | 第3主成分PC3 | |
相对发芽势RGE | 0.857 | -0.142 | 0.258 |
相对发芽率RGR | 0.936 | -0.058 | -0.182 |
相对发芽指数RGI | 0.984 | -0.070 | -0.095 |
相对活力指数RVI | 0.962 | 0.203 | 0.077 |
相对萌发指数RPI | 0.978 | -0.108 | 0.011 |
相对根长RRL | 0.659 | 0.042 | -0.430 |
相对芽长RBL | 0.218 | -0.265 | 0.836 |
相对鲜重RFW | 0.156 | 0.832 | 0.427 |
相对干重RDW | 0.061 | 0.919 | -0.121 |
特征值Eigenvalues | 4.969 | 1.691 | 1.195 |
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 | 55.216 | 18.789 | 13.282 |
累计贡献率Cumulative contribution (%) | 55.216 | 74.005 | 87.287 |
表4
CDC值和D值排名前10位的苜蓿种质资源"
编号 Number | CDC值 CDC values | 编号 Number | D值 D values |
---|---|---|---|
AG37 | 1.6950 | AG37 | 0.6986 |
AG19 | 1.2631 | AG19 | 0.4767 |
AG5 | 1.1567 | AG5 | 0.4696 |
AG13 | 1.1415 | AG13 | 0.4415 |
AG23 | 1.0490 | AG26 | 0.4225 |
AG16 | 1.0418 | AG111 | 0.4182 |
AG14 | 1.0338 | AG10 | 0.3969 |
AG15 | 0.9978 | AG8 | 0.3933 |
AG10 | 0.9768 | AG16 | 0.3922 |
AG11 | 0.9758 | AG88 | 0.3733 |
[1] |
|
[2] |
doi: 10.1038/s41598-017-06518-z pmid: 28733678 |
[3] |
doi: S0147-6513(19)30419-1 pmid: 30980964 |
[4] |
|
[5] |
董舒超, 洪骏, 凌嘉怡, 谢紫欣, 张胜军, 赵丽萍, 宋刘霞, 王银磊, 赵统敏. 番茄抗旱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园艺学报, 2024, 51(2): 229-238.
|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694 |
|
[6] |
doi: 10.1016/j.jplph.2009.07.016 pmid: 19744745 |
[7] |
|
[8] |
张翠梅, 师尚礼, 吴芳.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5): 868-88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8.05.006.
|
|
|
[9] |
doi: 10.1126/science.218.4571.443 pmid: 17808529 |
[10] |
|
[11] |
摆福红, 王凯彬, 马小红, 王晓敏, 程国新, 郭猛, 高艳明, 李建设, 伏小刚. 不同萝卜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2(8): 70-81, 90.
|
|
|
[12] |
王志恒, 黄思麒, 李成虎, 周吴艳, 胡韩, 徐中伟, 马维亮, 魏玉清. 13种藜麦萌发期抗逆性综合评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1): 25-36.
|
|
|
[13] |
|
[14] |
|
[15] |
曹敏, 张瑞, 钟婷, 虞道耿, 陈银华, 骆凯. 几种环境因子对崖州硬皮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9, 36(12): 3085-3092.
|
|
|
[16] |
王亚楠, 赵思明, 曹兵.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10种草本植物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草地学报, 2020, 28(4): 983-989.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20.04.015 |
|
|
[17] |
周洁仪, 赵文武, 杨杨, 谢文辉, 赵丽丽. 2种狼尾草属牧草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2023, 45(8): 50-59.
|
|
|
[18] |
罗冬, 王明玖, 李元恒, 陈海军, 杨勇. 四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2): 224-23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2.007 |
|
|
[19] |
张艳福, 姚卫杰, 郭其强, 边巴多吉, 李慧娥. 干旱胁迫对砂生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10): 45-56.
|
|
|
[20] |
doi: 10.1186/s12870-020-02483-4 pmid: 32539796 |
[21] |
王焱. 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及抗旱性评价[D]. 银川: 宁夏大学, 2018.
|
|
|
[22] |
高立杰, 李运起, 张洪杰, 敖特根白音. 14种紫花苜蓿萌发期抗旱性比较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5): 6-11, 283.
|
|
|
[23] |
朱志明, 杨晓婉, 李健荣, 周兴隆, 郭军成. 干旱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种质的抗旱性比较.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4): 375-382, 387.
|
|
|
[24] |
郭效龙, 宋希云, 裴玉贺, 郭新梅.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指标的筛选. 植物生理学报, 2018, 54(11): 1719-1726.
|
|
|
[25] |
洪越, 徐文伊, 王嘉杰, 刘瑞, 王婷, 晏迪, 连艺佳, 岳焕芳, 王晔, 段留生, 李润枝. 不同玉米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3, 38(3): 1-7.
|
|
|
[26] |
杨子光, 张灿军, 冀天会, 郭军伟, 孟丽梅, 张珂. 小麦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研究Ⅴ苗期抗旱指标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 156-159.
|
|
|
[27] |
黄爱花, 邹成林, 苏义成, 翟瑞宁, 莫润秀, 黄开健, 谭华. 玉米种子萌发特性对不同浓度PEG-6000的响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12): 2628-2633.
|
|
|
[28] |
|
[29] |
刘佳月. 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抗旱转录组学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
|
|
[30] |
doi: 10.1007/s11033-017-4104-5 pmid: 28597411 |
[31] |
|
[32] |
|
[33] |
杨姝, 杜桂娟, 马凤江. 27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辽宁农业科学, 2019(3): 7-12.
|
|
|
[34] |
王赞, 李源, 吴欣明, 高洪文, 孙桂芝. PEG渗透胁迫下鸭茅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鉴定.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30(1): 50-55.
|
|
|
[35] |
刘佳月, 杜建材, 王照兰, 崔乐乐, 赵彦慧. 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种子萌发期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中国草地学报, 2018, 40(3): 27-34, 61.
|
|
|
[36] |
王江银, 徐婉宁, 苏洋, 张博.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5份苜蓿材料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比较.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44(2): 81-91.
|
|
|
[37] |
惠雅佞, 罗永忠. 4个紫花苜蓿品种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草原与草坪, 2021, 41(6): 111-118.
|
|
|
[38] |
张辰昊, 热孜亚·艾力, 晁跃辉, 申玉华, 张铁军. 21份杂花苜蓿种质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2022, 44(3): 58-65.
|
|
|
[39] |
高志昊, 李雪颖, 兰剑, 胡海英. 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种子萌发指标比较与评价. 草地学报, 2022, 30(5): 1210-1218.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22.05.023 |
|
|
[40] |
樊瑀, 董淑琦, 原向阳, 杨雪萍, 姚翔, 郭平毅, 杨雪芳. 谷子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27(6): 42-54.
|
|
|
[41] |
罗俊杰, 欧巧明, 叶春雷, 王方, 王镛臻, 陈玉梁. 重要胡麻栽培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作物学报, 2014, 40(7): 1259-1273.
|
|
|
[42] |
朱丽丽, 张发玉, 安宁, 陈志国. 116份藜麦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 42(1): 23-31.
|
|
|
[43] |
陈碧云, 许鲲, 高桂珍, 闫贵欣, 李俊, 伍晓明. 中国白菜型油菜种质表型多样性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34(1): 25-32.
|
|
|
[44] |
王倩, 董孔军, 薛亚鹏, 刘少雄, 王若楠, 杨佳琪, 陆平, 王瑞云, 杨天育, 刘敏轩. 糜子核心种质成株期抗旱性鉴定评价与抗旱种质筛选.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1): 4163-417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3.21.003.
|
|
|
[45] |
任毅, 颜安, 张芳, 夏先春, 谢磊, 耿洪伟.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 37(3): 1-14.
|
|
|
[46] |
汪灿, 周棱波, 张国兵, 张立异, 徐燕, 高旭, 姜讷, 邵明波. 薏苡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 18(5): 846-85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7.05.006 |
doi: 10.13430/j.cnki.jpgr.2017.05.006 |
|
[47] |
白金顺, 王雪翠, 王艳秋. 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指标筛选及抗旱性评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12): 2253-2263.
|
|
|
[48] |
李欣勇, 张靖雪, 王文强, 盛伟, 虞道耿. 9种莎草科植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草业科学, 2022, 39(6): 1208-1216.
|
|
|
[49] |
郝俊峰, 张玉霞, 贾玉山, 格根图, 田永雷, 李宇宇. PEG-6000胁迫下苜蓿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11): 23-32.
|
|
|
[50] |
安欣慧, 陈桂顺, 鞠晓影, 赵勇, 张树华, 杨学举. 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14): 54-58.
|
|
|
[51] |
王永刚, 张胜军, 刘亚丽, 樊艳星, 郭彩琴, 马艳明. 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与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58(11): 2024-203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1.11.007 |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1.11.007 |
|
[52] |
王艺陶, 周宇飞, 李丰先, 依兵, 白薇, 闫彤, 许文娟, 高明超, 黄瑞冬. 基于主成分和SOM聚类分析的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分类. 作物学报, 2014, 40(1): 110-121.
|
|
[1] | 吕涛, 孙国清, 郭栋材, 陈全家, 蔡永生, 樊标星, 曲延英, 郑凯. 海岛棉纤维强度QTL紧密连锁InDel分子标记开发及效应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9): 1684-1701. |
[2] | 王文娟, 师尚礼, 康文娟, 杜媛媛, 殷辰. 干旱胁迫下陇中紫花苜蓿对外源精胺的生理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4): 676-691. |
[3] | 陈永先, 陈瑞江, 都艺芝, 术钧捷, 陈晚霞, 赵梓含, 王季春, 杜康, 张凯. 耐旱甘薯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2): 214-237. |
[4] | 唐桂梅, 李卫东, 周宇霞, 孔佑涵, 肖晓玲, 彭颖姝, 张力, 符红艳, 刘洋, 黄国林. 基于表型性状分析蕙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2): 339-354. |
[5] | 李培松, 陆永迪, 郭郁, 张启鹏, 刘韬奋, 王天合, 杨明凤, 向导, 田景山, 张旺锋. 基于棉花公证检验数据的新疆原棉品质区域分布规律[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 58-74. |
[6] | 乔钲岩, 于淼, 唐玉劼, 石贵山, 刘新宇, 刘晓涵, 王新鼎, 李扬, 王鼐, 陈冰嬬. 粒用高粱幼苗期耐苏打盐碱综合评价与指标鉴选[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 30-42. |
[7] | 张余周, 王一钊, 高茹茜, 刘逸凡. 小麦根系构型及抗旱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9): 1633-1645. |
[8] | 周全, 路秋梅, 赵张晨, 武宸冉, 符笑歌, 赵玉娇, 韩勇, 蔺怀龙, 陈微林, 牟丽明, 李兴茂, 王长海, 胡银岗, 陈亮. 244份春小麦苗期抗旱性的鉴定[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9): 1646-1657. |
[9] | 燕雯, 金秀良, 李龙, 徐子涵, 苏悦, 张跃强, 景蕊莲, 毛新国, 孙黛珍. 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的灌浆期人工合成小麦抗旱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9): 1674-1686. |
[10] | 郭磊, 黄晨艳, 宋宏峰, 沈志军, 张斌斌, 马瑞娟, 孙朦, 何鑫, 俞明亮. 桃苗圃适用除草剂的筛选、混配与安全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9): 1734-1747. |
[11] | 吴玉珍, 黄龙雨, 周大云, 黄义文, 付守阳, 彭军, 匡猛. 中国棉花审定品种SSR指纹库的构建与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8): 1430-1443. |
[12] | 倪书辉, 史东梅, 盘礼东, 叶青, 伍俊豪.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持水抗旱性能及生产力对侵蚀程度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7): 1350-1362. |
[13] | 高晨曦, 郝陆洋, 胡悦, 李永祥, 张登峰, 李春辉, 宋燕春, 石云素, 王天宇, 黎裕, 刘旭洋. 干旱条件下玉米转座子插入关联的表观调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6): 1034-1048. |
[14] | 曾祥翠, 杨永念, 李如月, 蒋学乾, 蒋旭, 徐嫣然, 刘忠宽, 龙瑞才, 康俊梅, 杨青川, 李明娜. 紫花苜蓿MsCE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调控根系生长发育功能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4): 4839-4853. |
[15] | 潘静, 孟志浩, 王森, 王海波, 何平, 常源升, 郑文燕, 李林光, 王琛, 王平, 何晓文. 苹果‘金冠’和‘长富2号’正反交F1代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4): 4945-49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