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璐婷,李秀红,刘栗君,叶发银,赵国华. 淀粉粒径对大麦淀粉物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5): 1010-1024. | 
																																																																																																																																																
																					| [2] | 龚强,王轲,叶兴国,杜丽璞,徐延浩. 农杆菌介导大麦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的获得[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8): 3638-3649. | 
																																																																																																																																																
																					| [3] | 陈琳,蔺瑞明,王凤涛,庞云星,李雪,赵爱平,张艳霞,张金玲,李文兴,何苏琴,冯晶,李赟,文才艺,徐世昌. 禾生指葡孢霉的遗传多样性及对苗期青稞的致病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 213-224. | 
																																																																																																																																																
																					| [4] | 杨菲,张爱红,孟凡思,霍良占,李希望,邸垫平,苗洪芹. 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的分布及其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2): 279-289. | 
																																																																																																																																																
																					| [5] | 何俊,田昕竹,王学东,刘彬,李宁,郑涵,孟楠,陈世宝. 基于根微形态测定土壤Zn对大麦的毒性阈值及其预测模型[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7): 1263-1270. | 
																																																																																																																																																
																					| [6] | 杨晓梦,杜娟,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杨涛,汪禄祥,杨加珍. 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相关功能成分含量的QTL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2): 205-215. | 
																																																																																																																																																
																					| [7] | 杜欢,马彤彤,郭帅,张颖,白志英,李存东. 大麦近等基因系苗期根系形态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对PEG胁迫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13): 2423-2432. | 
																																																																																																																																																
																					| [8] | 胡 敏,向永生,鲁剑巍. 石灰用量对酸性土壤酸度及大麦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20): 3896-3903. | 
																																																																																																																																																
																					| [9] | 张婷,王振宇,李铮,林祖松,李祥,田建文,张德权. 饲喂大麦对大河乌猪干腌火腿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2): 331-338. | 
																																																																																																																																																
																					| [10] | 曾亚文,汪禄祥,杨晓梦,杨加珍,杜 娟,普晓英,杜丽娟,杨树明,肖 亚,杨 涛. 大麦RIL群体内不同类型苗粉和籽粒元素的差异[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15): 2857-2866. | 
																																																																																																																																																
																					| [11] | 黄亿,李廷轩,张锡洲,戢林,吴沂珀. 氮高效利用基因型大麦氮素转移及氮形态组分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6): 1151-1161. | 
																																																																																																																																																
																					| [12] | 蔡秋燕,张锡洲,李廷轩,陈光登,吴德勇. 磷高效野生大麦拔节期对植酸态有机磷的利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6): 3146-3155. | 
																																																																																																																																																
																					| [13] | 李静雯,张正英,令利军,李淑洁. 利用RNAi抑制B-hordein合成降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19): 3746-3756. | 
																																																																																																																																																
																					| [14] | 唐旭, 计小江, 李超英, 吴春艳, 杨生茂, 刘玉学, 吕豪豪, 陈义. 水稻-大麦长期轮作体系钾肥效率及土壤钾素平衡[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1): 90-99. | 
																																																																																																																																																
																					| [15] | 姜晓东, 郭刚刚, 张京. 中国大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α-淀粉酶活性的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4): 668-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