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雪萌,余成敏,赛小玲,刘贞,桑海洋,崔百明. PSORA: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的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5): 2875-2882. |
[2] |
杜宇,祝智威,王杰,王秀娜,蒋海宾,范元婵,范小雪,陈华枝,隆琦,蔡宗兵,熊翠玲,郑燕珍,付中民,陈大福,郭睿. 利用第三代纳米孔长读段测序技术构建和注释蜜蜂球囊菌的全长转录组[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4): 864-876. |
[3] |
邵美琪,赵卫松,苏振贺,董丽红,郭庆港,马平. 盐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NCD-2对番茄促生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21): 4573-4584. |
[4] |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2): 296-309. |
[5] |
黄子粤,刘文君,覃仁柳,庞师婵,肖健,杨尚东. 不同品种南瓜内生细菌多样性及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8): 4018-4032. |
[6] |
陈露露,王会,王吉坤,王嘉博,柴志欣,陈智华,钟金城. 藏黄牛与宣汉黄牛心脏miRNA表达谱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8): 1677-1687. |
[7] |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5): 942-954. |
[8] |
赵园园,李鹏飞,许勤智,安清明,孟金柱. 山羊卵泡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7): 3597-3605. |
[9] |
刘海洋, 王伟, 张仁福, 热西达·阿不都热合曼, 姚举. 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3): 455-465. |
[10] |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4): 4505-4517. |
[11] |
张晓丽,张宏媛,卢闯,逄焕成,靳存旺,高喜,程挨平,李玉义. 河套灌区不同秋浇年限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9): 3380-3392. |
[12] |
李文广,杨晓晓,黄春国,薛乃雯,夏清,刘小丽,张晓琪,杨思,杨珍平,高志强. 饲料油菜作绿肥对后茬麦田土壤肥力及细菌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5): 2664-2677. |
[13] |
代红翠,张慧,薛艳芳,高英波,钱欣,赵海军,成浩,李宗新,刘开昌. 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下褐土真菌群落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3): 2280-2294. |
[14] |
侯建伟,邢存芳,卢志宏,陈芬,余高.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贵州黄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23): 4485-4495. |
[15] |
徐熙,任明见,李鲁华,杨喜翠,徐如宏. 贵紫麦1号籽粒色素形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2): 203-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