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Vol. 41 ›› Issue (8): 2506-251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8.08.042

• 研究简报 • 上一篇    下一篇

种植密度对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的影响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
  • 收稿日期:2006-01-17 修回日期:2006-04-29 出版日期:2008-08-10 发布日期:2008-08-10
  • 通讯作者: 刘霞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
  • Received:2006-01-17 Revised:2006-04-29 Online:2008-08-10 Published:2008-08-10

摘要:

【目的】阐明种植密度对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30 000株/公顷(低密度)和90 000株/公顷(高密度)两种种植密度下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规律。【结果】随着籽粒的发育,内珠被中的细胞质首先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解体,形成珠被绒毡层;珠被绒毡层退化消失的同时,子房壁细胞也离散解体,最终使子房壁和内珠被愈合在一起,形成种皮。胚乳内淀粉粒的积累是由内向外进行的,胚乳第二层细胞内淀粉粒的发育要早于胚乳最外层细胞。授粉后10~15 d是胚乳淀粉粒发育的质变关键时期(由无到有);而授粉后20~25 d是淀粉粒发育的量变关键时期(由少到多)。高密度处理的种皮细胞总层数约占低密度处理的1/2,但其各层细胞中的内容物相对较多,种皮形态建成的速度较慢。授粉后10~20 d,高密度处理的胚乳淀粉粒明显比低密度处理大且多;而授粉后25 d表现相反。玉米胚乳淀粉粒的剖面面积多数集中在0~0.8μm2之间,约占52.90%,大于3.6μm 2的仅占0.72%,有90.58%的淀粉粒的剖面面积小于2.0μm2。【结论】通过改变玉米种植密度,可以调节其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速度。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种皮, 形态建成, 淀粉粒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