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0年 第23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0-03-20
无栏目
作物化学杂交育种的实践与展望
刘录祥,黄铁城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1-9 .
摘要
(
)
PDF
(4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十多年来,化学杂交剂(CHA)的研究和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作物化学杂交育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本文重点综述了CHA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地论述了作物化学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CHA的种类、最佳施用时期及其作用机理;(2)化学杂交优势(包括F#-1和F#-2代)利用的研究;(3)CHA在作物常规育种及群体改良中的作用;(4)核基因型雄性不育性的化学恢复的可能性和研究现状;(5)作物化学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与利用的前景。
高蛋白华03早籼稻的育成及其稻米品质分析
杨学荣,扶惠华,杨胜英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10-14 .
摘要
(
)
PDF
(2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蛋白华03早籼稻是于1978—1988年应用花药培养、化学诱变结合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它比对照品种广陆矮4号早熟3—5天,适应性强,稻谷亩产约400公斤,具有较好的适口性、营养品质和较高的出米率。它的突出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等专业单位测定1984—1988年不同产地华03稻米样品,蛋白质含量平均达13.72%,8种必需氨基酸有6种超过FAO/WHO1973年建议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
麦芽品质性状的遗传育种
朱睦元,徐阿炳,袁妙葆,黄纯农,俞志隆,湛小燕,杨煜峰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15-19 .
摘要
(
)
PDF
(22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大麦啤酒麦芽品质性状(α-淀粉酶活力、麦芽汁色度、麦芽汁粘度)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麦芽汁粘度稍有偏差外,另外2个性状的遗传均完全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Vr回归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α-淀粉酶活力为超显性,(H#-1/D)#+(1/2)为1.58;麦芽汁色度和粘度为较大的部分显性;(H#-1/D)#+(1/2)分别为0.99和0.91。控制3个品质性状的显性基因组数约为7-10组,遗传力中等。本文就所得结果,初步讨论了大麦啤酒麦芽品质性状的遗传育种。
小鼠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从囊胚期培养发育到体节期
李云龙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20-25 .
摘要
(
)
PDF
(33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小鼠胚胎体外培养研究中,为筛选出适合囊胚期胚胎发育的最佳培养液,本研究分三个试验组进行。第一试验组的培养液主要由CMRL-1066和人脐带血清(HCS)组成;第二试验组的培养液是CMRL-1066加上胎牛血清(FCS);第三试验组用TCM-199添加少量碳酸氢钠做培养液。在适宜的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培养液获得了不同的培养成绩。试验结果表明:具有HCS的CMRL-1066培养液是把小鼠从囊胚期胚胎在体外条件下培养至体节期的最佳培养液;添加FCS的CMRL-1066培养液不够理想;而加进少量碳酸氢钠的TCM-199培养液则完全不适合培养囊胚期小鼠胚胎。
鸡蛋贮藏期蛋白粘弹性变化
丁祖荣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25-28 .
摘要
(
)
PDF
(1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双毛细管法测量了鸡蛋蛋白沿蛋形截面短轴各点粘弹性参数的分布及其分布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各部稠蛋白稀化过程不同,内侧稠蛋白稀化较快,外侧稠蛋白稀化较慢,随贮藏期延长,两者趋于一致。
敌稗水解酶Ary1 Acylamidase I在稻属(Oryza)植物中的分布
陈建君,松中昭一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29-33 .
摘要
(
)
PDF
(20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泛用于稻田的除草剂敌稗之所以不能伤害水稻的机理,在于水稻特有的敌稗水解酶(简称AAI)能将渗入到水稻体内的,具有杀草活性的N-(3,4-二氯苯基)丙酰胺迅速水解,从而起到解毒作用。基于高活性的AAI酶只存在于水稻的事实,笔者对稻属23种102株野生稻的AAI活性进行了普查和定量分析。弄清了敌稗对野生稻的防除效果,确立了AAI在稻属植株中的准确分布,并探讨了AAI酶在稻属植物系统分类中的作用。
在某些农林害虫防治中起用林丹前景的探讨
姚建仁,王政国,焦淑贞,郑永权,赵静,张国光,高大新,韩广珠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34-38 .
摘要
(
)
PDF
(25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某些农林害虫发生的特点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农药的供需形势,林丹在环境中的残留状况及其预测,以及国外对林丹的使用概况作了较全面的讨论。並提出了在某些农林害虫(飞蝗、小麦吸浆虫、蛴螬、地老虎、竹蝗等)防治中起用林丹的建议和应当采取的措施。
柑桔溃疡病菌噬菌体XCP#-1检验技术研究
王中康,唐显富,欧阳秩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39-44 .
摘要
(
)
PDF
(2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首次报道了根据噬菌体XCP#-1的特性以及寄主溃疡病细菌吸附和噬菌体增殖的原理,采用双层琼脂法测定游离噬菌体的数量变化来检测柑桔溃疡病无症材料。经过四川省12个县、市80个送检柑桔标样的噬菌体吸附或增殖检验,证实它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先进检测技术。
快生型大豆根瘤菌G+Cmol%测定及与其它根瘤菌之间的DNA同源性
葛诚,徐玲玫,樊蕙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45-50 .
摘要
(
)
PDF
(2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热变性温度法测定了快生型大豆根瘤菌DNA中G+Cmol%,结果表明其G+Cmol%为58.4-65.6,菌株间差为7%,提示了不同种的存在。以液相复性速率法测定了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与其它根瘤菌种之间的DNA同源水平,测定证明它们之间的同源水平很低。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三个DNA同源组间的同源率分别为15%,10%和25%,表明其亲缘关系很远。同源水平的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双季稻复种轮作与连作对土壤有机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杨东方,李学垣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51-56 .
摘要
(
)
PDF
(25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比较了双季稻复种轮作与三种复种连作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腐殖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稻复种轮作比油稻稻连作、麦稻稻连作和肥稻稻连作更能促进土壤有机质与矿质部分的复合。同时其紧结态腐殖质氧化稳定性强,能促进土壤形成稳定的团聚体,从E#-4/E#-6比值和胡敏酸红外光谱结果来看,复种轮作较三种连作下的土壤腐殖质的芳香性及缩合度提高,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而肥稻稻连作能降低土壤、重组和粘粒的C/N比值,增加松结态腐殖质含量及其氧化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壤养分的释放与供给。
地膜棉花优质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的产量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范志杰,聂安全,王靖稳,姚贞亮,王秋叶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57-66 .
摘要
(
)
PDF
(42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地膜棉花优质高产的密度、播期、追施氮肥量、化控量及果枝数等5项农艺措施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中等以上肥力的地膜棉田棉花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密度>化控量>播期>果枝数>追施氮肥量。另外还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小面积的信息反馈对比示范试验,对比示范结果表明,运用优化栽培组合方案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10)B研究硼素在油菜叶片中的分布特征
刘昌智,金河成,袁光咏,陈仲西,邓洪民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67-72 .
摘要
(
)
PDF
(22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10)B固体径迹蚀刻技术,测定油菜叶片硼的分布表明,硼在叶片中移动很慢,喂饲#+(10)B20天后的叶片与邻位叶的硼含量比:土培试验(缺硼土壤)为1.7-9.3,水培试验(供硼充足)为1.8-2.2;同一株油菜的叶片含硼量从基部向近顶部依次递减,土培试验为0.62-0.96ppm,水培试验为1.72-2.01ppm;同一张叶片的硼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叶正面比叶反面硼含量高0.8ppm(薹期)和1.8ppm(花期)[t=5.22#+和7.10#+],叶边缘比叶中部的硼含量高1.4-1.9ppm[t=20.00#+和16.24#+],叶尖端比叶中部的硼含量高1.8和1.9ppm[t=7.57#+和8.25#+]。这些特征与叶片缺硼症状相符合,它为油菜合理施硼提供了科学依据。
北京地区葡萄三种主要栽培方式的叶幕微气候和植物水分关系的研究
张大鹏,娄成后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73-82 .
摘要
(
)
PDF
(4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北京地区三种主要葡萄栽培方式的叶幕微气候和植物水分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单篱架栽培方式整个叶幕叶片受光平均水平较高,叶片和果粒平均温度、单叶蒸腾速率亦较高;然而叶面积指数较小,造成单位土地面积上叶幕光能总截留量和总蒸腾量的降低。双篱架栽培方式叶幕微气候条件和叶片水分生理活性次于单篱架,但叶面积指数较大,叶幕外表受光面较大和叶幕总蒸腾水平较高。棚架栽培方式的叶面积指数居中,叶幕微气候条件平均水平次于单、双篱架,叶片的水分生理活性较小。对三种栽培方式的生产性能及其改良途径作了讨论。
中国作物的收获指数
张福春,朱志辉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83-87 .
摘要
(
)
PDF
(21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中国30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各种作物的收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了收获指数、谷草比和有关的统计参数。结果指出:1.各作物的平均收获指数差别较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收获指数在0.35—0.45之间,谷草比在0.55—0.80之间。2.收获指数和谷草比的变动范围较大,对于同一作物,绝大多数样本的谷草比都分布在平均值附近,而少数的可以偏离平均值较远。3.由粮食产量推算秸秆量,对于大面积的估算有较满意的结果,而对于个别地块,其误差可能较大。4.一些主要作物谷草比的频率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而多数则属正偏类型。5.同一作物在丰、平、歉年的平均谷草比各不相同,一般丰年大,歉年小,平年介于其间。6.谷草比与产量水平有关,随着产量的提高而增加,其关系可用一元回归方程表示。
云南稻种资源对稻瘟病抵抗性联合鉴定结果
褚菊征,戴法超,曹秀菊,刘怀祥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88-89 .
摘要
(
)
PDF
(11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对赤霉粗毒素的敏感浓度测定初报
吴志凤,陈怀谷,王裕中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88-89 .
摘要
(
)
PDF
(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水仙病毒病的病原学研究
谢联辉,林奇英,郑祥洋,谢莉妍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89-90 .
摘要
(
)
PDF
(10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温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R59TS的选育
杨仁崔,王乃元,梁康迳,陈青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90-90 .
摘要
(
)
PDF
(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2): 91-95 .
摘要
(
)
PDF
(3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