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出版伦理声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0年 第2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0-01-20
无栏目
猪喘气病弱毒疫苗的研究鸡胚苗的研制
王桂敏,丁庆猷,李继庚,张启敬,朴永哲,刘付启荣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1-8 .
摘要
(
)
PDF
(33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猪肺炎霉形体兔化弱毒株作种子,以A#-26液体培养基加健康乳兔肺为稀释液,接种鸡胚。收获卵黄囊,制造14批湿苗和10批冻干苗。共接种猪111头,对猪安全,X光阴性猪占100/111(90.1%),免疫猪保护力为90/111(81.1%),对照猪26/26(100%)发病。冻干苗10批无菌、安检、残余水分、物理性状均达到一般冻干苗的水平。冻干苗免疫期在6个月以上。在-20℃条件下至少保存10个月。先后在北京、河北、辽宁、江西、湖南等20几个猪场免疫接种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10000多头份,使用单位反应良好。
我国北部绵羊脱毛症与锌营养状况关系的探讨
钟永安,张敏红,柯晓东,白玉白,夏重信,王雅茹,张高迪,杨醉宇,王巨,高尼格尔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9-15 .
摘要
(
)
PDF
(35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绵羊脱毛症流行病学的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以及对牧草、饮水和绵羊血浆锌状况的检测,得出绵羊脱毛症是一种自然缺锌症。本研究采用可控可溶锌玻璃丸治疗绵羊脱毛症,效果好,方法简便,不用重复多次给药,一次给丸即解决问题,且未见任何中毒及其它异常迹象。
应用合成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节约生长--肥育猪日粮中鱼粉和蛋白质的效果
高振川,秦学忠,李建凡,姜云侠,黄德品,赵克斌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15-20 .
摘要
(
)
PDF
(3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84头42日龄断奶、体重11千克的大白猪♂×(兰德瑞斯♂×北京黑♀)♀杂交一代仔猪按每组12头(6♂+6♀)分为7组,每组猪被饲以按有、无鱼粉,高、低蛋白质水平,含豆饼或棉籽饼和补充合成氨基酸与否设计的7种试验日粮中的一种,至体重增到87千克。试验结果如下: 1. 在使用合成赖、苏、色氨酸条件下,6周龄断奶仔猪可以用无鱼粉豆饼和/或棉籽饼-玉米日粮养至上市体重,日增重和饲料/增重值与喂鱼粉豆饼-玉米日粮的猪相似。 2. 用合成赖、苏、色氨酸强化11-25,25-60,60-87千克体重阶段蛋白质分别为17%、14%和12%的低蛋白豆饼和/或棉籽饼日粮,猪的增重、饲料效率明显改善而与相应阶段喂蛋白质含量19%、16%和14%的有、无鱼粉高蛋白豆饼和/或棉籽饼日粮的猪无明显差别。 3. 在添加赖、苏、色氨酸条件下,棉籽饼能够代替11-87千克体重肉猪日粮中全部鱼粉和豆饼。向低蛋白棉籽饼日粮补加上述三种氨基酸的效果大于对低蛋白豆饼日粮的添加效果。 4. 向低蛋白棉籽饼-玉米生长-肥育猪日粮补加合成赖、苏、色氨酸可以明显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并有效地预防烟酸缺乏症发生。
农业螨类研究进展
李隆术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22-30 .
摘要
(
)
PDF
(4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择要报道了农业螨类研究结果。柑桔叶螨类在春秋季温度较高、干燥和新梢抽发等条件下易严重为害。柑桔锈瘿螨在秋季气温适宜,雨日多,叶果营养丰富时盛发。以后扩展到种群系统生态,对桔园昆虫群落、密度估计和抽样、种群空间、时间和数量动态、天敌作用评价和经济阈值等进行研究,为测报提供依据。 鼹鼠跗线螨是水稻褐鞘病的传染媒介。侧多食跗线螨严重为害茶叶、蔬菜等作物。通过研究证实前者为菌食性螨类,是传菌促使水稻褐鞘病发展的主因。后者雌螨致死中温为43.6℃,内禀增长率和田间种群增长率在25℃时均高,还提出了用种群增长率预测种群消长的简便方法。 本文还对农螨的主要类群:贮粮螨、食品螨、甲螨、巨须螨的区系和甲螨作为环境污染的新生物指标进行了研究。
西瓜品种抗枯萎病鉴定方法的研究
于思勤,王守正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31-36 .
摘要
(
)
PDF
(2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培养液中,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产生以镰刀菌酸为主的致萎物质,用50%的枯萎病菌培养滤液浸苗88小时,对不同西瓜品种致萎力的差异情况与品种在病圃中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 受枯萎病菌侵染以前,11个西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极小,酶带数及颜色深浅相同。接种枯萎病菌以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增强,酶带数增加1-2条。同工酶谱中E#-1、E#-7酶带或E#-1酶带的出现与否,是鉴别西瓜品种抗枯萎病的一个生化指标。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肥力特征的研究
谢德体,曾觉廷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37-44 .
摘要
(
)
PDF
(32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耕作法——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其肥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自然免耕创造了垄沟相间的微地形,耕作层增厚,土体表面扩大,形成了良好的土体层次,有利于土壤中的水、热、气、肥的运动。因此,与传统耕作法相比,自然免耕的水稳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增加,土壤积温增高,温差变大,水分和养分的有效性提高,Eh和腐殖质含量增高,微生物和酶活性增强。所以,水田自然免耕,能使土壤稳、匀、足、适地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热、气、肥(养分)。
我国潜育性水稻土的形成、特性及增产潜力
龚子同,张效朴,韦启璠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45-52 .
摘要
(
)
PDF
(41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潜育性水稻土是我国主要低产土壤。多年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它是在淹水还原、有机物质存在和嫌气微生物活动条件下形成的。根据诊断层潜育层的位置、厚度和发育程度划分为全层潜育、上位潜育、下位潜育、犁底层潜育和中位潜育五个类型。土壤以强还原作用、Fe#++和有机物质积累、Fe、Si、P、K迁移和不良物理结构为特征。 明沟或暗沟排水和水旱轮作是改良潜育性水稻土的基本措施;合理施用磷、钾肥明显提高稻谷产量。通过上述综合措施,每亩每年可增产稻谷100公斤,全国6000万亩可增产60万吨。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抗病性鉴定
陈尚安,董玉琛,周荣华,王剑雄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54-59 .
摘要
(
)
PDF
(24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山羊草属14个种68份材料和多年生6个属53个种100份材料进行了成株期抗三种锈病和白粉病的鉴定。结果表明山羊草中10.8%的材料对条锈、5.9%对叶锈、12.3%对秆锈和75.0%对白粉病免疫。多年生属种中96.0%的材料对条锈、91.9%对叶锈、45.0%对秆锈、80.6%对白粉病免疫。鉴定出一批兼免四种病害的材料。认为自野生近缘植物向小麦中转移抗病基因是很有前途的。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及测定方法的改进
申岳正,闵绍楷,熊振民,罗玉坤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60-68 .
摘要
(
)
PDF
(3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单粒稻米冷碱糊化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法,即米粒不经磨粉、煮沸,只通过冷碱液直接糊化来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用此方法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常规方法及小样米粉(20mg)冷碱糊化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用单粒稻米冷碱糊化法分析了7个组合后代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高直链淀粉含量籼稻与高、低直链淀粉含量籼稻或糯稻的杂交组合中,高直链淀粉含量对低直链淀粉含量或糯性表现为完全显性,受单一显性基因控制,可能还受一些微效基因影响,并存在基因剂量效应;在低直链淀粉含量籼稻与糯稻的杂交组合中,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可能受不同的Wx等位基因控制,也可能属数量遗传。
棉花自交的遗传效应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陆作楣,承泓良,焦达仁,束世山,邵明玉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69-75 .
摘要
(
)
PDF
(32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棉种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品种个体的杂合性和群体的高度异质性所造成的基因分离重组。棉花自交,使主要经济性状表型方差下降,遗传力上升,变异系数减小,而性状平均值变化不大。据此,连续自交结合系谱选择,造成纯合稳定的基础群体,是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基本目标。新设计的“自交混繁法”棉种生产技术,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NIRS)在甘薯品质育种上的应用
陆国权,盛家廉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76-81 .
摘要
(
)
PDF
(23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常规化学法为对照法,应用NIRS法对40个甘薯样品进行了品质分析。两种方法所测甘薯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如下:水分分别为0.979和2.4%,粗蛋白分别为0.966和3.38%,淀粉分别为0.969和1.91%,粗纤维分别为0.957和3.74%,还原糖分别为0.922和4.12%。NIRS法测定甘薯主要品质指标可取得和常规品质分析法相近似的精度水平。 NIRS法是一种光物理化学仪器法,它不需称样,不需用化学试剂处理样品,普通操作者30秒内便可同时测得样品中一种或几种成分含量。在鉴定和筛选成批甘薯育种材料上显示出很大应用潜力。
花生辐射突变体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选种效果的研究
邱庆树,鲁蓉蓉,禹山林,张代珍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82-88 .
摘要
(
)
PDF
(34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两个表现型稳定一致的辐射大突变体杂交后代及两个原品种的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变异规律和选种效果的研究。主要结果:1.大突变体杂交后代单株生产力等经济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遗传进度都优于原品种的杂交后代。2.大突变体间杂交后代的选种效果优于原品种的杂交后代,大突变体间杂交中选株率占总中选株率的86.1%,比原品种间杂交的13.9%高72.2%,并已初步选出了有希望的品种(系)。
荧光假单胞菌Tn5诱变防病增产研究初报
彭于发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88-89 .
摘要
(
)
PDF
(10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酶法诱导根瘤菌进入小麦根系结瘤共生
谢应先,陈婉华,徐晶,陈廷伟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88-88 .
摘要
(
)
PDF
(5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棉花种质资源抗枯、黄萎病鉴定
孙文姬,陈其煐,马存,石磊岩,简桂良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89-90 .
摘要
(
)
PDF
(9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可育两用系选育成功
杨光圣,傅廷栋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90-90 .
摘要
(
)
PDF
(4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1949-1989)
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1): 91-96 .
摘要
(
)
PDF
(3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