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明明,赵番番,葛建军,赵俊亮,王丹,胥磊,张梦华,种丽伟,黄锡霞,王雅春. 新疆地区荷斯坦牛长寿性与产奶量的遗传力估计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1): 4294-4303. |
[2] |
刘树森,孙华,石洁,郭宁,马红霞,张海剑. 基于地上部症状的玉米根腐病分级及严重度与农艺性状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0): 3939-3947. |
[3] |
郭军,王克华,韩威,窦套存,王星果,胡玉萍,马猛,曲亮. 42日龄如皋黄鸡体重间接遗传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9): 3854-3861. |
[4] |
苏倩,杜文宣,马琳,夏亚迎,李雪,祁智,庞永珍. 紫花苜蓿MsCIPK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9): 3697-3709. |
[5] |
姜晓婷,黄高翔,熊小英,黄芸培,丁昌峰,丁明军,王鹏. 秧苗富锌对不同水稻品种镉积累及相关转运基因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7): 3267-3277. |
[6] |
张云秀,蒋旭,尉春雪,蒋学乾,卢栋宇,龙瑞才,杨青川,王珍,康俊梅. 紫花苜蓿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MsHMG-Y调控花期的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6): 3082-3092. |
[7] |
武亚瑞,刘锡建,杨国敏,刘红伟,孔文超,吴永振,孙晗,秦冉,崔法,赵春华. 高低氮处理下小麦旗叶性状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 1-11. |
[8] |
马琳,温红雨,王学敏,高洪文,庞永珍. 紫花苜蓿MsMAX2的克隆及功能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9): 4061-4069. |
[9] |
李昕芫, 娄金秀, 刘清源, 胡健, 张英俊. 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紫花苜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6): 3393-3405. |
[10] |
范涛,李治,蒋庆,陈姝霖,欧霞,陈永艳,任天恒. 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粒长主效QTL紧密连锁KASP标记的开发及其效应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4): 2941-2951. |
[11] |
李泽民,张晨,张崇玉,张桂国. 不同品种苜蓿中营养成分相互关系及生物产量[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6): 1269-1277. |
[12] |
胡文静,张春梅,吴迪,陆成彬,董亚超,程晓明,张勇,高德荣. 长江中下游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的筛选与部分农艺性状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1): 4313-4321. |
[13] |
曹小东,刘自刚,米文博,徐春梅,邹娅,徐明霞,郑国强,方新玲,崔小茹,董小云,米超,陈其鲜. 甘蓝型冬油菜北移种植的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0): 4164-4176. |
[14] |
康俊梅,张俏燕,蒋旭,王珍,张铁军,龙瑞才,崔会婷,杨青川. 紫花苜蓿MsSQE1的克隆及对皂甙合成的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 247-260. |
[15] |
吴曹阳,梁诗涵,邱军,高金锋,高小丽,王鹏科,冯佰利,杨璞. 基于连续12年国家苦荞区域试验的中国苦荞品种选育现状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9): 3878-3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