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25, Vol. 58 ›› Issue (17): 3488-3502.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5.17.010
王庆峰1,2(), 褚长彬1, 赵峥1,2, 吴淑杭1,2,*(
), 周德平1,*(
)
收稿日期:
2024-10-11
接受日期:
2024-12-03
出版日期:
2025-09-01
发布日期:
2025-09-02
通信作者:
联系方式:
王庆峰,E-mail:wqfcool@126.com。
基金资助:
WANG QingFeng1,2(), CHU ChangBin1, ZHAO Zheng1,2, WU ShuHang1,2,*(
), ZHOU DePing1,*(
)
Received:
2024-10-11
Accepted:
2024-12-03
Published:
2025-09-01
Online:
2025-09-02
摘要:
【目的】为明确草莓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功能的影响,解析草莓连作下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以及碳氮磷代谢功能基因的变化特征,为调控连作土壤微生态平衡和土壤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Miseq测序和高通量芯片等技术研究未连作(T1),连作3年(T3)和连作10年(T10)条件下细菌、真菌和碳氮磷代谢功能基因变化规律,解析影响土壤功能的主效因子。【结果】草莓连作降低了土壤pH值,但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1.2 g·kg-1上升至32.4 g·kg-1。连作使草莓根际和非根际细菌丰度先升高后降低,非根际真菌丰度变化与细菌变化趋势相似,但显著降低了根际真菌丰度,说明细菌和真菌对连作的响应不同。连作对细菌多样性影响不显著,而显著降低了真菌多样性,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通过比较不同连作年限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之间的UniFrac距离发现,真菌群落UniFrac距离为0.64—1.36,远远高于细菌群落的0.028—0.111,说明连作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高于细菌。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pH显著相关,而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养分状况(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等)显著相关。草莓连作改变了土壤碳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使土壤中固碳基因accA显著降低,固氮基因nifH和磷代谢相关功能基因(phoD、phoX和pqqC)先升高后降低。进一步通过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分析发现,草莓连作真菌群落结构(丰度、多样性和组成)对土壤碳氮磷代谢功能基因的影响高于细菌群落结构。【结论】草莓连作引起的土壤碳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的改变主要是通过调控真菌群落结构而实现的。未来应重点调控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以改良长期连作土壤的健康状况。
王庆峰, 褚长彬, 赵峥, 吴淑杭, 周德平. 草莓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及碳氮磷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7): 3488-3502.
WANG QingFeng, CHU ChangBin, ZHAO Zheng, WU ShuHang, ZHOU DePing. Effects of Strawberry Continuous Cropping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Gene Abundance[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5, 58(17): 3488-3502.
表1
草莓连作对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处理 Treatment | 酸碱度 pH | 电导率 EC (μs·cm-1) | 速效钾 Available K (mg·kg-1) | 有效磷 Available P (mg·kg-1) | 有机质 Organic matter (g·kg-1) | 碱解氮 Alkali-hydrolysable N (mg·kg-1) |
---|---|---|---|---|---|---|
T1 | 7.47±0.02a | 497.3±1.5c | 826.7±11.6b | 45.97±0.54c | 21.2±0.02b | 150.5±7.0b |
T3 | 7.43±0.02b | 520.0±1.7a | 1301.7±2.9a | 210.01±0.41a | 32.4±0.00a | 214.7±8.1a |
T10 | 7.16±0.01c | 514.0±1.0b | 821.7±2.9b | 79.2±0.24b | 32.3±0.01a | 208.8±16.5a |
表2
草莓连作对草莓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的影响"
组别Groups | 处理Treatment | ACE指数 | Chao指数 | Shannon指数 | Sobs指数 |
---|---|---|---|---|---|
细菌 Bacteria | RT1 | 1950±158a | 1949±158a | 7.06±0.10a | 1946±159a |
RT3 | 2020±49a | 2020±50a | 7.09±0.01a | 2016±49a | |
RT10 | 2022±58a | 2022±59a | 7.00±0.01a | 2015±55a | |
T1 | 1939±187a | 1938±186a | 7.05±0.11a | 1934±186a | |
T3 | 1919±84a | 1919±83a | 7.06±0.06a | 1916±86a | |
T10 | 2120±19a | 2119±18a | 7.07±0.05a | 2116±17a | |
真菌 Fungi | RT1 | 553±1b | 553±1b | 4.82±0.05ab | 552±2b |
RT3 | 482±18c | 481±18c | 4.56±0.06b | 481±18c | |
RT10 | 306±10d | 306±9d | 3.73±0.14c | 305±11d | |
T1 | 615±6a | 614±6a | 4.93±0.03a | 614±7a | |
T3 | 509±14c | 509±14c | 3.97±0.15c | 507±14c | |
T10 | 337±17d | 337±17d | 3.70±0.16c | 337±17d |
[1] |
|
[2] |
田给林, 张潞生. 蚯蚓粪缓解草莓连作土壤障碍的作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3): 759-767.
|
|
|
[3] |
|
[4] |
李青杰, 方文生, 颜冬冬, 王秋霞, 曹坳程. 熏蒸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2019, 21(5/6): 780-786.
|
|
|
[5] |
王庆峰, 周德平, 褚长彬, 赵峥, 杨乾罡, 吴淑杭. 炭疽病发病草莓与健康草莓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差异. 土壤通报, 2022, 53(6): 1404-1412.
|
|
|
[6] |
刘株秀, 刘俊杰, 徐艳霞, 张武, 米刚, 姚钦, 王光华. 不同大豆连作年限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9, 39(12): 4337-4346.
|
|
|
[7] |
|
[8] |
王庆峰, 马鸣超, 姜昕, 关大伟, 曹凤明, 李俊.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胶质类芽胞杆菌初级种子培养基. 微生物学杂志, 2015, 35(3): 17-22.
|
|
|
[9] |
邹丽文, 李婷婷, 付波, 陈捷. 木霉菌·芽孢杆菌混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 37(6): 1-5.
|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宋达成, 赵文智, 李广宇, 王理德, 马瑞, 任珩, 吴昊. 退耕对民勤绿洲土壤碳氮循环关键微生物及功能基因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24, 44(2): 805-818.
|
|
|
[18] |
|
[19] |
|
[20] |
郭晗玥, 王东升, 阮杨, 乔亦铸, 张芸滔, 李玲, 黄启为, 郭世伟, 凌宁, 沈其荣. 西瓜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1): 4245-425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3.21.009.
|
|
|
[21] |
田晴, 高丹美, 李慧, 刘守伟, 周新刚, 吴凤芝. 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5): 1018-102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05.013.
|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张小琴, 尹昌, 李政, 唐旭, 李艳, 吴春艳.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典型氨氧化菌和全程氨氧化菌种群活性和丰度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14): 2803-281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4.14.009.
|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马鸣超, 刘丽, 姜昕, 关大伟, 李俊. 胶质类芽孢杆菌与慢生大豆根瘤菌复合接种效果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8): 3600-3611.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8.004.
|
|
|
[43] |
胡骞予, 蔡永占, 韩小女, 符宗伟, 刘舜, 杨祖恒, 雷蕾, 陈小龙, 方宇, 余磊, 黄飞燕. 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22, 37(2): 233-239.
|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李天来, 杨丽娟. 作物连作障碍的克服——难解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5): 916-91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05.011.
|
|
|
[49] |
|
[1] | 张涵, 张玉琪, 黎景来, 徐虹, 李维环, 李涛. LED补光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草莓生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5): 975-990. |
[2] | 陈会鲜, 何文, 阮丽霞, 黄小娟, 兰秀, 蔡兆琴, 李恒锐, 黄珍玲, 韦婉羚, 梁振华, 李天元, 曹升, 李喜弟, 韦均参. 间作大豆对木薯生长及连作土壤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1): 2176-2189. |
[3] | 郭晗玥, 王东升, 阮杨, 乔亦铸, 张芸滔, 李玲, 黄启为, 郭世伟, 凌宁, 沈其荣. 西瓜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1): 4245-4258. |
[4] | 龚小雅,石记博,方凌,方亚鹏,吴凤芝. 淹水对辣椒连作土壤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2): 2472-2484. |
[5] | 鲁晓峰,杜国栋,邵静,张静茹,孙海龙. 草莓根系线粒体对外源酚酸胁迫的生理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5): 1029-1042. |
[6] | 王爱华,马红叶,李荣飞,杨仕品,乔荣,钟霈霖. 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种间杂种果实香气成分的代谢谱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5): 1043-1054. |
[7] | 孙洪影,王岩,李伟佳,朱天姝,姜颖,许妍,吴清悦,张志宏. 森林草莓FveD27的表达特性和功能[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0): 2179-2191. |
[8] | 田晴,高丹美,李慧,刘守伟,周新刚,吴凤芝. 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5): 1018-1028. |
[9] | 盛月凡,王海燕,乔鈜元,王玫,陈学森,沈向,尹承苗,毛志泉. 不同土壤质地对平邑甜茶幼苗连作障碍程度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4): 715-724. |
[10] | 韩永超,曾祥国,向发云,过聪,张庆华,陈丰滢,关伟. 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对炭疽病抗性的离体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0): 3585-3594. |
[11] | 董静,钟传飞,王桂霞,常琳琳,孙健,孙瑞,张宏力,李睿,隗永青,郑书旗,张运涛. 日中性草莓不同季节果实挥发性成分差异[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3): 2309-2327. |
[12] | 阎依超,万春雁,古咸彬,郭成宝,陈月红,高志红. 过量表达RdreB1BI对草莓果实品质及相关基因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7): 1353-1367. |
[13] | 马子清,段亚楠,沈向,陈学森,尹承苗,毛志泉. 不同作物与再植苹果幼树混栽对再植植株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19): 3815-3822. |
[14] | 王庆峰,姜昕,马鸣超,关大伟,赵百锁,魏丹,曹凤明,李力,李俊. 长期施用氮肥和磷肥对东北黑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17): 3315-3324. |
[15] | 高翠珠,杨红玲,黄夏宇骐,黄俊斌,李国庆,郑露. 湖北省设施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及流行因子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9): 1617-16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