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Vol. 41 ›› Issue (8): 2235-2240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8.08.003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玉米丝裂病发生的数量遗传分析

  

  1.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 收稿日期:2007-04-24 修回日期:2007-06-04 出版日期:2008-08-10 发布日期:2008-08-10
  • 通讯作者: 潘光堂

Quantitative Genetic Analysis of Silk-cut in Maize (Zea mays L.)

  1.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 Received:2007-04-24 Revised:2007-06-04 Online:2008-08-10 Published:2008-08-10

摘要:

【目的】分析玉米丝裂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为选育抗丝裂病品种和高效改良感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运用六世代平均值分析法和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普通玉米自交系R08975-12杂交组合的P1P2F1F2:3B1:2B2:2 6个世代群体的种子丝裂病进行分析。【结果】玉米丝裂病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在F2:3B1:2B2:2 3个家系世代,主基因方差分别为201.4531.9931.99;多基因方差依次为11.0481.140.00。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1.31;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4.47,显性效应值为10.85。主基因遗传率在F2:3B1:2两个分离家系群体中为81.31%21.56%,多基因遗传率为4.46%54.68%B2:2家系中未检测出多基因的存在。【结论】玉米丝裂病主要由加性主基因控制,在抗病育种中可在早代高强度选择,对感病自交系可采取回交转育的方法进行改良。

关键词: 玉米, 丝裂病, 主基因+多基因, 数量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