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88年 第21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1988-11-20
无栏目
丁颖教授论著摘编 纪念著名农业科学家丁颖教授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1-3 .
摘要
(
)
PDF
(2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今年11月25日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我院第一任院长丁颖教授诞辰一百周纪念日。我们以万分崇敬的心情缅怀在我国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战线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老前辈。丁颖教授1888年11月25日生于广东省高州县。1924年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毕业,历任原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务。他一生中共发表论文140余篇,选育水稻优良品种60余个,对生物学理论、农业科学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此纪念丁颖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重读了丁颖教授许多著作,对照当前我们农业科学战线上的现实情况感到格外亲切。我们选录丁颖教授著作中的某些段落,以供广大读者了解老前辈对农业生产、农业科学具有指导意义的精辟论点,学习他谦虚谨慎、孜孜不倦、严谨治学、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肩负起老一辈科学家的未竟事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奉献力量。
我国杂交稻的新进展
娄希祉,毛昌祥,李馨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3-8 .
摘要
(
)
PDF
(3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综述了我国杂交稻80年代以来的多项成就。选配了一批高产优质、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熟期的新组合;改进和完善了高产模式栽培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制种产量;在杂交稻的遗传规律、优势预测、生理生化、形态解剖等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了新的深入。最后,作者还针对科研生产上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根瘤菌(Rhizobium)对非豆科作物的侵染及侵染条件的研究
许玉兰,张玉洁,刘庆城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9-19 .
摘要
(
)
PDF
(49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最近几年,我国报刊上出现了关于磁化技术诱发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问题的争论,在农业科技界引起普遍的关心和注意,本文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证明一定剂量的磁化处理有促进黄瓜植株鲜重增加、生长健壮的作用,但未观察到磁化诱导黄瓜植株结瘤、固氮现象。试验还首次证明,根结线虫可以将根瘤菌引入黄瓜根结中,但进入黄瓜根结中的根瘤不能正常表达原有的固氮活性。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对氰戊菊酯、氧乐果及其混剂抗药性的研究
慕立义,王开运,姜翠玲,沈慧敏,姜家良,陈巧云,邓启荣,林国芳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18-26 .
摘要
(
)
PDF
(38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用药水平较低地区棉田中采集棉蚜,在室内液培棉苗上繁殖,分别用氰戊菊酯、氧乐果及氰戊菊酯+氧乐果(1∶8 AI)混剂以浸蘸法处理试虫16代,氰戊菊酯选育的种群抗性高达4324.4倍,而氧乐果及混剂选育的抗性仅分别为22.3倍及16.5倍。上述三种抗性种群对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均分别表现出显著或高度交互抗性,但对一些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有机氯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却不明显。用酶抑制剂生测法及离体酶活性测定的研究表明,棉蚜对上述药剂的抗性与羧酸酯酶及氧化酶活力增加有关。
利用染色体分析技术对牛胚胎性别早期判定方法
晁玉庆,年景声,国向东,赖双英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26-26 .
摘要
(
)
PDF
(4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苏云金芽孢杆菌HD -1δ- 内毒素蛋白的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
伍宁丰,范云六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27-30 .
摘要
(
)
PDF
(16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HD-1伴胞晶体中分离得到的毒素蛋白经过Sepharose 6B和DEAE Sephadex DE-52得到了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在SDS-PAGE上呈现一条带,其分子量约为68000。用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了抗HD -1δ- 内毒素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经过半年的体外培养,大多数细胞株仍能持续分泌高滴度的单克隆抗体。文中还讨论了抗体的特异性及理化特性。此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将为植物基因工程产物的检测提供有力工具。
宁夏小麦条锈病流行趋势研究
白成佶,穆永顺,李刚,邱艳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31-36 .
摘要
(
)
PDF
(19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应用标准化方差分析周期叠加外推法,根据小麦条锈病流行条件中有关气象因素,在分析4-6月份气温、降水量长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再根据多因素综合预报方案表和多元回归方程,求得各年流行等级,预测1986-2000年流行趋势。1996年以前处于偏旱少雨时段,为非流行和轻度流行时期。1997-2000年处于多雨偏涝时段,呈现再度大流行趋势。两种方法因素不同,结果完全一致。
中国春小麦(6x)×苏联球茎大麦(4x)属间整倍体杂种株系的农艺性状和细胞遗传学观察
戎均康,汪丽泉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37-46 .
摘要
(
)
PDF
(54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染色体观察,从57个中国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苏联球茎大麦(Hordeum bulbosum L.)BC#-(1)F#-5和BC#-(1)F#-6代杂种株系中,筛选出13个整倍体株系(2n=6x=42)[编号E#-(1)-E#-13]。形态观察表明:它们在苗期、成熟期和穗部形态以及抽穗期、株高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获得了一秕矮秆、大穗、高蛋白、抗小麦黄花叶病等优良农艺性状的材料。这批材料有4种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即具有低频率和高频率单价体的株系;具有低频率和高频率四价体的株系。由此推断,这些株系所特有的性状是通过染色体置换(二体或单体置换)和染色体易位而引入的,并且这种置换和易位涉及到球茎大麦的染色体。
高粱同核异质与异核异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花药及雌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彭永康,祁忠占,张福跃,刘桂琴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45-52 .
摘要
(
)
PDF
(3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高粱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3197A、T×398A)和异核异质雄性不育系(FA)、保持系的花药及雌蕊不同发育时期,共检测出13种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两种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过氧化物酶谱型非常接近,因此,这种酶可能是核基因编码的。在3197A、T×398A中检测出2条专一性酶带(A#-8、A#-9),这两条酶带可能是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标志酶带。所有三套雄性不育系花粉粒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多于保持系,这可能是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对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所造成。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雄性不育特性可能是这两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棉属远缘杂种胚珠离体培养研究
张献龙,孙济中,刘金兰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53-59 .
摘要
(
)
PDF
(35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陆地棉自交、陆地棉×亚洲棉、陆地棉×瑟伯氏棉进行了胚珠培养的研究。遗传材料在生长速度、成胚率方面对培养基具有特异性;以陆地棉×亚洲棉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和氨基酸对胚生长的影响。IAA0.5-1ppm和脯氨酸0.1mM分别有效地提高了成胚率。NAA0.5ppm和谷氨酰胺0.1mM分别使正常胚的比例显著提高;胚珠培养会产生一些不正常胚,有些胚不能培养成苗;使用活性碳能有效地避免幼根发黑现象,促进根的生长和新根的发生;本文对胚珠培养的优越性进行了讨论。
利用生态指标划分小麦生态类型的研究
蒋代章,吴朝聘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59-65 .
摘要
(
)
PDF
(24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Q型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来自全国主产麦区的31个代表性品种在杨陵分期播种下的生态表现。结果表明:从强春性到强冬性所划分的6个生态类群中,小麦主茎平均叶龄、主茎最高叶龄、出苗至拔节的积温及冻害等级4个指标反映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性状的稳定性。其贡献率分别达92.79%、86.02%、81.85%和81.64%;而出苗至开花的天数与抽穗率两个指标反映了不同生态类型间的可变性,其贡献率仅为35.87%和22.14%。
人参锈腐病综合防治的研究
白容霖,王子权,刘兆荣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65-65 .
摘要
(
)
PDF
(3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效硒皮下注射剂中I、II型应用效果的研究
钟永安,柯晓东,张敏红,白玉白,夏重信,王雅茹,张高迪,王亚民,杨醉宇,王树金,王羽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66-66 .
摘要
(
)
PDF
(4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啤酒大麦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综合栽培效应
赵德才,唐宗奎,朱风台,石岑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67-73 .
摘要
(
)
PDF
(30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5个栽培技术因素对啤酒大麦产量、粒重和蛋白质含量3个主要生产指标性状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适期早播(10月13日-11月2日)、增加基本苗密度(6-22万/亩)、等量氮肥早施对籽粒产量有正效应,而对粒重和蛋白质含量有负效应;施氮量(20kg/亩以下)增加,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都提高,粒重表现二次反应;基追氮肥比例的作用较不明显,仅有微弱的效应。不同条件下,产量与粒重均负相关;产量、粒重与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因所考虑的因子而定。各个因子的综合效应大小依次为:施氮量>播期>施氮时期>基本苗密度>基追氮肥比例。
无籽西瓜无性系快速育苗的研究
高新一,王真,林翔鹰,骆淑兰,王玉英,王伏雄,孙百令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74-80 .
摘要
(
)
PDF
(32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籽西瓜无性系快速育苗,包括组织培养加速繁殖;无土栽培建立采穗圃;利用抗病砧木嫁接生产用苗3个阶段。本文重点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技术措施。从1985-1987年3年共发展三倍体无籽西瓜37.9公顷。无性系表现长势好、根系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
植物病毒病的化学治疗策略
吴尔福,瞿晓灵,李兴锋,孙光荣,王鸣岐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80-80 .
摘要
(
)
PDF
(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绿洲潮土上玉米施锌的增产效果和使用技术
芦满济,祁国元,芦目标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81-87 .
摘要
(
)
PDF
(2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们就黑河流域绿洲潮土上玉米施锌的效果和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绿洲潮土上玉米施锌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有效锌含量低,施锌玉米籽粒增产量为34.3-74.2kg/亩,增产率为10.2-23.4%。并且,施锌增产率与土壤有效锌含量间呈幂函数曲线关系,即y=9.388x#+-1.908。施锌最有效的方法是锌浸种加叶面喷锌。并初步确定,土壤有效锌(DTPA-Zn)临界含量为1.00ppm。
梅花鹿瘤胃内容物VFA、pH、水分、干物质和乳酸的测定
李尚仁,秦荣前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88-92 .
摘要
(
)
PDF
(18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冬季屠宰的20头健康母梅花鹿瘤胃内容物的VFA、pH、水分、干物质和乳酸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其总VFA量为144.6mmol/L,其中含有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等。各VFA中以乙酸最多,其后依次为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仅3个样本中含异丁酸)。瘤胃内容物的pH为6.12±0.25;水分含量为87.75±7.33%;干物质量为12.69±7.44%。这些数值与牛、羊等反刍家畜者大致相似。本试验中测得的梅花鹿瘤胃内容物乳酸含量为0.94±0.68mg/dl。本文对其瘤胃内容物的总VFA量及各VFA之比例、pH、乳酸含量等作了讨论。
在大白菜上获得烟草花叶病毒
韦石泉,吴元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92-92 .
摘要
(
)
PDF
(4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1988年总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6): 93-95 .
摘要
(
)
PDF
(13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