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28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5-03-20
无栏目
1995年 第2期 目次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0-0 .
摘要
(
)
PDF
(7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莫惠栋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1-7 .
摘要
(
)
PDF
(27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综述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⑴胚乳性状的遗传特征,⑵胚乳性状的遗传控制,⑶胚乳性状的三倍体遗传模型,⑷胚乳性状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胚乳性状的遗传表达,可能受胚乳基因型或/和母株基因型控制,还可能存在细胞质效应,鉴别遗传控制是胚乳性状遗传研究的基础。由胚乳基因型控制的性状,应用三倍体的遗传模型描述。既有主基因又有微基因遗传效应的胚乳性状需用质量 - 数量的遗传分析方法。
我国硬粒小麦品质性状及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查如璧,国淑惠,赵中民,王德森,陆建中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8-14 .
摘要
(
)
PDF
(3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春性硬粒小麦全国区域试验与冬性硬粒小麦跨省市联合试验的品种和我所育种材料共556份样品进行了品质测定,探讨了我国硬粒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其与通心面质量的关系,研究确定了硬粒小麦几项优质指标及其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而提出了容重、黄籽率、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质量、黄色素含量、蒸煮品质等7项内容的硬粒小麦质量分级标准建议。
花生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徐宜民,甘信民,曹玉良,顾淑媛,刘法生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15-23 .
摘要
(
)
PDF
(3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白沙1016、东平立蔓、青岛小洋花生3个高脂肪、高亚油酸品种(其中白沙1016和青岛小洋花生为高蛋白质品种)和牟平兔子墩、五莲大粒墩、文登大粒墩3个低脂肪、高油酸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利用Griffing方法2,研究荚果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等22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准,而且大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这些性状,而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显示,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变幅较大,而且一般配合力低的亲本间杂交也可以出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生姜种质资源的离体繁殖和保存
黄菊辉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24-31 .
摘要
(
)
PDF
(62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姜茎尖(0.2-0.9mm)在含BA2.0mg/L和NAA0.6mg/L的MS7培养基上可直接形成带根的幼苗。叶鞘切段在含BA1.0mg/L和NAA0.6mg/L的MS4培养基上亦可直接分化不定芽和不定根。再生新梢在增殖培养基MS7上主要是通过腋芽繁殖,其繁殖率约为每月6倍。在补加甘露醇3%的MS7培养基上,具有3片叶左右的生姜试管苗可在15℃和1200lx的连续光照下不转管保存12个月,并且其遗传组成保持稳定。
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88BCMS的选育及其遗传特性研究
孙东发,徐廷文,蒋华仁,赵玲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31-36 .
摘要
(
)
PDF
(22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中国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88BCMS的选育经过,观察分析了该不育系的形态特征和主要性状及其测交组合F#-2代的育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88BCMS的单株有效穗比保持系的多,株高、播种至抽穗天数、穗长、穗粒数和穗颈节长度值比保持系的少。其雄性不育性呈数量性状遗传,且与株高、穗颈节长度、单株有效穗、单株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呈某种关联,此外还讨论了该不育系不育胞质基因来源及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甜菊优良品种选育研究
舒世珍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37-42 .
摘要
(
)
PDF
(22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概述了甜菊育种的研究现状、育种特点。通过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了甜菊的育种目标,应当是丰产、高糖、抗病、抗逆性强及适应性广。宜选择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叶片肥大的株型。在此基础上对全国甜菊品种资源进行了筛选鉴定,选出了“云日”、“云宾”二个优良品种,再进一步提纯选择培育出“中品1号”新品种。该品种经全国优良品种评比试验,含糖及优质糖R-A的含量均居首位,是全国含糖量最高的优育品种,产量居第二位。
湖南省主要旱地土壤供钾能力的研究
郑圣先,李明德,戴平安,Sam,Portch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43-50 .
摘要
(
)
PDF
(3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土壤的粘土矿物、含钾矿物、钾素含量状况和供钾特性进行分析,阐明了湖南省主要旱地土壤的供钾能力。土壤全钾、缓效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44%-2.75%、160.4-479.5mg/kg和61.9-114.2mg/kg、钾素含量与母质、粘土矿物组成和含钾矿物的含量有关。研究表明,以高岭石为主的土壤,其缓冲容量较低,钾释放速率小,在耗竭试验中,经4-5次收获后,玉米的干物质产量和吸钾量明显下降,田间施钾效果极为显著。以伊利石为主的土壤,其缓冲容量大,耗竭过程中玉米可得到持续高产和吸取较多的钾,田间施钾效果不明显。在湖南省主要旱地土壤上,除紫色页岩和湖积物发育的旱土供钾能力较高外,其它母质发育的旱土都表现出缺钾。
磷矿粉缓解酸性土壤铝毒的研究
胡红青,黄巧云,李学垣,徐凤琳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51-57 .
摘要
(
)
PDF
(28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培养试验研究了贵州昆阳磷矿粉(GPR)、湖南黄荆坪磷矿粉(HPR)和湖北荆襄磷矿粉(JPR)与酸性土壤混合培养后,对小麦幼苗根生长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⑴三种磷矿粉与供试土壤混合培养后,均可使土壤上生长4天的麦苗根长度增加,与对照土壤上麦苗根长相比,统计结果相差极显著。⑵土壤经磷矿粉处理后,Ph值增高,易溶性钙(用0.015mol/LKCl提取)和交换性钙含量增加。易溶性铝含量降低,表明施用磷矿粉有供钙、缓解铝毒和促进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作用。⑶测定了不同处理土壤的溶液离子组成,初步探讨了磷矿粉缓解铝毒的原因。这些结果为我国中、低品位磷矿粉的直接施用提供了依据。
棉花黄萎病菌分泌的糖蛋白毒素与其致病力的关系
甘莉,吕金殿,汪沛洪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58-65 .
摘要
(
)
PDF
(29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4个不同致病力类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液中提取了致萎毒素,经琼脂糖电泳后扫描显示,各菌系的粗毒素均含有糖蛋白条带2,落叶型菌系糖蛋白条带2的糖基化程度明显高于非落叶型菌系。弱致病力菌系毒素中缺少糖蛋白条带1。经亲和层析法从4个菌系中分别纯化而得的糖蛋白毒素中,落叶型菌系的糖蛋白毒素与亲和载体的亲和力小于非落叶型菌系,表明不同致病类型菌系分泌的糖蛋白毒素中存在糖基组成差异。各菌系中糖蛋白毒素的含量与病菌引起的棉花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583,P<0.05)。生物鉴定表明,强致病力菌系糖蛋白毒素的致萎活力明显高于弱致病力菌系。从而认为,病菌致病力不仅与糖蛋白毒素的含量有关,而且也与糖蛋白毒素的化学组成差异有关。
丙硫磷对水稻三化螟的毒力和药效特征研究
方继朝,孙建中,夏礼如,杜正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66-72 .
摘要
(
)
PDF
(3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室内生测和田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丙硫磷⑴对三化螟的毒力回归式Y=3.5945+3.7832X(r=0.9925)接触LD#-(50)为4.61-4.80[×10#+(-4)] μg/头,仅为甲胺磷的1/3,毒力系数则是甲胺磷的3.2倍;⑵对稻株渗透性强,胃毒活性高,渗透性胃毒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主要方式;⑶1000mg/L处理后期和前期对卵块的杀卵效果分别为97.9%和85.0%,初效稍慢;⑷持效性优异;⑸45%乳油每公顷2.25-3.75L防治单季晚粳稻和后季稻三化螟白穗的效果分别达78.7%-82.0%和80.8%-87.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杀虫双或甲胺磷的防效;⑹田间药效过程稳定。
乳酸菌剂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
蔡义民,熊井清雄,廖芷,福见良平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73-82 .
摘要
(
)
PDF
(38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添加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发酵品质及乳酸异性体生成比率的影响,以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材料草,选用2种乳酸球菌及1种乳酸杆菌进行青贮饲料的添加调制。其结果如下:⑴乳酸球菌添加区,于贮藏初期,乳酸球菌旺盛繁殖;乳酸杆菌添加区,在发酵全过程保持了高水准的乳酸杆菌数,促进了乳酸发酵。⑵添加乳酸菌有效地抑制了与青贮饲料共存的丝状菌(霉菌)、酵母菌及一般细菌的繁殖,其制菌效果,乳酸杆菌大于乳酸球菌。⑶添加乳酸菌使pH值及挥发性氮与全氮(VBN/T-N)比值降低,乳酸含量提高,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⑷乳酸菌添加改善了L(+)乳酸的生成比率,与无添加区相比,乳酸球菌添加区和乳酸杆菌添加区分别提高了7%-8%和12%-14%。
特定电磁波对激发产后奶牛发情、配种效果及有关性腺激素变化的观察
安民,吴培,姬作义,李文美,尹先锋,钱朝荣,唐广寿,沙开友,孙成根,蔡良清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83-89 .
摘要
(
)
PDF
(26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定电磁波(TDP)辐射器,通过电热激发,可产生2-25μm红外光谱,其峰值为9μm,具有对生物体有益的特异生物效应,目前在中国已广泛地应用。奶牛产后乏情达3个月以上且无卵泡发育者,用特定电磁波(TDP)居髎穴区照射,照射组(30头)在照射的21天内16头发情,对照组(30头)在此期间仅1头发情,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经3个情期配种,照射组16头发情牛中15头妊娠(第一情期配种8头妊娠),对照组1头发情牛经3个情期配种没有妊娠,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经照射发情16头奶样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变化曲线与正常发情牛周期中两种性腺激素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对照组牛奶样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没有规律性变化。
偏、粘、易型非1B/1R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成
张改生,赵惠燕,吴兆苏,俞世蓉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90-90 .
摘要
(
)
PDF
(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转基因植株的后代鉴定及遗传学分析
王东江,吴有强,张健,张佳云,曾君祉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90-90 .
摘要
(
)
PDF
(1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甘蓝型油菜特长荚突变体的发现
刘定富,蔡怀武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91-92 .
摘要
(
)
PDF
(12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播期对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乔春贵,张大克,禹航,包和平,方玉书,王作民,于生,张雅光,刘双录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92-92 .
摘要
(
)
PDF
(6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2): 93-96 .
摘要
(
)
PDF
(3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