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出版伦理声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28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5-05-20
无栏目
1995年 第3期 目次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0-0 .
摘要
(
)
PDF
(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作物新品种选育成就与展望
信乃诠,陈坚,李建萍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1-7 .
摘要
(
)
PDF
(38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很早便开始了作物育种工作。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育种、推广、经营体系,拥有一支宏大的专业队伍,搜集保存各种作物种质资源30多万份,其中已繁种入国家种质库的有20多万份。共选育40多种作物近5000个新品种、新组合,使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在全国范围内更换3-5次,每次更换一般增产10%-30%,并使品质、抗性得到较大改善。在矮秆育种、辐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中国作物育种研究与应用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当前,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继续选育与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同时要切实加强作物育种理论方法的研究,不断增强后劲。还要运用专利知识产权和专门法规形式保护作物新品种,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实现从温饱到小康跨越作出新贡献。
多元醇对油菜衰老的生理调控及增产作用探讨
周伟军,奚海福,叶庆富,沈惠聪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8-13 .
摘要
(
)
PDF
(23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多元醇对甘蓝型油菜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初花期喷施多元醇能显著提高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积累和乙烯释放量,使叶片超氧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变慢;多元醇能增强油菜根系活力,使植株稳健生长;多元醇还能改善油菜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和每株角果数,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多元醇分别增产10.4%和7.2%,对油菜籽的品质无不良影响,对油菜生育期影响不大。
长江流域猕猴桃栽培的品种与区域选择研究
彭永宏,章文才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14-20 .
摘要
(
)
PDF
(30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长江流域5个主栽与适栽的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和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A.chev.)C. F. Liang et A.R.F erguson]品种,11个栽培地区,首次系统地探讨了区域气象要素指标、园地栽培管理水平、土壤农化性状与树体营养状况对猕猴桃树生物学特性、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年平均气温、无霜期长度、逆境胁迫的频率与程度是品种区域选择的主要依据。并分析了品种选择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区域选择的联系。
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快速建立及其超低温保存
黄纯农,王君晖,颜秋生,张雪琴,严庆丰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21-28 .
摘要
(
)
PDF
(5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禾谷类作物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超低温保存是现代植物生物技术中的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从大麦成熟胚培养快速建立胚性悬浮细胞系的两个关键步骤。愈伤组织的精心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立细胞系的难易程度。悬浮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可以用来判定2,4-D浓度和继代周期等因子是否需要调整。经过预培养和保护剂处理,用两步法冻存的大麦悬浮细胞能够高频率地恢复生长。在合适的条件下用玻璃化法冻存,TTC相对存活率可达51%,从恢复生长的细胞获得了再生植株。
黄麻和红麻脱胶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正初,彭源德,孙庆祥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28-34 .
摘要
(
)
PDF
(26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影响黄麻、红麻脱胶的水质、温度、pH值、无机盐、浴比和麻的特性等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水源中细菌含量变化于10#+4—10#+6cfu/ml之间,沤麻后增至10#+7—10#+8cfu/ml;沤过麻的水只要控制其COD在400mg/L以下便可加速再次沤麻;沤麻最适水温和起始pH为38℃和5.0;添加麻重0.1%的尿素可缩短脱胶时间40%;浴比在1:15—1:30时脱胶效果无差异;红麻较黄麻易脱胶,鲜皮脱胶比鲜茎快。
小麦慢条锈性品种的筛选及小种专化性
袁文焕,张忠军,冯锋,曾士迈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35-40 .
摘要
(
)
PDF
(2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近百个小麦品种中鉴定出38个具有慢条锈性的品种,它们的严重度均明显低于感病对照品种铭贤169。这些慢锈品种中有的反应型较高,有的较低,表明反应型的高或低与严重度发展速度的快或慢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感病对照品种铭贤169的严重度小种专化性极弱,38个慢锈品种的严重度小种专化性由弱到强呈现连续变异,华曼等9个品种的严重度小种专化性最强,这9个品种中既有严重度高者又有严重度低者,除铭贤169外,阿桑等8个品种的严重度小种专化性最弱,这8个品种中既有严重度高者又有严重度低者。可见,严重度的高或低与严重度小种专化性的强或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文中对鉴定慢锈品种的方法等也进行了讨论。
我国小麦根腐性病害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贾廷祥,吴桂本,刘传德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41-48 .
摘要
(
)
PDF
(4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论述了我国小麦根腐性病害的研究现状,内容包括:(1)发生、分布及危害;(2)根病危害上升的原因;(3)病原学及发病规律;(4)根病防治对策。重点介绍了危害我国小麦的4类根病,即全蚀病、纹枯病、镰孢菌根腐病、蠕孢菌根腐病。小麦根病的防治应立足于土壤生态控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选用抗耐病品种,实施健身栽培,以及应用三唑类内吸杀菌剂拌种。
鄂湘两省几种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与氧化铁的类型
刘凡,李学垣,徐凤琳,王代长,荣艺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49-57 .
摘要
(
)
PDF
(3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湘两省黄棕壤、红壤和棕红壤对磷的吸附特性、高粱幼苗的供磷效果及其与土壤物质组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棕壤、红壤的磷吸附量和对磷的亲合力均明显高于棕红壤,它们吸附磷的解吸率和对高粱幼苗的供磷能力明显低于棕红壤。黄棕壤和红壤中的氧化铁为针铁矿型,棕红壤中的为针-赤混合型。供试土壤中针铁矿虽与赤铁矿形貌相似,呈片状,但由于其能吸附磷的比表面积比赤铁矿的大,故此氧化铁类型差异是导致黄棕壤、红壤与棕红壤中磷有效性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
猪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体外受精的研究
秦鹏春,谭景和,吴光明,王林安,杨庆章,冯怀亮,郝艳红,张秋明,徐立滨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58-67 .
摘要
(
)
PDF
(62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屠宰场取猪卵巢825个,得卵母细胞8346个,将其分为3类。分类后卵母细胞在含有pFF或PMSG的TCM-199培养液中于5%CO#-2、95%空气、饱和湿度、39℃下培养36小时。成熟卵母细胞用前培养法加肝素或咖啡因获能的鲜精,以2×10#+5/ml的精子密度体外受精。在授精12-17小时以后,一些受精卵以手术法移至受体母猪输卵管中,另一些则更换BMOC-2培养液继续体外培养。3类卵母细胞间的成熟率与卵裂率有明显的差异。成熟培养液中加入PMSG和pFF,可明显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67.7%:17.8%)和桑椹胚率(6.5%∶2.8%)用笔者的培养液,有些胚胎成功地越过4细胞阻断而获得了猪的纯体外培养桑椹胚(1990.5)。移入受精卵的9头母猪,有3头妊娠,其中1头于1990年9月产5头仔猪。离子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离子(Na、Ca、Cl、K)在精子某些部分、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表面分布有明显改变。RMP检测指出培养前A类和部分B类卵母细胞为负值,C类和剩余部分B类为正值。培养后不同时间3类卵母细胞RMP差异明显,说明其代谢水平强弱不一。受精后皆为负值,说明物质代谢比受精前更为活跃。
日粮烟酸水平对肉仔鸡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文杰,王和民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67-72 .
摘要
(
)
PDF
(24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A肉仔鸡240只,设5个处理,各处理在饲喂相同基础日粮条件下,分别添加烟酸0、15、30、60和120mg/kg。当日粮烟酸添加量由0提高到60mg/kg时,血浆胆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降低15.4%、18.6%、36.1%、和25.9%;肝脂、肌肉总脂及腹脂含量分别降低35.1%、51.4%和28.0%。提高日粮烟酸水平可降低肉仔鸡血浆雌二醇含量和肝脏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肉仔鸡日粮烟酸添加量以60mg/kg为宜。
蜜蜂初级工程原种组配实验
刘宗唐,薛运波,张发,宋延明,姚真良,柏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73-77 .
摘要
(
)
PDF
(19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蜜蜂工程育种的理论、方法,将目前我国普遍饲养的西方蜜蜂: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喀尔巴阡蜂(Apis mellifera Carpathian)等自然原种,进行了调查、整理;配制出“金星”和“金环”两个初级工程原种;解决了蜂种衰退和无目的自由混杂状态,使之繁殖力和生产能力均超过目前饲养的自然原种,并可以和当今国内推广的“卡·喀(阡)×意”三交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福州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及其分析
杨仁崔,梁康迳,王乃元,李征,蔡文华,李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78-86 .
摘要
(
)
PDF
(34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取湖北光敏核不育稻农垦58s转育成的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W6111s、Ks-14、培矮64s和新发现育成的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5460s-34、安农s-6、衡农s-1。分期播种,研究不育花粉率、自交结实率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认为,各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温度左右;对温度的敏感期除了减数分裂期外,在花前20天左右又有另一温敏期;各不育系全不育的临界温度都很高,且差异不大,为29.4-31.0℃,但高不育花粉率的临界温度差异较大,在20.7-28.1℃范围;各不育系在可育期都未能达到完全正常结实的程度,而在不育期都仍有少量黑染花粉和自交结实;以农垦58s转育成的籼稻不育系同新发现育成的籼稻不育系比较,表现在减数分裂期较低的高不育临界温度,可育期较低的自交结实率和不育期较多的自交结实,其中W6154s和W6111s有较明显的另一温敏期。本文还就光温敏核不育系种质利用及其育种目标进行了讨论。
小麦品种审定中品种的合理评价问题
俞世蓉,陆作楣,周毓珍,朱连先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87-93 .
摘要
(
)
PDF
(31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山东和江苏的小麦区试为例,探讨了品种审定中如何公正合理评价品种的问题。⑴品种区试的精确度标准:建议采用CV≤D(n/2)#+(1/2)/t#-α来估计。⑵联合方差分析的统计模型问题:认为年份和试点转换为环境因素的联合方差分析是较好的模型。⑶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提出b#-i为适应性参数,a#-i为稳定性参数。⑷合理评价品种:推荐采用参数分组估计法。
小麦纹枯病发生及产量损失研究
杨平平,黄承彦,楚秀生,单承荣,刘荷中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94-94 .
摘要
(
)
PDF
(11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参种子超低温保存
石思信,张志娥,肖建平,张连学,魏云洁,孔祥义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94-95 .
摘要
(
)
PDF
(5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粱A#-2型胞质V#(-4)A的育成及利用
韦耀明,李团银,张福耀,李三棉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95-95 .
摘要
(
)
PDF
(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稻成熟花粉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王侯聪,邱思密,陈如铭,杨觉民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3): 96-96 .
摘要
(
)
PDF
(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