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出版伦理声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28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95-07-20
无栏目
1995年 第4期 目次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0-0 .
摘要
(
)
PDF
(7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RFLP图谱定位分析籼稻粒形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林鸿宣,闵绍楷,熊振民,钱惠荣,庄杰云,陆军,郑康乐,黄宁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1-7 .
摘要
(
)
PDF
(33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二个籼型杂交组合的F#-2群体,构建了二张分别具有89和93个标记位点的RFLP图谱。在此基础上,应用方差分析法和区间作图法对控制籼稻粒形性状的QTLs进行定位。在特三矮2号/CB1128群体中,定位了14个QTLs,其中5个控制粒长,2个主效基因(分别位于第5、第7染色体)和2个微效基因控制粒宽,1个主效基因和4个微效基因控制粒厚。在外引2号/CB1128群体中,共定位了13个QTLs,其中5个影响粒长,2个主效基因(分别位于第2、第5染色体)和3个微效基因控制粒宽,3个微效基因影响粒厚。此外,估算了每个QTL的贡献率、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值,分析某些染色体区间的多效现象,比较分析二群体QTLs定位结果的异同。
用电激转化法构建杀虫防病荧光假单胞菌
张光焰,张杰,彭于发,赵建周,陈彩层,徐樱,黄大昉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8-13 .
摘要
(
)
PDF
(29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广寄主范围质粒Pucp18和Pucp19为载体,用电激转化法,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cryIA(c)片段导入了荧光假单胞菌P303菌株。Southern印迹分析和Western印迹分析分别证实cryIA(c)基因的导入和晶体蛋白在P303中的表达。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新构建的荧光假单胞工程菌株不仅保持了野生型自然菌株对小麦全蚀病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表现出对小菜蛾、玉米螟有显著的毒杀作用。
外源共生基因对紫云英根瘤菌共生效率的影响
张学贤,周俊初,李阜棣,陈华癸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14-19 .
摘要
(
)
PDF
(2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pJB5JI、含紫云英根瘤菌共生基因的重组质粒pRaZ15及含苜蓿根瘤菌共生基因的重组质粒pRmSL26导入紫云英根瘤菌野生型菌株7653R,然后对3种转移接合子的共生固氮效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定。结果表明:转移接合子7653R(pJB5JI)的共生固氮能力较出发菌株7653R大幅度提高,而且表现出较高的竞争结瘤能力,转移接合子7653R(pRmSL26)在固氮酶活性、植物干重及结瘤数方面亦显著高于对照菌株7653R;转移接合子7653R(pRaZ15)虽然在固氮酶活性及植物干重方面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但结瘤数显著减少。
水稻糯质基因对籽粒物质积累的影响
何祖华,申宗坦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20-24 .
摘要
(
)
PDF
(2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2对籼型糯和非糯近等基因系研究了糯质基因WX对籽粒物质积累的影响。WX使糯性籽粒自发育始期的灌浆充实进程即较相应的非糯籽粒弱,糯性籽粒发育过程的粒重较非糯籽粒轻0.64-6.72mg。糯性籽粒中积累较多的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可溶性糖较非糯籽粒高1.00%-10.69%。相反的,糯性籽粒发育过程的淀粉含量比非糯籽粒低。WX自籽粒发育始期即控制合成稳定高比例的支链淀粉,糯性籽粒中的淀粉合成酶系总活力可能较非糯籽粒弱。发育全过程中糯性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非糯系的含量,影响糯稻的营养品质。
醇溶蛋白电泳在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张学勇,杨欣明,董玉琛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25-34 .
摘要
(
)
PDF
(57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酸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我国评选出的18个优质小麦品种种子醇溶蛋白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醇溶蛋白带谱严格受基因型控制,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姊妹系之间也有明显差异;(2)在18个优质品种中,共有17种不同带谱,6个品种在血缘上可能密切相关,但各有自己的特征带,有两个品种即PH82-2-2和小偃6号,带谱完全相同。另外,对38份本室收集的有明确收集地点的节节麦分析表明:(1)节节麦醇溶蛋白的多态性与收集地密切相关,中东国家材料的多态性明显高于前苏联材料,而后者的多态性又明显高于新疆及中原收集的材料;(2)河南和陕西不同地区(县)收集的7份Ae.tauschii实际为同一材料,它们的带谱完全相同;(3)在前苏联的材料中找到了与我国中原材料带谱相似的材料,而在中东收集的材料中找到了前苏联材料的带谱。这些结果与物种起源中心学说是完全相符的。因此,麦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作为资源鉴定的有效手段,有可能用于解决收集资源材料的重复问题,提高小麦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的效率;同时,可以用它来研究一些物种的起源和演化。
棉花耐盐胚性细胞系筛选及其植株再生
张宝红,李秀兰,李凤莲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33-38 .
摘要
(
)
PDF
(26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继代1年以上的棉花品种珂字201下胚轴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加有不同浓度[0、8.56×10#+(-2)、1.71×10#+(-1)、2.57×10#+(-1)、3.42×10#+(-1)、5.13×10#+(-1)、6.84×10#+(-1)mol/L]NaCl的筛选培养基上培养,经过3代筛选,获得耐盐胚性细胞系和再生植株。NaCl显著抑制了愈伤组织的存活和生长,NaCl半致死浓度在8.56×10#+(-2)~1.71×10#+(-1)mol/L之间,致死浓度为6.84×10#+(-1)mol/L。NaCl浓度影响着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发育,影响着体细胞胚的萌发和植株再生。添加1.71×10#+(-1)mol/L NaCl培养基,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生长较好,并能分化出体细胞胚和正常再生植株。在本实验中,笔者获得了耐3.42×10#+(-1)mol/L NaCl的体细胞胚和耐1.71×10#+(-1)mol/L NaCl的正常再生植株。
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林汝湘,谢春生,冯祖虾,黄宏城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39-45 .
摘要
(
)
PDF
(2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甘薯品种资源电脑管理分析系统分析了298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的食味、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它们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正态分布这一自然规律。2.甘薯食味与淀粉、干物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几种营养成分间的关系,从整体看,对食味影响最大的是干物质,淀粉次之,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分别居第三和第四位;从各种不同品质的群体看,品质差类的干物质含量是食味的主要矛盾,品质中类的淀粉含量是食味的主要矛盾,品质优类的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与食味间关系不显著,但它们都可能在不同优质薯品种中起主导作用,使优质薯风味各异。3.显示出干物质与淀粉、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关系密切,它们的数值每增减一个单位,干物质含量都相应增减若干单位。
甘蔗叶片碳、氮代谢与产量、品质关系研究初探
李玉潜,谢九生,谭中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46-53 .
摘要
(
)
PDF
(3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选用10个不同甘蔗基因型,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结果如下:1.伸长初期叶片碳、氮代谢之间及其与产量之间有密切的正相关;成熟期叶片蔗糖代谢和氮代谢与蔗茎蔗糖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2.通径分析表明:在伸长盛期,叶片蔗糖合成强度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遗传效应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互作效应都居首位,酸性转化酶活性通过二者对产量的正向间接作用也较大;在工艺成熟期,叶片中性转化酶活性和叶片蔗糖含量的遗传效应对蔗茎蔗糖分的直接作用和互作效应居首位,叶片酸性转化酶活性的环境效应对蔗茎蔗糖分的直接作用和互作效应最大,但以负值为主,叶片水分和叶片蛋白质与酸性转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山葡萄氮代谢及尿素和生长调节剂对叶氮回流的调控效应
管长志,曾骧,孟昭清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54-59 .
摘要
(
)
PDF
(2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盆栽1-2年生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为试材,于1989年晚秋引入#+15N-尿素。探讨了山葡萄体内总N、蛋白态N和肥料N(NDFF)的季节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叶施普通尿素和生长调节剂对山葡萄叶片氮的回流、总N的贮藏和翌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叶片是最大的N库,休眠期细根是最大的N库,新梢生长期和落叶期N主要在这两库间进行调运。春季新梢和叶片生长所用的贮藏N主要来源于根中的非蛋白态N。落叶期15%-25%的植株N随落叶损失。叶施5%尿素、乙烯利1000mg/kg、萘乙酸50-200mg/kg可加速叶片N向树体回流,增加树体N水平。尿素处理可显著促进翌春新梢生长,增加成熟枝条长度和植株总干重。乙烯利1000mg/kg,萘乙酸50、100mg/kg处理具有同尿素相似的作用。
种衣剂17号包衣对小麦苗期白粉菌发育影响的研究
李金玉,康振生,李振岐,胡东维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60-68 .
摘要
(
)
PDF
(57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种衣剂17号包衣对小麦苗期白粉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对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无影响,但可增大附着胞的畸形率和降低入侵率;每一侵染点仅能产生初生吸器,并且吸器发育受抑制而呈畸形,吸器外间质内沉积有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菌丝生长严重受抑,其顶端明显膨大;菌丝细胞壁和吸器体壁呈不规则加厚;受侵寄主细胞的坏死现象普遍,这与抗病品种表现出的过敏性坏死反应极为相似。以上结果表明,种衣剂17号不仅可直接作用于白粉菌,而且可能通过影响寄主而间接影响该病菌。
云南粳稻品种毫变-1和扎缅尼-1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雷财林,王久林,凌忠专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66-71 .
摘要
(
)
PDF
(2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11个具有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品种和2个日本代表菌系。对云南粳稻品种毫变-1和扎缅尼-1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各具有1对新的抗病基因,等位性测定结果确认这2对新基因具有等位关系,而与Pi-I、Pi-k、Pi-z、Pi-ta、Pi-b和Pi-t等6个已知基因位点为非等位关系。
几种缓释肥料包膜的性质和分析方法
徐和昌,柯以侃,郭立新,黄沛成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72-79 .
摘要
(
)
PDF
(29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制价廉物美、资源丰富、加工方便、适合我国国情的缓释肥料,笔者对国内外市场上出售的部分缓释肥料进行了剖析。方法是:⑴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分析;⑵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⑶烘干称重法测定皮芯比;⑷化学分析法测定主要养分含量;⑸浸泡法和淋溶法测定养分的释放速度。这5项参数是缓释肥料的重要指标,为研制国产缓释肥料提供了依据。
家兔穴位接种猪TGE苗后β-Ep与免疫动态形态学研究
曲连东,褚桂芳,蔡虹,王继科,刘洪,孟宪松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80-87 .
摘要
(
)
PDF
(43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用酶标组化法对穴位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TGE)苗家兔外周血、脾、淋巴结的β-内啡肽(β-Ep)进行了动态定量和定位研究。外周血在穴位注苗后30分钟有一峰值,迅速下降后缓慢升高,第五天达第二个峰值,然后缓慢下降;脾和淋巴结仅在穴位注苗后第五天出现一个峰值。首次发现活化T细胞存在β-Ep阳性反应颗粒,而浆细胞不存在。同时对外周血、脾、淋巴结的T细胞,浆细胞进行了免疫形态学监测,活化T细胞和未成熟型浆细胞在穴位注苗后缓慢升高,第八天达高峰,后维持在峰值左右。本文还对穴位免疫机理进行了探讨。
阻抗心动图法评价不同麻醉方法对马心功能的影响
王洪斌,宋颖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87-93 .
摘要
(
)
PDF
(24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无损伤性阻抗技术,对10匹实验马应用静松灵、水合氯醛、激光麻醉后的心血管状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应用静松灵后实验马的HR、CO、Cl、dz/dt几项指标显著下降,LVET、TEMS显著延长。应用水合氯醛后,实验马SV、LVET、TEMS显著减少。心电图有时可见到传导阻滞和异位兴奋点,个别马心音图也有一定变化,说明这两种药物对马的心脏功能有不良影响。激光照射后,以上各项参数没有显著变化,说明激光麻醉对马的心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该实验也证明了采用生物阻抗技术定量计算心输出量是临床麻醉监测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国际通用的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体系创建成功
凌忠专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94-95 .
摘要
(
)
PDF
(1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苏云金芽孢杆菌8010cryIA(b)基因的PCR鉴定
关雄,黄志鹏,高日霞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94-94 .
摘要
(
)
PDF
(5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岛棉综合性状数据库的建立
徐僔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95-96 .
摘要
(
)
PDF
(13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貂阿留申病免疫防制初报
籍玉林,曲维江,赵元楷,牛景华,肖家美,鲁月英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04): 96-96 .
摘要
(
)
PDF
(6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