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倩, 王晗, 马赛, 胡秋辉, 马宁, 苏安祥, 李辰, 马高兴. 杏鲍菇多糖及其消化产物对淀粉消化酶的抑制及相互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 357-367. |
[2] |
崔江宽,任豪豪,曹梦园,陈昆圆,周博,蒋士君,汤继华. 玉米孢囊线虫SCAR-PCR快速分子检测技术[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7): 3334-3342. |
[3] |
李晓颍, 武军凯, 王海静, 李梦园, 申艳红, 刘建珍, 张立彬. 欧李果实发育期内挥发性成分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9): 1964-1980. |
[4] |
王珊珊,赵晨辉,李红莲,张冰冰,梁英海,宋宏伟. 东北地区10份李种质资源果实香气成分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1): 2476-2486. |
[5] |
窦勇,姚妙爱,闾怀中,胡佩红,董静. 冷等离子体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杀菌机理[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4): 5104-5114. |
[6] |
魏潇,章秋平,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张玉君,马小雪,刘威生. 不同来源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多样性与近缘种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3): 568-578. |
[7] |
李若楠,王政培,BATBAYARJavkhlan,张东杰,张树兰,杨学云. 等有机质 土有效磷和无机磷形态的关系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1): 3852-3865. |
[8] |
张清安,姚建莉. 苦杏仁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9): 3430-3447. |
[9] |
李晓颍,王海静,徐宁伟,曹翠玲,刘建珍,武春成,张立彬.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 欧李果实挥发性成分[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9): 3448-3459. |
[10] |
史芳芳, 张清安. 超声耦合不同酸度柠檬酸脱苦溶液对苦杏仁品质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7): 3034-3048. |
[11] |
张清安,张馨允,冯郁蔺,史芳芳. 甜杏仁分离蛋白的组成及部分理化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13): 2564-2575. |
[12] |
刘玉婷,吴明阳,靳艳玲,沈维亮,方扬,赵海. 鼠李糖乳杆菌利用甘薯废渣发酵产乳酸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9): 1767-1777. |
[13] |
郑惠文,张秋云,李文慧,章世奎,席万鹏. 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20): 3981-3992. |
[14] |
刘 硕,刘有春,刘 宁,张玉萍,章秋平,徐 铭,张玉君,刘威生. 李属(Prunus)果树品种资源果实糖和酸的组分及其构成差异[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16): 3188-3198. |
[15] |
田平平,王杰,秦晓艺,李丹青. 采后处理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5): 941-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