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1994, Vol. 27 ›› Issue (01): 1-7 .

• 无栏目 • 上一篇    下一篇

大麦黄花叶病抗源的转育与利用

黄培忠,秦国卫,刘玉芳,马俊虎,徐阿炳,朱睦元,俞志隆,袁妙葆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海 201106; 杭州大学生物系
  • 出版日期:1994-01-20 发布日期:1994-01-20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海 201106; 杭州大学生物系
  • Online:1994-01-20 Published:1994-01-20

摘要: 用多棱高抗大麦黄花叶病(BaYMV)品种,二棱耐BaYMV品种作抗源,配制成5个类型(Ⅰ、Ⅱ、Ⅲ、Ⅳ、Ⅴ)79个组合,选择700个品系,1982-1988年先后在病圃进行抗BaYMV鉴定。结果表明,培育抗BaYMV二棱品种,除利用免疫或高抗六棱品种外,尚可用耐病二棱品种作抗源。以“8-2”六棱作抗源的Ⅰ型组合中育成了沪麦8号,以77-130、如东早3选盐选③两个耐病二棱品种作抗源的V型组合中,育成了沪麦10号,在生产上获得了大面积推广。从育种上支持了BaYMV存在多基因数量遗传的论点。转育成的42个抗病品系的穗数、粒数、粒重分别比感病对照种增加17.6%、12.3%、9.7%,平均增产49%。由于生产上病田严重度的差异,为使抗病品种广泛应用,既要提高抗病性,又要在丰产性上超过对照种,在病田种植需增产60%以上。11月份降雨量少,下旬温度在9℃以下,不利于BaYMV发生。在上海地区播种期提早到10月底或11月初,播后增加田间水分,有利于转育和获得可靠的鉴定结果。

关键词: 大麦, 大麦黄花叶病, 抗源转育

Key words: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