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1993年 第26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3-01-20
      
    无栏目
    1993年 第1期 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0-0 . 
    摘要 ( )   PDF (6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物发展研究组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1-12 . 
    摘要 ( )   PDF (6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针对食物供需矛盾,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食物结构调整、优化、配套的战略及相应措施,论述了从食物生产结构调整入手,引导居民适度消费,使食物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与营养结构三者配套协调的途径与效益。在分析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指标体系,划分了食物发展阶段,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物消费模式,重点表述了达到小康生活的食物消费与营养水平,同时对2020年发展进行了预测。根据食物发展战略和地区差异,论述了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食物发展的特点、趋势、目标与对策。阐述了食物发展的技术路线及宏观调控政策。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不同时期经济水平相适应的食物发展目标和合理的食物结构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食物发展纲领和近期食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稻品种广亲和基因等位关系的遗传分析
    顾铭洪,游艾青,潘学彪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13-21 . 
    摘要 ( )   PDF (36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双列杂交研究了8个广亲和水稻品种广亲和基因的等位关系。研究表明:品种Calotoc、Cpslo-17、Ketan Nangka、02428和轮回422之间相互杂交F#-1代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均达到正常育性水平。F#-2代分离不明显,推测这些品种间广亲和基因相互等位,品种02428轮回422的广亲和性受S#-5位点的广亲和基因S#+n#-5控制。 广亲和品种Ketan Nangka与Aus373或Dular杂交,F#-1花粉均出现部分不育现象。轮回422与Aus373杂交,F#-1花粉和小穗育性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与Dular杂交的F#-1花粉育性接近正常水平,但小穗育性显著偏低。以上组合F#-2代群体均出现明显的育性分离,可育株与部分不育株的分离符合7∶2的分离比,说明品种Aus373和Dular的广亲和性在遗传上受与S#-5位点不等位基因的控制,表现配子体不育的遗传特点。在品种Aus373和Dular分别与Calotoc、Cpslo-17、02428之间的杂种F#-1育性正常,F#-2代有少数半不育株出现。推测在这些组合中,杂种育性的表达除了受主基因控制以外,还有微效基因参与作用。
    混合选择与改良S#-1家系选择对玉米群体的改良效果研究
    彭泽斌,刘新芝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22-31 . 
    摘要 ( )   PDF (4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完成了玉米群体中综3号(ZZ-3)C#-0的三轮混合选择和一轮改良S#-1选择。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这个群体均有改良效果。经过三轮混合选择,依照两种不同的选择标准而分成的群体ZZ-3(M#-1)C#-3和ZZ-3(M#-2)C#-3比原始群体分别提高产量12.7%和11.4%,达到1%显著差异水平。经过一轮改良S#-1选择,所选标准有相应区别的群体ZZ-3(S#-1-1)C#-1和ZZ-3(S#-1-2)C#-1产量分别提高了8.5%和10.3%,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改良S#-1选择法的一轮选择效果相当于混合选择法的2-3轮。 对中综3号群体所选的目标性状,粒行数以16-20行之间为宜,过分加强粒行数的选择会影响改良群体的效果。 混合选择呈现出逐代累加的选择效果,在上述两种方法中,对产量进行选择,均伴随着穗长、每行粒数、穗粗、百粒重的增长。以粒行数而言,则没有多大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基础群体的平均粒行数19.15已达到相当高值的缘故。  
    phlb基因在普通小麦与Ae. umbellulata(T. umbellulatum)杂交中的作用
    樊,路,叶兴国,韩敬花,潘淑婷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32-35 . 
    摘要 ( )   PDF (19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中国春phlb基因突变体×Ae. umbellulata)F#-1和(中国春×Ae. umbellulata)F#-1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情况的观察,首次证明了phlb基因可以诱导普通小麦与Ae.umbellulata间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时,说明Ae. umbellulata中没有Ph1或Ph1-like基因。所以有可能利用phlb基因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的配对、交换,从而把Ae. umbellulata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  
    苎麻(Boehmeria nivea)硼素营养诊断和施硼效应的研究
    皮美美,刘武定,郑,伟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36-43 . 
    摘要 ( )   PDF (32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3年盆栽试验和湖北主要产麻区3种类型土壤12个田间试验结果提出苎麻为需硼量较少、耐硼性较差的作物。其硼诊断的土壤有效硼临界指标为:<0.10ppm为严重缺,0.10-0.30 ppm为轻度缺,0.40-0.75 ppm为适宜,2.50 ppm为轻度中毒,5.00 ppm为严重中毒;相应的植株硼诊断指标为:旺长期中位叶全硼含量分别为7-8 ppm,20-46ppm,48-102ppm,229-321ppm,>750 ppm。确诊了严重缺硼和硼中毒的形态特征。在有效硼低于0.40ppm的土壤上增施硼肥平均亩增原麻9.8-19.0千克,增产率5.9%-12.7%。低氮或高氮配合施硼,硼肥增产效果相近;而硼肥与低钾配施增产效果明显高于与高钾配施。施硼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原麻化学成分和纤维品质。  
    不同天气条件下田间大豆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
    郑国生,邹,琦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44-50 . 
    摘要 ( )   PDF (28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田间大豆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和光合午休的有无、轻重,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表现不同,并无固定模式。高湿的晴天,没有光合午休,气孔因素和叶肉因素对光合的限制都很小;高湿适温的多云天气,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强制约,光强高时,光合速率受气孔因素限制,光强低时,受叶肉因素限制;低湿高温的晴天,常有午休出现,光合速率的中午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限制的结果,有时也出现叶肉因素限制。诱发气孔限制的生理生态因子,首先是空气相对湿度(RH)和叶片、大气间水汽压差(VPD),其次是叶温(LT)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晚稻穗期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复合防治指标的研究
    秦厚国,叶正襄,黄荣华,李,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51-55 . 
    摘要 ( )   PDF (2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笼罩接虫试验表明:晚稻穗期每丛白背飞虱数(X#-1)和褐飞虱数(X#-2)与每亩产量损失(y)关系符合方程:y=0.1466+0.948 X#-1+1.198 X#-2(S#-y.12=1.2)。经大田验证,与实际基本相符。通径分析表明,产量损失主要由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引起,其中结实率下降是主要原因。根据目前稻谷价格、防治费用等,制定出晚稻穗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复合防治指标为:0.948 X#-1+1.198 X#-2>10.96 应防治;0.948 X#-1+1.198 X#-2≤10.96 不防治。  
    小麦籽粒内含物及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关系的研究
    丁红建,郭予元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56-62 . 
    摘要 ( )   PDF (31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测定灌浆早期籽粒内含物中氨基酸及单宁的含量,明确了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的含量及17种氨基酸总量与抗吸浆虫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031*-0.4744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以酪氨酸等5种氨基酸及总含量作为反映品种抗吸浆虫的生理指标是切实可行的;高抗和中抗品种的单宁含量是高感和感虫品种的2.4-5.9倍,极显著地高于高感和感虫品种。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早期籽粒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与前人的推测不一致。因此认为抑制初孵幼虫浸入后小麦损失率的主要原因是抗生性和耐害性。  
    土壤中砷的吸附和砷对水稻的毒害效应与pH值的关系
    陈同斌,刘更另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63-68 . 
    摘要 ( )   PDF (24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盆栽试验、吸附实验和调查研究表明,砷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变化与土壤pH值关系密切。土壤pH值升高时,土壤中砷的吸附减少、溶解度增大,因此,水稻植株对砷的吸收量增加,砷对植物的毒性增强。逻辑斯蒂曲线的模拟结果显示,在碱性条件下,pH值的变化对土壤中砷的吸附和毒害效应的影响较大;而在酸性时,pH值的变化对砷的吸附作用和毒害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  
    我国土壤中可提取态钛含量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韩凤祥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69-74 . 
    摘要 ( )   PDF (2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土壤中可提取态钛含量(0.02mol/L EDTA+0.5%NH#-4Cl为提取剂)为0-7.0ppm,平均为0.86ppm(以钛计算)。74%的标本低于1ppm,低于0.5ppm的占52%。我国土壤中可提取态钛含量总趋势为东北地区土壤含量高于南方土壤,华北地区及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土壤含量最低。土壤中可提取态钛含量受到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条件(pH、有机质含量)以及耕作熟化过程的影响。一般为玄武岩、页岩发育的土壤可提取态钛含量高于花岗岩、砂岩、浅海相沉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耕作熟化的水稻土大于旱作土壤;森林土壤高于农田土壤。  
    牛体内卵形巴贝斯虫裂殖体阶段的形态观察
    白启,刘光远,周俊英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75-79 . 
    摘要 ( )   PDF (2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洁净”长角血蜱成虫饲喂在人工感染卵形巴贝斯虫的牛体上,俟饱血脱落并产卵孵化后,利用其次代幼虫、若虫和成虫、分别叮咬感染健康易感牛,对牛体内裂殖体阶段的卵形巴贝斯虫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在幼虫、若虫和成虫感染牛的末梢血液、心、肝、脾、肺、肾、淋巴结切面刮取物和体表淋巴结穿刺物涂片的淋巴细胞中,均观察到了裂殖体。所见裂殖体有两种类型;即由小梨子形裂殖子组成的小裂殖体和由大梨子形裂殖子组成的大裂殖体。 
    小型猪脊髓动脉解剖
    路广会,李谦正,陈耀星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79-84 . 
    摘要 ( )   PDF (29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乳胶灌注法灌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共10头,制作出小型猪脊髓动脉铸型8个。肉眼及解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小型猪脊髓的固有动脉包括两条脊髓背外侧动脉和一条脊髓腹侧动脉。脊髓背外侧动脉和脊髓腹侧动脉分别由根动脉的背支和腹支构成。根动脉分别自枕动脉、椎动脉、颈深动脉、肋颈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荐外侧动脉和尾动脉发出。脊髓背外侧动脉前接小脑后动脉,沿脊髓背外侧沟向后延伸达脊髓圆锥。脊髓腹侧动脉,前接脑基底动脉,在脊髓腹正中裂内延伸达脊髓终丝处。根动脉有4种分支类型。根动脉腹支与脊髓腹侧动脉的连接形式有8种。从脊髓背侧动脉和脊髓腹侧动脉分别发出周缘支,相邻周缘支互相吻合成网,自该动脉上再发出穿(质)支入脊髓实质内。脊髓腹侧动脉的胸前段为双干。 
    大麦发芽的化学调控及其在麦芽生产中的应用
    徐星明,戴心维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84-88 . 
    摘要 ( )   PDF (23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乙烯利、赤霉酸作为麦芽添加剂,在浸渍过程中处理大麦种子,结果表明:1.0ppm赤霉酸、5.0ppm乙烯利,尤其是二者结合处理,能促进发芽种子的根芽生长和呼吸作用,加速种子贮藏物质的分解和转化;1000ppm左右的高浓度乙烯利强烈抑制发芽种子的根芽生长、呼吸作用和种子贮藏物质的分解和转化;用高浓度乙烯利与赤霉酸结合处理,虽然也显著抑制发芽种子的根芽生长和呼吸作用,但却能使种子贮藏物质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或超过对照水平。这样,在麦芽工业上就能在保证麦芽品质的条件下,提高麦芽产量。研究表明,低浓度乙烯利及其与赤霉酸结合处理,能缩短麦芽制造时间,有被开发利用的可能性;高浓度乙烯利与赤霉酸结合处理,作为麦芽添加剂,在麦芽生产上,尤其是非啤酒用麦芽生产上及发芽饲料工业等行业上的应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香菇病毒的鉴定、诊断及侵染途径
    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龚胜萍,沈学仁,龚祖埙,沈菊英,陈作义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89-90 . 
    摘要 ( )   PDF (1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高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苗频率的研究
    陈,纲,李中存,彭清才,宋云枝,李雅志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89-89 . 
    摘要 ( )   PDF (5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小麦收获前穗发芽抗性鉴定的简便方法
    刘引祥,李冬肖,武高潮,张小庆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90-91 . 
    摘要 ( )   PDF (10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学除草计算机专家系统WCES的研制
    由振国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91-91 . 
    摘要 ( )   PDF (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1):  92-96 . 
    摘要 ( )   PDF (3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