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4年 第27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1994-11-20
无栏目
1994年 第6期 目次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0-0 .
摘要
(
)
PDF
(7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质油菜糖氮代谢研究
赵合句,李培武,李光明,黄永菊,李英德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1-7 .
摘要
(
)
PDF
(24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取优质(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和普通油菜(高芥酸、高硫甙)的早、中、晚熟及极晚熟(欧洲冬油菜)品种,从苗期至成熟期进行植株测定分析。发现优质油菜无论是不同熟性品种,或是植株不同部位,均表现“糖高氮低”的特点;且苗期糖氮含量的差异很小,越冬期、薹花期的差异很大,到成熟期差异又很小,呈“梭形过程”。糖高氮低是生长势弱的表现,测定其硝态氮、硝酸还原酶(NR)活力及光合作用速率等生理特征,均表现势弱。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8-14 .
摘要
(
)
PDF
(29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早籼浙852、晚粳浙湖3号、杂交籼稻汕优10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相同密度、不同丛插本数与人工去(拔)蘖、超前搁田和自由生长相结合的办法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在齐穗期用#+14CO#-2光合同化标记,通过测定群体同化#+14CO#-2量,研究了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中期成穗率越是高的群体,抽穗后叶片的光合强度也越高,从而使灌浆期间的群体干物质生产力增加;单位面积茎蘖数较少的高成穗率群体,其呼吸消耗量比单位面积茎蘖数较多的低成穗率群体少,这就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另外,由于高成穗率群体后期光合产物向穗部的分配率增加,因此经济系数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水稻各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势对产量的影响
朱庆森,邱泽森,姜长鉴,杨建昌,金兆森,刘建国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15-22 .
摘要
(
)
PDF
(3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张力计监测并依此严格控制试验盆钵的土水势,研究水稻中熟品种(组合)汕优63和盐粳2号各生育期低土壤水势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其结果为:出穗前各生育期对低土壤水势反应的敏感顺序为,分蘖盛期 > 生殖细胞形成期 > 枝梗分化期 > 分蘖末期 > 花粉粒充实期,在分蘖盛期与生殖细胞形成期土水势长期低于-0.025MPa,则明显减产;结实期间对低土壤水势反应最敏感的时期为籽粒灌浆初期,籽粒灌浆末期较低的土水势( > -0.016MPa)有促进籽粒灌浆的倾向;减数分裂期,随土水势的下降,颖花退化率提高,产量线性减低,土水势对产量的影响与土壤质地(砂壤、中壤)无互作效应。
冰核细菌对棉铃虫结冰温度影响的研究
朱红,孙福在,张永祥,王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23-27 .
摘要
(
)
PDF
(20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棉铃虫为对象,采取喷雾和喂食两种接种方法,研究了冰核细菌对昆虫的结冰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接种的冰核细菌均能明显提高棉铃虫的结冰温度,但不同接种方法间存在差异。喷雾接种的虫体结冰温度比对照高5.14-10.79℃,接种1天后就将结冰温度提高5.90℃,在棉铃虫化蛹后还能将结冰温度提高7.71℃。喂食接种虫体接种两天后才与对照的结冰温度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异,能将结冰温度提高2.25-4.56℃,化蛹后仅能将结冰温度提高0.93℃。试验证明,冰核细菌能在昆虫体上起到异源冰核的作用,从而提高虫体的结冰温度。为探索一条利用生物冰核降低越冬害虫的过冷却能力,诱发虫体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结冰,破坏细胞组织,造成虫体死亡,以此来提高越冬害虫的死亡率,压低来年虫源,减轻危害的促冻杀虫新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小麦秆锈菌鉴别寄主品种免字52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
张书绅,杨涛,周灶建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28-32 .
摘要
(
)
PDF
(22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普通小麦品种免字52是我国小麦秆锈菌的鉴别寄主品种。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秆锈菌生理小种34的单孢菌系对免字52进行了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并将免字52所含有的抗秆锈病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17基因进行了异同比较。结果表明:免字52在7B染色体上含有隐性抗病基因Sr17。该基因为主动隐性,存在剂量效应,在纯合状态下控制;-;1的侵染型,在半合或杂合状态下不起抗病作用。免字52在5A染色体上存在另一个被动隐性抗病基因,暂定名为SrMz。该基因在纯合或半合状态下提供3#+C-X的侵染型,在杂合状态下不起抗病作用。SrMz是与国际上已定位在染色体上的抗秆锈病基因不同的基因。免字52中的Sr17、SrMz和可能还有一些微效基因的共同作用,使免字52对生理小种34呈现免疫的侵染型。正是由于Sr17的作用,才使免字52对我国的小麦秆锈菌21类群和34类群有进一步的区分作用。
红壤丘陵区三种土壤生土熟化初期的养分和pH变化特征
谢开云,董慕新,刘更另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33-40 .
摘要
(
)
PDF
(29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取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试验站所布置的生土熟化长期试验。三种不同母质的生土经过5年的熟化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土壤和处理的作物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等养分是不断增加的,受土壤类型、熟化措施及作物秸秆的归还与否等因素的影响。酸性土壤的pH有下降的趋势。紫色土的pH值则随着熟化的进行逐步下降,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酸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熟化过程中是逐步增加的,而紫色土则是逐步减少。在熟化开始时,作物产量主要决定于土壤类型,但5年后,它不仅与土壤类型有关,而且也与熟化措施明显相关。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41-49 .
摘要
(
)
PDF
(34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年连续秸秆覆盖免耕,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含量和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免耕能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0-7.5cm土层比翻耕处理年平均增高51.7%。翻耕能增加土壤活跃微生物生物量,0-30cm土层翻耕土壤活跃微生物生物量比免耕高25.3%。0-30cm土层微生物对养分的固结量多于作物年吸收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春季和秋季即冬小麦生长苗期增大,固结土壤养分,而在夏玉米生长时期的夏季降低,被矿化释放养分,所以微生物对土壤养分转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小麦品种的耐湿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曹旸,蔡士宾,朱伟,熊恩惠,方先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50-55 .
摘要
(
)
PDF
(2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4个耐湿亲本和3个不耐湿农艺亲本,按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NCⅡ),配制12个组合,以孕穗期湿害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绿色叶片数、株高、每穗粒数、千粒重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过湿处理后的绿叶片数在组合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表明不同亲本在受渍后的耐湿程度是显著不同的。其绿叶片数的一般配合力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耐湿组亲本中农家品种水里占的一般配合力最好,Pato最差;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也达显著水平,以西风/鄂麦6号的特殊配合力最高,Pato/鄂麦6号最低,初步认为耐湿性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以加性效应为主。耐湿亲本在株高、主穗粒数和千粒重上的一般配合力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准,而农艺亲本除株高外,其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特殊配合力仅在千粒重上有显著差异,表明在农艺性状的遗传中,以加性效应为主。根据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及方差,评价了耐湿亲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无原花色素大麦突变体筛选研究初报
杨煜峰,曹欣,钱强华,王建清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56-60 .
摘要
(
)
PDF
(21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10#+(-3)mol/L叠氮化钠(NaN#-3)作为诱变剂处理大麦种子,收取M#-2世代籽粒用香草醛-盐酸试剂进行半粒分析,含原花色素者剖面出现红色反应,缺失者无反应,以此筛选获得一系列原花色素缺失的突变体。对M#-3和M#-4世代的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的原花色素缺失性状是稳定的,但大多数突变体的抗逆性较弱,早衰较严重,使籽粒灌浆受到影响,粒重和饱满度下降,需要进一步改良。但也有个别突变体如甘ant90-5等具有较好的综合性状,接近对照品种。
三倍体桑品种嘉陵16号选育的研究
李存礼,余茂德,柯益富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61-66 .
摘要
(
)
PDF
(25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嘉陵16号系用四倍体桑与二倍体桑人工杂交育成的三倍体(2n=3x=42)新桑品种。该品种发芽率高,发芽较早。枝条直立粗长,大形裂叶,叶肉肥厚,叶色深绿。全年公顷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20%。万头蚕产茧量比对照高13%,万头蚕产茧层量比对照高12%,100kg桑叶产茧量比对照高16%。桑叶(干物)蛋白质含量28.08%,可溶性糖含量4.67%,均高于对照。营养生长旺盛,农艺性状好,适宜丘陵、山区密植和间作栽培。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罡,季静,陶跃之,胡含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67-72 .
摘要
(
)
PDF
(2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是一篇有关遗传标记的综述论文,探讨了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首先简述了RFLP技术的理论基础,它可作为遗传标记加以利用,在理论上可运用RFLP进行遗传作图,而在植物育种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有:1.鉴别品种及品种专利;2.遗传资源多样性的识别;3.在数量性状研究中的应用;4.外源染色体的鉴别。最后还比较了RFLP、同工酶及RAPD等遗传标记的异同和优、缺点。
利用胚胎染色体分析法验证PCR鉴定小鼠胚胎性别技术的研究
杨文胜,许罕华,朱裕鼎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73-78 .
摘要
(
)
PDF
(3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实验用小鼠切割胚制备了73枚囊胚和扩展囊胚的染色体性别鉴定标本,将其中26枚胚胎的活组织样品(含5-10个细胞)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以检测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简称SRY)片段的存在,并鉴定胚胎的性别。26个样品中有24个的性别鉴定结果和染色体分析的结果相符,从而证明用PCR鉴定小鼠胚胎性别技术的准确率为92.3%(24/26)。
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及特性测定
林矫矫,叶萍,田锷,吴文涓,朱顺海,石耀军,林邦发,施福恢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78-84 .
摘要
(
)
PDF
(28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脾脏,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获得24株抗日本血吸虫单抗,选择12株进行Ig亚型测定,对血吸虫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测定,组织定位,免疫印迹,体外ADCC对血吸虫童虫的杀伤效应和体内被动免疫转移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其中一株IgM单抗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了38.41%的减虫率;另一株IgG#-1单抗在昆明系小鼠体内诱导了32.23%的减虫率,并观察到有抑制宿主肝脏肉芽肿形成的现象。
抗稻瘟病新抗源谷甫矮的筛选研究
甘代耀,翁启勇,何玉仙,罗榕城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85-86 .
摘要
(
)
PDF
(1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苏云金杆菌8010cryI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关雄,高日霞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85-85 .
摘要
(
)
PDF
(5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茶树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的抗性及机制研究
刘奕清,凌泽芳,谢冬详,徐泽,吴蔚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86-87 .
摘要
(
)
PDF
(1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蚕茧雌雄识别中的应用
潘沈元,陆国权,金同铭,吴秀琴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87-87 .
摘要
(
)
PDF
(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88-92 .
摘要
(
)
PDF
(3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1994年总目次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06): 93-95 .
摘要
(
)
PDF
(13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