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6年 第2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6-03-20
无栏目
1996年 第2期 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0-0 .
摘要
(
)
PDF
(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吕飞杰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1-7 .
摘要
(
)
PDF
(37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在近十几年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中的份额已达到35%以上,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并且农业科技要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为此,要深化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农业科研工作从解决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两方面展开,以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努力早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数量遗传学的新发展——数量性状基因图谱的构建和应用
莫惠栋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8-16 .
摘要
(
)
PDF
(35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中性的、共显性的DNA分子标记组成的饱和遗传图,可以将一个数量性状分解为多个QTL。迄今为止,已在20多种作物的很多重要性状(例如产量、品质、抗病虫性等)上构建了QTL的遗传图谱。这些QTL图谱提供的信息包括:(1)一个被研究的数量性状受多少个QTL控制?(2)它们位于何处?(3)它们对于该性状表达的各自效应和联合效应如何?这些图谱修正了传统数量遗传学中一些不恰当的假定和结论,并已作为植物育种的新策略应用。
籼稻品种遗传变异性初探
庄杰云,钱惠荣,陆军,林鸿宣,郑康乐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17-22 .
摘要
(
)
PDF
(28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水稻RFLP图谱上的50个DNA探针,分析了25个水稻早、中籼品种的RFLP,其中26个能在研究材料间检测到多态性,共检测到73条多态性带。根据各品种之间的等长片段比值,分析了各品种的相似性程度。结果表明,现代早、中籼矮秆品种及其主要原始亲本的遗传背景比较单一,但广东省育成的品种的遗传背景尚较丰富,各地的稻瘟病抗源材料和抗性品种的遗传变异性则相当丰富。本文还讨论了品种抗性与遗传背景的可能联系以及籼稻品种遗传单一性的原因。
显性雄性不育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和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选育
纪凤高,刘友华,张有前,胡献祥,吴洪恺,黄茂甫,仲裕泉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23-28 .
摘要
(
)
PDF
(73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已育成的显性雄性不育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分别与硬粒小麦、二粒小麦及黑麦杂交,并每代选不育株用原父本回交。结果表明,来源于太谷核不育小麦4D染色体上的Ms2(Tal)基因已易位到A或B染色体组的某一条染色体上。从而育成了显性核不育硬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大豆地方品种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的相关
金骏培,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28-33 .
摘要
(
)
PDF
(24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南方和黄淮地区大豆地方品种为材料,研究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相互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干豆腐产量与蛋白利用率、蛋白凝固率呈显著正相关;干、湿豆腐产量与脂肪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残渣率、渣蛋白含量和渣脂肪含量都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脂肪利用率、籽粒脂肪含量、全蛋白含量和蛋白利用率高的品种干豆腐产量高;而蛋白利用率高、残渣率低、百粒重大和豆浆蛋白量高的品种可能产生较高的湿豆腐产量。6个豆腐品质成分性状间多呈显著正相关,它们与脂肪利用率、蛋白利用率和蛋白凝固率都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
小麦-玉米一年二作土肥水综合效应数学模型研究
单玉珊,慕美财,韩守良,单成钢,逄吉敏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34-44 .
摘要
(
)
PDF
(4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人工控制土肥水因子,连种两茬考察后效,按多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以及微机处理数据等方法,建立起由Y#-W、△Y#-(wam)、Y#-m、△Y#-(maw) 等4个子模型组成的一年二作数学模型。该数模不仅充分反映出当季措施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同时对上茬措施的后效也有所反映,因此它比较全面地表达了一年二作的土肥水综合效应。研究中运用数模优化筛选出小麦、玉米不同产量水平的土肥水技术指标,并对这两个作物的养分供需、利用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后效分析进一步看出,一年二作在不同产量水平时措施的主攻方向有所不同。如亩产吨粮措施的重点宜放在小麦上,亩产1.5吨粮则必须把措施的重点移到玉米上。应用数模指导5400亩示范田,3年平均单产1350.4kg,比对照增产28.22%;并使16.59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达到1520.8kg,亩产1.5吨粮得到重演。
短枝红富士苹果结果特性的研究
牛自勉,王贤萍,李全,陈宏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45-51 .
摘要
(
)
PDF
(2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优良短枝富士、福岛短枝富士及宫崎短枝富士品种为试材,研究分析了短枝红富士苹果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及果实品质形成的有关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短枝红富士苹果的结果特性:(1)幼树短枝花芽和腋花芽数显著高于非短枝型品种长富2号;花芽分化期间内源激素ABA含量显著高于长富2号,而GA#-3、CTK含量则与长富2号差异不显著。(2)花序、花朵坐果率高,坐果期间子房IAA含量显著高于长富2号。相关测验表明,子房中IAA含量与坐果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树冠果实密度大,株产高,叶片光合作用速率显著高于长富2号。(3)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及乙醛、丙酮、醇类物质含量与长富2号无显著差异,酯类物质含量较低;果皮花青苷显著高于富士,与长富2号接近;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富士苹果。
水稻品种在不同纬度下持久抗瘟性的研究
彭绍裘,黄费元,孙国昌,刘二明,孙永吉,艾仁孝,赵家秀,白世枝,肖放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52-58 .
摘要
(
)
PDF
(2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90~1994年,经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稻作生态类型的重病区设立6个持久抗性稻瘟病鉴定圃。从38000份国内外稻种资源中筛选出140份材料,通过多个抗性组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表明,Tetep、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 J.S.Presl ex C.B.Presl)湘资3150、天津野生稻、谷梅2号、魔王谷等被认为具有持久抗性品种的特征和性能,其中小粒野生稻为兼具抗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多抗性品种;研究还表明从古老的地方品种及野生稻中发掘持久抗瘟性抗源获得率高。通过对品种多抗性组分主成分分析和品种抗性系统聚类分析,提出了持久抗瘟性鉴定的4个有效组分和品种抗性分类的方法。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聚宝,梅旭荣,薛军红,钟兆站,张天佑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59-66 .
摘要
(
)
PDF
(28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多年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覆盖下土壤蓄水比对照多45.2~69.3mm,土壤蒸发量比对照减少21.5%~63.2%。而且秸秆覆盖所增加的蓄水量的60%~83%集中在0~50cm土层内;秸秆覆盖有调控土壤供水的作用,使作物苗期耗水减少,需水关键期耗水增加,农田水分供需状况趋于协调。在秸秆覆盖下作物耗水系数比对照减少15.5%~16.7%,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0.11~0.31kg·mm#--1·亩#--1。秸秆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后,可能会大量节约农业用水,使北方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苎麻施钾效应的研究
王春桃,余平,周兆德,欧阳铎声,崔国贤,李宗道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67-72 .
摘要
(
)
PDF
(34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施钾可提高土壤及苎麻地上部植株含钾量,适量钾可促进氮的吸收,提高苎麻抗旱性和抗花叶病能力,增加苎麻纤维产量和提高纤维品质;过量钾可致使钾的奢侈吸收,体内K/Ca、K/Na吸收比例严重失调,对苎麻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钾改善纤维支数的作用,与供氮水平密切相关,低氮条件下对纤维支数具有明显改良作用,而高氮条件下纤维品质(纤维支数)的决定性因素是供氮水平高低,钾对纤维品质的改良作用较小。推荐氮、钾肥施用适当配比[N/K#-(2)O]为3:1 ~ 3:2,全年每亩钾肥施用量[K#-(2)O计]为20 ~ 30kg。
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对猪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朱兴全,窦兰清,史晓红,石磊,牛炳亨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73-76 .
摘要
(
)
PDF
(1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次在猪体系统地研究了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猪、预防猪旋毛虫病的效果。将纯净成虫经超声粉碎后,10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即为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按不同剂量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按不同程序经腹腔免疫猪,免疫后不同时间攻击感染不同数量的肌幼虫。结果表明,成虫可溶性抗原可诱导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0.5mg组最高减虫率达98.21%,接近全保护。免疫力高低与免疫剂量大小、免疫程序及攻击感染的肌幼虫数量多少有关。免疫可使次代肌幼虫的感染性降低,免疫血清在体外可杀伤肌幼虫。
水貂肠炎病毒疫苗免疫实验动物效果观察与效检指标评价的研究
张德礼,白泉阳,殷震,王树志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77-84 .
摘要
(
)
PDF
(28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了水貂肠炎病毒无血清细胞培养灭活矿油疫苗和铝胶疫苗免疫接种水貂、豚鼠和家兔的血清HI和SN抗体消长规律,证明豚鼠、家兔或水貂接种疫苗后11~40d的血清HI抗体水平是检定MEV矿油疫苗或铝胶疫苗对水貂的体液免疫力和免疫保护率的经济、简便、可靠的指标,从而建立了MEV疫苗免疫实验动物效力的检定指标——豚鼠、家兔或水貂注苗后11~40d的血清HI抗体应答水平,以及可取代该动物用作检定MEV疫苗免疫水貂的体液免疫力和免疫保护率的实验动物模型——豚鼠、家兔。
分泌抗苹果茎沟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杨峰,王远程,李祥义,洪霓,王国平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85-89 .
摘要
(
)
PDF
(16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苹果茎沟病毒(ASGV)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14)融合,经3次克隆化培养和ELISA筛选,建立了7株分泌抗ASGV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上述细胞株的腹水McAb滴度在1:256000 ~ 1:4096000之间,而且均不与另一种常见的潜隐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起交叉反应。腹水McAb经纯化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后,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感染ASGV的昆诺藜汁液,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黑麦染色质
张辉,贾继增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90-94 .
摘要
(
)
PDF
(48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种快速、准确、直接检测和定位外源染色质的新技术。本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用毛地黄毒苷-11-dUTP标记黑麦总DNA作探针,以检测小麦中黑麦染色质。结果如下:八倍体小黑麦(2n=8x=56)有丝分裂中期有14条染色体显示黄色,42条染色体显示红色,红色间期核显示有14个黄色亮点,表明这八倍体小黑麦含14条黑麦染色体。八倍体小黑麦中黄色黑麦染色体显C-带和H-带的末端有绿色的带。这是由于黑麦染色体末端结构异染色质含量高所致。黑麦附加系2R的间期细胞核中有1 ~ 2个黄色亮点。这表明2R含有1至2条黑麦染色体。
一个可用于栽培管理的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 —— COTGROW
潘学标,韩湘玲,石元春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94-94 .
摘要
(
)
PDF
(4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抗、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绵阳26育成
李邦发,周俊儒,李泽仪,李全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94-96 .
摘要
(
)
PDF
(15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棉铃虫卵内蛋白酶性质研究
赵小凡,王金星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95-96 .
摘要
(
)
PDF
(10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简单分离提纯微孢子虫孢子的方法
陈广文,陈曲侯,王家坤,陈晓虹,杨凯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02): 96-96 .
摘要
(
)
PDF
(4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