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3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7-05-20
无栏目
1997年 第3期 目次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0-0 .
摘要
(
)
PDF
(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棉铃虫迁飞与滞育的研究——我国各棉区棉铃虫滞育诱导的光温反应特点
吴孔明,郭予元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1-6 .
摘要
(
)
PDF
(24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我国各棉区20个地理种群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滞育诱导的光温反应。结果显示,位于华南棉区的种群不具有滞育特性;长江流域中下游南部地区的种群具有较短的滞育诱导光周期;而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北部、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的种群对光温诱导的滞育反应则极为敏感。表明我国棉铃虫在生态适应性上存在明显的分化。依据研究结果,作者将我国棉铃虫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生态型并划分了各生态型的生态区域。
根癌农杆菌介导柞蚕抗菌肽D基因转化柑桔的研究
陈善春,张进仁,黄自然,高峰,陈凤珍,隆有庆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7-14 .
摘要
(
)
PDF
(43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含有双元载体(携带人工合成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npt-Ⅱ基因和nos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株SE转化锦橙、新会橙(Citrus sinenis Osbeck)、沙田柚(C.grandis)的上胚轴和子叶外植体,经共培养和预培养后在含卡那霉素(Km)的诱芽培养基中诱导并筛选Km抗性芽。探明了柑桔品种(基因型)、预培养时间和不同的芽伸长培养基对Km抗性芽诱导和伸长的影响。抗性芽经伸长培养后在含Km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或经离体微嫁接,获得了转化植株。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柞蚕抗菌肽D基因已整合到3个柑桔品种的基因组。
水稻三化螟预测预报与防治对策研究
王华弟,张左生,程家安,汪信庚,汤金仪,章连观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14-20 .
摘要
(
)
PDF
(32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1987~1994年的研究,初步探明三化螟种群回升原因,研究提出了在新的耕作栽培制度下,科学合理的三化螟防治指标,以及简易“查定”技术。组建了包括数据库管理、逐步回归预测、种群动态模拟及作图的计算机系统;改进三化螟测报办法,提出"兼治一代压基数,狠治二代拆桥梁,挑治三代保丰收"的治螟新策略及其施药技术,初步形成适于我国南方特点的三化螟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生产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河南省主要类型土壤低吸力段持水特性的研究
王绍中,李春喜,季书勤,张明炷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21-27 .
摘要
(
)
PDF
(3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张力计法对河南省7种主要类型土壤低吸力段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按照θ=AS#+(-B)模式建立了低吸力持水曲线方程,分析了土壤性质与持水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型土壤的水分变化过程均存在明显的滞后圈,其中两合土、立黄土滞后圈宽度较大,红胶土和砂姜黑土滞后圈宽度最窄,且各类土壤均呈现从表层到深层滞后圈由宽变窄的趋势。从A·B值和比水容量进行评价,立黄土、两合土持水特性最好,潮褐土、淤土次之,砂姜黑土、红胶土和黄褐土较差。在0.020~0.090Mpa吸力段,土壤持水量与质地关系密切,在极低吸力段,土壤持水量与容重、孔隙度关系密切,有机质含量与整个低吸力段的持水量均有正相关关系;A·B值和比水容量与质地、容重及总孔隙度有密切关系,用A·B值和比水容量的大小可作为土壤抗旱性的综合指标。
水稻光合特性研究与高光效育种
屠曾平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28-35 .
摘要
(
)
PDF
(3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表明,在广东的自然条件下,优良稻种桂朝2号、七桂早等会发生过剩强光所造成的光抑制及光氧化伤害,但由于叶面积发展快,群体的光能截获能力较强,笔者确定这类品种属于适应低光强的生态型。而美国优良品种Lemont、Bellemont等则光抑制及光氧化的伤害不明显,它们的叶片较厚,在强光下光合作用光能转化效率较高,但其叶面积发展速度较慢,笔者确定这类品种属于适应高光强的生态型。将这两种光强生态型的水稻组配成化杀杂种稻Lemont/七桂早后,F#-1代杂种在反映群体光能截获能力及单叶光能转化效率的“整体光合能力”方面,较之父母本均有明显改进。其谷物产量的光能利用率在中国广州及美国阿肯色州均比父母本高8%~62%。扩大的试验进一步证明:利用两种光强生态型的水稻组配成杂种稻后,F#-1代杂种均可比原亲本明显改进“整体光合能力”。
陆地棉愈伤诱导及胚胎发生能力的遗传分析
张家明,孙雪飘,郑学勤,张献龙,赵燕,刘金兰,孙济中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36-43 .
摘要
(
)
PDF
(3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对62个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影响很大。仅27.4%的品种有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其中胚胎发生能力较强的品种占11.3%,多数品种(72.6%)在本试验中未观察到胚状体形成。在含有IAA及KT的培养条件下,基因型对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有明显影响。双列杂交结果表明,基因型间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和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愈伤组织生长速度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无胚胎发生能力的品种与有胚胎发生能力的品种杂交所得20个组合都不能形成胚状体,且F#-2代呈3:1的分离比例,表明体细胞胚胎发生受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在有胚胎发生能力的基因型中,胚胎发生能力还存在量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受一些修饰基因的控制。
RAPD在玉米类群划分研究中的应用
刘新芝,彭泽斌,傅骏骅,李连城,黄长玲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44-51 .
摘要
(
)
PDF
(3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我国目前推广杂交种的15个主要亲本自交系进行了类群划分。从105个引物中筛选出对15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自交系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的引物6个,它们是E-17、G-14、F-14、N-18、N-06、G-04,依据6个引物扩增谱带建立0、1型数据,计算15个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自交系共划分为6个类群:Ⅰ类为中黄204、关17、Mo17,属兰卡斯特血缘;Ⅱ类为D黄212、黄早四、汶黄,属塘四平头血缘;Ⅲ类为B37、B73、B84,属瑞德黄马牙血缘;Ⅳ类为旅9、E28、丹340,属旅大红骨系统;Ⅴ类为5003、478;Ⅵ类为自330。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用RAPD标记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与系谱法一致,RAPD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应用是可行的。
亚种间杂交稻产量源库特征
朱庆森,张祖建,杨建昌,曹显祖,郎有忠,王增春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52-59 .
摘要
(
)
PDF
(3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大量典型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种组合的产量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如果:亚杂组合的物质生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出穗后经济产量形成期,这与籼型三系杂交稻物质生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出穗前迥然不同;亚杂组合的库容优势也十分明显,就其总体而言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与库容的比例高于汕优63;大多数亚杂组合的光合产物向穗的运转不良,这是部分亚杂组合籽粒充实不良的成因,也是限制亚种间杂种优势充分利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展望及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栽培途径进行了讨论。
提高玉米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机理及可行途径
邹春琴,张福锁,毛达如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60-67 .
摘要
(
)
PDF
(2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营养液培养及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提高玉米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机理及可行途径,并对铁的供应状况和两种形态氮素[NO#+(-)#-(3)-N和NH#+(+)#-(4)-N]对玉米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具体探讨。结果表明:在缺铁条件下,NH#+(+)#-(4)-N 的供应使玉米新叶中活性铁的含量及体内铁的再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对NO#+(-)#-(3)-N处理,新叶叶绿素含量也明显高于NO#+(-)#-(3)-N处理,并且新叶未出现黄化;在正常供铁条件下,NH#+(+)#-(4)-N处理玉米新叶中活性铁的含量和叶绿素的含量也都高于NO#+(-)#-(3)-N处理,体内铁的再利用效率也明显高于后者,特别是在处理后期,差异更加明显。可见,供给NH#+(+)#-(4)-N可提高玉米体内铁的再利用效率,改善玉米新叶的铁营养状况。另外,对不同措施提高玉米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水肥因子对小麦籽粒及面包烘烤品质的影响
王立秋,靳占忠,曹敬山,王占宇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67-73 .
摘要
(
)
PDF
(30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就水肥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及面包烘烤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籽粒品质性状及多数面包烘烤品质性状均受水肥措施的显著影响。增加灌水会降低小麦籽粒品质,对烘烤品质有一定的稀释效应,但这种稀释效应可通过增加施肥得以缓冲。在面包烘烤品质性状中,面包体积和比容是两个重要的品质指标,一定的水肥措施可使之得以改善。
爱比菌素浇泼剂配方的研究
陈西钊,蒋金书,朱蓓蕾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74-78 .
摘要
(
)
PDF
(16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爱比菌素(abamectin)是一类新型的抗寄生虫药。本文以1,2-丙二醇、乙酸乙酯、乙醇、二甲基亚砜、氮酮和水等按不同比例配制成10个不同的爱比菌素浇泼剂,并用体外透皮率测定法筛选出了爱比菌素浇泼剂之最佳配方。该配方由适量的乙酸乙酯、丙二醇和氮酮组成,含0.5%爱比菌素,其离体小鼠皮肤透皮率为14.09ng·h#+(-1)·mm#+(-2)。
湖北鄂西中山地区牧草——蔬菜复种试验
张玉发,白静仁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79-83 .
摘要
(
)
PDF
(20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鄂西长阳县海拨1800m的草山地区进行牧草与蔬菜复种试验,结果表明小黑麦(一种新育成的高产青饲料作物)与甘蓝复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每公顷直接收益为10575.60元,再加上牧草养畜的转化效益,每公顷总收益可达11919.60元,比单一种植甘蓝分别增加收益13.74%和23.32%。草、菜复种促进了农牧结合,明显地提高了对当地劳力以及土地、水热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楂酱加工中热处理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高愿军,高晗,赵良,路建锋,陈锦屏,田呈瑞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84-88 .
摘要
(
)
PDF
(19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楂酱加工工艺中不同热处理对维生素C(V-C)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楂以整果形态软化不会导致V-C损失,反而使V-C含量提高6.45%~23.44%;真空浓缩比常压浓缩的酱体V-C保存率高得多,真空浓缩的V-C保存率与真空度密切相关,保持93.33kPa真空度浓缩可使酱体V-C保存率达100%;杀菌对山楂酱V-C含量影响不大。
植物体内砷和硒累积和分布的相互作用
杨文婕,刘更另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89-91 .
摘要
(
)
PDF
(11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离子交换基质在花卉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韦三立,韩碧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92-94 .
摘要
(
)
PDF
(1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0)Co-γ射线诱发水稻温度调控叶色白化突变基因表达突变系
吴殿星,舒庆尧,夏英武,刘贵付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95-95 .
摘要
(
)
PDF
(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无超级稻系列品种的选育
陈建三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03): 95-96 .
摘要
(
)
PDF
(1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