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2-06-20
      
    无栏目
    AFLP和RFLP标记检测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陈亮,梁春阳,孙传清,金德敏,姜廷波,王斌,王象坤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589-595 . 
    摘要 ( )   PDF (5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AFLP和RFLP技术对 2 0个水稻品种 (系 )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AFLP分析中 ,用 6 4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 ,然后用其中适合水稻的 15对引物进行了详细研究 ,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了 4 7~ 118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为 5~ 32条 ,15个引物组合共得到多态性条带 2 99条 ;在RFLP分析中 ,4 9个RFLP探针共检测出 10 7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表明 ,两种标记均能将 2 0个材料分成籼粳两大类群 ,但AFLP标记比RFLP标记更能反映品种间系谱亲缘和地理生态上的差异。两种标记检测出的遗传距离的趋势是一致的 ,但AFLP标记相对于RFLP而言提高了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的估计 ,降低了亚种间遗传距离的估计 ,因此 ,AFLP更适应于多样性的研究 ,RFLP更适应于籼粳分类及度量籼粳分化程度
    光敏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GA_(1+4)分布的免疫电镜研究
    孟祥红,王建波,利容千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596-599 . 
    摘要 ( )   PDF (19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方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光敏胞质不育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花药发育过程中GA1+ 4 的分布进行了详细观察。短日照条件下花药可育 ,花粉母细胞、单核花粉和二核花粉内GA1+ 4 的分布数量逐渐增多 ,以细胞核最为明显 ;成熟花粉的精细胞内也有一定数量的GA1+ 4 分布。绒毡层细胞质和细胞核内GA1+ 4 的分布数量逐渐减少。长日照条件下 ,花药不育 ,花粉母细胞和败育的花粉内有GA1+ 4 的分布 ,但其分布数量比同时期可育花粉内少。绒毡层细胞解体紊乱 ,细胞内有GA1+ 4 分布。观察结果表明 :GA1+ 4 参与花粉的发育 ,其在花药内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可能与花药的育性相关
    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分析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潘光堂,白丽,彭泽斌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00-605 . 
    摘要 ( )   PDF (20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NCII设计 ,以Mo17、B73、黄早四、丹 340、K12、K2 2为测验种 ,12个自交系为被测系 ,通过两年、两点完全区组试验设计 ,分析了 18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结果表明 ,18个自交系可分为 5群 ,即兰卡斯特 (Mo17和P138)、瑞得 (B73、8112、铁 792 2和掖 10 7)、四平头 (黄早四、K12和 5 15 )、旅大红骨 (丹 340、E2 8、自 330、S37和 8 93)和PA群 (K2 2、CA15 6、掖 4 78和沈 5 0 0 3)。在 72个杂交组合中 ,K12× 8 93、B73×S37、B73× 8 93、K2 2×S37、Mo17× 8 93、Mo17×S37、丹 340×铁 792 2、丹 340×P138、丹 340×S37为 9个强优势组合。K12、S37、8 93和丹340的产量一般配合力高 ,参与组配的强优势组合较多。因此 ,这 4个自交系及其衍生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会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因子的研究
    王萍,王罡,吕文河,季静,杨庆凯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06-609 . 
    摘要 ( )   PDF (17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MS微量元素、2 ,4 D、萘乙酸、脯氨酸和腺嘌呤的浓度对 5种基因型大豆未成熟子叶愈伤形成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MS微量元素的浓度对出愈率和胚胎发生率均有显著的作用 ;在MS培养基中附加 2 ,4 D、萘乙酸、脯氨酸和腺嘌呤对愈伤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浓度对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有明显的影响 ,各基因型间在胚胎发生时所需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尽相同
    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的遗传基础形成及湿处理色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邱新棉,周文龙,李茂松,马永根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10-615 . 
    摘要 ( )   PDF (2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天然彩色棉遗传基础的研究表明 ,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受遗传基因控制 ,天然棕色棉纤维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 ,天然绿色棉纤维性状表现为由 1对不完全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的形成和积累与色素合成酶基因在纤维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有关 ,在纤维初生壁伸长期 ,天然彩色棉的纤维色素与白棉花一样均为纯白色 ,当进入纤维的细胞壁加厚期时 ,逐渐显现出很淡的色素 ,直到纤维充分成熟 (即吐絮 )时颜色才达到最深程度。天然彩色棉湿处理后色素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天然棕色棉的色调沿蒙塞尔色相环逆时针变化 ,天然绿色棉的色调沿蒙塞尔色相环顺时针变化 ,湿处理后的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有变深变艳的趋势 ,表明天然彩色棉的色彩是由多色素控制的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麦群体图像特征识别
    李少昆,索兴梅,白中英,祁之力,刘晓鸿,高世菊,赵双宁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16-620 . 
    摘要 ( )   PDF (38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群体特征指标是生产上判断生长动态是否合理和因苗管理的主要依据。以小麦群体绿色面积和绿色叶面积指标信息的获取为例 ,研究了基于图像信息构建自学习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的技术。在用数码相机拍摄小麦群体图像 ,用像素标记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 ,用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高通增强滤波技术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的BP人工神经网络 (ANN)模型实现了群体指标的识别 ,准确率在 85 %以上 ,表明利用ANN技术对小麦群体特征图像识别是可行的
    玉米不同基因型叶片PSⅡ光能转换效率的比较研究
    张永江,李少昆,胡昌浩,张旭,董树亭,高世菊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21-625 . 
    摘要 ( )   PDF (28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的主要荧光参数以及田间快速测试技术。结果表明 ,田间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测定暗适应有 5min即可 ,部位以穗上 1叶的中部为宜。我国骨干自交系的Fm、Fv/Fm、Fv/F0 有随年代推移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生育后期表现更为明显 ;不同株型自交系间荧光参数值差异不显著 ;杂交种Fm、Fv/Fm、Fv/F0 有明显的超亲优势 ,乳熟期优势率为 - 1.2 %~ 12 .0 % ,并且自交系值高的组配的杂交种也高 ,为预测杂种优势 ,筛选和组配高光能转换效率的组合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用航空成像光谱数据获取小麦冠层信息的研究
    杨敏华,赵春江,赵永超,刘良云,王纪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26-631 . 
    摘要 ( )   PDF (66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航空平台OMIS成像光谱数据进行几何、辐射校正和反射光谱重建的基础上 ,根据大量田间同步采样数据建立的基于成像光谱特征参数的小麦冠层叶片叶绿素、水分、全氮、可溶性糖等生化参量反演模型 ,实现了用航空成像光谱数据对田间小麦冠层生化参量的整体反演。结果表明 ,用成像光谱数据对田间作物进行营养诊断是可行的 ;以生化参量为“波段”的彩色合成图像 ,为农学家用生化参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差异解释作物产量构成机理展现了新的视角
    膜下滴灌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旺锋,王振林,余松烈,李少昆,曹连莆,任丽彤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32-637 . 
    摘要 ( )   PDF (2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节水高产的机理探讨表明 ,限量滴灌 (为新疆目前大田膜下滴灌暂定 375m3 /ha滴水定额的 2 /3)棉田土壤水分亏缺 ,群体光合速率降低 ;群体呼吸速率及群体呼吸占群体总光合的比值在盛花期较高 ,进入盛铃期以后群体呼吸又显著低于适量滴灌棉花 ;叶面积指数低 ,叶片平均倾斜角度大 ,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和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增加 ,对光能的截获率降低 ;光合物质累积少 ,但分配到生殖器官中的比例上升快。不同品种对滴水量的反应差异较大 ,新陆早 6号对限量滴灌反应不敏感 ,籽棉产量与适量滴灌棉田差异不显著 ;而新陆早 8号对限量滴灌反应较敏感 ,籽棉产量明显低于适量滴灌棉田。因此 ,在限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6号种植较适宜 ;在新疆开展抗旱品种选育 ,实行节水滴灌是有潜力的
    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生理指标研究
    王克如,李少昆,宋光杰,陈刚,曹栓柱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38-644 . 
    摘要 ( )   PDF (24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研究提出实现公顷产皮棉 30 0 0kg的栽培生理指标是 :总干物质积累 194 80kg/ha ,积累速率最大值Vmax出现在盛铃初期 (8月 1日左右 ) ,为 315 .2kg1·ha-1·d-1,籽棉收获指数 36 .70 % ,皮棉收获指数 15 .5 6 % ;LAI在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分别为 0 .2、0 .72、2 .35和 3.94 ,在盛铃期达最大 ,为 4 .2 8;总光合势 3.6 5×10 6m2 /d ,其中见絮至盛絮期占 17.0 % ;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在一生中呈单峰曲线 ,盛铃期达最大 ,CAPmax为 5 .4 0gCO2 ·m-2 ·h-1,盛絮期仍保持在 2 .0 5gCO2 ·m-2 ·h-1;单位叶面积负载的果节量控制在 84~ 97果节 /m2 叶 ,叶铃数目比 3.93~ 4 .5 9∶1,单位叶面积载铃量 30 .3个铃 /m2 叶 ,单位叶面积负载的皮棉重 0 .0 6 9~ 0 .0 78kg/m2 叶 ;产量结构冀棉 2 0为收获株数 12 .4万~ 13.6万株 /ha,单株成铃 8.9~ 10 .0个 ,公顷有效铃数大于 12 0万个 ,铃重 6 g ,衣分 4 2 % ;中棉所 2 3和石远 32 1为收获株数 13.1万~ 14 .7万株 /ha,单株成铃 9.4~ 9.8个 ,公顷有效铃数大于130万个 ,铃重 5 .6 g ,衣分 4 1.2 %。
    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体亲和群的RAPD图谱特征
    王克荣,陈瑞辉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45-649 . 
    摘要 ( )   PDF (27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条引物对 10 3个Verticilliumdahliae菌株进行RAPD扩增 ,根据RAPD图谱计算出的菌株间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 ,可将棉花黄萎病菌分为 2组 (RPG1,RPG2 )。RPG1包括了所有VCGI菌株 ,RPG2包括VCGⅢ和VCGⅣ等 2个营养体亲和群 ;RPG1内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小 ,遗传变异量为 0 .0 996 ;RPG2内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大 ,遗传变异量是 0 .15 92。对已划分RPG而其营养体亲和群归属未知的 15个菌株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验证 ,结果表明 ,除 1个菌株 (V4 93)外 ,归在RPG1的菌株都属于VCGI,归入RPG2的菌株均属于VCGⅢ。有 5条RAPD扩增带在VCGI内的出现频率大于 0 .96 ,而其在VCGⅢ的出现频率均小于 0 .1,这 5条带可以看作VCGI的特征条带 ;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体亲和性和特定引物的RAPD分组结果有很强的相关性
    对鞘翅目害虫高毒力Bt基因cry3Aa7的分离克隆及表达研究
    张杰,宋福平,李长友,陈中义,檀建新,黄大昉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50-653 . 
    摘要 ( )   PDF (3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国内分离的对鞘翅目叶甲科害虫高毒力的Bt菌株中克隆了 3.0kbcry3Aa基因大片段 ,完成了该片段的亚克隆和全序列测定。该基因编码区为 1932bps,编码的蛋白质由 6 4 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量 73.1ku ,等电点为 pH5 .16 5 ,为弱酸性蛋白。该蛋白中Ser、Leu、Thr含量最高 ,分别为 8.2 2 %、8.0 7%和 7.76 %。通过穿梭载体将该基因导入Bt无晶体突变株中 ,获得工程菌Biot2 0 5。cry3Aa7基因在其中能正常表达 ,并形成扁方形晶体。工程菌Biot2 0 5对榆蓝叶甲 (Pyrrhaltaaenescens)校正死亡率为 86 .2 1%。该基因序列已在EMBL、GenBank中登记 ,并被国际Bt δ 内毒素基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ry3Aa7。
    基于云模型的定性预报模型及其在麦长管蚜预报中的应用
    苗良,岳训,张新谊,徐洪富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54-659 . 
    摘要 ( )   PDF (2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模型是用语言值表示的某个不确定概念与其定量表示之间的定性转换模型。论述了基于云模型的农业害虫定性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 ,并探讨了该模型在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中的应用。将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过程拟成一个不确定控制系统 ,将作为系统输入的预测因子和系统输出的预测对象均以定性概念表示 ,并给出了输出信息的综合决策方法。
    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与精确施肥
    高祥照,胡克林,郭焱,李保国,马韫韬,杜森,王运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60-666 . 
    摘要 ( )   PDF (70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位于北京顺义的北方精准农业示范区 ,采用GPS定位 ,测定了其表层 80个土样的速效养分 (N、P、K、Fe、Mn、Cu、Zn)、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 ,所有观测项目的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作物产量与速效磷、全氮及有机质的相关性最大 ,pH与各种养分及微量元素均呈明显的负相关。通过结构分析 ,发现土壤pH的空间相关距最大 ,达 3.3km ,碱解氮和速效铁的自相关距最小 ,仅 0 .14km。其余观测项目的自相关距范围为0 .387- 1.11km。采用Kriging方法并结合GIS绘制了等值线图 ,可更直观地了解整个示范区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以施氮为例 ,精确管理的施肥方案要比粗放管理节约肥料 4 8.7%。
    冬小麦不同氮营养品种对氮反应吸收与土壤硝酸盐耗竭的研究
    周顺利,张福锁,王兴仁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67-672 . 
    摘要 ( )   PDF (21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定义作物氮反应指数 ,在高产条件下比较研究了 6个典型冬小麦品种对氮的反应特性 ,同时对其吸收特性和土壤硝酸盐残留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施用氮肥后 ,冬小麦的物质生产能力、氮含量和吸氮量的增加率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 ,并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其变化也不同 ,而秸秆对氮的反应明显高于籽粒。在氮素吸收方面 ,冬小麦品种间氮累积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生长前期和后期 ,在扬花期差异不显著。早熟品种 915 0 91对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前中期 ;晚熟品种泰山 0 2 1则表现为前期吸收比例低 ,中后期吸收比例高 ;品种 6 0 2 9在扬花 11d后仍有很高的氮吸收比例。品种 6 0 2 9比早熟品种 915 0 91总吸氮量平均每公顷高出 5 0 .7kg。关键生育期土壤硝态氮的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释钾条件的研究
    盛下放,黄为一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73-677 . 
    摘要 ( )   PDF (22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摇瓶与土柱试验对硅酸盐细菌NBT菌株的释钾条件进行了研究。摇瓶试验表明 ,pH值、装液量、土壤矿物种类、菌株特性均对硅酸盐细菌的释钾效能有重要影响。pH 6 .5~ 8.0时NBT菌株的释钾效能最高 ,接活菌比接灭活菌对照溶液中的钾含量增加 84 .8%~ 12 7.9%。在 2 5 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 4 0ml,接菌处理溶液中的钾比接灭活菌对照增加 12 6 .3% ,而装液量为 10 0ml,接菌处理溶液中的钾比对照仅增加 87.2 %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对供试矿物的分解能力为伊利石 >钾长石 >白云母。在供试的不同菌株中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的释钾能力最强 ,2 8℃振荡培养 7d ,NBT菌株释放出的钾达 35 .2mg/L ,比其它供试菌株释放出的钾增加 31.8%~ 12 0 3.7%。土柱试验表明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在 2种供试土壤中能够存活并表现出一定的解钾作用。接菌处理土壤中硅酸盐细菌细胞数量由 2 .6~ 3.0× 10 6个 /g土增加到 6 .8~ 7.4× 10 7个 /g土。NBT菌株在黄棕壤和水稻土中 2 8℃培养 7d后 ,土壤中的速效钾分别增加 31.2~ 33.6mg/kg土和 2 1.7mg/kg土 ,分别比接灭活菌对照增加 2 90 .6 %和 185 .5 %。方差分析表明 ,差异达显著水平。
    基于GIS的棉田精准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系统的研究
    危常州,侯振安,朱和明,鲍柏杨,张福锁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78-685 . 
    摘要 ( )   PDF (7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田间试验、土壤测试和农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 ,试图建立新疆芳草湖农场综合肥料效应模型 ,并以MapInfo 6 .0GIS为平台 ,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棉田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计算机系统。试验证明 ,与肥料效应函数法相比 ,综合肥料效应模型的肥料推荐量能够反映土壤养分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适用范围更广 ,推荐施肥量比肥料效应函数法更准确可靠。将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专家知识库与GIS整合 ,实现了以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为核心的基于GIS的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系统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查询、统计汇总、施肥推荐和结果打印、地图编辑维护、专题地图为一体 ,基本实现了以GIS为平台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推荐
    同源四倍体茄子品种新茄一号的选育
    李树贤,吴志娟,杨志刚,李明珠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86-689 . 
    摘要 ( )   PDF (2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SLA、RQA、CRA等 3个人工四倍体茄子种群为基础 ,以群体内半同胞家系选择和群体间轮回聚合选择相结合 ,露地栽培和大棚保护地栽培生境选择相结合 ,历经近 2 0年 ,育成了第 1个人工同源四倍体 (2n =4 8)茄子品种新茄一号。该品种平均单果种子数 32 4粒 ,为二倍体品种六叶茄的 9.5 % ;果肉细嫩 ,粗纤维少 (- 17.2 2 % ) ;糖酸比高 ,生食无酸涩味 ,风味佳 ,适于生食、熟食及加工制干。果实Vc、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二倍体品种增加了 74 .38%、31.30 %和 34.2 2 %。新茄一号适应性强 ,适当早播 ,产量一般可达 6 75 90 .9kg/ha以上 ,总产量接近和高于 2个二倍体对照品种 ,早熟性及早期产量优于CK1圆形红茄 ;较CK2 六叶茄稍差。新茄一号为少籽高营养茄子品种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同负荷水平下氮素对苹果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彭福田,姜远茂,顾曼如,束怀瑞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90-694 . 
    摘要 ( )   PDF (23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 8年生红富士 /平邑甜茶 (Malus.domesticaBorkh .cv .RedFuji/M .hupenensisRhed)盛果期树为材料 ,进行土壤施氮与疏果、摘叶处理 ,探讨氮素对苹果果实发育影响。结果表明 ,对重疏果树而言 ,无论施氮与否 ,摘叶处理后果实蔗糖合酶 (SS)活性无显著变化 ,表明在碳水化合物供应方面 ,不存在源对库活性的制约 ,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处理的果实生长速率 (库活性 )没有显著差异 ,但施氮使果实生长期延长 ,从而使平均单果重比不施氮处理增加 2 0 .8%(鲜重 )与 14 .1% (干重 ) ;而不疏果树施氮显著提高了果实SS活性 ,摘叶处理果实SS活性下降 ,表明库活性受源供应碳水化合产物水平的制约 ,施氮可提高果实生长速率并延长果实生长期 ,使平均单果重增加 2 8.2 % (鲜重 )与 19.4 %(干重 )。施氮处理果实可溶性糖与果皮花青苷浓度下降
    柿果实ACC氧化酶cDNA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饶景萍,杨书珍,中野隆平,稻叶昭次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695-699 . 
    摘要 ( )   PDF (5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柿 (DiospyroskakiThunb .)果实为材料 ,根据其它植物ACC氧化酶 (1 aminocyclopropane 1 carboxylicacidoxidase ,ACO)氨基酸保守区 ,设计 1组简并引物 ,通过RT PCR法扩增出 2个约 80 0bp大小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GEM T载体上 ,对这 2个重组克隆进行序列测定 ,DK ACO1由 834个碱基组成 ,编码 2 5 9个氨基酸 ;DK ACO2为836个碱基 ,编码 2 6 0个氨基酸。它们均具有其它植物ACC氧化酶中存在的保守区 ,且在多肽水平上的同源性很高 ,与番茄LE ACO1的同源性DK ACO1是 86 .2 % ,DK ACO2是 82 .5 % ;与甜瓜CM ACO1的同源性DK ACO1是82 .6 % ,DK ACO2为 81.1%。
    OPS法玻璃化冷冻牛卵母细胞的研究
    朱士恩,曾申明,吴通义,孟庆刚,张忠诚,陈永福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700-704 . 
    摘要 ( )   PDF (2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自己现用现配的玻璃化溶液 (EFS4 0、EFS5 0和EDFS30、EDFS4 0 )对二步平衡后的牛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进行OPS(openpulledstraw)法冷冻保存研究。体外分别培养 6h或 2 2h的牛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再经 18h或2h培养后 ,经体外受精 ,最高囊胚发育率分别达到 12 %和 17% ;经化学孤雌激活后 ,最高囊胚发育率分别达到2 2 %和 2 4 % ,与对照组 (33%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不同类型母猪死胎分析
    储明星,王凭青,吴常信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705-708 . 
    摘要 ( )   PDF (17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二花脸猪、大白猪及其杂交一代 3个类型共计 16 86窝死胎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二花脸猪、大白猪及其杂交一代每窝死胎数 (numberstillborn ,NSB)平均值分别为 0 .87、0 .32和 0 .72 ,产活率 (percentagebornalive ,PBA)分别为 95 .1%、97.1%和 95 .7% ,表明窝产仔数较高的二花脸猪其每窝死胎数也较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交配类型、胎次、分娩年份×分娩季节互作、总产仔数对NSB、PBA均有极显著 (P <0 .0 0 1)影响 ;分娩季节对NSB有极显著(P <0 .0 1)影响 ,对PBA有显著 (P <0 .0 5 )影响 ;分娩年份对NSB没有显著 (P >0 .0 5 )影响 ,对PBA有极显著 (P <0 .0 1)影响。从第 1胎到第 10胎 ,NSB最小二乘平均值有随胎次增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PBA最小二乘平均值有随胎次增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冬季分娩的母猪具有最高的NSB ,秋季最低 ;秋季分娩的母猪具有最高的PBA ,冬季最低。NSB最小二乘平均值随总产仔数增加而明显增加 ,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表型相关 ;PBA最小二乘平均值随总产仔数增加而明显下降 ,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负表型相关。父系半同胞法估计结果表明 ,NSB和PBA的遗传力分别为0 .111和 0 .12 3,两者之间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和环境相关分别为 - 0 .985、- 0 .94 7和 - 0 .94 2。
    犬五联病毒活疫苗制备用犬肾细胞系的建库筛选与检定
    张德礼,李六金,夏耕田,何旭玉,高步先,白晓鸿,黄高升,刘尚高,阎隆飞,方福德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709-713 . 
    摘要 ( )   PDF (22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人类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为阳性对照 ,以连传 3代的犬、猫肾原代细胞 (CKC、FKC)作为阴性对照 ,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单位收集的另外 4株MDCK传代细胞系培养 2 5~ 6 7代的完整活细胞进行裸鼠致癌 /致瘤实验观察 ,筛选出致癌性极低、符合细胞遗传学要求、无传染因子污染的 2株MDCK细胞系用于制苗 ,并建立了相应的细胞种子库和工作库 ,供科研和生产使用 ,4年运转很好。不同代次MDCK细胞系染色体众数所占比率的相差率一般不超过 5 %~ 15 % ,结构畸变率一般为 0~ 3%。研究表明 ,MDCK细胞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瘤性质 ,并具有种属特异性 ,MD CK细胞不论核型如何 ,始终具有致癌性 ,但其致癌 /致瘤性差 (2 3/ 5 9) ,且一般致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多为高中分化腺癌。降低制苗毒液中细胞系基因含量 ,完全可以将MDCK细胞系 (WB和H株 )用于犬五联苗生产。MDCK细胞超二倍体YB株和亚二倍体与超二倍体KA株不能用作病毒活疫苗培养基质。找出了MDCK细胞系的染色体变异率、软琼脂中克隆形成率、对植物凝集素的凝集性和在裸鼠体内形成癌肿的潜力之间的可能相关性 ,发现细胞系染色体数目增加、克隆形成率增高、凝集性增强 ,则致癌 /致瘤性相应提高
    Bt转基因水稻米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中肠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王忠华,舒庆尧,崔海瑞,徐孟奎,谢小波,夏英武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714-718 . 
    摘要 ( )   PDF (3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 3龄家蚕为供食对象 ,用洒过转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Bt)基因水稻纯合品系KMD2生米粉或熟米粉的桑叶喂养 ,研究Bt抗虫水稻稻米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中肠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以明确生米粉与熟米粉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 ,用前者喂养的家蚕体重、熟蚕数、结茧数、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低于后者和对照 ,熟蚕整齐度明显迟于后者和对照 ;而后者与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进一步的病理切片电镜分析表明 ,用前者喂养的家蚕 ,其中肠细胞亚显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杯形细胞和圆筒形细胞的微绒毛明显变短、变粗 ,线粒体和粗面型内质网的数量显著下降 ;而后者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 ,经蒸煮后Bt水稻稻米中的杀虫蛋白发生变性 ,失去活性 ,进而丧失致毒能力。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研究
    李庆,叶华智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719-723 . 
    摘要 ( )   PDF (18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自然感蚜条件下对小麦族野生近缘植物 18属 98种 (变种、亚种 ) 2 78份材料进行了抗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 phumpadiL .)鉴定。结果表明 ,属种间存在较大抗性差异。在 10属 5 2种 10 0份多年生材料中 ,偃麦草 (Elytrigiarepens)、长穗偃麦草 (Et.elongata)、费尔干偃麦草 (Et.ferganensis)和窄颖赖草 (Leymusangutus)共 7份连续 2年表现为高抗 ,是重要的抗禾谷缢管蚜资源。在 8属 4 6种 (变种 ) 178份一年生材料中 ,高抗占 8.99% ,中抗占 2 3.5 9% ,低抗占 2 0 .2 5 %。其中 ,山羊草属 (Aegilops)抗性最强 ,该属的Ae.biuncialis、Ae.columnaris、Ae.umbellulata、Ae.triuncialis、Ae.juvenalis和Ae.kotschyivar.variabilis共 4 8份材料中 ,高抗占 16份 ,中抗占 15份 ,低抗占 13份 ,仅 4份感蚜 ,表明上述山羊草属中存在重要的抗禾谷缢管蚜资源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数检测研究
    周伟军,毛碧增,唐桂香,Hagberg P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724-727 . 
    摘要 ( )   PDF (2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法 (FCM )对甘蓝型冬油菜 4个F1代杂种的小孢子再生植株 ,在幼苗期 (取再生株新长出的叶片嫩组织 )进行了染色体倍数检测。其矩形图上清晰地检测出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以及单倍体加二倍体二倍体加四倍体和三倍体加六倍体等嵌合体。小孢子再生植株中 ,单倍体和自发二倍体比率分别为 5 0 %~85 % (平均为 6 0 % )和 2 0 %~ 5 0 % (平均为 35 % )。FCM倍数检测结果与在油菜花蕾期进行的花器形态鉴别相一致。本文还讨论了采用FCM倍数检测的优势及其检测进展。
    北疆棉花苗期病害拮抗菌7B-1的研究
    张亚平,李国英,阎小雪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6):  728-731 . 
    摘要 ( )   PDF (2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北疆棉花根际土壤中采集土样 36份 ,经室内分离、纯化后获得生长数量占优势的细菌菌株 84个 ,对棉花立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法拮抗测定 ,共筛选出 2 8个有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 ,对其进行筛选、比较后 ,选出拮抗活性较强的 3个细菌菌株进行盆栽试验和棉花苗期病害的田间小区防治试验 ,最后确定了 7B 1拮抗细菌菌株。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芽孢杆菌 7B 1对新疆棉苗病害强致病菌株R10 5的拮抗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7B 1能引起R10 5菌丝溶解和畸形 ,其代谢物对R10 5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