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3-05-20
      
    无栏目
    基因枪法获得转基因小麦植株
    侯文胜,郭三堆,路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469-472 . 
    摘要 ( )   PDF (1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适用于禾谷类作物的表达载体 pGU4ABBar,采用基因枪法 ,将人工合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Ia导入小麦品种扬麦 15 8,经PCR和Southernblot鉴定 ,证明获得 4株导入cryIa基因的小麦转基因植株 ,转化率约为 0 .7% ,并通过Westernblot鉴定检测到了目的蛋白的表达。
    小麦杂交种及其亲本拔节期根系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王章奎,倪中福,孟凡荣,吴利民,谢晓东,孙其信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473-479 . 
    摘要 ( )   PDF (2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一套小麦 4× 5双列杂交组合的根系为材料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重复PCR扩增 ,分析了拔节期杂种与其亲本根系间基因表达的差异 ,并与杂种的 10个农艺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cDNA 2次PCR重复扩增中可稳定出现的带 (992 .4条 )占总带数 (12 4 1条 )的 79.97%。统计结果显示 ,杂种和其亲本间存在显著的基因表达差异 ,可概括为双亲共沉默型 (W 1)、单亲表达沉默型 (W2 )、杂种特异表达型 (W3)和单亲表达一致型 (W 4 )这 4种差异表达类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6 .74 %、5 .93%、4 .38%和 10 .4 8%。相关分析发现 ,各种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性状表现的相关中有 3个呈显著相关 ,与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中则有 7个呈显著相关 ,其中双亲共沉默型 (W 1)和单亲表达沉默型 (W 2 )与主穗长和单株生物产量杂种优势均呈显著正相关 ,单亲表达一致型 (W4 )与千粒重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双亲共沉默型 (W 1)和杂种特异表达型 (W 3)与根冠比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基因的差异表达与作物杂种优势的形成可能有密切关系。
    小豆种内α-淀粉酶基因第三内含子的变异
    金文林,山口裕文,石神真智子,保田谦太郎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480-486 . 
    摘要 ( )   PDF (28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SSCP法对 15 6份小豆种质DNA的α 淀粉酶基因第三内含子变异进行了分析。根据第三内含子设计 1对引物 ,引物 (F)为CCTACATTCTAACACACCCT ,(R)为GCATATTGTGCCAGTACAAT。共检测到 14种变异类型 ,其中野生小豆有 13种、半野生小豆有 9种、地方品种小豆 10种 ,近代育成的小豆品种中只检出 4种变异类型。分别从日本、中国和韩国的野生小豆种质资源中检出 9、8、7种 ,在中国和不丹的小豆地方品种中检出的变异类型较多 ,6 0 %的小豆栽培品种供试材料聚集在变异类型EE中。还对α 淀粉酶基因第三内含子的 8种变异类型碱基序列进行了分析 ,根据检测出的碱基突变的数量及位置初步推测了各变异类型的演化过程。
    甘薯胚性悬浮细胞遗传转化的研究
    翟红,刘庆昌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487-491 . 
    摘要 ( )   PDF (22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甘薯品种栗子香的胚性悬浮细胞为材料 ,以A2 0 8SE(pROA93)为供体菌株 ,对甘薯胚性悬浮细胞遗传转化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胚性悬浮细胞预培养 1~ 3d有利于转化 ,适宜的共培养时间为 4~ 5d ,适宜的Kan浓度为 5 0~ 75mg·L-1(悬浮培养阶段 )和 10 0mg·L-1(增殖培养阶段和植株再生阶段 ) ,适宜的Carb浓度为 10 0mg·L-1。获得了经GUS检测及PCR检测的转基因植株。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早籼水稻籽粒淀粉合成代谢的影响
    程方民,钟连进,孙宗修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492-501 . 
    摘要 ( )   PDF (3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人工气候箱 ,设高温 (日均温度 32℃ )和适温 (日均温度 2 2℃ ) 2个温度处理 ,研究了 2个早籼水稻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蔗糖与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占总淀粉的比率及蔗糖合成酶 (SS)、ADPG焦磷酸化酶 (ADPG 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 (GBSS)、淀粉分支酶 (SBE)、淀粉去分支酶 (DBE)的活性变化动态及其温度处理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在籽粒灌浆初期 ,高温处理下籽粒中的蔗糖含量、淀粉含量及SS、ADPG PPase、SSS、SBE和DBE的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适温处理 ,而在灌浆中后期 ,不同温度下籽粒中有关酶的活性变化与蔗糖含量、淀粉含量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复杂 ;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籽粒中的SS、SSS活性差异与其淀粉积累过程的变化特征基本吻合 ,且对温度影响的反应较ADPG PPase敏感 ,可能是温度对籽粒中的淀粉合成代谢过程产生调控的重要位点 ;温度对水稻籽粒中直链淀粉占总淀粉比率的影响极为明显 ,高温处理使籽粒中直链淀粉占总淀粉比率降低 ,且不同温度处理间的差异在水稻灌浆的初期已开始显现 ,其原因可能与高温处理下相对较低的GBSS活性有关。 6种酶相比 ,不同温度处理下籽粒中的直链淀粉占总淀粉比率间差异与GBSS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光合产物的运转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严建民,翟虎渠,万建民,焦德茂,张荣铣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02-507 . 
    摘要 ( )   PDF (19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14 C、3 2 P同位素示踪技术 ,研究了籼粳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Ⅱ优 16 2、两优培九的光合产物运转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两组合在籽粒形成期的各个阶段 ,其14 C 光合产物的单株生产总量明显高于汕优 6 3,但光合产物运输至穗中的速度皆不如汕优 6 3快 ,最终分配至穗中的比率也比汕优 6 3低 ,且14 C 光合产物在这两个组合的茎鞘中有明显的积累和滞留现象发生。随稻穗发育进程 ,供试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由齐穗期、乳熟期、蜡熟期逐步大幅度下降 ,这种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下降的特性与光合产物运转分配效率较差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土壤干旱对小麦旗叶和穗器官C_4光合酶活性的影响
    魏爱丽,王志敏,翟志席,龚元石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08-512 . 
    摘要 ( )   PDF (18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下小麦旗叶和穗器官C4途径主要酶及RuBP羧化酶活性变化的差异及其与光合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穗光合活性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低于旗叶叶片的 ,在水分胁迫下穗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远小于叶片 ,这种差异与各器官C4途径酶活性的相对强弱及其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有关。穗器官具有比叶片较高的C4酶活性 ,在轻度水分胁迫下 ,旗叶和穗器官的C4途径酶活性被诱导增强 ,其增强幅度以穗器官的高于叶片的。重度胁迫下外稃仍保持较高的C4酶活性 ,而叶片酶活性却下降。穗器官相对较高的C4酶活性及其在水分胁迫下诱导增加的特性可能是逆境下穗光合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
    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王月福,姜东,于振文,曹卫星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13-520 . 
    摘要 ( )   PDF (27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氮素水平既能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又能提高蛋白质含量 ,使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达到同步增加 ,氮素水平过高虽能够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但籽粒产量下降。适当提高氮素水平可以提高源器官碳素同化能力和氮素同化能力 ,又能够促进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运转 ,增加籽粒中淀粉合成有关酶和氮素同化酶的活性 ,从而导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步增加。氮素水平过高 ,虽能促进源器官和籽粒中的氮素同化能力 ,但由于碳素同化酶和籽粒淀粉合成酶活性降低和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的运转效率降低 ,而导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产量下降。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朱有勇,陈海如,范静华,王云月,李炎,范金祥,杨仕生,马光亮,陈建斌,李作森,卢宝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21-527 . 
    摘要 ( )   PDF (18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水稻白叶枯病菌hrp调节基因hrpXoo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陈功友,余晓江,王金生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28-535 . 
    摘要 ( )   PDF (43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化学方法诱变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 菌株 ,获得 6株hrp-突变体 ,此突变体除丧失在非寄主烟草上激发过敏反应和在感病寄主水稻上的致病能力外 ,有些缺乏激发烟草产生HR的信号物质 ,有些在胞内存在此信号物质 ,而不能泌至胞外。来自Xanthomonasoryzaepv .oryzaeJXOIII粘粒基因文库的hrp基因克隆pUHRX2 4 5 ,所携hrp基因片段大小为 36 .8kb。系列亚克隆 36 .8kbhrp基因片段及各亚克隆对hrp-突变体功能互补作用的结果显示 ,3.3kbSacI片段为最小酶切功能片段。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3.3kbhrp片段含hrpX oo基因和含与热激蛋白 90家族有关的 2个开放阅读框hspORF1和hspORF2。HspORF1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未发现序列蛋白。HspORF2与Hsp90 Xo的同源性达 99%。hrpXoo与黄单胞菌中已报道的hrpX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90 %以上 )。在黄单胞菌中高度保守的编码α 螺旋 转 α 螺旋结构的 6 0 bp核苷酸序列 ,在交叉功能互补时是必需的。不含此结构的hrpXoo (1.1kb)片段 ,可使JXOIII的hrp-突变体在水稻上具致病性和在非寄主烟草上激发产生HR ,但不能使来自PXO99A 和RS10 5的hrp-突变体恢复在烟草上激发产生HR的功能。黄单胞菌中已知HrpX的同列比较显示 ,X .oryzae和X .campestris种间在 88、196和 2 4 7位点的氨基酸上有
    稻田常用农药对水稻3个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吴进才,许俊峰,冯绪猛,刘井兰,邱慧敏,罗时石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36-541 . 
    摘要 ( )   PDF (1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稻田常用的 5种农药 (扑虱灵 ,吡虫啉 ,井冈霉素 ,杀虫双 ,三唑磷 )对水稻 3个品种 (秀水 110 ,秀水 6 3,镇稻 2号 )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用药后 3d ,5种农药处理均导致水稻体内草酸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 ,多数农药对秀水 110、镇稻 2号的影响大于秀水 6 3;农药对还原糖的影响不明显 ;对叶绿体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差异 ,5种农药处理均引起镇稻 2号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 ,三唑磷、吡虫啉、井冈霉素对秀水 6 3影响较大 ,扑虱灵、杀虫双则不明显 ;农药对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的影响也因品种和农药而异 ,同样对秀水 6 3的影响小于镇稻 2号和秀水 110 ,但对镇稻 2号除三唑磷处理GST显著下降外 ,吡虫啉、井冈霉素、杀虫双处理GST显著上升 ,扑虱灵处理对GST影响不大 ;5种农药严重影响了 3个水稻品种的光合速率 ,几乎所有处理光合速率均显著受抑制 ,最大抑制率可达 32 % ,其中对镇稻 2号和秀水 110的影响大于对秀水 6 3的。
    盐化灌淤土壤速效氮、磷、钾空间变异性与棉花生长关系初步研究
    杨玉玲,盛建东,田长彦,文启凯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42-547 . 
    摘要 ( )   PDF (23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 5m× 5m网格布点采集灌淤土壤土样 ,分析测定了各样点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 ,用传统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其田间合理取样数目 ,用地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其空间变异模型和等值线图 ,确定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的水平、垂直及时间变异特性。相关分析表明 ,花铃期土壤碱解氮与棉花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播前表层土壤速效磷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播前土壤表层速效钾与棉花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结果为提高田间试验有效性及土壤养分的精确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基础资料
    黄土台原旱地小麦覆盖保水技术效果研究
    廖允成,温晓霞,韩思明,贾志宽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48-552 . 
    摘要 ( )   PDF (1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黄土台原自然降水特点及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 ,以具有显著保水性能的地膜覆盖技术为中心 ,设计出旱地小麦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新模式。研究表明 ,夏闲期采用地膜秸秆两元覆盖技术 ,可以把占小麦生产全年度 5 0 %的夏闲期降水最大限度地蓄积并保存于土壤之中 ,较传统耕法多蓄水 10 8.4mm ,蓄水率达73.2 % ;在此基础上 ,种麦时再应用起垄覆膜沟播技术 ,既可把夏闲期蓄积到土壤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保住 ,又可把小麦生育期的降水最大限度地蓄住 ,从而使旱地小麦的水分条件明显改善 ,增产效果显著 ,是黄土台原旱地小麦自然降水高效利用 ,实现高产、稳产的最佳模式选择。
    柿休眠芽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艾鹏飞,罗正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53-556 . 
    摘要 ( )   PDF (14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柿 (DiospyroskakiThunb .)休眠芽茎尖进行了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 ,结果表明 ,1.5~2 .0mm茎尖在含有 0 .3、0 .5和 0 .7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基 (KNO3 和NH4NO3 减半 )上预培养各 1d ,室温(2 0℃ )下装载液 (2mol·L-1甘油 ,0 .4mol·L-1蔗糖 )停留 2 0min ,0℃下玻璃化液 (PVS2 或PVS3 )处理 30~ 4 0min ,投入液氮保存 1d后 ,4 0℃水浴化冻 1min ,含蔗糖 1.2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洗涤 2 0min ,接种于含 0 .2mg·L-1CPPU、1mg·L-1BA、0 .0 5mg·L-1IAA、5 0 0mg·L-1可溶性PVP、30g·L-1蔗糖和 7g·L-1琼脂的改良MS培养基 (再生培养基 )表面的滤纸上 ,暗处理 1d后转移到新鲜的上述再生培养基中 ,暗培养 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 ,成活率高达 70 .2 % ,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本研究结果为柿种质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新途径。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表达差异
    王永勤,曹家树,符庆功,余小林,叶纨芝,向王旬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57-560 . 
    摘要 ( )   PDF (1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cDNA AFLP技术 ,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和不育株群分析显示 :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莲座期叶片之间、开花期叶片之间和花茎之间基因表达无差异 ;叶片、花茎和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对开花期的小蕾、中蕾和大蕾分析显示 :10对引物中 ,1对在可育株中蕾和大蕾中扩增出 1条特异带 ,另 1对扩增出 1条在可育株中蕾中表达丰度高于不育株中蕾的条带 ,其余 8对未发现差异条带。对上述表达丰度有差异的基因进行Northern验证 ,结果与之一致 ,表明cDNA AFLP技术可以用于植物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库尔勒香梨脉黄病毒RT-PCR检测技术研究
    牛建新,刘连科,王小兵,覃伟铭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61-566 . 
    摘要 ( )   PDF (2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和皮层为材料 ,对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 ,从中筛选出了适合库尔勒香梨总RNA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 ,要获得良好的RT PCR扩增 ,RT体系中dNTPs浓度、互补引物、AMV、模板的浓度要分别达到 0 .1mmol·L-1、0 .2 μmol·L-1、0 .0 5U·μl-1、0 .0 1μg·μl-1以上。此外 ,使用RNasin能有效抑制RT体系中RNase对病毒RNA的降解作用 ,可使RT过程顺利进行 ;PCR体系中dNTPs浓度至少要达到 0 .1mmol·L-1,0 .2~ 0 .3mmol·L-1可以获得最佳的扩增效果 ;TaqE浓度要达到 0 .0 15U·μl-1以上 ;引物浓度适宜范围 0 .3~ 0 .7μmol·L-1;Mg2 + 要达到 1.2 6mmol·L-1以上。
    谷氨酰胺对饲喂生大豆的仔猪抗氧化能力和肝、肠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影响
    张军民,高振川,王连娣,姜云侠,张琪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67-572 . 
    摘要 ( )   PDF (20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 18头 2 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大长北公仔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头于代谢笼中进行试验。按等氮等能的原则平衡各组日粮 ,基础日粮含 5 %的生大豆 ,对照组添加 1%谷氨酸、试验I组添加 1%的谷氨酰胺、试验II组添加 2 %的谷氨酰胺。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glutathione,GSH)含量 ,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试验II组仔猪 35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4 2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试验I组仔猪 35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 4 9日龄时血浆、肝脏、脾脏、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各组间则无明显差异。两试验组脾脏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含量比对照组高 ,但差异不显著。添加谷氨酰胺对肝蛋白无显著影响 ,但明显降低肝脏中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lutamyltranspeptidase ,γ GT)活性 ,试验II组仔猪肝蛋白中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两试验组十二指肠组织中γ 谷氨酰转肽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试验II组回肠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I组 (P <0 .0 5 )。而空肠中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各组
    卡氏住白细胞虫rDNAITS-2的PCR扩增与测序
    李国清,薛红,朱兴全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73-576 . 
    摘要 ( )   PDF (17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PCR方法扩增了卡氏住白细胞虫rDNA的ITS 2及部分 5 .8S和 2 8S序列 (ITS2 +) ,并对该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测序。采用巨型裂殖体为材料 ,并根据SaccharomycescerevisiaerDNA中的 5 .8S、2 8S保守序列所设计的通用引物ITS3、ITS4 ,进行了虫体ITS2 +的PCR扩增 ,将所扩增片段纯化后成功地克隆于 pGEM Teasy和PMD18 T载体的T T窗口。经双向自动测序显示 ,该ITS2 +片段的大小为 2 70bp ;经NCBIBlast联机检索 ,结果显示 ,所扩片段中 5 .8S序列与S .cerevisiae的 5 .8S序列有部分相同 ,而ITS 2序列为虫体所特有 ;同时经wDNA SIS软件分析 ,显示该ITS 2序列与S .cerevisiae间同源性相对较远 ,而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同源性相对较近 ,故而本试验中所测序列为卡氏住白细胞虫的ITS 2特有序列。
    腹水综合征肉鸡环核苷酸与血管内皮衍生因子动态变化及添加L-精氨酸的预防机理
    韩博,王小龙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77-582 . 
    摘要 ( )   PDF (2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机选取 1日龄高能日粮饲养的AA肉鸡 ,其中 10 0羽在正常温度 (2 0℃ )下饲养设为对照组 ,15 0羽在低温 (11℃ )环境下饲养设为试验Ⅰ组 ,10 0羽为低温 (11℃ )环境下日粮添加 1%L 精氨酸设为试验Ⅱ组。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 ,分别于 3、4、5、6和 7周龄采集血液 ,检测环核苷酸 (cAMP、cGMP)与血管内皮衍生因子 (ET 1、AngⅡ ) ,观察NO前体物L 精氨酸对AngⅡ的抑制作用及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试验Ⅰ组复制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为 9.3% ,试验Ⅱ组及对照组均为 3% ,与试验Ⅰ组相比P <0 .0 1。试验Ⅰ组肉鸡血浆cAMP、cGMP、cAMP/cGMP含量持续升高 ,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比较P <0 .0 1。AngⅡ含量逐渐降低 ,但始终高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P <0 .0 5 ,ET 1在腹水形成之前高于对照组P <0 .0 5 ,腹水形成后 2者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发生腹水综合征的肉鸡cAMP、cGMP、AngⅡ、ET 1含量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P <0 .0 1、P <0 .0 5。试验Ⅱ组血浆cAMP先升高 ,后降低 ,但仍然高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P <0 .0 1,cGMP始终比试验Ⅰ组及对照组高P <0 .0 1,P <0 .0 5 ,cAMP/cGMP和AngⅡ含量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比较P <0 .0 5和P <0 .0 1,ET 1变化不大。低温诱发腹水综合征
    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质
    孙萌,苏宁,钱凯先,沈桂芳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83-589 . 
    摘要 ( )   PDF (22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表达系统生产医用蛋白质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植物表达系统生产疫苗、抗体和药用蛋白质的情况 ,并探讨了提高植物表达系统生产水平的技术条件。
    枣树品种、品系及其近缘种的RAPD分析
    赵锦,刘孟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90-594 . 
    摘要 ( )   PDF (1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 2 5个枣品种、品系及其 2个近缘种酸枣和毛叶枣进行了RAPD分析 ,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并建立了树状图。首次从DNA水平上揭示了枣属中这 3个重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重点探讨了几组枣品种和品系的亲缘关系 ;初步建立了 2 5个枣品种、品系及酸枣和毛叶枣的RAPD指纹 ,发现仅用OPE1、OPE9和S130这 3个引物就可将其全部分开。
    梅果采后软化与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陆胜民,席玙芳,张耀洲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95-598 . 
    摘要 ( )   PDF (1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青梅果实硬度和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采收 3d后果肉硬度开始急剧下降 ,5~ 7d下降最快 ,平均日下降 38.1% ,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贮藏期间 ,碳酸钠可溶果胶 (SSP)和 4mol·L-1KOH可溶组分含量持续下降 ,与果肉硬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9887和 0 .8831) ,1mol·L-1KOH可溶组分含量持续上升 ,与硬度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 (r =- 0 .7938) ,而螯合剂可溶果胶 (CSP)和 4mol·L-1KOH不溶组分含量变化缓慢。果胶甲酯酶 (PME)和 β 半乳糖苷酶活性分别在采后第 3、5天达最高值 ,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羧甲基纤维素酶 (Cx)活性均在第 7天达最高值。相关性分析表明 ,β 半乳糖苷酶和PG活性可能是导致梅果水溶性果胶 (WSP)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而Cx活性则可能引起难溶性的半纤维素 (4mol·L-1KOH可溶组分 )向易溶性的半纤维素 (1mol·L-1KOH可溶组分 )转化 ,从而导致了青梅果肉硬度的迅速下降。
    玉米自交系芽尖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及扫描电镜观察
    杜娟,王罡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5):  599-602 . 
    摘要 ( )   PDF (4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取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自交系芽尖接种在MS(大量 ) +B5(微量 ) +6 BA(0 .1~ 2mg·L-1) +2 ,4 D(0 .5~4mg·L-1) +IAA (1mg·L-1)的诱导培养基上 ,结果发现玉米芽尖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形成能力与基因型及激素配比有关。通过RAPD分析 ,发现正常再生植株与畸形苗和白化苗的基因组之间存在差异 ,说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过程中玉米的基因组发生了变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玉米芽尖诱导再生植株有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再生绿苗 ;二是经过体胚发生途径再生绿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