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耀松,张唯唯,马天怡,蔡敏,张怡帆,胡荣蓉,唐长波. 丙二醛氧化对核桃分离蛋白结构及乳化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6): 3372-3384. |
[2] |
张莹,曹玉芬,霍宏亮,徐家玉,田路明,董星光,齐丹,张小双,刘超,王立东. 基于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的梨种质资源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17): 3353-3369. |
[3] |
牛晓丽,胡田田,张富仓,段爱旺,刘战东,申孝军. 局部恢复供水对苗期玉米生长、根系吸收能力及解剖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16): 3110-3121. |
[4] |
田平平,李仁宙,简永健,李健明,王杰. 核桃青皮的强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稳定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3): 543-553. |
[5] |
臧成凤,樊卫国. 供磷水平对铁核桃实生苗生长、形态特征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2): 319-330. |
[6] |
刘磊超,姜存仓,董肖昌,吴秀文,刘桂东,卢晓佩. 硼胁迫对枳橙砧木细根根尖成熟区和幼嫩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24): 4957-4964. |
[7] |
陈虹,潘存德,王蓓,肖真真,胡渊,胡国俊. 核桃种子油体发育及不同品种种子子叶油体特征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9): 3899-3909. |
[8] |
王庆杰,金仲鑫,周李杰,郝玉金,姚玉新. 苹果MdcyMDH过量表达对光合、激素和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4): 2868-2875. |
[9] |
赵珂,肖旭霖. 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3): 2612-2621. |
[10] |
杨曦,张润光,韩军岐,张有林. 不同贮藏方式对核桃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0): 2029-2038. |
[11] |
杨宁宁1, 3, 孙万仓2, 3, 刘自刚1, 2, 3, 史鹏辉1, 3, 方彦1, 2, 3, 武军艳2, 3, 曾秀存1, 3, 孔德晶1, 3, 鲁美宏1, 3, 王月1, 3. 北方冬油菜抗寒性的形态与生理机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3): 452-461. |
[12] |
安海山1, 杨克强1, 2. 核桃NBS类抗病基因类似物的序列特征及其与炭疽病的抗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2): 344-356. |
[13] |
王红霞1, 赵书岗2, 高仪3, 玄立春4, 张志华1. 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核桃核心种质的构建[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23): 4985-4995. |
[14] |
李超1;罗淑萍1;曾斌2;李疆2;李刚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9): 1871-1879. |
[15] |
王红霞1;赵书岗2;高仪3;张志华1;玄立春4. 普通核桃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7): 1434-1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