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25, Vol. 58 ›› Issue (16): 3190-3200.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5.16.004
孟孜贞(), 任涛, 刘陈, 王昆昆, 廖世鹏, 李小坤, 丛日环, 陆志峰, 方娅婷*(
), 鲁剑巍
收稿日期:
2025-04-14
接受日期:
2025-06-06
出版日期:
2025-08-11
发布日期:
2025-08-11
通信作者:
联系方式:
孟孜贞,E-mail:mengzizhen@webmail.hzau.edu.cn。
基金资助:
MENG ZiZhen(), REN Tao, LIU Chen, WANG KunKun, LIAO ShiPeng, LI XiaoKun, CONG RiHuan, LU ZhiFeng, FANG YaTing*(
), LU JianWei
Received:
2025-04-14
Accepted:
2025-06-06
Published:
2025-08-11
Online:
2025-08-11
摘要:
【目的】系统评估不同种类养分投入对连续轮作作物周年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稻油轮作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2024年开展连续8年的稻油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氮磷钾均施(NPK)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施氮(-N)、不施磷(-P)、不施钾(-K)共4个处理,分析轮作周年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氮磷钾养分利用及表观平衡。【结果】不平衡施肥显著降低作物产量,与NPK处理相比,-N、-P和-K处理的水稻分别减产26.7%、36.7%和2.8%,油菜分别减产57.4%、86.4%和12.3%,水稻有效穗数和油菜角果数降低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随着轮作年限增加,-N、-P和-K处理的作物累积产量较NPK处理的减产程度逐渐增大;与NPK处理相比,-P处理的水稻和油菜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显著降低。从轮作周年养分分配来看,水稻的氮素、磷素和钾素累积量均高于油菜。不平衡施肥条件下,水稻、油菜和轮作周年的养分累积量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肥料利用率分析表明,水稻的氮、磷、钾肥贡献率均低于油菜,而氮肥和磷肥的农学利用率、磷肥和钾肥的回收利用率均高于油菜。从轮作周年养分表观平衡来看,水稻季土壤的养分盈余均少于油菜季土壤,NPK处理的轮作周年土壤氮素盈余135.1 kg N·hm-2,磷素盈余49.6 kg P2O5·hm-2,钾素亏缺225.1 kg K2O·hm-2,单一养分的缺失加剧了其他养分的盈余。【结论】稻油轮作系统中缺乏任何单一养分均会显著降低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降幅与基础土壤肥力水平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P处理降幅最大,其次为-N处理,-K处理降幅最小,油菜减产的幅度明显高于水稻。因此,需重视氮肥和磷肥的投入以实现作物高产稳产,适当补充钾肥以缓解土壤钾库耗竭,以此实现长期稻油轮作系统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孟孜贞, 任涛, 刘陈, 王昆昆, 廖世鹏, 李小坤, 丛日环, 陆志峰, 方娅婷, 鲁剑巍. 稻油轮作系统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6): 3190-3200.
MENG ZiZhen, REN Tao, LIU Chen, WANG KunKun, LIAO ShiPeng, LI XiaoKun, CONG RiHuan, LU ZhiFeng, FANG YaTing, LU JianWei. Balance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in Rice-Rapeseed Rotation System Improves Crop Yield and Nutrient Utilization[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5, 58(16): 3190-3200.
表1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作物产量稳定性及可持续性的影响"
处理 Treatment | 水稻 Rice | 油菜 Rapeseed | 能值产量 Energy yield | |||||
---|---|---|---|---|---|---|---|---|
产量稳定性指数 YSI (%) | 产量可持续性指数 SYI | 产量稳定性指数 YSI (%) | 产量可持续性指数 SYI | 稳定性指数 YSI (%) | 可持续性指数 SYI | |||
-N | 26.3b | 0.519a | 21.2b | 0.593a | 20.4b | 0.597a | ||
-P | 47.0a | 0.313b | 64.6a | 0.190b | 47.2a | 0.309b | ||
-K | 22.1b | 0.622a | 23.1b | 0.622a | 15.7b | 0.718a | ||
NPK | 21.8b | 0.615a | 24.5b | 0.563a | 14.9b | 0.692a |
表2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作物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产量构成 Yield component | 处理 Treatment | 水稻Rice | 油菜Rapeseed | |||||
---|---|---|---|---|---|---|---|---|
2022 | 2023 | 平均 AVE | 2022/2023 | 2023/2024 | 平均 AVE | |||
单株有效穗数 (单株角果数) Panicles (pods) per plant | -N | 7.8a | 7.8a | 7.8b | 186.6c | 98.1c | 142.3c | |
-P | 6.5b | 6.0b | 6.3c | 23.2d | 18.4d | 20.8d | ||
-K | 8.0a | 7.9a | 7.9ab | 264.9b | 178.9b | 221.9b | ||
NPK | 8.2a | 9.3a | 8.7a | 329.2a | 223.2a | 276.2 a | ||
每穗实粒数 (每角粒数) Seeds per panicle (pod) | -N | 112.5c | 155.2a | 133.9b | 21.3ab | 20.6b | 21.0b | |
-P | 52.4d | 130.4b | 91.4c | 22.3b | 15.3c | 18.8b | ||
-K | 125.3b | 164.3a | 144.8ab | 24.0a | 23.2ab | 23.6a | ||
NPK | 136.7a | 167.4a | 152.0a | 24.3a | 23.9a | 24.1a | ||
千粒重 1000-seed weight (g) | -N | 27.02a | 30.97a | 29.00ab | 3.20b | 3.14b | 3.17b | |
-P | 27.62a | 28.64b | 28.13b | 3.15b | 2.96c | 3.06b | ||
-K | 27.96a | 31.45a | 29.70a | 3.26b | 3.67a | 3.46a | ||
NPK | 28.39a | 30.73a | 29.56a | 3.56a | 3.38a | 3.47a |
表3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稻油轮作系统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肥料种类 Fertilizer type | 水稻Rice | 油菜Rapeseed | |||||
---|---|---|---|---|---|---|---|
肥料贡献率 FCR (%) | 农学利用率 AE (kg·kg-1) | 回收利用率 RE (%) | 肥料贡献率 FCR (%) | 农学利用率 AE (kg·kg-1) | 回收利用率 RE (%) | ||
氮肥 N fertilizer | 25.5a | 10.7b | 26.1a | 55.5b | 6.3b | 27.9a | |
磷肥 P fertilizer | 38.2a | 40.6a | 47.9a | 86.2a | 28.5a | 34.9a | |
钾肥 K fertilizer | 2.5b | 2.5b | 49.2a | 11.1c | 3.2b | 37.4a |
[1] |
张维乐, 戴志刚, 任涛, 周先竹, 王忠良, 李小坤, 丛日环. 不同水旱轮作体系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7): 1254-126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07.004.
|
|
|
[2] |
doi: 10.1111/nph.17074 pmid: 33175410 |
[3] |
黄晓萌, 徐新朋, 何萍, 王秀斌, 杨兰芳, 仇少君, 赵士诚, 周卫. 长江流域冬小麦氮磷钾肥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6): 1059-1068.
|
|
|
[4] |
doi: 10.1038/s41467-020-14492-w pmid: 32005808 |
[5] |
|
[6] |
王伟妮, 鲁剑巍, 李银水, 邹娟, 苏伟, 李小坤, 李云春. 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9): 3997-4007.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0.19.012.
|
|
|
[7] |
方娅婷, 任涛, 张顺涛, 周橡棋, 赵剑, 廖世鹏, 丛日环, 鲁剑巍. 氮磷钾肥对旱地和水田油菜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差异. 作物学报, 2023, 49: 772-783.
doi: 10.3724/SP.J.1006.2023.24061 |
|
|
[8] |
石孝均. 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
|
[9] |
董瑜皎, 袁江, 母炜, 吕世华. 成都平原水旱轮作体系稳产减氮潜力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11): 2437-2444.
|
|
|
[10] |
王崇铭, 陆志峰, 闫金垚, 宋毅, 王昆昆, 方娅婷,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鲁剑巍. 磷肥用量对油稻轮作系统作物产量与磷素吸收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25, 51(2): 447-458.
doi: 10.3724/SP.J.1006.2025.44104 |
|
|
[11] |
宋美芳, 胡义涛, 黄帅, 何俊峰, 陈佛文, 邹家龙, 李继福. 长期施钾对水旱轮作系统产量及土壤团聚体钾分布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49(6): 1082-1088.
|
|
|
[12]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
|
[13] |
|
[14] |
|
[15] |
|
[16] |
李娟, 张立成, 章明清, 王煌平, 张辉, 张永春.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产量稳定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2): 179-190.
|
|
|
[17] |
彭少兵, 黄见良, 钟旭华, 杨建昌, 王光火, 邹应斌, 张福锁, 朱庆森,
|
|
|
[18] |
邹娟, 鲁剑巍, 陈防, 李银水, 李小坤. 冬油菜施氮的增产和养分吸收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4): 745-75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04.012.
|
|
|
[19] |
马鹏, 杨志远, 李郁, 林郸, 孙永健, 马均. 轮作体系下麦/油减量施氮与水稻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1): 1769-177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9.11.01 |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9.11.01 |
|
[20] |
曾建敏, 崔克辉, 黄见良, 贺帆, 彭少兵. 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应及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作物学报, 2007, 33(7): 1168-1176.
|
|
|
[21] |
朱珊, 李银水, 余常兵, 谢立华, 胡小加, 张树杰, 廖星, 廖祥生, 车志. 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 35(2): 179-184.
doi: 10.7505/j.issn.1007-9084.2013.02.011 |
|
|
[22] |
|
[23] |
|
[24] |
昂叶菲, 郭悦, 陈慧颖, 刘若仪, 朱秋晴, 王龙, 朱毅勇, 易可可, 曾后清. 植物磷营养与非生物胁迫的互作机理及其在农业上的潜在应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 29(12): 2345-2359.
|
|
|
[25] |
李小勇, 顾炽明, 刘康, 廖星, 黄威, 杨志远, 秦璐. 施氮量对迟播油菜氮素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7): 3726-373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17.014.
|
|
|
[26] |
邹铁祥, 戴廷波,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钾素水平对小麦氮素积累和运转及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4): 686-692. doi: 10.3321/j.issn:0578-1752.2006.04.006.
|
|
|
[27] |
|
[28] |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 中国土壤.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
National Soil Census Office. China Soil.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1998. (in Chinese)
|
|
[29] |
刘恩科, 赵秉强, 胡昌浩, 李秀英, 李燕婷. 长期施氮、磷、钾化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5): 789-794.
|
|
|
[30] |
|
[31] |
袁静超, 刘剑钊, 梁尧, 展文洁, 张洪喜, 曾子豪, 蔡红光, 任军. 综合农学管理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累积特征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0): 3546-355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20.006.
|
|
|
[32] |
张怡, 李建国, 张文君. 水稻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4, 30(10): 1987-1999.
|
|
|
[33] |
|
[34] |
朱芸, 廖世鹏, 刘煜,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鲁剑巍. 长江流域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周年养分收支差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1): 64-73.
|
|
|
[35] |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氮肥增产增效综合调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1, 40(3): 13-20.
|
|
|
[36] |
|
[37] |
肖克, 唐静, 李继福, 邹家龙, 朱建强. 长期水稻-冬油菜轮作模式下钾肥的适宜用量. 作物学报, 2017, 43(8): 1226-1233.
|
|
|
[38] |
刘淑军, 李冬初, 黄晶, 刘立生, 吴丁, 李照全, 吴远帆, 张会民. 水稻油菜轮作下稻草还田和钾肥对土壤团聚体及钾素分布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3): 4651-466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2.23.007.
|
|
[1] | 蒲丽霞, 张佳芮, 叶建萍, 黄秀兰, 樊高琼, 杨洪坤. 二氢赤霉素与秸秆覆盖对旱地小麦分蘖成穗与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9): 1735-1748. |
[2] | 郭晨荔, 刘扬, 陈燕, 胡伟, 王友华, 周治国, 赵文青. 减氮条件下适当磷肥后移对滴灌棉花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9): 1749-1766. |
[3] | 刘劲松, 伍龙梅, 包晓哲, 刘志霞, 张彬, 杨陶陶. 短期减施氮肥对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8): 1508-1520. |
[4] | 韦文华, 李盼, 邵冠贵, 樊志龙, 胡发龙, 范虹, 何蔚, 柴强, 殷文, 赵连豪. 西北灌区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对减量灌水与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8): 1521-1534. |
[5] | 薛钰琦, 赵继玉, 孙旺胜, 任佰朝,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不同氮素形态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8): 1535-1549. |
[6] | 李绍兴, 宋稳锋, 魏泽煜, 周玉玲, 宋李霞, 任可, 马群, 王龙昌. 秸秆与紫云英覆盖对土壤肥力及甘薯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8): 1591-1603. |
[7] | 尹波, 于爱忠, 王鹏飞, 杨学慧, 王玉珑, 尚永盼, 张冬玲, 刘亚龙, 李悦, 王凤. 绿肥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干旱灌区麦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7): 1366-1380. |
[8] | 陈桂平, 李盼, 邵冠贵, 吴霞玉, 殷文, 赵连豪, 樊志龙, 胡发龙. 减量灌水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青贮玉米吐丝期后叶片持绿特性的调控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7): 1381-1396. |
[9] | 张洪程, 邢志鹏, 张瑞宏, 单翔, 奚小波, 程爽, 翁文安, 胡群, 崔培媛, 魏海燕. 小麦整合化无人化丰产栽培的特征与技术途径[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5): 864-876. |
[10] | 黄少辉, 杨慧敏, 杨军芳, 杨文方, 聂浩亮, 张静, 邢素丽, 王敬霞, 杨云马, 贾良良. 磷肥长期施用对石灰性褐土团聚体中磷形态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5): 943-955. |
[11] | 张涵, 张玉琪, 黎景来, 徐虹, 李维环, 李涛. LED补光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草莓生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5): 975-990. |
[12] | 陈鸽, 谷雨, 文炯, 傅岳峰, 何兮, 李薇, 周峻宇, 刘琼峰, 吴海勇. 冬闲杂草还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4): 647-659. |
[13] | 苏明, 李翻过, 洪自强, 周甜, 柳强娟, 班文慧, 吴宏亮, 康建宏. 施氮缓解旱地马铃薯花后高温早衰的抗氧化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4): 660-675. |
[14] | 史帆, 李文广, 易树生, 杨娜, 陈玉萌, 郑伟, 张雪辰, 李紫燕, 翟丙年. 有机无机肥配施下旱地麦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4): 719-732. |
[15] | 王钊, 张冰, 董思奇, 胡雨翕, 齐书宇, 冯国忠, 高强, 周雪. 长期施用氮肥对黑土和风沙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3): 520-5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