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3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2-08-20
      
    无栏目
    水稻叶源量的调节与遗传分析
    曹树青,陆巍,张荣铣,陈国祥,邓志瑞,唐运来,龚红兵,杨图南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01-905 . 
    摘要 ( )   PDF (2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杂交水稻汕优 6 3为材料 ,于抽穗时增施氮肥 (112 .5kg/ha) ,可使光合速率最高值比对照提高 3.5 5 %,光合功能期延长约 3d ,叶源量和产量分别增加 7.93%和 5 .70 %。采用 4× 4NCII设计对水稻叶源量进行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叶源量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分别达到 70 %和 30 %以上 ,说明叶源量可作为育种指标。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叶源量形成的影响同等重要 ,叶源量受父母本互作效应影响较大。利用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可以预测杂交稻叶源量的表现。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阎素红,杨兆生,王俊娟,李铁庄,王海峰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06-910 . 
    摘要 ( )   PDF (36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 1998~ 1999、1999~ 2 0 0 0两年度对 3个不同类型的 4个冬小麦品种 (系 )根系进行研究表明 ,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的根系生长差异较大。大穗型 93中 6的根长密度扬花期高于其它 3个品种 ;中间型周麦 13的根长密度在拔节孕穗期较高 ,后期则很低 ,根系衰退较快 ;多穗型中育 6号、98中 18的根长密度在生长中后期较平稳。
    羽扇豆种间遗传差异AFLP分析
    海林,肖世和,闫长生,张秀英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11-915 . 
    摘要 ( )   PDF (29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AFLP对羽扇豆 (LupinusL .) 3个种 (L .angustifoliusL .,L .albusL .,L .pilosusMurr.)的 18个品种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 ,4个引物组合共产生 46 2条带、多态性带为 44 2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 110 .5多态性带 ,多态性百分率为 95 .7%。总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781。种间遗传差异大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4个引物组合种间和品种间的平均鉴定效率分别为 10 0 %和 84.7%。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所有的供试材料明显地分为 3个组 ,每一个组由同一个种的品种构成。
    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兰海燕,李立会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16-920 . 
    摘要 ( )   PDF (2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的实施 ,品种鉴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证据显示 ,凝胶电泳技术在作物品种鉴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各种凝胶电泳技术现状做了全面综述 ,包括电泳方法的发展过程、电泳方法间的比较、影响因素、应用范围、己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的不断扩大 ,电泳方法必将在作物品种鉴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抑制CCoAOMT表达对烟草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刘惠荣,赵华燕,魏建华,邵金旺,朱至清,宋艳茹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21-924 . 
    摘要 ( )   PDF (28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毛白杨CCoAOMTcDNA反向导入烟草。PCR、PCR Southern和Northern点杂交检测表明 ,CCoAOMTcDNA已反向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表达。将转基因株系移栽温室 3个月后 ,以Klason法测下部茎木质素含量。与对照相比 ,大部分转基因株系木质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下降最多达 37%,表明抑制植物内源CCoAOMT的表达可有效地降低木质素含量。
    杂种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及伤流强度优势研究
    赵全志,吕德彬,程西永,陈军营,梁静静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25-928 . 
    摘要 ( )   PDF (18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99~ 2 0 0 0年在大田条件下 ,对杂种小麦及其亲本经济产量形成期的群体光合速率及伤流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和伤流强度的杂种优势因杂种组合而不同。群体光合速率优势大小为西安 8号 /豫农 86 >温麦 4号 /豫农 86 >百农 6 4/豫麦 2号组合 ,分别表现在开花后 8~ 14d和开花后 36d、开花后 14~2 9d、开花后 2 9~ 36d ;穗颈节伤流强度基本上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而基部节间伤流强度均没有超标优势。群体光合速率与伤流强度在开花后 8d与 2 5~ 2 9d的关系密切。
    小麦Rubisco活化酶的纯化及其活性特性
    李卫芳,王忠,韩鹰,顾蕴洁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29-933 . 
    摘要 ( )   PDF (3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小麦为材料 ,纯化了Rubisco活化酶 ,经SDS 聚丙烯凝胶电泳鉴定呈 2条蛋白质谱带 ,分子量为410 0 0和 45 0 0 0 ,利用14 C标记法测定并探讨了Rubisco活化酶的活性 ,并发现Rubisco活化酶在纯化和储藏过程中都需要ATP以稳定其活性。
    荞麦光合产物分配规律及其与结实率关系的研究
    杨武德,郝晓玲,杨玉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34-938 . 
    摘要 ( )   PDF (41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 ,并结合改变库源比率研究了甜荞光合产物的分配规律及其与结实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甜荞叶片的光合产物在植株上呈倒塔形分布 ,与结实率的空间分布结构相一致 ;在结实器官之间存在着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竞争 ,竞争能力大小依次为大籽 >小籽 >幼籽 >花 ,结果使发育较晚的结实器官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枯萎 ;相对地增源减库和减源增库可以大幅度提高或降低结实率 ;光合产物的相对不足是甜荞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小麦高温抗锈品种与条锈菌互作的超微结构研究
    马青,商鸿生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39-942 . 
    摘要 ( )   PDF (2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典型小麦高温抗锈性品种作试材 ,研究了它们与条锈菌互作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 ,高温抗锈性的表达使病菌和寄主叶肉细胞超微结构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形成了侵染诱导的防卫结构和物质。条锈病菌菌丝被抑制 ,细胞器泡囊化 ,迅速解体。吸器母细胞和吸器发育受阻 ,畸形 ,坏死。吸器外质膜皱褶 ,电子致密度加深 ,并出现孔洞。寄主叶肉细胞的膜系统明显病变 ,细胞器解体 ,细胞质凝聚 ,质膜内陷 ,最终整个细胞坏死解体。除了上述典型的过敏性坏死反应特征以外 ,寄主细胞还产生了细胞壁防御结构和次生物质。在讨论中比较了高温抗病性品种防卫反应与普通低反应型抗病性的异同。
    大豆对灰斑病菌毒素的抗性及抗性遗传研究
    曹越平,杨庆凯,卫志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43-948 . 
    摘要 ( )   PDF (24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豆灰斑病毒素是从大豆灰斑病菌 (CerosporasojinaHara)中提取出的一种能使大豆植株产生毒害的物质。由于不同大豆品种对毒素的抗性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利用大豆灰斑病 10个生理小种和 5 0个大豆品种及抗感杂交组合的F2 代 ,结合田间接种鉴定的结果 ,研究大豆对灰斑病毒素的抗性反应及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大豆灰斑病毒素鉴定与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基本符合率为 6 2 .37%,供试组合对大豆灰斑病 7号生理小种毒素的抗性受到 1对显性单基因的控制。毒素鉴定具有不受生育期、环境条件限制 ,可重复性强的特点 ,是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新型杀虫剂锐劲特农药对甲壳类水生生物影响研究
    单正军,王连生,蔡道基,龚瑞忠,朱忠林,俞飞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49-952 . 
    摘要 ( )   PDF (20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建立稻田 -鱼塘模拟生态系统 ,研究锐劲特农药 (Fipronil)在稻田 -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及其对蟹、虾等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农药锐劲特悬浮剂施入稻田初期 ,5 0 .7%被水稻植株沾附 ,38.5 %进入稻田水 ,稻田水中的锐劲特最高浓度达 0 .0 32mg/L。施药 2 4h后 ,将部分稻田水排入邻近鱼塘 ,水塘水体中锐劲特最高浓度达 0 .0 0 35mg/L。锐劲特在水体中极难降解 ,它在鱼塘水体中的降解半衰期达 77.2d。试验同时表明 ,蟹、虾对锐劲特极为敏感 ,对罗氏沼虾、青虾、螃蟹的 96hLC50 仅为 0 .0 0 10、0 .0 0 43和 0 .0 0 86mg/L。在模拟生态系统中 ,施用锐劲特对邻近鱼塘内的蟹、虾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锐劲特在我国稻田地区施用时 ,应注意其对周围蟹、虾养殖的安全。
    CO_2浓度、氮和土壤水分对春小麦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伏生,康绍忠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53-958 . 
    摘要 ( )   PDF (2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设 2种CO2 浓度水平 (35 0和 70 0 μmol/mol) ,2种土壤水分处理 (湿润、干旱 )和 5种氮肥施用水平(0、5 0、10 0、15 0和 2 0 0mg/kg土 )。结果表明 ,CO2 浓度升高降低春小麦的氮肥表观利用率 ,但增加氮、磷、钾利用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钾利用效率会因土壤水分不足而降低 ,而磷利用效率则因水分不足而增加 ,氮、钾利用效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此外 ,春小麦氮利用效率与根冠比率呈直线关系 ,而与冠层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结晶有机氮肥在土壤-植株系统中分布规律的研究
    刘义新,韩移旺,王彦亭,许锡明,刘武定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59-963 . 
    摘要 ( )   PDF (2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方法研究结晶有机肥、尿素和烟用复合肥在土壤植株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结晶有机肥比尿素增产 2 3.1%,比复肥增产 14.6 %,达 1%显著水准。复肥比尿素增产 8.5 %,达 5 %显著水准。烟株全N量 :有机肥处理是复肥处理的 138.6 %,是尿素处理的 145 .7%;而复肥处理是尿素处理的10 5 .1%。从肥料中吸收的N量 :结晶有机肥处理比复肥处理多 2 5 .1%,比尿素处理的多 2 7.9%。从土壤中吸收的N量 :结晶有机肥处理比复肥处理多 47.4%,比尿素处理多 5 8.3%;而复肥处理比尿素处理多 7.4%。N肥利用率 :结晶有机肥处理为 45 .8%,比复肥和尿素处理分别高 9.4和 10 .1个百分点。所施N的回收率 :结晶有机肥处理达 98.3%,比复肥和尿素处理分别高 7.7和 12 .8个百分点 ,而复肥比尿素处理高 5 .1个百分点。结晶有机肥省肥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剌激作物从土壤N库中吸收了较多N素 ,同时所施N肥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采收时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早期预测的研究
    李绍华,宋国庆,刘国杰,孟昭清,余克顺,祝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64-968 . 
    摘要 ( )   PDF (18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连续 3个生长季跟踪观测了 35株成年红富士苹果树的果实生长发育状况 ,以早期预测采收时果实大小为目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无论是在早期 (盛花后 30~ 5 0d)还是中期 (盛花后 6 0~ 12 0d) ,红富士苹果幼果的日平均生长量 (横径、干重、鲜重或体积的日增长量 ) ,与采收时果实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远高于该段时期内果实相对生长量或某一时刻观测的幼果大小与采收时果实大小的相关程度。采用早期和中期不同预测指标的相关方程 ,预测 1994~ 1996年各年采收时果实大小的结果与田间实测结果进行比较 ,以盛花后 30~ 5 0d果实横径的日平均生长量作为预测指标 ,根据预测指标与采收时对应果实横径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y =15 3.5 71x +73.492获得的预测结果优于其它早中期预测指标 ,且无论是单株树果实平均大小的预测值还是不同树势的树的果实大小预测值 ,与采收时的实测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 ,盛花后 30~ 5 0d幼果的日平均生长量可作为采收时果实大小的合理预测指标。
    白菜几个重要园艺性状的QTLs分析
    卢钢,曹家树,陈杭,向珣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69-974 . 
    摘要 ( )   PDF (3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白菜 (BrassicacampestrisL .ssp .chinensis)×芜菁 (B .campestrisL .ssp .rapiferaMetzg)杂交建立的F2 分离群体 ,构建了含 131个遗传标记 ,覆盖 1810 .9cM的遗传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法对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s分析 ,发现与叶型、叶柄形状、株高等 8个重要农艺性状连锁的 2 4个QTLs位点 ,各性状QTL的数目在 1~ 5个之间 ,各位点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水稻种子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预警指标的研究
    卢新雄,陈晓玲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75-979 . 
    摘要 ( )   PDF (21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 34份水稻种子作为生活力监测单位 ,在 45℃老化条件下探讨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预警指标。结果表明 ,水稻种子生活力存活曲线呈反S型 ,贮藏初期生活力下降较缓慢 ,尔后有一快速下降阶段 ,生活力下降不是随时间呈等速率下降。萌发起始日、根苗健壮度及发芽率相邻测定一致性比率等指标 ,可作为种子生活力快速下降的预警指标。
    不同品种、肥水条件下冬小麦光谱红边参数研究
    赵春江,黄文江,王纪华,杨敏华,薛绪掌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80-987 . 
    摘要 ( )   PDF (24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红边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 ,小麦进入起身期后 ,伴随着植株旺盛生长和群体的不断扩大 ,红边的位置呈逐渐偏向长波方向的“红移” ,到抽穗期群体稳定后红移也停止。从灌浆期开始 ,随着个体衰老和群体减弱 ,红边位置又呈偏向短波的“蓝移”现象。叶片全氮含量 (LTN)与红边振幅 (dλred)及近红外平台振幅 (dλNIRP)间在全生育期均呈现正相关趋势 ,且相关程度随生育进展而不断增强 ;叶绿素a +b总量 (TChl)与红边振幅间 ,在起身期至拔节期为负相关 ,在抽穗期至乳熟期为正相关。TChl与近红外平台振幅间呈现正相关趋势 ,且相关程度随生育进展而不断增强 ;叶面积指数 (LAI)与红边振幅及近红外平台振幅间在全生育期均呈现正相关趋势。据此 ,红边振幅和近红外平台振幅 2个指标可能用来监测小麦生育状况并指导肥水调控 ,其中用近红外平台振幅推算叶片全氮含量 ,用红边振幅推算叶绿素总量 ,红边振幅或近红外平台振幅推算叶面积指数分别在部分生育时期有较高的可靠性。
    应用负压气相培养系统生产体细胞克隆牛的研究
    董雅娟,柏学进,M.D.Varisanga,N.R.Mtango,李建栋,铃木达行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88-994 . 
    摘要 ( )   PDF (26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 - 35℃低温冷冻保存 3个月的Vari Fe 8mos和Fahru Fe 9mos死亡牛胎儿皮肤上皮细胞 ,为核供体细胞 ,应用点击去核方法 ,和 - 30 0mmHg、2 %CO2 、8%~ 10 %O2 、38.5℃和 10 0 %湿度负压气相培养系统 (负压组 ) ,进行了克隆牛试验研究 ,并与吸引和挤压及常压培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点击去核法对体外成熟培养18h、2 2h、2 4h的卵母细胞进行去核 ,去核成功率分别为 90 .0 %、75 .8%和 5 5 .6 %,18h组显著高于 2 2h组 (P <0 .0 5 ) ,极显著高于 2 4h组 (P <0 .0 1) ;而且 ,点击去核法去核率为 90 .0 %,极显著地高于吸引法的 6 8.3%(P <0 .0 1) ,与挤压法去核率 88.3%差异不显著 ;采用点击去核法囊胚发育率达 34 .1%,显著高于吸引法的 18.0 %(P <0 .0 5 ) ,与挤压法的 2 0 .9%差异不显著。负压组重构胚的卵裂率达 70 .0 %,显著高于常压组的 6 3.8%(P <0 .0 5 ) ,负压组囊胚发育率达 35 .8%,极显著高于常压组的 2 3.2 %(P <0 .0 1) ,负压组克隆囊胚细胞数为 10 8± 3.3个 ,极显著多于常压组的 98± 3.3(P <0 .0 1)。将第 6天的克隆桑椹胚和囊胚每 2~ 3枚装入 1支 0 .2 5ml塑料细管中 ,移植给同期发情处理的 5头受体奶牛的黄体侧子宫角中 ,最终获得 2头牛妊娠 ,并于 2 0 0 1年 11月 3日和 11月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于涟,李建荣,黄耀伟,孟松树,宋厚辉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995-1001 . 
    摘要 ( )   PDF (27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弱毒株 (IBDV JD1)和强毒株 (IBDV ZJ2 0 0 0 )的基因组A节段全长cDNA、多聚蛋白 (VP2 /VP4/VP3)和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 (VP2 )基因 ,分别克隆入两种真核表达载体pCI和 pcDNA3,构建成 12种真核表达质粒。将制备的DNA疫苗以 2 0 0 μg的剂量经腿肌和皮下结合途径首免 14日龄SPF鸡 ,2 8日龄以相同的剂量二免 ,二免后 14d攻击IBDV标准强毒BC6 / 85株。结果表明 ,含A节段或多聚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均能诱导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并能提供对强毒的免疫保护 ,多聚蛋白基因构建成的DNA疫苗与弱毒苗B87的免疫效果相当 ;编码VP2基因的DNA疫苗仅能诱导很低水平的中和抗体 ,几乎不能提供免疫保护 ;以 pCI为表达载体的免疫效果优于pcDNA3;源于ZJ2 0 0 0株基因构建成的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优于JD1株 ,提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与VP2蛋白的构象、表达载体的调控元件和毒株差异等因素有关。
    三江地区藜芦和狼毒对牛胚胎发育的影响
    彭克美,冯悦平,程国富,杨隽,李馨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1002-1006 . 
    摘要 ( )   PDF (23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健康奶牛和黄牛各 2 5头 ,在妊娠期 15 - 19d投喂藜芦和狼毒草粉 ,用胃导管以流体形式导入胃内 ,长期观察。研究结果发现 ,妊娠母牛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妊娠期 15~ 16d中毒易造成流产。妊娠期 17~ 18d中毒 ,其胚胎极易发生畸形。犊牛关节肿大变形、不能站立、双头畸形、脊柱裂等。牛妊娠 19d后中毒 ,很少导致畸形 ,但易出现死胎。研究结果表明 ,藜芦和狼毒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有毒植物。研究提出了预防措施 ,为养牛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食用藕粉辐照杀菌与贮藏效果的研究
    傅俊杰,沈伟桥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1007-1009 . 
    摘要 ( )   PDF (17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 ,食用藕粉经60 Coγ射线辐照杀菌 ,杀菌效果随剂量增加而显著。辐照对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和脂肪无明显影响 ,氨基酸总量有减少趋势 ,淀粉粘滞性随剂量增加而下降 ,商业化加工辐照杀菌剂量控制在4~ 6kGy为宜。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的RAPD分析
    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李栒,Tom Osborn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1010-1015 . 
    摘要 ( )   PDF (32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分离规律 ,用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作母本与甘蓝型油菜 10 47自交系杂交 ,杂种F1人工自交或用 10 47自交系花粉回交 ,然后将亲本、杂种F1、F2 和BC1代用 16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 98条带 ,其中双亲共有的带 35条 ,四川黄籽特异带 30条 ,10 47特异带 33条。带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芥甘杂种后代中来自 10 47的遗传物质比来自四川黄籽的遗传物质更能传递给后代 ,这种趋势与杂种后代植株的育性无关 ,在回交后代中四川黄籽的遗传物质比在自交后代中丢失更快。并对造成芥甘种间杂种后代分离扭曲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大豆对食叶性害虫的抗性遗传
    詹秋文,盖钧镒,章元明,喻德跃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1016-1020 . 
    摘要 ( )   PDF (20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京地区大豆食叶性害虫主要是大造桥虫、斜纹夜蛾、豆卷叶螟和银纹夜蛾。大豆对田间食叶性害虫综合虫种的抗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利用两个感抗杂交组合D0 1和D0 3的P1、P2 、F1、F2 、F2∶3 世代 ,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系统地分析了大豆抗食叶性害虫综合虫种植株反应的遗传规律 ,不论多世代联合分析或单个分离世代分析 ,结果均表明 ,大豆对食叶性害虫的抗性为两对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式。但在大豆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 ,随着害虫数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 ,其抗虫性遗传呈动态变化过程。在两对主基因充分表达日期 ,效应较大的 1对加性效应为 10 .5 1~ 10 .74(叶面积损失率 ,%) ,效应较小的 1对加性效应为 4.35~ 7.2 4(%) ,并且两对主基因的遗传率较高 ,达 81.0 5 %~ 94.10 %,起决定性作用 ;多基因遗传率较低 ,为 0~ 12 .2 4%。抗食叶性害虫育种应首先考虑利用主基因抗性。
    甜高粱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黎大爵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1021-1024 . 
    摘要 ( )   PDF (20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甜高粱的生物学产量极高 ,故有“高能作物”之称 ,本系统以甜高粱作为龙头 (主培作物 ) ,在甜高粱田间套种木耳或其它食用菌 ,其籽粒作粮食、饲料 ,叶片喂奶牛和鱼 ,茎秆酿酒或制酒精燃料 ,酒糟喂奶牛产牛乳 ,牛粪及作物残渣作沼气原料 ,沼气供照明、煮饭或用于塑料大棚中给蔬菜加光、增温、提高CO2 浓度 ,沼肥还田 ,从而形成了农村能源自给 ,农、牧、副、渔业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每公顷产值可达 18万元 ,为一般大田作物的 10~ 2 0倍。具有一定独创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可在适宜栽培甜高粱的地区推广应用。
    抗克百威多克隆抗体的研制
    朱国念,杨挺,吴银良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1025-1029 . 
    摘要 ( )   PDF (21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酚为反应原料经两步化学反应合成了 2种克百威半抗原 :6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基氧 )羰基 ]氨基 ]己酸 (BFNH)和 4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基氧 )羰基 ]氨基 ]丁酸 (BFNB)。通过活性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 (BSA、OVA)偶联制备了克百威的人工抗原。利用BFNH BSA和BFNB BSA分别免疫日本大耳白家兔获得了 2种抗克百威的多克隆抗体 :抗BFNH BSA抗体和抗BFNB BSA抗体 ,并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了 2种抗体的效价。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治理策略的理论模型与实践
    杨涛,关天舒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  1030-1032 . 
    摘要 ( )   PDF (1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 1997和 1998两年的保护地实验观察 ,对两种单作用位点杀菌剂应用不同的选择压力的抗药性治理策略的实际应用结果进行观测 ,并结合相应的病菌田间群体动力学模型分析 ,解释、探讨了有关灰霉病抗药性治理策略的原理。并在实践中证明了抗药性治理策略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