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1988年 第2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8-03-20
      
    无栏目
    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的进展
    汪可宁,谢水仙,刘孝坤,吴立人,王剑雄,陈杨林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1-8 . 
    摘要 ( )   PDF (45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概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进展:⑴揭示了我国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越冬和春季流行规律,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测报方法,提供了重大的防锈原则和综合治理方案。⑵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应用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查明了小种逐年变化动态及其与品种抗性丧失的原因,大大提高了抗条锈育种和品种利用的针对性和预见性。⑶全国鉴定抗条锈性或感的材料约300000份。成株混合菌种鉴定法发展为多小种分别鉴定法和多抗性鉴定法,开拓了品种抗性资源。⑷敌锈纳等在60–70年代防治条锈病起了显著作用;用粉锈宁拌种1次控制条锈病流行的技术已在大面积上推广。文内还讨论了今后如何加强小麦条锈病防治规划和基础研究,藉以提高综合治理水平。
    宁南山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的研究
    山仑,孙纪斌,刘忠民,杜守宇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16 . 
    摘要 ( )   PDF (35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3个有代表性的气候年份(1981-1983年),6种地区类型,两种肥力条件下对宁夏南部山区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糜子和谷子的生产力和水分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当前粮食作物平均生产水平为亩产75公斤,蒸腾蒸发量(ET)280mm,水分利用率(WUE)0.27,作物对土壤储水利用程度为53.3%。提高土壤肥力可显著提高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和利用程度。根据试验资料,预测了该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讨论了3种作物对气候、土地的适应能力及合理布局。
    山东省不同土类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状况
    吴建明,高贤彪,高弼模,林日辉,房瑞士,李正英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17-24 . 
    摘要 ( )   PDF (36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83个县土壤普查,测定6千多个土样,通过微机处理数据,对山东省不同土类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分析汇总。认为本省土壤以缺硼、锌为主,部分缺锰;在3个地貌区的分布有明显规律,元素间有密切相关;各土类各元素的丰缺也有明显规律,并多呈正偏态分布,应以中位数和平均差表示之;本省土壤工作分类基本适于研究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和应用微肥的依据;各元素在土壤剖面中含量多随深度而降低;土壤微量元素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pH、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中国栽培大麦变种及其分布特点
    孙立军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25-31 . 
    摘要 ( )   PDF (30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中国编入目录的5225个栽培大麦品种的变种类型及其分布,共属233个变种,其中52个是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新变种。通过对五千余份材料的观察研究认为:我国栽培大麦具有窄护颖、齿芒、芒形多样性以及颖壳和粒色的深色型较多等特点;变种类型的分布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根据一个生态区内分布多个变种组成该区的变种群的原则,将我国栽培大麦划分为青藏高原裸大麦变种群、云贵高原短芒变种群、黄河流域密穗型变种群、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变种群和北方春大麦区稀穗型变种群五个分布区。
    苏联球茎大麦、(拟)智利大麦和普通大麦的核型比较研究
    管启良,张毓芳,茅国夫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32-35 . 
    摘要 ( )   PDF (17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苏联球茎大麦、(拟)智利大麦和普通大麦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苏联球茎大麦的核型为K=28=24m+4m#+(SAT);(拟)智利大麦的核型为K=14=10m+4sm#+(SAT);普通大麦的核型为K=14=10m+4sm#+(SAT)。
    供体植株的生育状况对籼稻花药培养力的影响
    赵成章,戚秀芳,于飞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35-38 . 
    摘要 ( )   PDF (1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温条件能直接影响供体水稻花药的生育状况,从而导致花药培养力的明显差异。温度偏高或偏低,日照缩短都不利供体花药的正常发育及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因此正常季节培养的供体花药培养力明显地高于异季培养的花药培养力。高温促使籼稻花药早衰、药壁开裂,这可能是籼稻花药培养力低的原因之一。采用延缓衰老剂6-BA(6-苄基嘌呤)有利于增加籼稻花药培养力。
    水稻品种再生力特性的遗传研究
    李实蕡,陈廷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39-45 . 
    摘要 ( )   PDF (26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弱再生力的矮南早和强再生力的蜀丰1号-11为测验亲本,运用正反交6个群体的组配设计,分别测定太国稻选、湘早籼26和红梅早的再生力遗传。结果:⑴矮南早参与组合的F#-1(和反交F′#-1)杂种优势,均低于蜀丰1号-11参与组合;⑵蜀丰1号-11/太国稻选表现明显胞质效应,蜀丰1号-11/湘早籼26和蜀丰1号-11/红梅早则不明显;⑶再生力特性狭义遗传力估计值随组配亲本遗传背景不同,表现显著或不显著;基因效应分析表明,再生力一般存在加性效应。上述结果,从遗传理论上展示,选育具有强再生力的新品种或杂交稻是可能的,而正确选配亲本及适当组配方式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正反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孟金陵,羿国香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46-52 . 
    摘要 ( )   PDF (33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正反杂交的胚胎学观察表明,甘蓝型油菜作母本时,授粉后柱头乳突细胞内有明显的胼胝质沉积,异种花粉管常常不能进入乳突细胞;杂种胚和胚乳发育迟缓,胚至心形期后便不能继续正常发育,胚乳停滞在游离核阶段并最终败育。反交时花粉管生长正常,但受精和胚的发育都落后于芥菜型油菜自交。除有少数畸形胚出现外,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的杂种胚一般均能发育至成熟。
    玉米果穗顶部籽粒败育的形态解剖观察
    罗瑶年,刘玉敬,高学曾,王忠孝,许金芳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51-56 . 
    摘要 ( )   PDF (29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正常粒和败育粒胚胎发育的形态解剖观察,明确了凡是能抽出花丝的各部位小花,在授粉前基本上均可发育成完整的成熟胚囊,仅在胚囊大小上有所差别。授粉后不同位势间胚乳和胚的分化发育存有一定差异,开始表现在时间早晚、数量多少、形态及大小不同等方面,最终导致劣势位粒(穗顶部)的败育。发生粒败育的重要原因是在发育过程中籽粒间的营养竞争和物质分配不均衡、穗顶部籽粒缺乏足够的养分所致。籽粒败育首先是胚乳发生败育,使胚的分化发育失去了物质供应来源,胚的分化发育受阻。籽粒败育的决定时期以胚乳败育为转折点,早者在授粉后8-12天,晚者在授粉后16-21天。
    从叶分析结果试论提高我国几种落叶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问题
    李港丽,苏润宇,沈隽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56-63 . 
    摘要 ( )   PDF (34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叶分析是世界上一门成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科学技术。它的研究与推广,对于发展果树生产、节约能源、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北方几个主要果产区的叶分析资料绘制的营养诊断图看出,树体内普遍存在相当严重的营养不平衡问题,如:磷、钾、铁、锰、锌偏低,镁、铜偏高等,这种不平衡可能大大限制了果树产量,尤其是品质的提高。若能注意从开源、节流、平衡诸方面入手改革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树体营养水平,调节元素间的平衡关系及其在树体不同器官内的分配,当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潜力,提高我国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甜菜个体发育规律的研究
    曲文章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64-72 . 
    摘要 ( )   PDF (39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甜菜叶、根生长及糖分积累特点,将甜菜个体发育过程划分为苗期、叶丛形成期、块根增长期及糖分积累期等4个生育时期;甜菜一生中形成70余片叶,以叶丛形成期发叶最快,每1.5日生1片叶。11-30片叶寿命长,达75-80天。这20片叶对产量贡献大,称为基本功能叶;光合势以块根增长期最高,600dm#+2/株·日以上;7月21日CGRt=CGRr,可将CGRt与CGRr曲线交叉时期,作为叶、根生长中心转移依据;块根增长期以前,干物质分配以叶部为主,占总干物重60%以上,其后根部占优势,至9月末达61.2%,生育中期糖分积累缓慢,后期积累快;7月20日左右,甜菜生长中心由叶部转至根部,8月末由根部转入糖分积累。
    湖羊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杨诗兴,彭大惠,张文远,张宗学,高天喜,施伯煊,刘继高,刘世民,冠永川,张力,潘林阳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73-80 . 
    摘要 ( )   PDF (28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应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与比较屠宰试验,获得大量数据,经过统计分析,求得湖羊妊娠母羊、吮乳羔羊、育成羔羊、哺乳母羊及配种公羊的能量与蛋白质的需要量。同时还测定出几项与制定湖羊饲养标准有关的重要参数,如每一公斤代谢体重的维持代谢能需要量[MEM/W#+(0.75)千克]及KG与KL,后二者分别为生长代谢能(MEG)与产乳代谢能(MEL)转化为生长净能(NEG)与产乳净能(NEL)的利用系数。本研究测得湖羊的MEM/W#+(0.75)千克,哺乳单羔和双羔母羊分别为109与119千卡、体重5、10与15千克的吮乳羔羊分别为99.5、109.6与102.6千卡,育成羔羊为93千卡、妊娠母羊为100.3千卡(2岁)和90.8千卡(3岁);吮乳羔羊、育成羔羊与哺乳单羔母羊的KG值分别为0.68、0.31与0.70;哺乳单羔与双羔母羊的KL值分别为0.647与0.635。上述参数与国外报道的同类数值均很接近。
    试论家鸭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表现型在品种分类上的应用
    赖垣忠,张松踪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81-84 . 
    摘要 ( )   PDF (16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鸭血清前白蛋白表现型有8种(Pa#+(0-1)、Pa#+(1-1)、Pa#+(1-0)、Pa#+(1-2)、Pa#+(2-1)、Pa#+(0-2)、Pa#+(2-0)、Pa#+(2-2))。它们是等显性遗传的。在育成品种中,其血清前白蛋白的某一表现型出现的频率超过75%;在其他鸭中,血清前白蛋白的任一表现型出现的频率均低于75%,故可作为一个地方品种或生态种群看待。
    蜜蜂族Apini的研究
    匡邦郁,李有泉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85-90 . 
    摘要 ( )   PDF (26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根据5种野生蜜蜂的地理分布重叠、形态、生态、生化上的差异,确立了现今世界上有6种蜜蜂,较原记载4种增加了2种。根据被子植物的起源、地球史(大陆板块学说)以及现存5种野生蜜蜂集中分布于横断山脉南端的事实,提出了蜜蜂族起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地区的新理论。
    陆地棉不同品种苗期含糖水平与抗枯萎病的相关性
    陈其煐,郭海丹,刘发敏,肖建国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1-92 . 
    摘要 ( )   PDF (9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花生根瘤菌制剂的一种新剂型——稀土菌剂
    李仲贤,蔡长平,宁千红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1-91 . 
    摘要 ( )   PDF (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乙烯基唑类杀菌剂防治黑穗醋栗白粉病试验初报
    姜士藩,李佩英,焦慧彦,袁甫金,张玉芬,王笃祜,李煜昶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2-92 . 
    摘要 ( )   PDF (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病原未明的小麦黄叶枯病
    王鸣岐,吴小洁,孙光荣,黄素珍,刘宗镇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3-93 . 
    摘要 ( )   PDF (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异性免疫皮质酮提高肉鸡生长速度
    张少英,陶才美,戴雁峰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3-93 . 
    摘要 ( )   PDF (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辽春6号春小麦温光反应的特殊性
    曹广才,徐文生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4-94 . 
    摘要 ( )   PDF (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泌抗马铃薯X病毒株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肖小文,郭军,蔡少华,刘佳,冯兰香,徐惠迪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4-95 . 
    摘要 ( )   PDF (1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粘型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初步研究
    蒋华仁,戴大庆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5-95 . 
    摘要 ( )   PDF (6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草甘膦与双甘膦混用的增效作用
    黄兴盛,谭惠芬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2):  96-96 . 
    摘要 ( )   PDF (2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