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0年 第23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1990-11-20
无栏目
绵阳系统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分析
杨华安,吴立人,R.W.Stubbs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1-6 .
摘要
(
)
PDF
(20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绵阳系统小麦是我国大面积连续种植达10年的持久抗条锈病品种。研究表明,该系统品种持久抗条锈性由成株主效基因所控制,这些基因具有鲜明的小种专化性。基因推导及常规杂交检测证实,绵阳11与欧洲品种Hybrid46含有共同的成株抗条锈基因。本文分析和讨论了绵阳系品种持久抗病的原因及其今后在国内生产上的利用前途。
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的配合力及复交F#-1的抗性特点
王雅平,王进先,刘伊强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6-12 .
摘要
(
)
PDF
(3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采用单花针注赤霉病子囊孢子液接种法,以病小穗数为统计单位,对6个抗病品种的双列杂交后代进行了抗赤霉病性测定,分析了这6个品种的配合力及不同抗病亲本复交组合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配合力有显著差异,以繁60096、苏麦3号、宁7840的一般配合力较好,不同抗性亲本复交F#-1抗病性有超亲趋势,抗病基因之间有累加性。
江淮稻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多功能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杜正文,王法明,过崇俭,顾正远,郑坚,孙建中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13-18 .
摘要
(
)
PDF
(3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重点是阐明“七·五”期间多功能新技术的研究、评价和利用。包括:高产多抗新品种10个,应用面积近千万亩;新一代昆虫生长调节剂扑虱灵,推广面积达一千万亩;将控害措施融合到高产栽培中,形成了高产控害栽培的新技术;从实际出发,研制出纹枯病与褐稻虱等一批多病虫复合防治指标;已检测出白叶枯病菌菌系群及稻瘟病小种群的变化动态及分布;最终,根据地区特征,建成江淮稻区病虫综合防治区域模式。
2,4-D诱发小麦根部结瘤效应的研究
刘庆城,许玉兰,张玉洁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19-27 .
摘要
(
)
PDF
(45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2,4-D诱发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是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界又一引人瞩目的问题。本文以小麦为试验材料,观察到一定浓度的2,4-D虽能诱发小麦根部结瘤,但结瘤后的小麦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用乙炔还原法测不出这些麦瘤具有固氮活性。以抗药性标记的根瘤菌进行追踪试验,证明根瘤菌在麦瘤中出现机率仅为30%左右,有半数以上的麦瘤不含根瘤菌。试验再次表明小麦“根瘤”实际上是2,4-D直接引起的对作物本身有害无益的病态变异,而不是共生的固氮根瘤。
杂交水稻萌发种子淀粉酶活性和GA#-3的调节
杨煜峰,施天生,陆定志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27-34 .
摘要
(
)
PDF
(33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学测定和同工酶分析表明,杂交水稻种子在萌发初期淀粉酶酶带起动快、表达早,使萌发初3天有较明显的总淀粉酶和α#+-淀粉酶活性优势。杂交水稻种子胚乳预存有α#+-淀粉酶是造成这一优势的主要内在基础。这种预存酶的电泳特性与萌发期间出现的三区酶带中的A带一致,并非新带。杂交水稻种子形成期间未出现干种子中预存的α#+-淀粉酶带(A),而只测得Rf值较小的淀粉酶带。由此推测,预存的α#+-淀粉酶可能是种子成熟后经内部的生化修饰而激活的。GA#-3对不同α#+-淀粉酶合成的作用并非一致,C带需要GA#-3的诱导,而A带则相反。放线菌素D对萌发种子淀粉酶各带的合成无抑制效应。另外,还对水稻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指标进行了讨论。
不同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李宗智,孙馥亭,张彩英,金亚辰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35-43 .
摘要
(
)
PDF
(4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家品种蛋白质、面筋含量高;国外优质品种面筋强度大、面团流变学性状好,我国育成的品种在品质上一般介于上两类品种之间。我国品种在面筋和面团性状上显著低于国外优质品种,但也有一些优质品种。各类品种在育种上都有其利用价值。半个世纪中,我国小麦品种在蛋白质、面筋含量方面有下降趋势,但在面筋强度和面团流变学性状上却逐年有所改良,表明籽粒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将硬度(或角质率)、沉降值、蛋白质含量这三个易于测定的简单性状作为育种早代的选择标准,有利于协调品质性状之间及其与产量和其它性状之间的关系。
甘蓝型油菜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与其他几个性状相关的研究
王丰,邱厥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42-47 .
摘要
(
)
PDF
(2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6×6半双列杂交和24个品种(系)单因素遗传设计,分别研究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与其他性状之间的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加性和显性两种基因效应控制,上位性作用不存在;平均显性度为0.856,即呈部分显性;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4.77%和57.24%。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籽粒产量、亚油酸、芥酸均呈不显著负偏相关;与含油量呈显著负偏相关;与千粒重、亚麻酸、油酸均呈不显著正偏相关;但与幼苗期和始花期植株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呈极显著简单正相关。最后还讨论了培育高蛋白质、高产量、高含油量、低芥酸与低硫代葡萄糖甙品种的可能途径。笔者认为,通过提高品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有可能使高蛋白质含量与高油含量之间的负相关矛盾得以缓解;利用轮回选择育种方法,可能有利于打破性状间的不利连锁,培育出理想的新品种。
短季棉品种早熟性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喻树迅,黄祯茂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48-54 .
摘要
(
)
PDF
(27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5个推广短季棉品种的9个生育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期、蕾期、铃期、第一果枝节位和株高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与霜前花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环境相关则较小,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受遗传控制。苗期、蕾期、铃期天数多、果枝节位高和植株高大的品种,其全生育期长,霜前花率低,表现晚熟。反之,全生育期短,霜前花率高,早熟性好。 9个生育性状的早熟性遗传分析的结果:脱落率和蕾期遗传力低,苗期、铃期、全生育期、霜前花率、果枝节位、铃重的遗传力较高,而且能够稳定遗传。经预期遗传进度估算,目前推广的短季棉品种早熟性潜力:霜前花率可提高24%左右,达到90%以上;全生育期可缩短9-10天;果枝始生节位可降低1-2节。结果还表明短季棉品种铃重与霜前花率为遗传正相关,为棉花遗传学提供了新的重要补充内容。
应用微机建立坡地果树合理密植的优化模式
陈凯,章文才,江广恒,胡国谦,周武忠,贺善安,柳鎏,周遇清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55-61 .
摘要
(
)
PDF
(31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光照几何学原理和太阳视运动规律、及坡度和坡向对果树叶幕遮光的影响,推导出坡地上果树叶幕对株间和行间的遮光系数计算公式,建立起适合在各种坡地上进行果树合理密植,确定最适宜的株距、行距和定植密度等优化模式,用微机系统计算的资料举例说明了应用要点,分析和讨论了坡地的受光特征和果树叶幕的遮光规律。可供在各种坡地上栽培果树,进行合理密植优化设计时参考。
优化型茶树的形成特点和定向调控
姚国坤,吴洵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62-68 .
摘要
(
)
PDF
(32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中小叶种茶树为材料,从茶树的自身条件出发,提出了“优化型”茶树应具备的5个条件:1.群体有足够和必要的可采芽叶数;2.树冠有适量而均衡的绿色面;3.茶树排列有序,分枝层次分明;4.树体矿质营养丰富,氮、磷、钾比例适当;5.芽叶有适量而协调的生化成分。进而,针对“优化型”茶树的形成条件,将茶树划分为树体扩展、树体定型和树体更新三个时期,按其生长特点,提出了栽培主攻目标和定向调控技术。
人参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徐克章,曹正菊,张为群,修立军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69-74 .
摘要
(
)
PDF
(2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Beckman865型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了光量子流密度、光质和温度对人参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①人参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范围在1.5-5.0μmolCO#-2m#+(-2)s#+(-1)之间。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5-20μEm#+(-2)s#+(-1)和120-480μEm#+(-2)s#+(-1)之间。强光下生长的叶片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净光合速率;②光量子流密度较低时,在无色膜、红色膜和橙色膜下人参叶片表观量子产额、净光合速率大于在黄色膜和绿色膜下,其中以在蓝色膜和紫色膜下最高。各种色膜饱和光量子流密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趋向一致;③人参叶片净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在1-4℃之间,最高温度在33-42℃之间,最适温度为15-25℃。人参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曲线和最适温度受生长期间温度条件的影响。
不同来源的豆饼、日粮中氯和非植酸磷水平对肉用仔鸡胫骨软骨症的影响
罗兰,Steve,R.,Lee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75-81 .
摘要
(
)
PDF
(30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研究不同来源的豆饼、日粮中氯和非植酸磷水平对肉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软骨症(TD)的影响。采用9种不同来源的豆饼,2种日粮,共18个日粮处理。日粮中氯和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15%和0.44%,为对照日粮;0.35%和1.00%,为TD-诱发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根据饲喂不同来源的豆饼,采食对照日粮的鸡其TD发病率为2.5-38.8%;采食TD-诱发日粮的鸡其TD发病率为61.3%-97.5%。TD发病率与鸡生长速度之间相关系数为r=0.52(P<0.01)。高磷、高氯日粮导致TD的发病率高,对鸡胫骨灰分无影响(P<0.05)。商品用豆饼对仔鸡TD发病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豆饼中铝、钡、铜、钠、硅、锌元素的水平显著地影响小鸡TD的发病率。
种母鸡饲粮锌与钙水平对种蛋孵化效果和子代初生雏的影响
单安山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82-86 .
摘要
(
)
PDF
(2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边缘性缺锌(-30ppm)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锌(添加量:0、40和1000ppm)和钙(含量3.12%和4.70%)饲喂种母鸡,观测了种蛋的孵化效果和子代初生雏的表现。结果表明,当种母鸡饲粮未加锌时,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P<0.01)。高锌对种蛋孵化效果没有不良影响(P>0.05)。种母鸡饲粮高钙使种蛋孵化后残壳重显著提高(P<0.05)。种母鸡饲粮加锌使子代初生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1),高钙则使之更进一步降低(P<0.01)。子代初生雏血清蛋白质含量(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受试验处理的影响很小。种母鸡饲粮加锌使子代初生雏体内锌含量显著提高(P<0.01),而对种蛋孵化后残壳中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种母鸡饲粮高钙对子代初生雏体内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使种蛋孵化后残壳中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
保鲜剂对月季切花采后呼吸作用及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高勇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87-87 .
摘要
(
)
PDF
(5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P333使山楂幼树树冠紧凑和提高其抗旱性
刘国杰,曾骧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87-88 .
摘要
(
)
PDF
(10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效唑对桃树的控制效应
曹尚银,黄海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88-88 .
摘要
(
)
PDF
(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89-93 .
摘要
(
)
PDF
(3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1990年总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06): 94-96 .
摘要
(
)
PDF
(1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