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明明,赵番番,葛建军,赵俊亮,王丹,胥磊,张梦华,种丽伟,黄锡霞,王雅春. 新疆地区荷斯坦牛长寿性与产奶量的遗传力估计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21): 4294-4303. |
[2] |
李会霞,田岗,王玉文,刘鑫,刘红. 谷子杂交种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相关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 239-246. |
[3] |
张海亮,刘澳星,米思远,李想,罗汉鹏,鄢新义,王雅春. 奶牛育种中的长寿性状[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9): 4070-4082. |
[4] |
党李苹,周雯馨,刘瑞芳,白云,王哲鹏. 略阳乌鸡体重和产蛋数性状遗传参数估计[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7): 3620-3628. |
[5] |
吴豪,黄园园,汪辉,周玉,沈家成,张璨,丁锦锋,邹娟,马尚宇,郭文善,郑文寅,姚大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籽粒和面条品质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3): 2193-2207. |
[6] |
李静,张富仓,方栋平,李志军,高明霞,王海东,吴东科. 水氮供应对滴灌施肥条件下黄瓜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22): 4475-4487. |
[7] |
曹珂, 王力荣, 朱更瑞, 方伟超, 陈昌文, 赵娟. 桃单果重与6个物候期性状的遗传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2): 311-319. |
[8] |
李秀, 徐坤, 巩彪, 曹逼力, 王忠宾. 生姜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12): 2431-2437. |
[9] |
宋稀,刘凤兰,郑普英,张学昆,陆光远,付桂萍,程勇. 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9): 1800-1806 . |
[10] |
赵铭钦,赵进恒,张迪,韩富根,张广富,李元实,金洪石 . 保水剂对烤烟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6): 1265-1273 . |
[11] |
吴秋平,袁翠平,姜文顺,池云花,刘 鹏,董树亭,王空军 . 30个甜高粱品种糖产量与氮素利用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12): 4055-4062 . |
[12] |
赵慧 张正斌 徐萍. 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生理性状遗传相关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9): 1796-1803 . |
[13] |
喻树迅,宋美珍,范术丽,原日红.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辅助育种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4): 664-670 . |
[14] |
沈法富,喻树迅,范术丽,李静,黄祯茂. 不同短季棉品种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9): 1014-1019 . |
[15] |
金益,潘相文,王振华,王立丰,张永林. 玉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选择方案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7): 851-8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