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出版伦理声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3年 第26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93-07-20
无栏目
1993年 第4期 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0-0 .
摘要
(
)
PDF
(6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多样性和我国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
董玉琛,章一华,娄希祉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1-7 .
摘要
(
)
PDF
(38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多样性问题,已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介绍了作为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中国作物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和利用好作物遗传资源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和紧迫任务。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
莫惠栋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8-14 .
摘要
(
)
PDF
(32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论述我国稻米的品质改进,内容包括:⑴稻米品质的评价;⑵品质性状的遗传;⑶品质性状的育种改良;⑷影响稻米品质的非遗传因素。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可能受母株基因型或胚乳基因型控制,或兼而有之。现已明确,米的一些形态性状,如粒长、粒宽、粒重等,主要受母株基因型控制;这些性状在F#-2米粒间无明显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理化性状,则主要由胚乳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均发生分离。杂种稻米的理化性状是很难一致的。当前优质米育种应特别注意:⑴改进米的外观品质;⑵根据用途改进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⑶选育含胚米;⑷改进特种米(黑米、香米和糯米)的丰产性和抗逆性。
小麦遗传资源籽粒硬度和面粉沉降值的研究
李宗智,卢少源,张彩英,常文锁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15-20 .
摘要
(
)
PDF
(22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测定了国内外不同种和类型的21509份小麦遗传资源样品的籽粒硬度(研磨时间法),11286份样品的面粉沉降值(泽伦尼法),从中筛选出优质资源,发现我国不同地区小麦硬度和沉降值有从南向北逐渐增大的趋势。国外资源中以阿根廷样品沉降值最高。这两个性状均与气温年较差和抽穗至成熟期间的日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稀有种相比,普通小麦硬度较低而沉降值较高;我国农家品种硬度较大而沉降值较低;育成品种硬度较低,沉降值较高;国外品种硬度和沉降值均较高,变异系数也较大。
异质性体细胞杂种育性及其生物学性状研究
姚绍满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21-29 .
摘要
(
)
PDF
(44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粉蓝烟草(N.glauca)的叶肉原生质体经高Ca++,高pH的PEG溶液诱导融合,并再生出体细胞杂种植株。杂种植株中发现形态偏普通烟草,雌蕊发育正常,雄蕊发育异常,且融合双亲部分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杂种株,将此株与普通烟草栽培品种(Speight G-28♂)回交,回交1代(BC#-1)、回交2代(BC#-2)保持高度不育,回交3代(BC#-3)、4代(BC#-4)育性有一定的恢复,并出现育性分离。让恢复一定育性的株系自交,获得有一定育性的稳定株系,继续与其它普通烟草栽培品种回交(Speight G-80♂,Speight G-140♂,Jingyehang♂等),恢复其不育特性,并稳定地遗传。用普通烟草栽培品种(Jingyehuang♂等)反交时,后代育性恢复正常。并相应对各世代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
麦类和黍类作物光合器官细胞形态和光合性能的比较(综述)
郑丕尧,李雁鸣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29-35 .
摘要
(
)
PDF
(3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比较了麦类和黍类作物在光合器官细胞形态和光合性能方面的异同点。与黍类作物相比,麦类作物的叶肉细胞较大,且形态和组成较复杂;叶片的气孔密度较低;叶片的细胞形态随叶位上升逐步复杂化的趋势较明显,规律性也较强。黍类作物的光合速率一般高于麦类作物。麦类和黍类作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形式也有不同。麦类作物除叶片以外的绿色器官,具有与叶肉细胞类似的光合细胞,且有较强的光合功能,而黍类作物的这一特点不明显。
棉花株型栽培研究
谈春松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36-43 .
摘要
(
)
PDF
(35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棉花株型栽培,以多结优质铃为根本,把优质铃开花期长短作为栽培措施应变的依据。主要把握3个环节:⒈要根据熟制、种植方式,选用相应熟性的品种和适期播种,以争取有较长的优质铃开花期;⒉为保证棉株内围果节的蕾均在优质铃开花期内开花,确定所要培植的株型,选定合理密度和单株果枝数、果节数;⒊在满足棉株生长所需足够的肥水供应前提下,以化控为主要手段,配合其他措施,尽量缩小棉株营养体,建起与密度相适应的株型,促使棉株内围果节多结铃、从而达到铃数与铃重协调配合,实现优质高产之目的。实践证明,只要把握住以上3个环节,即使优质铃开花期只有20天左右的麦垄直播夏棉,同样可取得早熟与优质高产。
莱阳茌梨酚类物质合成的调节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鞠志国,刘成连,原永兵,戴洪义,阎升平,徐,军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44-48 .
摘要
(
)
PDF
(19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果实套袋措施,使果实中PAL和PPO活性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5%-50%和33%-41%。果点数量和直径、叶绿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减少了25%、29%、80%和32%。水溶性酚类物质也仅为对照的43%,显著改善了茌梨的外观、鲜食和贮运品质。
农田野燕麦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
涂鹤龄,邱学林,辛存岳,郭青云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49-56 .
摘要
(
)
PDF
(2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田野燕麦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主要有:⑴化学防除配套技术,包括土壤处理与苗期施药两项技术。麦田以燕麦畏与野燕枯,禾草灵、骠马配套使用,并与防除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结合使用;油菜、豆田等采用氟乐灵与稳杀得、禾草克、盖草能配套使用,充分发挥化学除草效果。⑵以深耕-浅耕-浅耕或深耕-浅耕相结合的耕作法,使耕层土壤中野燕麦种子60%-80%分布0-10cm的浅层,配合除草剂使用,便于集中防除,收到了最佳除草效果。⑶实行小麦(青稞)-油菜(豆类)-小麦(青稞)轮作,配合使用除草剂,控制野燕麦效果达95%以上。⑷在野燕麦严重危害地区,实行化学除草与合理的耕作,轮作、人工除草等综合治理技术。三年即可控制野燕麦危害,使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不同大麦种质资源对中国和英国大麦黄花叶病原反应的比较
陈剑平,朱凤台,石,岑,陈,和,张明生,陈健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57-64 .
摘要
(
)
PDF
(33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个供试欧洲大麦品种(包括21个当地免疫或高抗品种)对来自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场、如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农业科学院农场的大麦黄花叶病毒源(除法国免疫品种Energy外)都表现为感病;11个中国大麦免疫品种对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和大麦和性花叶病毒仍表现为免疫;6个供试日本大麦免疫品种,3个(Kinuy utaka, Nishno Gold 和Senbon Hadaka)对中英大麦黄花叶病毒源免疫,但Haganemugi(ym3)对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免疫,而对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感病,反之,Kinonijo3对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免疫而对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感病。所有免疫大麦品种仅抗病毒增殖,但对多粘菌介体不抗。
我国土壤中有机矿质复合体地带性分布的研究
徐建民,袁可能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65-70 .
摘要
(
)
PDF
(27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土壤中的有机矿质复合体,在水热条件控制的地带性土壤中,呈现有规律的渐变趋势。从北往南,随着年均温度和年降雨量的增加,钠分散组复合体G#-1渐减,钠质研磨分散组复合体G#-2渐增;松结态腐殖质H#-1渐增,稳结态腐殖质H#-2渐减。G#-1/ G#-2及H#-1/H#-2之比值也分别呈渐减和渐增趋势。地带性土壤中复合体的表面性质、腐殖质组成及养分在各组复合体中的分布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各组复合体含量与土壤中存在的无机胶结物质有关。G#-1和H#-2随着钙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G#-2和H#-1则随着游离态铁、铝氧化物的增加而增加。笔者认为,有机矿质复合体组成及其性质可以作为土壤发生分类的一项依据。
中国西门塔尔牛产奶量育种值不同估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陈幼春,许尚忠,贾恩棠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71-78 .
摘要
(
)
PDF
(30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奶的产量是西门塔尔牛第一个重要经济性状。该性状育种值的估测自1980年开始,以谱系育种值的方法在一个场内示范,再在其他各场展开。1984年向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协会引入预期差(PD#-74)法,1985年引入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在综合解决了遗传力(h#+2)和环境相关(C#+2)两参数的估测方法后,PD法作为产奶量的测定可以适用于有亲缘关系和环境条件迅速改进的条件。BLUP法和PD法的结果可以相互印证,两种育种值的Spearman相关系数r#+2=0.8,说明都可以应用。而BLUP法对具有亲缘关系的种畜在估测时更为敏感。良种登记母牛产奶量十年内从3375千克提高到5152千克。初步估算,一个世代遗传进展是138千克。
六种化学治疗药物的组织动力学研究
李,涛,乔桂林,胡功政,邱银生,张秀英,孟凡东,郭文欣,叶红丽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79-85 .
摘要
(
)
PDF
(2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了青霉素G、磺胺-6-甲氧嘧啶(SMM)、磺胺喹噁啉(SQ)、丙硫苯咪唑及其代谢物亚砜和砜、喹乙醇与头孢三嗪在鸡、兔体内的血药动力学与组织药物动力学特征。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血浆与多种组织之间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根据血浆及多种组织中的药物消除规律推算出达到一定残留水平所需时间。
醋糟食用菌料处理新工艺研究
张福元,姚潢生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86-87 .
摘要
(
)
PDF
(5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谷子RFLP研究及基因组DNA文库的建成
王志民,王润奇,刘春吉,王明理,M.,D.,Gale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86-87 .
摘要
(
)
PDF
(1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平衡营养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毛树春,邢金松,宋美珍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87-88 .
摘要
(
)
PDF
(1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和主要玉米品种抗病性的田间评价
吴全安,徐,作,刘克明,宋佐衡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88-89 .
摘要
(
)
PDF
(10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栌黄萎菌与棉花黄萎菌生理特性比较
石磊岩,藉秀琴,王,波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89-89 .
摘要
(
)
PDF
(5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04): 90-95 .
摘要
(
)
PDF
(3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