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31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98-07-20
无栏目
1998年 第4期 目次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0-0 .
摘要
(
)
PDF
(9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籼粳杂交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陈建国,朱军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1-7 .
摘要
(
)
PDF
(31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对籼粳交组合的3个外观品质性状(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籼粳交组合中,这3个性状的遗传表达主要受母体加性和直接加性效应控制,以母体加性效应为主。母体加性和直接加性效应之间还有显著的负向遗传协方差。部分性状的直接显性、母体显性和细胞质效应方差分量也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基因型×环境互作主要表现为直接加性×环境、母体加性×环境和母体显性×环境互作。直接遗传率和母体遗传率的估计值都极显著,以母体遗传率较大。显性效应的表现因性状和配组方式而有所不同,基因型×环境互作只影响显性表达的程度,而不改变其方向。另外,根据各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供试亲本的利用价值作了评价。
两套水稻DH群体的形态指数和同工酶的籼粳分类研究
王建平,孙传清,李自超,李任华,王象坤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8-15 .
摘要
(
)
PDF
(34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形态指数和同工酶标记对两套籼粳交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 DH)群体进行分类,结果两套群体均表现为从籼到粳的连续分布,大多数为偏籼或偏粳的中间型。DH系的中间型表现主要是因为籼粳基因组交换重组增加了群体平均基因多样性及降低了群体的非随机组合R#+2值。6个形态性状与8个同工酶位点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鉴别籼粳的分类方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两套群体的同工酶Pj值和形态指数总分均与基因组的亲本比例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反映整个基因组的籼粳分化情况。
棉花种子蛋白多态性与品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张春庆,尹燕枰,高荣岐,贾继增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16-20 .
摘要
(
)
PDF
(1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蛋白分步提取电泳结果表明,棉花种子蛋白主要是以水溶性蛋白为主,盐溶性蛋白较少,醇溶性蛋白更少。因此,以蛋白质作为棉花品种的生化标记,应以水溶性蛋白为宜。AUGPAGE是一种新的棉花种子蛋白多态性研究方法,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在凝胶溶液为10%丙烯酰胺、0.2%甲叉双丙烯酰胺、2%冰醋酸、10%尿素、0.05%甘氨酸的条件下,以2%冰醋酸为电极液,水、2.5%NaCl、50%异丙醇所提取的蛋白质均可得到良好的分离,以水溶性蛋白谱带最丰富、清晰,其多态性强,可作为棉花品种鉴定和种质资源研究的依据。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阶段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初探
田长恩,张明永,段俊,黄毓文,刘鸿先,梁承邺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20-25 .
摘要
(
)
PDF
(23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波里马(polima)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和花蕾中IAA、GAs、ABA和iPAs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和花蕾中GAs含量均先降后升,但不育系的含量比保持系的高。(2)不育系叶片中IAA含量先升后降,而保持系的与此相反,且前者的含量在大多数时期高于后者;不育系花蕾中的IAA先降后升,而保持系的却一直降低,且前者的含量高于后者。(3)两系叶片和花蕾中AB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以不育系为高。(4)iPAs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始终低于检测范围。提示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IAA、GAs和ABA含量变化出现了异常,且明显高于保持系,这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
低磷营养胁迫对小麦-长穗偃麦草附加系酸性磷酸酶同工酶的影响
李玉京,李滨,刘建中,李继云,李振声,姚树江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26-31 .
摘要
(
)
PDF
(27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为材料,用等电聚焦(IEF)方法研究低磷营养胁迫下叶片与根系组织内酸性磷酸酶(AcPh)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条件(CK)下相比较,低磷营养胁迫导致AcPh同工酶的显著变化。叶片组织中,低磷胁迫诱导出的至少1条AcPh同工酶带主要在低Ph范围内,高pH范围内的AcPh同工酶带则与CK无明显差异。根系组织中则与此相反,高pH范围内诱导出至少3条新酶带,而低pH范围内,则主要是酶带的加强。此外,对低磷胁迫下叶片与根系组织内AcPh同工酶变化的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中国玉米遥感估产区划研究
千怀遂,李明霞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32-39 .
摘要
(
)
PDF
(39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作物遥感估产区划是大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研究和实践的基础。根据农作物遥感估产技术的具体要求,结合农作物区划理论,重点考虑春玉米和夏玉米估产,提出了我国玉米遥感估产区划的原则和依据,针对玉米遥感估产中的各项工作,分别作出了全国玉米遥感估产最佳时相、信息源和土地利用结构分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区划指标,把全国分为13个估产区和28个估产亚区。
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田间初步鉴定
陈剑平,M.J.Adams,朱凤台,陈键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40-45 .
摘要
(
)
PDF
(22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8个有代表性的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病区进行为期2~5年的田间试验,以鉴定我国BaYMV株系。初步结果表明,在我国至少存在6个BaYMV株系,且与已报道的6个日本株系和2个欧洲株系均不相同。带有ym4基因的大麦品种在欧洲对BaYMV普通株系表现为抗性,但大部分含有ym4基因的大麦品种仅对部分中国株系抗病,只有1个ym4品种(Energy)对中国所有株系均为抗病。4个日本品种(Chosen、Hagane Mugi、Iwate Mensury 2和Mokusekko 3)对中国所有BaYMV株系免疫,可在抗病育种中应用。
小麦对条锈病的高温抗病性研究
商鸿生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46-50 .
摘要
(
)
PDF
(24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的高温抗病性是由较高的环境温度所诱导的一种低反应型抗病性。1989年以来系统研究小麦对条锈病的高温抗病性,鉴选出28个高温抗条锈的小麦品种,利用这些品种作试材发现小麦的高温抗条锈性仅在病程的潜育期和显症期表达,最低诱导温度为18~21℃,最短诱导时间为8~12h,且温度诱导无累积效应。高温抗条锈性无小种专化性,是一种持久抗病性,防病保产效能很高。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研究证实高温抗条锈性具有典型的过敏性坏死特征。在其表达早期,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显著增强,木质素迅速积累。蛋白质的体内合成和Poly(A#++)-RNA体外转译试验表明,伴随着高温抗病性表达产生了6种分子量不同的病程相关蛋白。
我国东部样带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
金之庆,葛道阔,高亮之,石春林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51-58 .
摘要
(
)
PDF
(3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在两种CO#-2有效倍增气候变化情景下进行作物模拟试验以及应用有关农业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中国东部样带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在研究区域的北部与南部。分别采用UKMO和GISS情景进行作物模拟试验,作物模型采用的是在研究区域的23个样点经广泛检验的CERES模型系列。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粮食生产仍有回旋余地和多种适应性对策可供选择,包括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种植制度、调整品种布局、改善灌溉条件、引进和培育新品种、调整种植日期等。所有这些在模拟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制定中国今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战略与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贮藏和包装条件下大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董海洲,高荣岐,尹燕枰,李圣福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59-64 .
摘要
(
)
PDF
(2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不同贮藏和包装条件下大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葱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生活力降低,种子外渗液电导率和内含物的外渗量显著增加,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显著下降;电导率和内含物外渗量与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但主要种子贮藏物质与种子活力变化相关性不显著。种子的贮藏条件和包装方式对上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低温低水和罐装的贮藏方式能延缓上述变化的速率,延长种子贮藏寿命。
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生长和肉用性状的杂交参数估计
施启顺,柳小春,吴晓林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65-69 .
摘要
(
)
PDF
(18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Dickerson(1973)模型,用加权最小二乘分析估计了杜洛克(杜)、长白(长)、大约克(大)猪的杂交参数。结果表明,3个亲本品种在生长和肉用性状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生长和肉用性状的母本遗传效应较小(失水率、大理石纹等级、贮存损失例外)。胴体体尺性状个体杂优值较小,但日增重和料肉比的个体杂优估值高。母本杂优效应对于日增重、料肉比、胴体比例、失水率、肉色等级、贮存损失和背膘厚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正反交差异表明,大约克×长白比长白×大约克更利于生长和肉用性能提高。
贝氏隐孢子虫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观察
游忠明,蒋金书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70-75 .
摘要
(
)
PDF
(17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1.25×10#+6个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卵囊/只的剂量经口感染4日龄雏鸡,通过对感染后不同时期雏鸡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变化的连续观察表明:雏鸡法氏囊、脾脏对C.baileyi感染的免疫组织学反应与C.baileyi感染对它们的免疫组织学损害相伴发生,C.baileyi感染对法氏囊、脾脏的免疫组织学损害见于感染后的不同时期,前期以细胞坏死为主,后期以间质增生、淋巴滤泡萎缩、淋巴细胞减少及C.baileyi感染对其发育的免疫抑制为主,仅在感染早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免疫组织学反应;而在感染后50d之内C.baileyi始终对胸腺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组织学损害。
栽培稻与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杂种花粉败育过程的观察
滕胜,张雪琴,颜秋生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75-78 .
摘要
(
)
PDF
(1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77-77 .
摘要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遗传同质性在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中的作用初探
孙国昌,杜新法,柴荣耀,孙漱沅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78-80 .
摘要
(
)
PDF
(14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玉米为主体集约种植多维用地的研究
杨怀森,杨毅敏,郜庆炉,宋留轩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81-83 .
摘要
(
)
PDF
(1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棉花抗虫核不育系的培育研究
靖深蓉,邢朝柱,袁有禄,刘少林,郭立平,王海林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84-86 .
摘要
(
)
PDF
(13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化合态氮浓度对大豆根瘤菌结瘤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刘莉,周俊初,陈华癸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87-89 .
摘要
(
)
PDF
(12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磷核素研究石灰性土壤中磷酸铁盐对水稻磷营养的贡献
郭智芬,涂书新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0-90 .
摘要
(
)
PDF
(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杨酸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盐害的缓解作用
张士功,高吉寅,宋景芝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0-91 .
摘要
(
)
PDF
(10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雷州半岛植蔗砖红壤磷素有效性异常与Mn的关系初探
郭荣发,程剑平,廖宗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1-91 .
摘要
(
)
PDF
(5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疆棉花高产生长模拟模型研究
邱建军,肖荧南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2-92 .
摘要
(
)
PDF
(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英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3-94 .
摘要
(
)
PDF
(9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部农业动植物病毒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4-94 .
摘要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5-95 .
摘要
(
)
PDF
(6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6-96 .
摘要
(
)
PDF
(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部家蚕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7-97 .
摘要
(
)
PDF
(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04): 98-98 .
摘要
(
)
PDF
(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