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列表

    农业信息技术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作物根系构型三维探测与重建方法研究进展
    温维亮,郭新宇,赵春江,王传宇,肖伯祥
    摘要943)   PDF (1909KB)(129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03.04
    2. 基于语音识别的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方法
    许金普,诸叶平
    2015, 48 (3): 449-459.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03.05
    摘要356)   HTML6)    PDF (453KB)(737)    收藏
    【目的】将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到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中,面向非特定人和限定词汇量的汉语普通话连续语音识别,提出一种适合于农产品价格采集环境的语音识别鲁棒性方法;以隐马尔科夫模型为基础,训练出适合该环境下的声学模型,以缓解因测试环境和训练环境不匹配而导致的识别率降低,进一步提高识别率。【方法】在数据采集和处理阶段,首先根据要识别的限定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建转换文法,利用该文法生成的脚本指导训练集和测试集录音;然后选择不同的农产品价格采集环境和不同的说话人进行语音采集,并进行准确的人工切分,最后构建出语音语料库;在模型训练阶段,选择自左向右无跳转结构的连续混合密度隐马尔科夫模型,对训练集中的数据提取39维的MFCC特征向量,用于模型训练。首先以单音素为建模单元,并分别训练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男声模型、女声模型及男女混合声学模型;然后,考虑到单音素稳定性差和易受协同发音现象影响等因素,以上下文相关的三音素为识别单元建模,重新训练上述模型;针对三音子建模单元带来的模型数量大量增加,进而造成的训练样本不足问题,采用决策树状态聚类方法来改善该问题;决策树的构建过程中,利用语音学知识,根据声母发音方式、发音部位的不同以及韵母构成、韵头的不同,划分出若干声韵母集合实现了二值问题集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用增加混和高斯分量的方法来进一步使得模型描述更加精确;最后,为了解决信道的乘性噪声问题,在采用上述策略的同时利用CMN和CVN方法来缓解测试环境与训练环境不匹配问题,最终训练得到了相应的男声模型和女声模型。在测试阶段,对采用上述各方法后得到的不同模型,分别采用相同的测试集进行试验,得出不同方法下的句子识别率、词识别率以及精准度。【结果】三音子声学模型的识别性能明显优于单音素声学模型,女声模型和男声模型的性能均优于男女混合声学模型决策树聚类方法对识别率的提高不明显但可以明显减少三音子模型的数量,混合高斯分量的增加对识别率具有一定提高但同时带来计算量的增加,CMN和CVN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识别性能。通过对不同地点和不同说话人进行测试,最终识别率男性为95.04%,女性为97.62%。【结论】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到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过程中是可行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农产品价格采集环境下提高语音识别率的方法,试验证明通过该方法训练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本研究方法为日后应用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3.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蔬菜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建设
    刁海亭,聂宜民
    2015, 48 (3): 460-46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03.06
    摘要468)   HTML9)    PDF (1326KB)(785)    收藏
    【目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蔬菜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质量安全的预警与追溯。【方法】以蔬菜为研究对象,以国家蔬菜生产基地——寿光市为示范区,围绕寿光市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管理的信息化需求,采用WebGIS、物联网、条码识别、数据库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蔬菜物流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形式,并探索蔬菜质量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的建设。【结果】结合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采用SQLServer2008作为前台建立了一套属性数据库,包括产地蔬菜数据、蔬菜加工环节数据、蔬菜运输环节数据、蔬菜销售环节数据等。利用GIS功能制作了一套蔬菜质量安全相关空间数据,包括山东省道路图、寿光市采样点图、寿光市土壤养分图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切实有效的蔬菜质量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平台设计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及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业务的需要,同时充分考虑数据的保密性和用户的需求,将平台划分为四大模块:数据查询、蔬菜质量安全预警、蔬菜质量安全追溯、辅助工具。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蔬菜信息录入编辑,蔬菜产品信息及运送信息查询、地理坐标查询,实时预警,蔬菜质量安全追溯,蔬菜空间立体信息展示,蔬菜物流运输路径优化,蔬菜产地土壤养分统计,蔬菜产地土壤养分插值,网络视频监控等。其中实时预警功能利用物联网实时获取数据的特点,将采集的坐标、温度、湿度、时间等信息传送到平台服务器,该平台对蔬菜的温度、湿度、保质期等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功能根据蔬菜条形码和记载的物流坐标,在地图上对物流配送路径进行追溯;路径分析功能可以根据蔬菜运输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进行路径的最优设计;蔬菜空间立体信息展示功能可以实现从土壤到地面再到大气的整个垂直面的立体化展示,是空间、时间不同节点信息数据的立体化集成。【结论】本研究充分利用GIS技术更形象地展示了蔬菜从开始种植到最后销售所有环节的信息,对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蔬菜安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决策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4. 玉米受伤诱导基因Wip1的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练云1, 2, 刘允军1, 王国英1
    2014, 47 (14): 2889-289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14.019
    摘要371)   HTML3)    PDF (590KB)(631)    收藏
    【Objective】 Protease inhibitor is an important defense protein in plant for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or feeding by pathogen and animals. Maize Wip1(wound-induced protein) is the member of Bowman-Birk inhibitor(BBI) gene family. To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esistance gene to insect in plant, this experiment was designated to understand the activity of Wip1 promoter, assay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ression of Wip1 gene and its response to phytohormones and abiotic stresses.【Method】A clone containing the upstream region of Wip1 was isolated and sequenced from maize leaf cDNA. The promoter sequences of Wip1 gene was inserted into binary expression vector p1300 to produce recombinant plasmids p1300-Wip1-GUS, which was transferred into Agrobacterium LBA4404 by freeze thawing metho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promoter was conducted through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in maize callus by agro-infiltration method.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maize tissues using hot phenol method. Purified RNA was subjected to formaldehyde-containing-agarose gel, blotted onto a nylon membrane, and Northern blotting was performed with [α-32P] dCTP-labeled probe to characterized tissue-speci?c location, phytohormones and abiotic stresses analysis of Wip1. 【Result】 Promoter region was 1 737 bp and coding sequence was 512 bp. The result showed that GUS activity driven by the Wip1 promoter was detected in maize callus tissues after infection by Agrobacterium haboring recombinant plasmids p1300-Wip1-GUS. The expression of Wip1 was assayed at various developmental stages. North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Wip1 gene abundantly expressed in injured coleoptile, root, stem, leaf, ear, tassel, silk and husk, while expressed little in uninjured coleoptile and not expressed in other uninjured detection tissues.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Wip1 was not affected by submergence, cold, dehydration, PEG, ABA, NaCl and IAA treatments. The dynamic expression of Wip1 gene under injure stress from 0 h to 24 h with 8 time points, was analyzed in maize leaf tissue. Wip1 gene was detected after stressing for 2 h, the expression level increased rapidly, and with a continually increasing trend from 4 h to 24 h. 【Conclusion】 Wip1 gene is induced by injure-specific stress. Wip1 promoter is an effective injure-specific promoter to express the desired genes in plant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5. 转Hpa110-42小麦分子鉴定及赤霉病抗性功能评价
    杨敏, 秦保平, 刘昌来, 蔡洪生, 王振林, 梁元存, 尹燕枰
    2013, 46 (4): 657-667.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04.001
    摘要551)      PDF (614KB)(597)    收藏
    【目的】筛选出抗赤霉病转Hpa110-42小麦植株,为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方法】以转Hpa110-42小麦T2植株和受体扬麦158为供试材料,通过PCR、Southern blotting、RT-PCR等分子技术进行外源基因的整合与表达检测,并采用单花滴注法鉴定转基因小麦的赤霉病抗性,同时探讨其抗性生理。【结果】经分子检测证明,外源Hpa110-42以1—3个拷贝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并能够稳定遗传,在转录水平上也能正常表达。赤霉病抗性鉴定表明,株系T2-17、T2-15、T2-68、T2-44和T2-36的平均病小穗率极显著低于扬麦158。除T2-17外,其余株系的平均病小穗率极显著高于苏麦3号,均未达到苏麦3号的抗性水平。T2-17株系平均病小穗率显著低于T2-15、T2-68和T2-44,极显著低于T2-36、T2-11和T2-20株系。抗性生理分析显示,接种赤霉菌孢子后,所有植株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上升,但转基因高抗植株比扬麦158上升更快,而感病株上升相对缓慢;尽管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但转基因植株的高抗植株始终高于其它株。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赤霉病抗性等级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外源Hpa110-42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能稳定遗传并正常表达,正向参与了小麦赤霉病抗性调控,获得了抗赤霉病转Hpa110-42小麦植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6. 不同氮浓度对茴香植株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
    何金明, 肖艳辉, 王羽梅, 潘春香
    2012, 45 (20): 4224-423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20.012
    摘要748)      PDF (340KB)(630)    收藏
    【目的】揭示氮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累积的影响特性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日本园试配方中氮含量为标准1N,设计1/8N、1/4N、1/2N、1N和2N处理,研究不同氮浓度对茴香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氮处理浓度的升高,茴香株高、分枝数、花序数、节数、地上部鲜重、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和单株精油产量等指标均表现为先不断增高,然后降低的规律,并且最高值均为1N处理;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茴香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和色素含量呈不断增高趋势,全碳含量、可溶性糖、C/N比、精油含量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全氮含量与蛋白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全碳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彼此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氮含量和蛋白氮含量与全碳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彼此呈极显著负相关;精油含量与全碳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关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单株精油产量分别与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精油共鉴定出23种成分,不同氮浓度处理的茴香精油成分种类没有差别,但其成分相对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精油第一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含量为63.89%-79.28%,第二主要成分柠檬烯含量为5.65%-18.28%,第三主要成分莳萝芹菜脑相对含量2.26%-12.61%。【结论】不同氮浓度不但影响茴香的生长发育,还影响茴香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的含量、产量和成分组成比例;适宜的氮浓度(1N)可以实现茴香初生代谢产物累积(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精油产量)均高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7. 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性能动态指标及其生态效应
    李向岭, 李从锋, 侯玉虹, 侯海鹏, 葛均筑, 赵明
    2012, 45 (6): 1074-108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06.005
    摘要1099)      PDF (443KB)(1199)    收藏
    【目的】黄淮海区域不同播期玉米生态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光、温、水等生态因子对玉米高产具有重要影响。明确该区域光、温、水等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性能参数的内在关系,可以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选用早、中、晚3类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益农103、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为材料, 设早播(5/3)、中播(5/28)、晚播(6/22) 3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4.5、6.0、7.5和9.0万株/hm2),测定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等指标和记录生育期及田间生态因子。【结果】(1)品种间产量表现为先玉335>郑单958>登海661>益农103;播期间产量表现为早播>中播>晚播。(2)生态因子对不同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作用不同,吐丝后有效积温主要影响平均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净同化率,生育期日均温主要影响生长天数;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主要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生育期有效积温(0.64**)、吐丝后有效积温(0.55**)、吐丝后日均温度(0.51**)、生育期日均温度(-0.49*)、吐丝后降雨量(-0.47*)及吐丝后日照时数(0.42*);对生态因子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生育期有效积温和吐丝后期有效积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结论】黄淮海区域作物是一年两熟,该区域玉米产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可通过适期早播、选用中熟品种,增加吐丝后期的有效积温,以保证玉米生育后期充足的有效积温和籽粒充足的灌浆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8)
    8. 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与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相关分析
    毛永江, 常玲玲, 杨章平, 吴海涛, 陈莹, 施雪奎, 李云龙, 梁祥焕, 尹召华
    2011, 44 (24): 5073-508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24.013
    摘要826)      PDF (316KB)(644)    收藏
    【目的】探索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SCS)与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21头无临床乳房炎、胎次为2—3胎、泌乳期在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早、中、晚共3次的混合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并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乳中体细胞评分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与乳中体细胞评分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乳中共检出21种脂肪酸,季节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影响较小;除十四碳一烯酸(C14:1)、棕榈油酸(C16:1)、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c)、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花生四烯酸(C20:4)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等8种脂肪酸外,SCS显著影响乳脂率和其它脂肪酸绝对含量(P<0.05)。乳脂率、脂肪酸总含量、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短、中和长链等19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随着乳SCS的逐渐增加而降低。除4种相对含量较低的脂肪酸(十一酸(C11:0)、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外,SCS对乳中其它脂肪酸及饱和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短、中和长链等23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SCS与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UFA和长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FA、中、短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SCS与脂肪酸总量、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均为对数函数,拟合度均在0.9以上;与SFA相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为指数函数,拟合度达到0.9以上,而与其它各种类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回归方程拟合度均低于0.9。【结论】该结果为通过SCS来预测和评估乳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9. 近20年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与格局
    郝慧梅, 郝永利, 任志远
    2011, 44 (21): 4525-453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21.022
    摘要701)      PDF (1875KB)(842)    收藏
    【目的】掌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实际状况,提高土地资源科学管理、高效持续利用能力。【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空间转移矩阵、修正动态度及开发程度等模型分析关中地区1990—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结果】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而复杂,耕、林、草之间的双向流转空间上并存,1990—2000年相对剧烈,2000—2007年较为有序稳定,整体向着改善生态的方向发展;17年建设占用耕地共18.33万hm2且以水浇地为主,空间上主要发生在关中盆地区、时间上主要在后一阶段。修正的单一和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表达不同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差异、对比区域间土地利用类型变更速度差异;后者结合变化幅度还指示区域土地利用行为的有序程度。【结论】土地利用政策和经济利益是驱动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断变化的动力。加强关中盆地区的耕地保护,稳定和推进渭北高原和秦岭-关山区的生态恢复和建设成果,是未来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0)
    10. 亚高山草甸冬夏季牧场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肖红艳
    摘要2145)  
    DOI: 10.3864/j.issn.0578-1752.sas-10254 录用日期: 2011-09-07
    11. 作物根际固氮菌的固氮、抗病、促生潜能与分布特点研究
    孙建光
    摘要221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sas-10469 录用日期: 2011-09-07
    12. 直接从混合线虫样品和植物组织中检测香蕉穿孔线虫的PCR方法
    刘一帆
    摘要206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sas-10058 录用日期: 2011-09-07
    13. 芳香植物源营养液对梨树抑菌和营养效应研究
    刘艳娜
    摘要2195)  
    DOI: 10.3864/j.issn.0578-1752.sas-10041 录用日期: 2011-09-07
    14. 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抗真菌特性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
    李红娟
    摘要216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sas-2010-07323 录用日期: 2011-09-07
    15.
    周财源
    摘要2160)  
    DOI: 10.3864/j.issn.0578-1752.sas-10133 录用日期: 2011-09-07
    16. 外源褪黑素促进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
    高超
    摘要34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sas-104471 录用日期: 2011-09-07
    17. 内蒙古白绒山羊VEGF164基因毛囊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并稳定转染胎儿成纤维细胞
    鲍文蕾
    摘要2147)  
    DOI: 10.3864/j.issn.0578-1752.sas-2010-07479 录用日期: 2011-09-07
    18. 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分子改良研究进展
    喻树迅,宋美珍,范术丽
    摘要180)   PDF (502KB)(430)   
    DOI: 10.3864/j.issn.0578-1752.nykx-200740-3029
    19. 农业科技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框架研究及其著录信息管理系统
    崔运鹏,钱 平,苏晓鹭
    2007, 40 (4): 685-69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at-2006-7270
    摘要1546)      PDF (680KB)(927)    收藏
    【目的】制定农业科技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及其扩展原则,开发基于农业科技信息核心元数据的计算机著录信息管理系统。【方法】研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农业元数据元素集和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核心元数据标准的制定策略及方法,以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首创计划所建议的元素作为起点,结合农业科技信息的具体特征,确定相关数据元素及扩展原则。通过对大量农业科技信息用户需求的分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著录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结果】确定75个元数据元素,5条扩展原则和7条应用方案创建方法,开发出B/S模式的著录信息管理系统。【结论】农业科技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框架及其著录信息管理系统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检索、共享、整合、交换及其他应用提供了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3)
    20. 玉米叶片形态建模与网格简化算法研究
    肖伯祥,郭新宇,王纪华,郑文刚,王丹虹
    2007, 40 (4): 693-697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at-2006-7239
    摘要1197)      PDF (278KB)(1184)    收藏
    【目的】协调禾本科作物形态模型的可视化效果和计算效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出一种利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结合使用多直线段分裂算法(splitting)来重建玉米叶片三维形态并实现曲面网格简化控制的方法。【结果】该方法利用三维数字化仪采集的数据点,通过计算节点矢量、差值计算反求曲面控制点等步骤构造出玉米叶片曲面,具有较强地真实感效果;根据叶片形态特征,采用多直线段分裂算法的逆运算来对叶片曲面网格数量进行简化,在尽可能保持曲面特征的同时可显著降低网格数目。【结论】应用该方法进行玉米冠层可视化与光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不显著增大计算误差的前提下,可以明显地提高计算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7)
    21. 基于图像识别的玉米叶部病害诊断研究
    赵玉霞,王克如,白中英,李少昆,谢瑞芝,高世菊
    2007, 40 (4): 698-703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at-2006-7611
    摘要1717)      PDF (273KB)(1149)    收藏
    【目的】探讨利用图像技术实现玉米叶部病害自动识别的方法。【方法】根据玉米叶部病害特点,综合应用阈值法、区域标记方法与Freeman链码法,对玉米叶部病害图片进行图像分割、统计病斑个数、去除冗余斑点、计算病斑形状特征,最后根据二叉检索法推断病害。【结果】研究提取了五种玉米叶部主要病斑的识别特征,确定了诊断流程,并开发了识别系统。经检验,该系统对玉米叶部的锈病斑、弯孢菌病斑、灰斑、褐斑、小斑等五种主要病害的诊断准确率达80%以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图像技术进行玉米叶部病害诊断是可行的,本研究开发的诊断系统为玉米病害自动识别与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5)
    22.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田间籽棉品级抽样分级模型研究
    王 玲,姬长英,陈兵林,刘善军,王 萍
    2007, 40 (4): 704-711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at-2006-7928
    摘要1291)      PDF (345KB)(918)    收藏
    【目的】客观评价田间籽棉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籽棉品级分级标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选取棉花尺寸、色泽特征建立田间籽棉品级抽样分级模型。【结果】相关分析表明:亮度修正后,图像特征与籽棉品级之间相关显著。贝叶斯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基于10折交叉验证建立的籽棉品级判别模型的识别率在75.00%~92.86%之间,模型的平均识别率达83.20%。基于“1个标准误差”规则选取较好的贝叶斯判别模型,它在独立数据集上的泛化精度达89.11%,其中,前3级籽棉的识别率均达到100%。【结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识别籽棉品级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籽棉品级抽样分级模型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23. 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杨友才,周清明,尹晗琪,朱列书
    2006, 39 (11): 2194-2199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at-2005-5589
    摘要1282)      PDF (807KB)(549)    收藏
    【目的】揭示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法】选用4对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EcoRI+3/MseI+3)对48份烟草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共获得321条扩增带,其中174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检出率为54.2%。对AFLP扩增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48份烟草资源分为两大类群,即黄花烟草群和普通烟草群,普通烟草可进一步分为4组;48份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在1.41~11.0之间。【结论】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中国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0)
    24. 猪乳中一组高分子量多态性蛋白质的同源性鉴定
    张海方,邹思湘
    2004, 37 (09): 1369-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040919
    摘要1183)      PDF (300KB)(533)    收藏
    利用硫酸铵沉淀、凝胶过滤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猪乳中分离纯化高分子量蛋白质B (HMWP-B)。 制备兔抗HMWP-B的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不同带型的HMWP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说明该组蛋白具有同源性,为其多态性假说提供了证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5.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山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姚文,朱伟云,韩正康
    2004, 37 (09): 1374-1378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040920
    摘要898)      PDF (431KB)(898)    收藏
    以取自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土种山羊的瘤胃内容物为材料, 经过DNA抽提和PCR扩增, 扩增产物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一种DNA指纹技术)分析瘤胃细菌在两种日粮条件下的多样性。同时利用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16个在DGGE胶上有匹配带的克隆的16S rDNA序列,并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饲喂基础日粮时3头山羊瘤胃内容物的DGGE图谱有一定的相似性(43%~55%);饲料中添加大豆黄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瘤胃细菌的组成,DGGE谱带变化程度分别为1号36%、2号46%、3号3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DGGE图谱中优势条带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中有5个基因序列与基因数据库登录的相关序列的相似性大于97%,8个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在90%~96%,余下的低于90%。相似性大于97%的5个克隆中,只有1个被鉴定为Prevotella sp.,其余4个都属于未被鉴定的瘤胃细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1)
    26. 榄香烯复合抗肿瘤疫苗免疫的效应机制
    金梅
    2004, 37 (09): 1379-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040921
    摘要981)      PDF (261KB)(407)    收藏
    以小鼠H22腹水型肝癌和L615白血病为实验模型,采用榄香烯或/和热休克等为应激原(stressor),对小鼠H22腹水型肝癌细胞和L615白血病细胞进行不同浓度榄香烯、不同时间热休克处理,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对肿瘤细胞膜HSP70、HSP90表达的影响;进而分离纯化不同应激原(榄香烯、丝裂霉素-C)诱导的H22和L615肿瘤细胞的HSP70-肽复合物,并用之免疫Balb/c和615小鼠,进行体内抗瘤免疫效应的研究。透射电镜显示,榄香烯或热休克处理都能引起2种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L615白血病细胞较H22肝癌细胞更敏感,形态学变化更剧烈;流式细胞术检测进一步证明,榄香烯与热休克都能诱导2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两者复合作用更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在一定范围内L615细胞凋亡与榄香烯的浓度和热休克的时间呈明显的依赖关系;用榄香烯或MMC诱导的2种肿瘤细胞分离纯化的HSP70-肽复合物给Balb/c和615小鼠进行主动免疫,免疫组小鼠在1个月内全部存活。而buffer D免疫对照组小鼠无一存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27. 脱毒与未脱毒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栾运芳,王建林
    2002, 35 (2): 222-224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2-35-2-106-108
    摘要817)      PDF (114KB)(287)    收藏
    采用便携式LI 6 4 0 0光合作用测定仪对马铃薯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脱毒马铃薯叶片的光合速率在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中 ,分别比未脱毒处理高 10 .0 5 %和 12 .82 % ;在比叶重 (SLW )和叶面积系数 (LAI)变化中 ,脱毒处理分别比未脱毒处理高 32 .15 %和 6 8.0 %。因而 ,脱毒马铃薯光能利用率高 ,积累的光合产物多 ,有利于高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6)
    28. 谷物胚乳性状数量基因图的构建方法
    徐辰武,何小红,蒯建敏,顾世梁
    2001, 34 (2): 117-12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2-1-6
    摘要830)      PDF (381KB)(297)    收藏
    将三倍体胚乳性状的数量遗传模型和二倍体数量性状基因(QTL)图构建方法相结合,导出双侧标记基因型下有关胚乳性状QTL的遗传组成、平均数和遗传方差分量,据之提出以某一区间双侧标记基因型胚乳性状的平均值为依变数,以该区间内任一点假定存在的QTL的加性效应d、显性效应h1和/或h2的系数为自变数,进行有重复观察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的显著性测验该点是否存在QTL,并估计出QTL的遗传效应。给定区间内任一点,皆可以此进行分析,从而可在整条染色体上作图,并以之确定QTL的数目和最可能位置。同时,在检测某一区间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将该区间外可能存在的QTL的干扰进行统计控制,以提高QTL检测的精度。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将之推广应用于其他类型的DNA不对应资料以及具复杂遗传模型的胚乳性状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8)
    29. 高秆隐性杂交稻研究进展
    杨仁崔
    2001, 34 (2): 232-23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2-116-116
    摘要672)      PDF (94KB)(35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9)
    30. 利用水稻BAC克隆对Gm-2和Gm-6在药用野生稻中的FISH定位
    覃瑞,魏文辉,宁顺斌,金危危,何光存,宋运淳
    2001, 34 (1): 1-4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6-9-
    摘要866)      PDF (247KB)(350)    收藏
    采用栽培稻遗传图第 4连锁群中与抗稻瘿蚊基因 ,Gm- 6和 Gm- 2等位的 RFL P标记 RG2 14和 RZ5 6 9筛选出来的两个 BAC克隆为探针 ,对药用野生稻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物理定位。两个 BAC克隆的大小分别为 5 0 kb和86 kb,在 Cot- 1DNA封阻的情况下它们均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第 4染色体长臂 ,与着丝粒百分距为 72 .33± 4.40、77.10± 2 .40 ,信号检出率分别为 6 1.2 %和 5 9.5 %。与此同时 ,用 RG2 14和 RZ5 6 9对药用野生稻进行了杂交 ,它们也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第 4染色体长臂 ,与着丝粒百分距分别为 74.18± 2 .6 2和 78.2 3± 2 .31,信号检出率分别为 8.3%和 9.4%。 BAC克隆的 RFL P标记探针杂交位置几乎一致 ,这表明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 RFL P标记 RG2 14和RZ5 6 9都在同一 BAC克隆的大插入片段中 ,药用野生稻与抗性基因 Gm- 6和 Gm- 2同源顺序就在第 4染色体信号出现的相应位置。药用野生稻第 4染色体的确定是根据 Jena等 (1994)和本研究的 RFL P的杂交结果进行的。文中讨论了利用栽培稻 BAC克隆对药用野生稻进行原位杂交物理作图的可行性等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2)
    31. 基因枪法获得GNA转基因小麦植株的研究
    徐琼芳,李连城,陈孝,马有志,叶兴国,张增艳,徐惠君,辛志勇
    2001, 34 (1): 5-8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10-13
    摘要682)      PDF (229KB)(492)    收藏
    以小麦品种京 411作为基因枪转化的靶材料 ,取其未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 ,经过 10 d左右培养后 ,用含有雪花莲凝集素 (Ga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 ,GNA)和 bar基因的质粒 p BI12 1- 2轰击 80 0个胚性愈伤组织 ,在含有4mg/ L Basta溶液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 ,分化及生根培养 ,获得 6 7棵再生植株。田间涂抹 Basta溶液 (5 0、75 m g/ L)检测和接麦蚜实验 ,提取转基因植株基因组 DNA,用扩增 GNA基因的引物经 PCR扩增 Southern杂交 ,结果表明利用基因枪转化已从 T2 代获得了 8株含有编码 bar/ 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6)
    32. 小麦品种糊化特性研究
    阎俊,张勇,何中虎
    2001, 34 (1): 9-13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14-18
    摘要619)      PDF (164KB)(869)    收藏
    利用快速粘度仪 (RVA)分析了我国冬、春麦主栽品种和部分澳大利亚品种的面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 ,中国春小麦品种糊化性状 (单位为 RVU)变异范围较大 ,冬播小麦变异范围较小 ,澳大利亚小麦则介于中国冬麦和春麦之间 ;基因型 (G)、环境 (E)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G× E)都不同程度地影响面粉的糊化特性。峰值粘度与所有的糊化性状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 (r=0 .5 6~ 0 .93;P<0 .0 1) ,而稀懈值则与多数粘度指标之间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或相关系数较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77)
    33. 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RAPD标记研究
    郑翠明,常汝镇,邱丽娟
    2001, 34 (1): 14-18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19-23
    摘要657)      PDF (183KB)(364)    收藏
    利用高抗东北 SMV3号株系的大豆品系 95 - 5 383与 4个感病品种 (系 ) HB1、铁丰 2 1、Am soy、William s和抗病品种 PI486 35 5配制 5个杂交组合 ,对各组合的 F1 、F2 代接种 SMV鉴定抗性。结果表明 ,95 - 5 383与各感病品种杂交组合的 F1 代表现为感病 ,F2 群体分离比例为 3感 (花叶 +顶枯 )∶ 1抗 ,表明 95 - 5 383对 SMV3号株系的抗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95 - 5 383× PI486 35 5的 F2 代接种后有感病植株分离 ,表明二者对 SMV3的抗性基因不等位。利用BSA法对 95 - 5 383× HB1的 F2 代进行鉴定 ,筛选出 RAPD引物 OPN11在 95 - 5 383和抗池扩增出 OPN11980 片段 ,在HB1和感池扩增出 OPN111 0 70 片段 ,在 F1 同时扩增出 OPN11980 和 OPN111 0 70 。用该引物分析 95 - 5 383× HB1的 F2 个体 ,共显性的 RAPD标记 OPN11980 /1 0 70 与 95 - 5 383抗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为 2 .1c 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3)
    34. 马铃薯离体块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及其与蛋白质组分的关系
    王大勇,连勇,朱德蔚
    2001, 34 (1): 19-26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24-31
    摘要588)      PDF (270KB)(616)    收藏
    利用多元相关、通径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手段 ,针对马铃薯离体块茎发育过程中各影响因子对块茎发育的贡献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平均薯重、质体 Mg2 + - ATP酶活性、质体 Ca2 + - ATP酶活性、线粒体 Mg2 + - ATP酶活性、总可溶性蛋白含量、块茎平均直径、Q酶活性等是影响块茎产量的重要因素 ,其中平均薯重、质体 Mg2 + - ATP酶活性、质体 Ca2 + - ATP酶活性、线粒体 Mg2 + - ATP酶活性等是影响离体块茎发育的关键因子。所得线性回归方程为 :Y=0 .5 2 11+0 .0 5 95 X(1) +0 .8389X(2 ) +0 .0 882 X(3) - 0 .0 0 73X(4) +0 .144 9X(5 ) +0 .35 10 X(6 ) +0 .0 0 31X(7) -0 .0 0 0 0 3X(8) +0 .34 12 X(9) +0 .0 12 7X(10 ) +0 .2 90 4X(11) +0 .0 5 70 X(12 ) +0 .0 15 9X(13) +0 . 35 85 X(14) +0 .0 134 X(15 ) - 0 .10 12 X(16 )。在此基础上 ,对于影响离体块茎发育的各关键因子与块茎蛋白质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 ,找到了一些可能与发育中这些重要性状相关的蛋白质组分。即总可溶性蛋白组分中 A4、B1、B8、C8,质体蛋白组分中A4及线粒体蛋白组分中的 A4与 B2等 ,对于马铃薯离体块茎晚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35. 粗皮侧耳对花生根结线虫群体动态的影响及防治效果
    向红琼,冯志新
    2001, 34 (1): 27-34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32-39
    摘要637)      PDF (286KB)(316)    收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杀线虫担子菌 -粗皮侧耳 (Pleurotus ostreatus)对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作用及施用技术。结果表明 ,P.ostreatus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二龄幼虫的密度 ,与对照相比二龄幼虫减少 80 %以上 ;显著地降低花生根结线虫的侵染量 ,使根结内虫口密度下降 40 .0 0 %~ 82 .6 4% ,根结减少 86 .96 %~ 94.0 3% ;推迟根结线虫的初侵染 ,有效地降低病害流行速度 ,使花生根结从对照组的逻辑斯蒂增长下降为施菌组的线性增长 ,有效地防治了花生根结线虫病 ,防效可达 80 %左右 ;同时其在土壤中易于定殖并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该菌防效与菌量及施菌时间关系密切 ,在菌量一定的情况下 ,施菌时间是影响防效的关键因素 ,以施菌后 2 0 d播种为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36. 水稻品种生境敏感性研究
    王夫玉,张洪程,戴其根,赵新华,段祥茂,徐军,霍中洋,许轲
    2001, 34 (1): 35-39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40-44
    摘要632)      PDF (167KB)(395)    收藏
    依据水稻品种生境敏感性 ,将水稻品种分为生境敏感型品种、生境弱感型品种和生境钝感型品种。运用于评价水稻品种对生境反应敏感性的基本方法 ,评价了供试品种的生境敏感性 ,结果是 :(1)籼粳杂交稻生境敏感性大于粳稻品种 ;(2 )不同粳型品种对生境敏感性的表现是中熟晚粳 >早熟晚粳 >晚熟中粳 >中熟中粳 ;(3)在相同粳型的品种中 ,其生境敏感性表现也有较明显差别。文中还就偏迟熟水稻品种北移种植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
    37. 小麦冷源及其性状特征的研究
    张嵩午,王长发
    2001, 34 (1): 40-45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45-50
    摘要871)      PDF (197KB)(336)    收藏
    多年试验研究表明 ,自然界存在小麦冷源 ,它是一种冷温供体材料 ,有较强的降温作用 ,当受体小麦接受冷温供体的配子后 ,其后代冠层温度呈普遍下降态势 ,且部分受体小麦的温度型可由非冷型转化为冷型 ,明显提高了代谢功能。小麦冷源和不具有供冷能力的一般小麦相比 ,不但小麦群体第二热源温度及本身的体温偏低 ,且在根系活力、麦芒衰败速率、叶片功能期以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特点 ,这为小麦冷源的识别和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生态生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2)
    38.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
    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梁鸣早
    2001, 34 (1): 46-5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51-55
    摘要715)      PDF (187KB)(923)    收藏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 ASI施肥推荐等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 ,地统计学为手段 ,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 ,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 ,可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 ,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 ,在 Arc Info平台上 ,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 ,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所造成的施肥推荐偏差 ,又能考虑土壤养分严重缺乏的地块 ,使土壤养分管理趋于更加合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51)
    39. 尿素、IBA和羊粪对苹果幼树新根的诱导与调控
    杨洪强,接玉玲,黄天栋,束怀瑞
    2001, 34 (1): 51-55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56-60
    摘要636)      PDF (163KB)(492)    收藏
    以新植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Malus hupenensis Rhed)幼树为材料 ,研究了植物生长物质和肥料对果树新根 (吸收根和延长根 )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 ,尿素、IBA和羊粪不论单用与合用均增加新根总数、提高根系活力、改变吸收根 /延长根数量比值。其中尿素主要增加延长根数量 ,降低根 /冠比。 IBA明显促进延长根加长生长 ,提高根 /冠比。羊粪主要增加吸收根数量 ,提高吸收根 /延长根数量比值 ,使新根分枝增多、鲜重增加、延长根加粗。尿素与羊粪合用 ,增加根鲜重但降低根 /冠比值。 IBA与羊粪合用提高吸收根 /延长根数量比值 ,增加根鲜重 ,但对根 /冠比值没有明显影响 ,因而地上地下生长均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7)
    40. 冀北高原作物耗水特性与倒茬效应研究
    张立峰,边秀举,刘玉华
    2001, 34 (1): 56-6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1-34-1-61-65
    摘要863)      PDF (161KB)(458)    收藏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冀北高原栗钙土农田主要作物耗水特性及其倒茬效应。结果表明 ,春小麦、莜麦、豌豆、亚麻与马铃薯等作物间生长季农田耗水量差异不大 ,而不同作物与茬口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 ,前者变化在 1.34 7~ 11.177kg· ha- 1· mm- 1 ,后者相差 11.44 %~ 46 .6 6 %。本文以土地当量比 (L ER)为指标 ,定量评价了轮作倒茬的综合生物学效果 ,并进一步分析了 2~ 4年轮作周期下的高 L ER值作物轮作方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首页 | 前页| 后页 | 尾页 第1页 共2页 共76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