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25, Vol. 58 ›› Issue (16): 3327-3344.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5.16.015
陈娟妮1(), 陈品璐1, 李珏2, 谢蒙潇1, 李欣蓓2,*(
), 丁伟1,*(
)
收稿日期:
2025-05-11
接受日期:
2025-06-12
出版日期:
2025-08-11
发布日期:
2025-08-11
通信作者:
联系方式:
陈娟妮,E-mail:chenhuanni521@126.com。
基金资助:
CHEN JuanNi1(), CHEN PinLu1, LI Yu2, XIE MengXiao1, LI XinBei2,*(
), DING Wei1,*(
)
Received:
2025-05-11
Accepted:
2025-06-12
Published:
2025-08-11
Online:
2025-08-11
摘要:
【目的】探究纳米氧化镁(MgO NPs)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整合植物地上-地下协同响应机制,为揭示纳米材料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分子机理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方法】采用灌根预处理方式,结合植物防御物质测定、qRT-PCR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评价纳米氧化镁处理后感病烟草植株地上部生理生化防御应答机制和地下部烟草根际微生态的变化。【结果】300 μg·mL-1 纳米氧化镁预处理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最佳,接种后16 d的相对防效达到50.74%。与清水对照相比,纳米氧化镁预处理显著增强烟草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其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别提高63.9%、61.3%、72.8%和66.4%;300 μg·mL-1纳米氧化镁预处理后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显著提高319.3%和131.0%,而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水平相比对照显著降低;同时,纳米氧化镁预处理诱导烟草抗性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强,并显著性改变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对照相比,纳米氧化镁预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腐质霉属(Humicola)、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细菌和真菌显著富集,而雷尔氏菌属(Ralstoni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镰孢菌属(Fusarium)等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田间验证表明,灌根施用300 μg·mL-1 纳米氧化镁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到53.67%。【结论】纳米氧化镁可有效防控烟草青枯病并改善烟草根际微生态,具有开发成帮助烟草抵御病原菌侵染的新型纳米抗菌剂的潜力。
陈娟妮, 陈品璐, 李珏, 谢蒙潇, 李欣蓓, 丁伟. 纳米氧化镁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作用机理[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6): 3327-3344.
CHEN JuanNi, CHEN PinLu, LI Yu, XIE MengXiao, LI XinBei, DING Wei. Mechanism of Tobacco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Wilt Induced by Magnesium Oxide Nanoparticles[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5, 58(16): 3327-3344.
表1
引物序列"
基因Gene | 引物序列Primer sequence (5′-3′) |
---|---|
NtNCED3 | F: AATTGTGGTGATTGGTTC R: ATTGCTCTTCTTGTTGATT |
NtPR1b | F: AACCCATCCATACTATTCCTTG R: GCCGCTAACCTATTGTCCC |
NtPR1a/c | F: AACCTTTGACCTGGGACGAC R: GCACATCCAACACGAACCGA |
NtCAT1 | F: CAACTTCCTGCTAATGCTCCAA R: TGCCTGTCTGGTGTGAATGA |
NtEF | F: GAAAGACTGCTTATTGACTCCACC R: CCACACGACCAACAGGGACA |
表2
不同处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富度和α多样性分析"
分类 Category | 处理 Treatment | Sobs指数 Sobs index | Shannon指数 Shannon index | Ace指数 Ace index | Chao指数 Chao index | Coverage指数 Coverage index |
---|---|---|---|---|---|---|
细菌 Bacteria | 清水对照CK | 2084.3a | 2.3247a | 2543.6a | 2562.3a | 0.9786a |
MgO NPs | 2178.3a | 5.9146b | 2659.7a | 2636.3a | 0.9779a | |
真菌 Fungi | 清水对照CK | 433a | 3.4502a | 157.6a | 147.7a | 0.9992a |
MgO NPs | 290a | 1.8386b | 417.1b | 516.8b | 0.9993a |
[1] |
毕开涛, 韩伟, 陈佛源, 覃锋, 易蔓, 李吉秀, 任甜甜, 杜霞, 李石力. 基于根际生物屏障构建的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 植物医学, 2024, 3(1): 22-32.
|
|
|
[2] |
|
[3] |
doi: 10.3389/fpls.2017.01549 pmid: 28955350 |
[4] |
李吉秀, 朱晓伟, 王叶, 王垚, 杨亮, 徐小洪. 0.53%瑞香素乳油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效果. 植物医学, 2023, 2(5): 33-40.
|
|
|
[5] |
韩松庭, 丁伟. 烟草青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植物医生, 2019, 32(5): 20-25.
|
|
|
[6] |
|
[7] |
doi: 10.1016/j.tim.2008.11.001 pmid: 19162483 |
[8] |
陈娟妮, 蔡璘, 李石力, 杨亮, 丁伟. 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46(1): 142-150.
|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doi: 10.3389/fmicb.2020.00365 pmid: 32226420 |
[18] |
|
[19] |
王吉. 纳米氧化镁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在酸性土壤中的迁移[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23.
|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doi: 10.1002/smll.201201225 pmid: 23019062 |
[28] |
|
[29] |
|
[30] |
|
[31] |
李想, 刘艳霞, 蔡刘体, 张恒, 石俊雄. 烟草青枯病菌在烟草根际的定殖及最适发病条件. 植物保护学报, 2016, 43(5): 796-804.
|
|
|
[32] |
汪汉成, 郭华, 蔡琳, 余婧, 蔡刘体, 丁伟. 不同渗透压及pH环境对烟草青枯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46(4): 754-761.
|
|
|
[33] |
doi: 10.1021/acs.jafc.9b06615 pmid: 32003987 |
[34] |
叶俊伟, 杨瑶瑶, 陈弋心, 高梦阳, 柴政泽, 林源, 宁桂玲. 纳米氧化镁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2018, 37(4): 1460-1467.
|
|
|
[35] |
|
[36] |
|
[37] |
|
[38] |
doi: 10.1186/s40529-023-00393-w pmid: 37458850 |
[39] |
|
[40] |
|
[41] |
向顺雨, 王靖, 谢中玉, 施焕, 曹哲, 江龙, 马小舟, 汪代斌, 张帅, 黄进, 孙现超. 一种新型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抑制烟草赤星病菌的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4): 2885-289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14.012.
|
|
|
[42] |
王泽乐.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优化及两种纳米制剂对致病疫霉的抑制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23.
|
|
|
[43] |
|
[44] |
doi: 10.1104/pp.106.079467 pmid: 16760490 |
[45] |
|
[46] |
|
[47] |
王香梅. MgO NPs对茎瘤芥根肿病的防效评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重庆: 重庆三峡学院, 2023.
|
|
|
[48] |
覃瀚仪, 李魏, 戴良英. 植物代谢产物在抗病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8): 256-25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20089 |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20089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王泽铭, 李传虹, 马巧丽, 李千雪, 魏亚茹, 赵吉, 于景丽, 希尼尼根. 湿度盐度pH协同驱动锡林河景观疣微菌群空间异质性. 微生物学报, 2021, 61(6): 1728-1742.
|
|
|
[59] |
|
[60] |
郑钰婷, 胡宇如, 胡方平, 蔡学清. 利用aiiA基因筛选抗烟草青枯病生防菌株及其鉴定. 核农学报, 2021, 35(6): 1322-1328.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21.06.1322 |
|
|
[61] |
刘彤. 芽孢杆菌在纳米二氧化硅介导的水稻抗稻瘟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24.
|
|
|
[62] |
|
[63] |
孙天宇, 朱俊玉, 王世梅, 韦中, 徐阳春, 沈其荣. 番茄青枯病生防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学报, 2025, 65(4): 1469-1481.
|
|
|
[64] |
|
[65] |
廖宏娟, 张志斌, 江玉梅, 朱笃. 球毛壳菌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潜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2, 34(6): 1076-1089.
|
|
|
[66] |
司亚坤. 被孢霉属真菌介导潮土团聚体形成与磷周转的机制及应用[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24.
|
|
|
[67] |
覃仁柳, 林刚云, 吴银秀, 黄小丹, 杨尚东, 屈达才. 桑树青枯病与根际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6): 1256-1264.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1.06.014 |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1.06.014 |
[1] | 宣泽鹏, 冯慧瑶, 陈美淇, 徐基胜, 刘梦璇, 赵炳梓, 张佳宝.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4): 2821-2837. |
[2] | 赵勇, 张仲富, 王禹童, 艾静, 刘家勇, 吴建明, 邓军, 张跃彬. 施钾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甘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3): 2630-2644. |
[3] | 肖刘华, 康乃慧, 李树成, 郑致远, 罗绕绕, 陈金印, 陈明, 向妙莲. 茉莉酸甲酯对猕猴桃果实抗葡萄座腔菌过程中能量代谢和膜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7): 1377-1393. |
[4] | 姜亚楠, 亓方剑, 李维维, 陈巨莲, 谭晓玲. 温度升高通过小麦根际微生物加快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的种群增长[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20): 4045-4056. |
[5] | 彭治鑫, 张希芬, 韩小斌, 司国栋, 徐康文, 张成省. 脂肪酸类天然产物2E,4E-癸二烯酸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18): 3601-3611. |
[6] | 赵卫松, 郭庆港, 崔钠淇,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外源添加L-脯氨酸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11): 2143-2160. |
[7] | 郭晗玥, 王东升, 阮杨, 乔亦铸, 张芸滔, 李玲, 黄启为, 郭世伟, 凌宁, 沈其荣. 西瓜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1): 4245-4258. |
[8] | 赵卫松, 郭庆港, 李社增, 鹿秀云, 勾建军, 马平. 土壤添加西兰花残体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碳代谢特征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11): 2092-2105. |
[9] | 向妙莲, 吴帆, 李树成, 王印宝, 肖刘华, 彭文文, 陈金印, 陈明. 褪黑素处理对梨果实采后黑斑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4): 785-795. |
[10] | 张中霄,王红艳,王开运,王东,姜莉莉. 灵芝多糖拌种对小麦抗纹枯病的诱导效应及生长发育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1): 96-104. |
[11] | 周京龙,冯自力,冯鸿杰,李云卿,袁媛,李志芳,魏锋,师勇强,赵丽红,孙正祥,朱荷琴,周燚. 棉花内生蜡状芽孢杆菌YUPP-10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14): 2717-2727. |
[12] | 李天来,杨丽娟. 专题导读:作物连作障碍的克服——难解的问题[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5): 916-918. |
[13] | 徐润东,盛世英,杨秀芬,刘 勇. 寡糖·链蛋白对小麦抗黄花叶病毒的免疫诱抗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18): 3561-3568. |
[14] | 宁玉波,王红艳,乔康,刘秀梅,王开运. 灵芝多糖对番茄抗灰霉病的诱导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11): 2103-2112. |
[15] | 王静, 王海霞, 田振东. β-氨基丁酸诱导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组织化学及信号传导途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13): 2571-25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