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 (ASF) 是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毁灭性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商品化疫苗,疾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对感染猪的监测和早期检测。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 (ASFV) 引起的疾病。以前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如 ELISA)主要基于ASFV的重组结构蛋白,包括 p72、p54和p30等。然而,猪感染 ASFV后产生的针对此类蛋白的抗体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因此,仍然需要可用于临床诊断和评估疫苗免疫猪体液免疫反应的新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此项研究中,我们表达并纯化了重组pB602L蛋白。然后将纯化的pB602L蛋白作为抗原进行间接 ELISA 检测。该方法对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等15种最常见的猪病原的抗血清无交叉反应。然后使用该方法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同时对60头猪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其中包括数量未知的抗ASFV血清,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95%。此外,使用基于pB602L蛋白的iELISA对7基因缺失的ASFV株(HLJ/18-7GD)免疫猪体内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接种10 天以后,在所有接种猪体内都检测到抗体水平持续增加。我们的结果表明,这种基于 pB602L的间接ELISA检测可用于ASFV的临床诊断。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是一种能够有效激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可多联多价、安全性好的新型疫苗。动物α疱疹病毒拥有较大的基因组,含有多个不影响病毒复制的非必需区,能够插入接受外源基因并表达相应抗原蛋白;同时具有较广泛的宿主谱,能够在宿主体内复制并持续刺激动物产生对抗相应病原的免疫力,是作为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理想载体。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可通过多种方法构建能够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目前以动物α疱疹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已经涉及禽类、猪、牛、羊、伴侣动物等,目前成功构建的多株重组动物α疱疹病毒能免疫后可使动物同时获得对多种疾病的免疫。本文总结了重组动物α疱疹病毒构建方法、外源基因的引入和表达以及动物α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免疫作用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了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不同的构建策略及其优缺点、外源基因的选择、插入形式和位点等,并介绍了各种动物α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新型动物α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