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果肉硬度(Flesh firmness, FF)是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关注的一个复杂且重要的性状,但目前针对甜瓜果肉硬度性状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软果肉甜瓜“P5”和硬果肉甜瓜“P10”配置杂交组合,构建F2分离群体,通过QTL-SLAF测序和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共鉴定112,844个SLAF位点,使用5,919个SNP标记构建了总遗传距离为1356.49 cM的连锁图谱。结合两年田间表型分析显示,控制果实长度(Fruit Length, FL)和宽度(Fruit Diameter, FD)的QTLs位点位于同一区间,控制单果重(Single-Fruit Weight, SFW)性状的QTL位于两条不同的染色体上。对于果肉硬度检测到一个主要QTL位点ff2.1,位于甜瓜2号染色体0.17 Mb的候选区域。利用429个F2单株,将ff2.1候选区间缩小到28.3 kb区域,包含3个候选基因。本研究不仅鉴定了一个控制甜瓜果肉硬度的QTLs位点,同时也为甜瓜基因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的供应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骨干亲本在杂交水稻品种选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水稻骨干亲本蜀恢527(SH527,Oryza sativa)在育种过程中所利用的关键基因组区域,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基于系谱的全基因组分析。利用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对包括SH527、6个亲本品种及17个衍生恢复系在内的24个品种进行了扫描,分析了上游亲本对SH527基因组的独特贡献,确定了SH527及其衍生品种中保守的关键基因组区域。同时,利用多年的产量性状数据和SNP 芯片结果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一些可能的已知或新的产量性状的关联位点。这项研究初步揭示了SH527育种的关键区域,将为后续育种提供参考。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的供应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骨干亲本在杂交水稻品种选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水稻骨干亲本蜀恢527(SH527,Oryza sativa)在育种过程中所利用的关键基因组区域,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基于系谱的全基因组分析。利用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对包括SH527、6个亲本品种及17个衍生恢复系在内的24个品种进行了扫描,分析了上游亲本对SH527基因组的独特贡献,确定了SH527及其衍生品种中保守的关键基因组区域。同时,利用多年的产量性状数据和SNP 芯片结果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一些可能的已知或新的产量性状的关联位点。这项研究初步揭示了SH527育种的关键区域,将为后续育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