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1987年 第20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7-01-20
      
    无栏目
    回顾“六五”展望“七五”振兴社会主义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迺诠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1-5 . 
    摘要 ( )   PDF (27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六五”期间,我国农业与开发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为了确保“七五”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必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大力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逐步达到45%左右,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如高技术研究与开发,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做好科学和技术储备。
    水稻光周期敏感核不育特性在育种上的主要利用途径及其价值
    靳德明,李泽炳,万经猛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6-12 . 
    摘要 ( )   PDF (29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湖北光周期敏感雄性核不育(HPSGMS)水稻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完全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条件下表现可育。初步的研究认为该性状受一对隐性主效核基因控制。本文的目的是探求利用该性状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论讨了基于光敏核不育性的一个新的杂交制种程序(两系法)及其优越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育种体系(联合选育体系),应用一个利用光敏核不育性的轮回选择程序进行群体改良并同步选育光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品种)。认为光敏核不育性对杂交稻生产和水稻育种都有极大价值。
    对湖北光感雄性核不育水稻的初步研究:Ⅰ.“光感雄性核不育基因”表达初探
    薛光行,邓景扬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13-19 . 
    摘要 ( )   PDF (3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重点观察了由穗分化开始至扬花期分别处于人工控制的短日(10小时)或长日(16小时)光周期条件下以及只在穗分化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阶段暂时地或持续地处于长日(16小时)光周期下栽培时湖北光感核不育水稻的花粉败育度和自交结实率。获得的结果表明,在短日光周期下“光感雄性核不育基因”不表达;然而,在穗分化的任何阶段给予长日光周期,该基因便可做出表达;只给予一或三天的长日光周期已可导致雄性败育,但只有从第二次枝梗原始体分化期起持续地处于日光周期下,才能使花粉彻底败育。
    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研究的近期进展
    陈志勇,吴德瑜,宋文昌,张玉华,秦瑞珍,鲍文奎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20-24 . 
    摘要 ( )   PDF (2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研究近十几年来的主要进展是:⒈把四倍体选系中最好的单株培育成无性系,它可以反映单株的产量水平,从而展示四倍体的增产潜力。⒉结实低而不稳是四倍体水稻育种遇到的重要障碍。近年观察试验表明,无论四倍体原种或杂种,其上下代结实率一般都成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因素,从而从理论上肯定了株选、系选的效果。⒊1983年测产前三名与1970年测产前三名相比,十几年来亩产平均提高了165公斤,株高平均下降近40cm。优良株系开始突破每亩500公斤,跨进生产试种的门槛。
    诱变处理对小麦体细胞组织离体培养的效应
    高明尉,梁竹青,成雄鹰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25-30 . 
    摘要 ( )   PDF (30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供试材料为52份冬小麦品种。以其中7份先行干种子30KRγ射线照射处理,然后从M#-1成株中取未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M#-1的平均出愈率比对照提高40%,分化率保持不动,分化历期延长10天,得苗率显著增高。对4份材料的成株分别在原胚期及幼胚期进行1KR照射处理,取未成熟胚离体培养,原胚期的出愈率比对照成倍提高,分化率却降低一半,得苗率随之下降;幼胚期的出愈率不变,分化率提高,得苗率增加。用12份材料的愈伤组织进行1KR照射处理,分化率显著下降。其它29份材料用5-100KR不同照射量处理,发现5KR是抑制分化的照射量,25KR是抑制生长的起始照射量。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及其它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的轮配分析
    陈恒鹤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32-38 . 
    摘要 ( )   PDF (29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2个高蛋白质、2个高脂肪含量的亲本品种轮配杂交的F#-1资料,按Griffing方法2模型1对蛋白质、脂肪含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其它遗传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⒈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F#-1世代都没有杂种优势表现,为中间型遗传。⒉全部农艺性状的GCA效应都较SCA效应更为重要,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⒊三类相关值和通径分析表明,生育日数、开花期或一荚粒数与蛋白质或脂肪含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西藏谷子考察及研究
    王雅儒,宋燕春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39-45 . 
    摘要 ( )   PDF (2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1981-1984年西藏作物资源考察中,搜集到87份谷子;还采集到6株谷子野生材料,经同工酶分析,它与普通狗尾草和栽培谷子不同。西藏谷子品种类型和特点与我国其它地区谷子明显不同,是一独特的生态表现型。西藏谷子所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高于我国东部平原区谷子优质米的含量。
    江苏少、免耕种麦的研究
    董百舒,贡伯兴,朱宗武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46-52 . 
    摘要 ( )   PDF (30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少、免耕方法种麦,适应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社会需要与江苏省的自然条件,平均单产明显提高,推广迅速已成为江苏主要耕种方法之一。江苏的少、免耕种麦,除了有与国内外其它地方相同的省工、节支、争取农时等共同点外,另有它的本身特色,它可以抗湿播种,並避免湿地耕作的一系列弊病。少、免耕所保持的土体构造,为改善播种质量、苗床水分、温度、养分等条件提供了前提基础,因而能促进幼苗早发、增穗、增产。此外少、免耕种麦还为除草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上述内容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並对草害根系生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甜菜纸筒育苗移栽高产生育规律的研究
    曲文章,王建国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53-58 . 
    摘要 ( )   PDF (26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纸筒育苗栽培法,增加甜菜生育期36-40天,增加积温424.1-506.1℃。叶面积指数达3.0时期较直播甜菜早20天左右,其最大值4.8,较直播高1.0;总光合势达3013.2千米#+2/公顷·日,较直播高30%。生长中心较直播早20天左右转至根部;生育中期根部干物质积累强度达1.24克/株·日,较直播(0.46克/株·日)高1.7倍;移栽甜菜经济产量光能利用率达0.67%,较直播甜菜(0.55%)高0.12%。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移栽甜菜提高含糖率0.3%,单产达3.48吨/亩,提高根产量21.8%,增加产糖量24.1%。
    稻田连年种植“大麦双季稻”三熟制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实烨,王家玉,孔繁根,连中荣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59-65 . 
    摘要 ( )   PDF (24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浙江南部黄岩县进行十年(1974-1983)定位研究结果指出,稻田连年种植“大麦双季稻”三熟制在采取化学氮肥配合有机肥施用的条件下,可以保持稳定高产,年平均粮食收获量达到亩产1000公斤左右;同时土壤腐殖质数量略有积累,品质有所改善,土壤结构稳定和微团聚体组成良好而且在土壤剖面上也未出现明显的特异征状。由上证明,“大麦双季稻”是一种比较有效而可行的多熟种植方式。它既能生产多量粮食,也能为啤酒工业及饲料加工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料而获得适当的经济效益。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的变异对品种抗性测定的影响
    许志纲,邵蔚兰,方中达,李志正,赵红,殷向东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66-70 . 
    摘要 ( )   PDF (22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在1983-1985的三年间,又测定了国内各病区的水稻白叶枯病细菌253个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它们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亲和能力有较大的差异,除少数组合是强特异性反应外、多数为弱特异性的关系。根据它们在DV85、IR26、矢祖、南粳15、农垦57和金刚30等一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可以区分为五个不同的菌系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选择利用不同菌系群的菌株进行接种,以鉴定新品种的抗性水平,不仅可以从严筛选出高度抗病和广谱抗病的新材料,而且可以预测它们在推广过程中的抗性表现。
    斜纹夜蛾微孢子虫一新种
    李社平,问锦曾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71-76 . 
    摘要 ( )   PDF (3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广州的斜纹夜蛾幼虫体内分离到一种新的Nosema属微孢子虫。这种微孢子虫很容易接种到棉铃虫体内,对上述两种鳞翅目昆虫具有很高的致病力,引起整体侵染。交叉侵染试验发现这种微孢子虫还侵染另外8种鳞翅目试验寄主,但不侵染桑蚕、舞毒蛾、杨扇舟蛾和小菜蛾。典型的新鲜孢子长卵圆形,4.34±0.27×1.99±0.14μm。极丝平均长度为94.2±11.97μm。超微结构研究发现,极丝通常单层绕成12-13圈,与孢子长轴的夹角78-82°。研究发现这个种不同于以前报道的所有侵染鳞翅目昆虫的Nosema属微孢子虫,故定为新种N.liturae。
    9种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气相色谱检测法
    张乔,李伟格,谢发明,韩华琼,和有杰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75-80 . 
    摘要 ( )   PDF (19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9种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速灭磷、甲拌磷、二嗪农、乐果、皮蝇磷、甲基对硫磷、马拉松、对硫磷的多残留检测方法。用丙酮∶水=2∶1(v/v)的混合溶剂来提取残留农药,弗罗里硅土氧化铝柱纯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定量测定。经过苹果、面粉、白菜、茶叶、烟草、土壤和水进行添加上述9种农药标准混合物后的回收率试验,其回收率在80-100%。
    高产奶牛营养需要的研究
    周建民,冯仰廉,陈士根,贺玉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81-86 . 
    摘要 ( )   PDF (23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奶牛饲养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从1984至1985年对8,000公斤的高产奶牛进行了完整泌乳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精料占日粮干物质的60-65%时,日粮干物质进食量(Kg)=0.062W#+(0.75)+0.44y。产后1-7个泌乳月,扣除维持需要和体重变化后,每产1公斤标准乳消耗产奶净能为747千卡,可消化粗蛋白61克。产后0-60(或70)天为升乳阶段,体重下降了45公斤;随后进入产奶高峰期,高峰期约维持80-90天,这时体重基本保持不变;产后151-305(或141-305)天,产奶量明显下降,而体重明显增加,日增重约0.5公斤;干奶期为55-60天,当日增重为0.5-0.6公斤时对下胎产奶量和进食量有促进作用。
    在稻田放牧条件下几个肉用品种鸭及其杂种的产肉性能和肥肝性能的测定
    曾凡同,王林全,邱祥聘,蒋小松,尉明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87-91 . 
    摘要 ( )   PDF (1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狄高鸭和北京鸭在稻田放牧条件下难于表现出优良的产肉性能,而狄川杂交鸭(狄高鸭♂♂×四川麻鸭♀♀)、京川杂交鸭(北京鸭♂♂×四川麻鸭♀♀)、建川杂交鸭(建昌鸭♂♂×四川麻鸭♀♀)则在生长速度、全净膛屠体重和胸腿肌重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杂交优势。狄建杂交鸭(狄高鸭♂♂×建昌鸭♀♀)具有良好的肥肝性能。
    促进稻穗开颖的几个新方法
    王忠,顾蕴洁,高煜珠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92-93 . 
    摘要 ( )   PDF (1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碱茅草改良碱斑草场综合技术
    吴青年,徐安凯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92-92 . 
    摘要 ( )   PDF (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电子计算机制定粘虫短期预报模式
    张增敏,魏倩,朱传楹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93-93 . 
    摘要 ( )   PDF (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分离和计数方法
    林先贵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93-93 . 
    摘要 ( )   PDF (1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籼粳杂交转育抗褐稻虱基因的初步结果
    阳体冰,徐锁顺,谷福林,顾正远,王益民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94-95 . 
    摘要 ( )   PDF (1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1号
    唐宗奎,赵德才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95-95 . 
    摘要 ( )   PDF (5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骡急性致死性肠炎(“x”结肠炎)病原及诊疗研究成果
    李象太,毕振东,石守中,张凌志,朱家华,张德新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95-96 . 
    摘要 ( )   PDF (1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组织培养中一种新的支持物
    姜长阳,王洪庆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01):  96-96 . 
    摘要 ( )   PDF (5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