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1960年创刊,半月刊
ISSN 0578-1752
CN 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国外代号:BM43
编辑部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会换届通知
(2022-04-20)
致谢审稿专家
(2022-02-05)
致谢审稿专家
(2020-12-30)
征稿启事!
(2019-04-11)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示,我刊4篇论文入选
(2018-10-10)
“营养导向型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2018-08-29)
撤稿声明
(2017-10-17)
我刊两文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10-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示
(2017-09-15)
致上届编委的感谢信
(2017-07-13)
更多...
在线期刊
iPad移动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网络预发表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服务
更多...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22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9-03-20
无栏目
药剂混用防治多种小麦病虫害的初步研究
倪汉祥,何连生,曹雅忠,金和年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1-6 .
摘要
(
)
PDF
(2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五水平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对小麦锈病、白粉病、粘虫和麦蚜具有特效的粉锈宁、灭幼脲和抗蚜威3种药剂,进行混用防治多种小麦病虫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上药剂混用喷施1次,对上述病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无增效作用。通过单病虫防治模型和药剂混用与产量的关系模型分析,在125个混配组合中,有6个组合的防治效果和千粒重增加均较显著,其配比组合多为灭幼脲和抗蚜威中等以上剂量,粉锈宁为高剂量。
沿海棉区棉株生育动态及其在害虫管理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柏立新,曹赤阳,张永孝,束春娥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7-14 .
摘要
(
)
PDF
(28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索组建沿海棉区棉花生育模型,确立各阶段所需生理时间,并分别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果枝、果实数作定量描述。模拟棉花在不同发育阶段时花蕾被害量与棉株补偿能力和产量与其调节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出花蕾受害的敏感时区为77-88生理日(PD),组建了花蕾的受害时间与受害量和产量增减率的模拟模型,得出花蕾受害的临界时间和临界数量的两个方程。在此基础上组建以棉花生育状态为指标的动态防治阈值模型。
中国家蚕微粒子虫及其近缘种的考察
问锦曾,孙传信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15-20 .
摘要
(
)
PDF
(31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描述了我国寄生于家蚕及二点螟的微粒子虫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形态及其对多种昆虫的致病性。后者极似家蚕微粒子虫,但在超微构造和致病性上有明显区别,定为新种。
酸性红壤上水稻钾钠配施效应的研究
陈克文,黄健琳,林杭生,施木田,张德铭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20-27 .
摘要
(
)
PDF
(3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红壤区低钾土壤施用钠盐,能够促进水稻对钾离子的吸收,并运转至地上部功能叶中,从而提高光合效率;钠离子又可部分取代钾的生理功能,相应降低植株中需钾的临界浓度,这是钾钠配施显效的主要原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低钾水稻土用25-50%氯化钠代替氯化钾施用,能够达到等量钾肥的效应。
低丘红壤低产茶园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效果
王国华,徐根牛,洪志成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28-34 .
摘要
(
)
PDF
(3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浙江省红黄壤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其中一部份为低丘红壤。实践证明,茶树是红黄壤地区农作物生态体系和经济效益较好的战略性经济作物之一。石门农垦场以茶为主,1979年以前连年亏损。1979年开始在摸清茶园基础的前提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4063亩低产茶园进行了综合治理,历时9年,从根本上改观了茶园面貌,改善了土壤条件,提高了茶园单产,增加了经济效益。1979年至1987年茶园平均亩产173.46公斤,比1978年提高118.6%,1987年3400亩采摘茶园,平均亩产达到211.3公斤,使茶叶总产量、单产、总产值、上缴茶叶税收和茶叶净利润分别比1978年增加2.34倍、1.66倍、5.98倍、2.49倍和6.95倍。种茶工人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2506元,比1978年增长9.44倍。
我国马铃薯适宜种植地区的分析
滕宗璠,张畅,王永智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35-44 .
摘要
(
)
PDF
(40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从1974年开始,对我国马铃薯栽培分区问题进行了历时7年的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因地制宜地推行新品种及新的科研成果以促进全国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根据对全国各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以不同栽培类型为基础,结合马铃薯生物学特性的要求,并依据气象因素和地形地貌,将中国马铃薯的生产栽培划分为4个栽培区域,即:1、北方一季作区;2、中原二季作区;3、南方二季作区;4、西南一季作和二季作垂直分布区。本文具体地叙述了划分栽培区的科学依据和每个栽培区的界线及包括的省分和地区,并明确提出了各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方向、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梅花花原基形成期枝叶氨基酸变化及“扣水”的影响
孙文全,陆爱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45-49 .
摘要
(
)
PDF
(19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梅花花原基形成前后,短枝和叶片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就我国一项古老的园艺栽培技艺“扣水促花”对梅花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与花原基形成的关系做了初步分析。
关于综合米质指数的研究
傅爱军,王晖,陈跃进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50-55 .
摘要
(
)
PDF
(2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模糊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评判多指标稻米品质的综合模型,据此可对任一品种多指标米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即对任一品种可用一个指数来衡量米质的综合表现,本文将其称为“综合米质指数”。本试验选用25个有代表性的籼稻品种测定了10个米质性状,并运用这一模型对综合米质指数、产量及早晚季米质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
稻属(Oryza L.)的核质互作效应研究
杨仁崔,卢浩然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56-63 .
摘要
(
)
PDF
(33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6个栽培稻品种为核供体亲本,以O. Barthii、O. Glaberrima野生稻种以及分别属于Indica、Javanica和Japonica亚种的6个品种为细胞质供体亲本,通过核置换回交8-12代,育成8×6个同核异质代换系。观察了全部代换系的11个农艺性状,研究其中7×6个代换系对20个稻瘟病菌株和15个白叶枯病菌株的感病性反应。结果表明,核质互作因素对所研究性状和两种病菌的反应都表现出显著的遗传效应;其中核质互作导致的雄性不育是一主导效应。研究的结果又一次为稻核质互作导致不育提供这样的证据:以进化上较低级的种质为胞质亲本更可能获得雄性不育。初步认为,胞质的多样性在杂交稻育种上较之在常规品种选育上更为重要和迫切。设想把细胞质导致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这一胞质特性作为稻种分类的依据之一。
硬粒小麦×普通小麦杂种发育的胚胎学观察
陈朱希昭,许建新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64-69 .
摘要
(
)
PDF
(37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观察了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的受精和杂种发育情况,并与已报道的同一杂交组合而以普通小麦为母本时的观察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在正交或反交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可交配性,多数情况下双受精过程是正常的。杂种胚的发育进程在正交或反交时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即一般在人工授粉后24小时,可发育成为具有2个细胞的原胚。此后,原胚的发育和胚分化进程较亲本自交时胚的发育进程有所延缓。另外发现,当硬粒小麦×普通小麦时,在人工授粉后第3天,杂种胚乳核的行为表现较为异常。因此,在远缘杂交中对杂种胚乳核的活动和发育情况进行分析时,应将母本中央细胞极核所具有的特定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目加以考虑。
青海高寒草甸草场优化放牧方案的综合评价
赵新全,王启基,皮南林,周兴民,冯金虎,张堰青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68-75 .
摘要
(
)
PDF
(29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运用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对青海海北高寒草甸草场优化放牧方案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模型中选择了15个因素作为评价优化放牧方案的必要因素,编排了各因素的多层次评判顺序及各因素之间的权重分配,使其对综合评价的贡献较为合理。从模型的计算结果来看,以放牧方案D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说明在海北高寒草甸地区,以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灌丛为夏季牧场、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为冬季牧场,采用划区轮牧,其放牧强度为2.68只绵羊/公顷较为合理。
葡萄扇叶病研究初报
韦石泉,王艳红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76-76 .
摘要
(
)
PDF
(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牛的自身免疫反应与精液品质的关系
金穗华,刘桂霞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77-81 .
摘要
(
)
PDF
(1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牛在自身免疫学反应中对其本身精液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应用Kibrick和F-D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公牛血液中抗精子抗体效价及对精子的凝集度。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4头同龄公牛血液中抗体效价和凝集度夏季高,冬季低。而精子顶体完整率则是夏季低,冬季高。从年龄上根据试验分析,老龄公牛血液中抗体效价和凝集度均高,青年公牛低,中年公牛介于中间,精液品质中的顶体完整率老龄牛最低(成不可逆的),中年和青年公牛较高。
利用微生物降解棉仁饼粕中游离棉酚的研究
吴小月,陈金湘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82-86 .
摘要
(
)
PDF
(2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5-1987年,我们选用了一些微生物菌种接种到棉籽饼粕中,进行生物脱毒研究。结果表明,有的微生物菌种在4-6天内即可降解棉籽饼粕中的游离棉酚。在这一期间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棉籽饼粕含水量为50%。试验还表明,不同的微生物菌种脱毒效果有明显差异。N#-25菌种脱毒效果最佳,脱毒率达到96.9%。
防止通心粉产生裂纹的研究
查如璧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87-92 .
摘要
(
)
PDF
(2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就从意大利引进的用硬粒小麦加工通心粉的实验室成套设备,研究了制作通心粉防止裂纹的加工条件和程序。认为: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原引进设备的干燥程序不尽合理。经反复试验,总结了以下的改进程序:1.最初干燥阶段,低温高湿。30℃低温下采取增湿措施,使干燥箱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或以上;⒉主干燥阶段:升温高湿。在相对湿度80-90%高湿条件下升温至43℃,快速蒸发水分;⒊降温干燥阶段:当实心面含水率降至20%以后,降温至40℃,以减缓蒸发速率。
我国冰核活性细菌种类及其分布的初步研究
孙福在,朱红,何礼远,何维勋,冯玉香,刘建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93-94 .
摘要
(
)
PDF
(9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简便的母牛早期妊娠诊断仪研制成功
殷国荣,王成元,王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02): 94-94 .
摘要
(
)
PDF
(4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